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学设计(推荐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第1篇】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和《操场上》都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程内容。
第五单元是本册书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
其中《动物儿歌》是的一篇典型的集中识字韵文,这首儿歌写的是小动物活动的情景,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
这里写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识记的字大都有虫字旁,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而《操场上》以体育活动为主题,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其中《操场上》第一行的活动以手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带足字旁。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观察和比较,逐步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归类和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动物儿歌》课文及《操场上》中的六个词语。
2.认识“蜻、蜓、蜘、蛛、蝴、蝶、操、场、拔、拍、跑、踢”12个二类字。
3.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和偏旁归类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4.会写“打、拍、足、跑”4个一类字。
【教学重点】
认识“蜻、蜓”等12个二类字,会写“打、拍、足、跑”4个一类字,熟识虫字旁、提手旁、足字旁。
【教学难点】
运用形声字归类和偏旁归类的识字规律自主识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出示“鸟”、“羊”、“象”的甲骨文,猜一猜它们对应的都是什么字呢?
2. 创设“动物运动会”教学情景,引出课题《动物儿歌》。
二、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儿歌中出现的动物。
2.生读动物名字,教师正音。
3.找出小动物的本领,师生配合读短语。
4.观察插图,并把对应的动物姓名贴纸贴到插图上。
5.《动物儿歌》热身操。
三、探究规律,领会知识
1.识字游戏:识字翻翻翻,小组讨论这些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复习《小青蛙》中学到的形声字。
3. 归纳偏旁归类识字与形声字识字的识字规律
四、抓住规律,巩固知识
1.小组学习:根据识字规律讨论生字卡片上的字可能是什么字。
2.小组分享:我觉得我手中的是,因为。
3.小组比拼:认真听老师读的字,举起对应的生字卡片。
五、复习规律,运用知识
1.齐读课题“操场上”,教师正音。
2.观察,说一说你观察到了哪些体育项目。
3.出示词语,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4.发现规律: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都和什么有关系?你还知道有哪些带有提手旁和足字旁的字?
6. 带着动作读一读园地五中的生字,理解偏旁所代表的含义。
六、指导书写
书写“足、跑、打、拍”四个生字
(1)读字音、观察字形、笔顺。
(2)师范写,生书空。
(3)端正坐姿,生写字。
七、板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第2篇】
识字5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生活经验和游戏活动,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网”2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产生观察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归类认识带有虫子旁的生字。
通过表演了解小动
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
一、由图谈话导入,相机认识六个小动物。
1.(出示课文插图)有一群小动物也想与大家交朋友呢?瞧,他们就藏在这一幅图中,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生动。
)
2.他们的名字还藏在一首儿歌中呢?出示课题。
二、学习字词
1.请大家把书翻到54页,听老师范读儿歌。
2.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读正确、读通顺。
3.开火车读儿歌;师生对读,发现押韵;全班齐读。
4.用“——”画出藏在儿歌里的小动物的名字。
5.归类识字。
师:(出示词语:蜻蜓、蜘蛛、蚂蚁)(指名读)它们都从儿歌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六个生字宝宝,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我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
师:虫字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
生:虫字旁的字大多和虫子有关。
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只要读半边的字就行了,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蜈蚣蛐蛐蝈蝈蚊子
三、学习儿歌,感受快乐
1.出示: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像是在捉迷藏一样。
相机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迷藏”。
)
2.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师:宫殿就是皇宫,蚯蚓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瞧,句子写得多有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除了造宫殿,你还知道“造”什么?)(相机理解“食粮”。
)
3.出示: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
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
生:捕捉飞来的小虫。
