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三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松鼠的尾巴》
教案三篇
导读:本文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松鼠的尾巴》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8个生字“茸、屋、净、跃、舍、踪、乖、刮”;认识部首“尸字头”;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毛茸茸、干干净净、紧追不舍、无影无踪”等词语并积累,能借助板书说说松鼠尾巴的作用。

3、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运用动词说说松鼠尾巴的其它用途。

4、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用途,感受到松鼠的尾巴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
在语言环境中认识8个生字“茸、屋、净、跃、舍、踪、乖、刮”,认识部首“尸字头”,理解“毛茸茸、干干净净、紧追不舍、无影无踪”等词语并积累。

教学难点:
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运用动词,说说松鼠尾巴的其它用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正音齐读。

2、出示松鼠玩具,感知松鼠尾巴的特点。

3、随机学习生字“茸”,借助玩具理解并积累词语“毛茸茸”。

4、媒体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说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玩具,直观感知松鼠尾巴的特点,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生字“茸”的教学,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毛茸茸”,达到理解词义、积累词语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圈出相关的词语。

2、交流并板书:扫帚、降落伞、被子
3、尝试用一句话连起来说说松鼠尾巴的作用。

【说明】初读课文,通过圈圈说说,从总体切入,借助句式训练,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了解,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

三、深入学习,潜心品读。

1、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自读第二节,找到松鼠妈妈和小松鼠的对话。

(2)师生分角色朗读,借助提示语体会小松鼠的无奈,读好反问句。

(3)媒体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随机理解并积累词语“找遍了全身、收拢、干干净净”。

板书:收拢干干净净
(4)小结:这真是一条会做家务的大尾巴,帮助小松鼠把屋子打扫得格外干净。

【说明】借助提示语中动作“摊”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小松鼠的无奈,读好反问句。

同时创设情景理解“找遍了全身”等词语,知道小松鼠是在妈妈的提醒下明白扫帚就是自己毛茸茸的大尾巴。

2、学习第三小节。

(1)媒体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借助演一演,理解并积累“跳跃、扭头就跑、紧追不舍”。

(2)通过图片比较,理解比喻句。

板书:张开安全
(3)学习生字“踪”,理解并积累词语“无影无踪”。

(4)小结:有了这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从高高的大树上跳下来也很安全,这真是一条救命的尾巴啊!
【说明】采用场景再现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跳跃、扭头就跑、紧追不舍”等词语,通过朗读指导,使学生初步体会作者通过交替描写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危险正步步逼近小松鼠。

3、学习第四小节。

(1)过渡:小松鼠在妈妈的提醒下,已经发现了尾巴的两个用处。

自己读读最后一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并板书:盖暖和
(3)学习生字“刮、乖、屋”。

(4)小结:寒冷的冬天,有了这条毛茸茸的大尾巴,小松鼠再也不怕受冻了,这真是一条保暖的尾巴。

【说明】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编顺口溜、分析字形、熟字迁移等。

教学中,根据字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4、学习第五小节。

(1)过渡:经历了三件事,小松鼠终于知道自己这条毛茸茸的大尾巴的作用了。

(2)出示课文最后一节。

(3)理解“顶用”,“真顶用”。

(4)指导学生读出感叹号的语气。

四、借助板书和图片,训练说话。

1、借助板书,说说松鼠尾巴的作用。

2、根据图片,试着用上一个动词,说说松鼠尾巴的其它作用。

【说明】这两个说话练习,一是借助板书,说说松鼠尾巴的作用。

这一训练基于文本,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更是对课文语言的提炼,初步学习总分的表达方式。

二是借助图片说说“松鼠的尾巴还有什么作用”。

这一训练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合理拓展,也是通
过课文的学习,向作者学习表达的一个有效反馈,和课文的学习一脉相承。

