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语上(yǔ)愠色(yùn)令尹(yǐn)
B . 弑(shì)君十乘(chénɡ)不悱(fěi)
C . 一隅(yú)则罔(wǎnɡ)则殆(dài)
D . 无谄(chǎn)切磋(chuō)巧笑倩兮(qiàn)
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峥嵘(róng)漫朔(sù)荆棘(jí)陨身不恤
B . 攒(cuán)射租赁(lìn)忏(chàn)悔五彩斑斓
C . 解剖(pō)莅临(lì)翌年(yì)不同繁响
D . 婆娑(suō)谄媚(chǎn)蹒跚(shuān)不加思索
3. (2分) (2017高一下·甘肃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直径约2米的圆桌上,一男一女两位演员丰姿绰约,接连做出高难度的花样滑冰动作,赢得了台下阵阵喝彩声。
B . 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舞台上,那些来自乡村的选手个个都是锦心绣口,演唱的歌曲优美动听,展示的才艺令人惊叹。
C .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业内人士翘首以盼的全国美术作品展终于在多方协调运作下成功地拉开了帷幕。
D . 阆中山西会馆天花板上的描金彩画形成时间为清朝乾隆元年,绘画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蔚为大观。
4. (2分) (2018高一下·湖州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朗读者》第二季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B . 大力开展厕所革命,使洁净厕所覆盖全城,实现从城市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是民心所向,必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欢迎。
C . 这个节目获得了观众的好评,究其原因,主要是它不靠评委摆噱头,而是着力于回到纯粹的音乐本质所带来的。
D . 家风传统、亲情牵挂、孝悌观念,这些传统文化中宝贵的道德因子,不仅显示出反哺个人、软化社会的强大魅力,而且并未因为现代浪潮的冲击而沉没。
5.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 ⑤①⑥②④③
B . ⑤⑥①④③②
C . ⑥④③②①⑤
D . ⑥②③①④⑤
6. (2分)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 . 卡夫卡是奥地利作家,主要作品为《城堡》《变形记》《判决》《饥饿的艺术家》等。
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B . 《山羊兹拉特》作者辛格是美国犹太裔小说家,他有着“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根植于波兰犹
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他于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C . 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作品《礼拜二午睡时刻》充分显示其异想天开、汪洋恣肆的笔调,而《百年孤独》则更多地显示其内敛(情感的节制)的功夫。
D . 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
作品《沙之书》充分显示虚构的特点,主人公面对无限之物时的心理变化让我们觉得真实可感。
7. (2分) (2019高一上·佳木斯月考)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 . 于是项伯复夜去。
B .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 .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 .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8. (2分)下列句子中的加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三里之城(内城) 七里之郭(外城) 池(池塘)非不深
B . 封(边界)疆异(不同)于人自反(反复)
C . 妄(狂妄)人舜为法(法则,榜样) 反求诸(之于)己
D . 恒(稳定)心恐不赡(足够) 勿夺(抢夺)其时
9.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 夫人之相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 .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C .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 .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10. (2分) (2015高二上·磐安期中) 下列各句中与“无乃尔是过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 非我也,岁也。
D . 树之以桑。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
11. (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 .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 .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 .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找出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
A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 . 古之人不余欺也
(3)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A . 其皆出于此乎
B . 吾未见其明也
C . 其可怪也欤
D .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4)下列划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 . 非能水也
D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 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 . 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 . 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 . 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2. (13分) (2016高二上·河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端少敏悟好学。
历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换著作佐郎、直史馆。
为政清简,远人便之。
会秦王廷美尹京,召拜考功员外郎,充开封府判官。
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以申吊伐,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
今主留务,非所宜也。
”廷美由是恳请从行。
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时。
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
