遗产廊道构建研究述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产廊道构建研究述评
遗产廊道是在特定地域内通过联结文化遗产资源,以形成一条整合遗产景观和旅游资
源的旅游大通道。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遗产廊道成为了中国旅游资源整合的新思路,旨在将分散的遗产景观进行整合,形成独特而有内涵的旅游品牌。
本文就遗产廊道构建的
理念与实践进行述评。
遗产廊道是由地理学家史蒂芬·克劳斯提出的概念,其是一种新型的文化遗产保护和
管理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整合分散的遗产景观和资源,而且能够厘清遗产之间的关系,并挖掘出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
遗产廊道的建设不仅能够依托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参量,同时还具备了开发遗产资源、推动区域发展、增强区域吸引力等多重功能。
在实践中,遗产廊道建设的经验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而
在中国,遗产廊道的构建也已经逐步展开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例如,由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四省联合建设的“南方土楼文化遗产廊道”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该文化遗产
廊道将传统土楼群落联结为整体,分为“环南瑶文化之旅”、“土楼文化之旅”等多个主
题线路,使游客可以在较为明确的主题背景下进行旅游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国家旅游局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个遗产廊道建设项目,例如“中国丝绸之路
传承廊道”、“中国宗教文化廊道”等,这些项目有助于加速地区文化遗产的整合和开发,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不过,遗产廊道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其一是多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的困难。
遗产廊道的建设牵涉到了不同的地域范围和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需要逾越多方面的
障碍,才能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其二是对于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递需要深入探讨。
遗
产廊道的建设应该要注重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文化教育和传承的渠道,而并非只是一条旅游线路。
其三是反复核准和审查的问题。
遗产廊道建设涉及到文化遗产
保护等多个方面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因此需要反复审查和核准。
这一过程较为繁琐,需要
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其四是线路长短不一和景点打包的问题。
过长或过短的线路会影响
游客的旅游感受,而景点打包则会让游客感到毫无选择余地,缺少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遗产廊道是一种新型文化遗产管理方式,其建设有助于提升区域文化保护
和区域吸引力。
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克服多重难题和挑战,才能更好地为旅游业发展
和文化传承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