3.学习“网”字。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看图猜字,出示“网”的字形演变图,你还知道哪些“网”?(上网、网吧、渔网、电网……)
4.指导书写“网、间”。
(三)合作学习,多种形式读儿歌。
1.朗读儿歌
①我问你答,师生拍手读。
师:什么半空展翅飞?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蝴蝶花间干什么?生:蝴蝶花间捉迷藏。
师:蚯蚓在哪造宫殿?生: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什么地上运食粮?生:蚂蚁地上运食粮。
师:蝌蚪池中干什么?生:蝌蚪池中游得欢。
师:蜘蛛在哪结网忙?生:蜘蛛房前结网忙。
(节奏快慢各两次)
2.表演读……
3.读一读,记一记。
师:小朋友们,这首儿歌就是6幅美妙的图画,每幅画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先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最喜欢哪幅图画?(生交流、齐读词组。
)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
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
4.创编儿歌
师:谁能模仿儿歌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编一句儿歌?(出示)
四、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五、指导书写“迷、造、运”“池、欢”
【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
蜻蜓蚂蚁蜘蛛
迷藏造食粮网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2个字和会正确、规范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夏天一些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现在正是夏天,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指名说)是呀,夏天这么美丽和快乐,就让我们走进夏天吧!(出示夏天的图画)
还有一些小精灵也非常喜欢夏天,给夏天增添了许多欢乐,可是他们都藏起来了,想和你们捉迷藏呢,我们一起把他们找出来吧!(一)教师点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动物的情景图。
师:多可爱的夏天呀,(点击)咦,小动物呢,怎么都不见了?哦,原来他们都飞到儿歌里面去了。
(二)点击出示相关儿歌。
(点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读儿歌的兴趣)
(三)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儿歌。
二、学习字词
(一)师:请你仔细读读儿歌,把藏起来的小动物的名字找出来,划上横线,并大声多读几遍,把儿歌读正确、读通顺。
(二)课件点击儿歌,六种动物名称从儿歌里跑出来。
请学生认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3.(点击)调换词语位置认读。
(三)观察生字特点,找认字规律。
1.这些字都有一个虫字旁。
2.这些字都是写动物的。
3.“蚂”“蜻”只要读半边的字就行了。
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办法认识很多字呢!想不想用这种办法来认识其他的字?让我们走进“识字加油站”吧!
4.出示:蜘蛛藏迷网(先让学生猜字的读音,然后逐个点击出现拼音,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检查识字效果。
(五)指导书写。
找规律,说写法,教师示范,学生书写。
(播放古筝乐曲)
三、学习儿歌,感受快乐
师:看你们写得这么认真,小动物多开心呀,在美丽的夏天里,这些小动物们在忙碌些什么呢?
(一)读读儿歌,看谁能把儿歌读得又正确又好听。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中纠正字音)
(二)学生质疑。
(随机解决)
1.出示: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宫殿就是皇宫,蚯蚓整天在土里钻来钻去,多像一个勤劳的建筑工人呀!瞧,句子写得多有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出示:蜘蛛房前结网忙。
(出示:蜘蛛忙着织网的活动)
师:蜘蛛忙着织网,要干什么呀?
生:捕捉飞来的小虫。
3.学习“网”字。
师:谁能从句子中找出“网”这个字?(学生上台找字)你是怎么知道的?(点击:“网”字放大飞到蜘蛛网的旁)你还知道哪些“网”?(上网、网吧、渔网、电网……)
(三)合作学习,多种形式读儿歌。
1.指名说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同桌分句读、表演读……
2.学生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合作成果。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小动物。
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好吗?谁能建议一下,我们怎么配合比较好?
4.师生合作读。
5.配上《闪闪的星星》伴奏带。
(点评:教师放手给学生提供读的空间,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出儿歌的趣味,感受读儿歌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四、小结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里,还有很多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快走到大自然中去找找吧!
五、作业
到公园里、小河边、田野上去观察小动物的生活。
找找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资料,明天带来一起交流。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气氛轻松、活跃,“趣”和“乐”贯穿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发现识字规律,用生动、活泼的识字游戏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
通过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以不同形式读儿歌,让学生感悟语言,这样的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效果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