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共40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 D.渡江战役
A
• 6、1949年元旦,《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题
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献词号召
“……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为此,中共于4月发动了( )
• A.淮海战役
• B.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4、解放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渡江战役
战略大决战 战略胜利
国共的较量
桌面上的较量——重庆谈判
国民党全面进攻 中共的战略防御
国民党重点进攻
战场上的较量
中共的战略反攻——千里跃进大别山
中共的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中共的战略全胜——渡江战役
1、历史影片能艺术再现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四部爱
战略:由敌人进攻我方防御变成我方战略进攻 战场:由解放区转入国统区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7年8月,刘邓大军穿过人烟 稀少、遍地积水的黄泛区。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
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373 万人
365 280 万人
130
战略决195战,时机万成人熟 万人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秋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 林彪、
—11月
罗荣桓
参战部队 战况
影响
东北人民解放军
攻克锦州、 解放东北全境
长春、沈阳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8年 11月— 1949年1 月
抗日战争的胜利
5、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 6、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和正式投降的时间 7、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8、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9、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 10、说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
国家公祭日的时间
第 24 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6-1949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 1、抗战胜利后,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有可能流行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
C.国共重庆谈判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4、既参加了西安事变的和谈,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 中共领导人是
A.毛泽东 C.叶挺
B.周恩来 D.彭德怀
B
• 5、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
“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
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
解分 放到 区土 农地 民后
喜 悦 的
跃解 参放 加区 解青 放年 军踊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中共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
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打倒地主 拉拢地主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耕者有其田, 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消灭地主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国民党军队: 人民解放军: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 2、《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的时间、内容和影响
《中国土地法大纲》
第一条: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的土地制度 第二条: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第三条:乡村中的土地按照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 配 第四条:没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分给缺 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并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 第五条:土地改革前农民所欠地主、富农债务一律废除
1、人民群众的支持
中共的战略战术
战役
战略战术
辽沈战役——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淮海战役——中间突破,肢解敌人
平津战役——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材料三:1948年11月,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戴维·伯将军向美国 政治中心华盛顿报告中提到:“自从我来到这里后,从来就没有 一个战役的失利说是因为武器弹药的缺乏。依我看来,国民党军 队的败北是因为糟糕透顶的指挥和其道德败坏的因素,把军队弄 得毫无战斗意志。……在整个军界,到处是平平庸庸的高级军官, 到处是贪污和欺诈。”
• C.渡江战役 • D.平津战役
C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思考:毛泽东为 百万雄师过大江。 什么强调“宜将 虎踞龙盘今胜昔, 剩勇追穷寇”结 天翻地覆慨而慷。 合历史和现实谈 宜将剩勇追穷寇, 谈你的看法。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430 万人
373 万人
130 1947年夏,战略进攻万19人5时机成熟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点 重
武汉
南京
合作探究: (1) 为什么刘邓大军选择大别山作 为战略反攻的突破口?
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正中间, 控制住大别山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东 可取南京,可谓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唾 手可得。
(2)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 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 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 其他人民,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作,不 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土地改革前中国土地分配有什么不合理之处?
北平谈判
国共划江 而治,好 不好…
不行…一定要打倒蒋 介石,解放全中国!
渡江战役示意图

江苏 南京 江阴
上海

湖口


江西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统 民治 党中 政国 权 垮年 台的

22
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转强, 打败国民党呢?
拥有军队 武器装备
拥有人口 拥有地区
——《我实行反攻与土地改革》人民日报
解放区的农民送亲人参军
农民组成担架队积极支援前 线
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大批青壮年农民潮水般涌入人民军队。各地农民不仅将粮 食、被服等送上前线,而且组成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等随军组织,担负战地勤务。 他们还广泛建立与加强民兵组织,配合解放军作战。三年中,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 累计达148万人;山东解放区先后有59万青年参军,还有700万民工随军征战。人民解放 战争获得了取之不尽的人力、物力的支援。
解放战争
1、重庆谈判蒋介石和毛泽东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2、重庆谈判的时间、结果、影响 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4、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斗争策略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5、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___和__的重点进攻 6、___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___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土地改革的影响
材料一:土地改革已经将解放军攻势所及的地区的数百万农民吸引 进人民解放军的阵营,国民国民党政权。这些改革已使主要由农民组成的 国民党的士气日渐低落。由于新土地改革规定国民党的官兵如果参 加人民解放军,其家属甚至本人也可以分到土地,数十万的国民党 官兵宁愿为解放军的俘虏
平津战役
名称 东北 华北 华东 中原 西北
解放军 70万 20万 国民党 55万 55万
42万 60万
20万 75万
7万 30万
瓮中捉鳖 猛虎掏心
关门打狗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示 意 图
双堆集
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有什么好处?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图为北平人民欢迎解放军进城)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
渡江第一船
材料四:1949年4月21日,中路大军的突击队首先发动渡江战役, 一声令下,在水面等待的解放军前船竞发。第27军某团5班之船行 驶到离南岸还有100米的时候,被国民党繁昌江防守备军八十八军 的部队发觉,立即枪炮齐发。该船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仍然冲在 最前面。人民解放军面对长江天险及凶恶的敌人,他们排除万难, 奋力拼搏,先达彼岸
1948年 11月— 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 中原解放军, 邓小平、粟裕、 华东解放军 谭震林
解放徐州
聂荣臻
东北人民解放军, 华北人民解放军
傅作义接 受改变, 北平和平 解放
解放了长江中 下游以北的广 大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 解放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国民党
430万人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 得美国大量武器 3亿多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 线
共产党
130万人 基本上是步枪
1亿多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淮海战役中支援前线的民工
国主义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

①《台儿庄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重庆谈判》 ④《开国大典》
D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2.右图中蒋介石炮制的阴谋诡计与下列哪一事件有 关?(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三大战役
C
3.流行词汇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和平、民主”最
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3、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4、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
总结: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战略防御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战略进攻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国共主力决战指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