由于有难度,因此给学生句式及相关的动词,让他们凭借扶手,学会表达。

五、作业与评价
1、正确抄写词语“毛茸茸、屋子、干干净净、跳跃、紧追不舍、无影无踪、寒风”。

2、借助板书,说说松鼠尾巴的作用。

3、根据图片,试着用上一个动词,说说松鼠尾巴的其它作用。

【说明】作业的分层体现在第三项作业上,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给他们句式和动词,试着把一幅图说清楚;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引导他们尝试说几幅图。

板书:
毛茸茸大
收拢当扫帚干干净净
张开当降落伞安全
盖当被子温暖
真顶用篇二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多种用处,初步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动物特点的兴趣爱好及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老师指导下练习查字典,从字典中给词语中的词素选取合适的义项,并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重点查
检以下4个词语:收拢、跳跃、无影无踪、顶用。

3、进行句子比较,初步懂得句子有概括写和具体写的区别。

会用“安全”造句。

用“谁的尾巴可以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小节。

教学重点:
抓住对词语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照样子查检“课堂练习”-2中指定的4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突破口:
通过阅读二、三、四小节,分别概括出松鼠尾巴的三个特点和作用。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松鼠标本等。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1、扫除字词障碍,熟悉课文。

2、学习理解词语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
小朋友,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小壁虎借尾巴》,还记得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吗?小壁虎后来借到尾巴了吗?它为什么没借到尾巴?
2、出示松鼠标本,启发说说
这是什么?松鼠的尾巴怎么样?
[板书:毛茸茸]
(解释意思:毛细软,又多又密的样子)
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思考
松鼠尾巴有哪些用处?
2、自习课文,要求
(1)自学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2)划出课文中的新词,读一读,然后按“课堂练习”-2的要求,照样子查字典理解下面4个词语的意思
收拢跳跃无影无踪顶用
(3)自由读通课文
(4)想一想
读了课文,自己有哪些疑问?
三、检查自习效果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2、组织交流自学生字新词情况,随机指导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方法(注意借助于“课堂练习“例题)
3、组织交流“课堂练习”
4、组织提出自习中遇到的疑问
四、导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朗读,启发思考并说说
小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毛茸茸、大)[板书]
去掉“毛茸茸”,读读句子,与原句有什么不同?(注意引导通过比较句子,初步认识概括写和具体写的区别)
2、齐读第一节,要突出“毛茸茸”这个特点。

3、小结过渡
小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非常惹人喜爱,可是它不知道自己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其实它的尾巴的作用可大哩!只要读读下面的课文就能知道了。

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课堂练习“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
学习课文重点部分,了解松鼠尾巴的几种用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字词
2、分小节指名读课文
3、指名说说
课文第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二、继续学习
1、学习课文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启发说说
读了这一节,你是否已经了解到了松鼠尾巴的用处?[板书:当笤帚]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事来写松鼠尾巴的这个用处的?
(2)结合第一课时自习时提出的一些疑问深入学习课文(注意随机点拨引导)
“摊开”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笤帚就在你身上啊”这句话什么意思?
松鼠妈妈为什么“说完就出去了”?
(3)指导朗读。

(4)继续引导
为什么在写小松鼠找到尾巴可作笤帚用时,用上“找遍全身、最后发现”这些词语?
为什么说小松鼠的尾巴是的笤帚?
(5)引导归纳第二小节的意思,并齐读第二节。

(6)小结过渡。

2、学习课文第三节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仿照学习第二下节的方法,自学第三节。

提示
可以采用读读、问问、议议等方法来学习。

(2)组织交流小组学习的情况。

提示:可以围绕“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来交流。

并随机点拨
“跳跃”是什么意思?黄鼠狼为什么要爬上树?
“紧追不舍”是什么意思?松鼠妈妈是怎么教小松鼠脱险的?
“安全”是什么意思?小松鼠为什么能安全地落到地上?(注意引导比较下面的句子[出示],继续认识概括写和具体写的区别)小松鼠落在地上。

小松鼠安全地落在地上。

“无影无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小松鼠能逃得无影无踪呢?
这一节说明小松鼠的尾巴可以当什么用?[板书:当降落伞]
(3)小结
(4)组织朗读
(5)背诵课文第三节
①指导背诵
②自由练习。

