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葡萄熟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葡萄熟了》教案
幼儿园中班《葡萄熟了》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葡萄熟了》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葡萄熟了》教案 1
活动目标:
1、了解葡萄的特点,体验秋天葡萄园丰收的喜悦。

2、学习用橡皮泥揉、团、捏、粘方法进行排列制作成熟的葡萄,体验制作的乐趣和美感。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水果(葡萄)
2、范例1幅,布置在区域活动区。

3、托盘1个,橡皮泥1盒,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许多水果都成熟了,有苹果、香蕉、鸭梨、山楂、桔子、蜜桃等好多水果,今天就让我带你们到美丽的葡萄园去看看吧。

(出示ppt课件)提问:
1、好多的葡萄架啊,葡萄架上结满了什么?(葡萄架上结满了许多葡萄。


2、谁来说一说,葡萄是什么颜色的?(葡萄有许多种,有绿色的、有紫色的、有黑色的。


3、老师特别想吃,谁能告诉我,葡萄是什么味道的?(葡萄有酸的、有甜的.。


4、葡萄粒是什么形状的?(葡萄粒有圆圆的、有椭圆形的。

)
二、出示实物葡萄
请小朋友品尝葡萄,说一说葡萄的颜色、味道、形状。

小结:葡萄有许多种,有紫色的、有绿色的、还有黑色的,一串葡萄它的上面宽下面窄,上面密下面稀,像个倒放的三角形。

三、幼儿动手制作一串葡萄
幼儿自取一个托盘,先将橡皮泥掰成许多小块,再将小块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团成一个小圆球,如此反复,把所有的小块橡皮泥变成小圆球。

然后把小圆球放在托盘上排列成一串葡萄。

最后再用橡皮泥捏出葡萄的藤叶。

要求幼儿注意讲究卫生,不要把橡皮泥摆的很乱。

重点指导幼儿“团紧橡皮泥,让葡萄粒紧挨在一起。

”的制作要领。

四、将作品平放于区域活动区
大家一起分享制作经验,欣赏“橡皮泥葡萄”带来的美感。

五、整理活动后的材料,工具,放回原处。

幼儿园中班《葡萄熟了》教案 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撕、揉、团、粘的方法制作葡萄。

2、锻炼小肌肉的灵活性,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和美感。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作品范例。

2、小托盘,紫色皱纹纸、浆糊适量、小棒、作业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葡萄是怎么做成的?需要哪些材料?
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把报纸变成许多小圆球?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方法。

2、幼儿自取一个托盘,先用水彩笔填画藤叶。

再用皱纹纸通过“撕”、“揉”、“团”的方法制作葡萄粒,并用胶棒进行粘贴。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重点指导幼儿“团紧报纸,适量涂抹浆糊及葡萄粒紧挨在一起粘的制作要领”。

4、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
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
索问题的不同答案。

活动中多多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

幼儿通过本次的活动,生活和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周围的事物都有了较好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葡萄熟了》教案 3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皱纹纸团纸的方法。

2.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几串葡萄实物;
2、紫色和绿色皱纹纸若干;
3、胶水、硬纸板(每个幼儿一份);
4、音乐《蜗牛与黄鹂鸟》;
5、葡萄架背景墙;
活动重难点
1、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用《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律动导入活动。

秋天来了,让我们跟着小蜗牛一起去旅行吧。

二、观察实物,讨论葡萄的特点。

1.出示葡萄,让幼儿观察葡萄的形状,颜色;(圆圆的、有紫色,有绿色。

)
2.请幼儿观察葡萄串,发现其特点:上宽下窄、上密下疏、像一个倒放的三角形。

三、向幼儿介绍制作葡萄的材料,引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教师:秋天到了,葡萄架上结满了葡萄,你们想不想让我们班的葡萄架也结满葡萄?(想)教师:皱纹纸能变成葡萄吗?怎么变?引导幼儿发现把皱纹纸揉成一个小球后很像葡萄的样子。

教师示范制作葡萄,引导幼儿把皱纹纸团揉成一个很像葡萄的样子。

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进行指导。

四、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自取皱纹纸,团揉成球。

并提醒幼儿用双手食指、拇指、中指一起团,用力把纸团紧,要从上往下粘贴。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每个幼儿团揉10颗葡萄粒。

(4)教师引导幼儿把葡萄粒粘在硬纸板上做成葡萄串。

(提醒幼儿要从上往下粘,葡萄串上面要紧,下面要松,上面的葡萄要多些,
下面要少些。

)
五、作品展示。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挂在葡萄架背景墙上。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从材料选择上尝试用手揉纸、瓦楞纸和皱纹纸对比,发现手揉纸质感太软,不利于成型,瓦楞纸揉搓不够紧而且不利于黏贴,还是皱纹纸效果最佳且利于黏贴。

在底版设计时,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差异来考虑,对葡萄底版的大小进行尝试与调整,为普通幼儿提供想同大小的底版,而能力较强,操作速度快的幼儿提供了大一圈的葡萄底版。