”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决意相之。
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
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
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
一日,内出手札戒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
”端愈谦让不自当。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邀谓准曰:“边鄙常事,端不必与知,若军国大计,端备位宰相,不可不知也。
”准遂告其故,端曰:“何以处之?”准曰:“欲斩于保安军北门外,以戒凶逆。
”端曰:“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
”入曰:“昔项羽得太公,欲烹之,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
’夫举大事不顾其亲,况继迁悖逆之人乎?陛下今日杀之,明日继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
”太宗曰:“然则何如?”端曰:“以臣之愚,宜置于延州,使善养视之,以招来继迁。
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
”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几误我事。
”即用其策。
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
端姿仪瑰秀,有器量,宽厚多恕,善谈谑,意豁如也。
虽屡经摈退,未尝以得丧介怀。
李惟清自知枢密改御史中丞,意端抑已,及端免朝谒,乃常参朝官告疾逾年而受奉者,又构人讼堂吏过失,欲以中端。
端曰:“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
”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赵廷美,宋太宗之弟,曾封秦王。
(1)下列对文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廷美由是恳请从行从:跟随。
B . 虑与寇准同列虑:担心。
C . 准遂告其故故:缘故。
D . 以戒凶逆以:用来。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B .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C .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D . 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
(3)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吕端,字易直字:古代男子十八岁成年时取字,作为对“名”的补充,供他人称呼,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
B . 主上栉风沐雨主上:和“圣上”“皇上”“陛下”一样,是古代臣子对君主的尊称,此处“主上”指太宗。
C . 端备位宰相备位:是居官的自谦之词,意思是自己本来能力不够,愧居其位,担任这个官职不过是聊以充数。
D . 高祖曰:“愿分我一杯羹。
”高祖:与在民俗中对家族前辈的称呼不同,此处是古代帝王的庙号,文中的“高祖”指汉高祖刘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吕端有洞察力。
太宗征讨河东时,他力劝赵廷美不要留守京城,而要上表随从太宗一起出征,廷美听从了他的建议。
B . 吕端能识大体。
他因自己先登相位,担心寇准心理不平衡,提出了使二人承担相同职责的建议,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C . 吕端勇于任事。
太宗原本想杀死叛将李继迁的母亲来惩戒叛逆,吕端主动探知后,劝止了太宗,并提出了妥当的办法。
D . 吕端平和宽厚。
李惟清从掌管枢密院改任御史中丞,怀疑自己受了打压,就在吕端下班之后,弹劾中伤吕端,吕端不以为虑。
(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必若此,非计之得也,愿少缓之,端将覆奏。
②其母后病死延州,继迁寻亦死,继迁子竟纳款请命,端之力也。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3.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
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
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整齐有序,就如同排列飞行的鹓鸟和鹭鸟。
飞盖,状车辆之疾行,这里代指车。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达技巧进行赏析。
四、默写 (共1题;共8分)
14. (8分)(2017·溧水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孟子》)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________。
(《三峡》)
③________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赤壁赋》)
④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
(《蜀道难》)
⑤架梁之椽,________。
(《阿房宫赋》)
⑥________ ,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
⑦然而其持之有故,________。
(《荀子》)
⑧作德,心逸日休;作伪,________。
(《尚书》)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
15. (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________。
当今社会,诱惑甚多,品茶可以修身养性,心注一境,让自己心智不迷、方寸不乱。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沉淀下的是深思。
一个人只有处在清淡的茶香中,②________,“荣辱不惊,来去无意”,保持一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平常心,表现出不求闻达、不事张扬、耐得寂寞、善待宁静的从容,③________。
做人当升华茶之境界,戒躁而养静,让宁静成为做人的品格。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6. (5分) (2016高一上·金山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距离,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具有以多种形态呈现的特点。
从有距离到零距离,情感、态度、信念、追求、得失都会融入其中。
在你成长的路上,在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的相处中,你是否经历过从有距离到零距离的情感历程?
请以“我与零距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补充完整题目;2.文体得当;3.书写端正。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2-1、
12-2、
12-3、
12-4、
12-5、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3-1、
13-2、
四、默写 (共1题;共8分)
14-1、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
15-1、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