③指名背诵。

三、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熟第三节。

第三课时
课时要点:
1、学习课文第四节;
2、练习用一段话说说松鼠尾巴的作用;
3、练习用“谁的尾巴可以干什么”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背诵第三节
3、指名说说:课文第二、三节分别小松鼠的尾巴可以当什么用?
二、继续学习
1、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
(2)引导
这一节讲了小松鼠的尾巴可以派什么用场?
外边寒风呼呼地刮着,为什么小松鼠却感到很暖和?
(3)引导归纳第四节节意(略)
(4)组织齐读第四节
(5)组织背诵第四节(注意指导)。

2、学习第五节
(1)范读第五节
(2)启发说说
“顶用”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它“真顶用”?
(3)组织齐读,要求读出感叹的语气。

三、总结全课
1、总结谈话
小朋友,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2、组织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拓展训练
1、启发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用处?
2、组织用“谁的尾巴可以干什么”练习说话。

五、课堂练习
1、完成“课堂练习”
2、用“安全”造句
六、课后作业
从课外读物上找到有关介绍动物尾巴的文章读一读。

板书设计:
特点:毛茸茸、大
用途:当笤帚、当降落伞、当被子
总结:真顶用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鼠尾巴的用处。

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学会“能、原、别、身”4个生字,理解“觉得、那样、原来。

别的、用处、身于”等词语的意思。

3.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松、尾、巴、软。

读完后抽4人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评议后每个学生各写1个。

2、做课堂作业本第2题:多音字组词。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出示松鼠的投影片,下面请大家看这幅图,你们看了松鼠的大尾巴后是怎么想的?
2、你们是这样想的,那么课文中的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请一个小朋友把第一自然段念一下。

3、谁来说说兔于是怎么想的,兔子心里觉得怎么样,兔子想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念?要念得稍微轻一点,慢一点,读出奇怪的疑问的语气来。

(试读--评议--齐读)
4、练习朗读:下面我们把第1自然段连起来读一下,“……大尾巴”的“大”要念得重一点,强调一些。

小松鼠的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板书:用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3自然段。

1、请小朋友一边听录音,一边想:松鼠的大尾巴像什么?
2、讨论、学句式说话。

a、幻灯片上出示句子:“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师,这个句子比较长,我们可以在“大尾巴”后面停一会儿再念,大家齐读一遍。

b.“大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
小结:“大尾巴”和“降落伞”之间有些相同的地方,所以说松鼠的大尾巴就像降落伞。

c.你能不能用“()就像()。

”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3、小松鼠从什么地方往下跳,落在什么地方?(演示投影片,转动附片,使画面上的松鼠从一棵大树上往下跳,轻轻落在一棵小树上。

)为什么小松鼠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是轻轻落在小树上的呢?
4、这时候,小白兔会怎么说呢?请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3自然段。

读后回答。

5、小白兔刚才为什么“觉得很奇怪”呢?现在明白了吗?对,这里的“原来”表示明白了情况,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哦,现在我明白”的语气来。

(指名读--齐读)
6、学习生字:“能、原”。

1、松鼠的尾巴除了可以当降落伞帮它从高处往下跳外,还有别的用处呢。

请小朋友自由轻声朗读第4、5自然段。

2、教学生字“别”。

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3、刚才小朋友都念了课文,谁知道松鼠的尾巴还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松鼠的尾巴可当被子呢?演示投影片:旋转尾巴,尾巴像被子一样盖在松鼠的身上)
4、小白兔又明白了什么呢?练习读课文里的最后一句话。

五、总结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齐读全文。

3、做课堂作业本第5题:读拼音写句子。

六、作业
抄写生字。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能、原、别、身”4个生字。

课后习题3、4(谁觉得怎么样?我今天觉得很高兴,为什么觉得这样?今天老师表扬我的字写得好,我觉得很高兴。

)板书设计:
32松鼠的尾巴
特点用处
又轻又软像降落伞
的大尾巴
又软又暖当作被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