通过PPT与儿歌相结合,来帮助幼儿观看制作步骤图,了解、掌握制作葡萄的方法和黏贴一颗颗葡萄的过程。

尝试揉搓纸团粘贴葡萄,发展小肌肉动作。

巧妙地借助篱笆制作成葡萄架做展板,让幼儿的作品一一呈现,展示效果更佳。

在教师示范的时候,可以提供一张手揉纸,每个人跟着老师来试一试,比一比谁搓的葡萄最紧、最圆?幼儿制作的时候更能心中有数。

幼儿园中班《葡萄熟了》教案 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水粉画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相信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幼儿绘画技巧。

3、提高幼儿的涂色能力。

活动准备:
1、范画:葡萄成熟了。

2、水粉颜料、水粉笔、油画棒、调色盘、洗笔桶、画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喜欢吃葡萄吗?(喜欢)葡萄园里的葡萄都成熟了,我们去看看结出来的葡萄漂不漂亮!
二、幼儿欣赏,感知整串葡萄的形象。

请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些一串串的葡萄都是什么样的?葡萄身上是什么颜色的?葡萄架又是怎么拜摆放的?
三、教师示范讲解,交代要求。

(一)讲解作画步骤。

1、用油画棒构出葡萄架,再长出叶子,结出一串串又大又紫的葡萄。

2、画葡萄时注意一串葡萄整体呈一个倒三角形。

3、用柠檬黄、草绿、中绿画出不同层次的叶子。

3、用紫色画成熟了的葡萄。

4、也可以将葡萄拟人化,加上各种表情的五官,就成了活泼可爱的葡萄娃娃。

(二)交代作画要求。

小朋友在画的时候,要大胆一点,在葡萄架上结出又大又圆的葡萄,而且把葡萄架挂得满满的。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小朋友在绘画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涂色、洗笔等操作习惯。

五、欣赏活动:谁种出来的葡萄最大、最圆、最诱人!
幼儿园中班《葡萄熟了》教案 5
活动目标
1、观察并表达葡萄的外形及色彩变化,尝试用叠印的方法表现葡萄的晶莹水润。

2、能用遮挡的方法表现一大串葡萄的样子。

3、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使用操作材。

活动准备
1、葡萄实物或图片。

2、水粉笔,颜料(紫色、白色、蓝色、黄色)作业纸,调色盘,抹布,桌布。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不同品种的葡萄,引导幼儿观察、讲述葡萄的外形和色彩。

教师:葡萄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一串葡萄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葡萄图片讨论运用叠印的方法表现水灵灵的葡萄。

教师:看了这些葡萄?你有什么感觉?除了紫色葡萄还有什么颜色的葡萄?
(绿色)这些葡萄新鲜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水灵灵的)你知道怎样表现水灵灵的葡萄吗?
三、教师示范用叠印的方法表现水灵灵的葡萄。

教师:仔细看看,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水灵灵的葡萄的?(在涂有颜色的葡萄上点涂一些颜色,然后再印一次)白色涂多少合适?(一点点)
四、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教师:一串葡萄怎么画?怎么表现很多颗葡萄挤在一起的感觉?(用遮挡的方法)
2、教师示范讲解重点是学习用叠印的方法表现葡萄水灵灵的样子。

第二次叠加上去的颜色不需要太多、太满,稍稍一些即可,这样印出来似有似无的感觉比较好。

五、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评价。

教师:你是怎么用叠印的方法表现水灵灵的葡萄的?你在画一串葡萄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
幼儿园中班《葡萄熟了》教案 6
活动目标:
1、学习手指压印的方法,表现出葡萄的外形及一串葡萄的形状,要求圆与圆之间既有空隙,又相互连接。

2、通过感知和创作,培养幼儿发展细致的观察力。

3、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每桌两只内盛紫色水粉颜料的调色盘,一块擦手湿毛巾。

2、示范用纸一张,画上葡萄藤、叶。

3、葡萄两串。

活动过程:
1、师生问好
2、引出课题。

出示一串葡萄。

师:小朋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好吃的水果?(葡萄)
师:一颗颗葡萄都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着一颗颗圆圆的葡萄像什么呢?(葡萄圆圆的,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葡萄圆圆的,像一块块小玛瑙;像一颗颗珍珠;像小朋友大大的眼睛。

)
师:看一看葡萄是怎样组成串的?
引导幼儿说出每串葡萄都是由许多颗圆圆的葡萄组成的,上部、中间多,尖端少。

3、讲解、示范。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手指画葡萄。

先从藤稍开始画。

右手食指蘸上颜料在纸上按一下就成一颗圆圆的葡萄。

再稍稍离开画第二颗……上部和中间画得多,往下渐渐减少,尖端画一颗。

这就成了一串葡萄。

(2)请一幼儿示范,适时引导幼儿。

(3)幼儿集体练习:提醒幼儿蘸色要适量,葡萄之间要留空隙,不要糊成一片。

(播放歌曲《与葡萄》)
(4)幼儿作画后把手放在湿毛巾上擦干净。

4、讲评,欣赏。

选出画得较圆,看起来又成串的作品让幼儿欣赏。

教师并给予表扬。

5、品尝葡萄
把葡萄洗干净分给全班幼儿一起品尝,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了解了葡萄不仅是圆圆的,还是紫色的,一颗挨着一颗的,幼儿基本掌握了这些而且学会了自己清洗葡萄以及如何点画葡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