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国家的初建课件5 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本55页正文第一句: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田畴异
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 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这句话反映了战国时期 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3.对此,秦始皇采取哪些 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
1.统一文字
隶书(更为简便)
2.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量
度
衡
圆形方孔铜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3.修驰道、直道; 统一车轨
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统一在我国历 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进步意义,培养珍惜统一、 安定、团结的局面。
一、秦的统一
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分立 混战。假如你 是当时的一个 老百姓,你最 希望出现一个 什么样的局面?
1. 秦国采取了怎样的策 略完成统一?秦统一的顺 序是什么?
战国后期秦灭六国 燕
“战国七雄”是 指哪几个诸侯国?
燕 赵 齐 秦赵魏韩楚燕齐 秦 韩魏
楚
第10课 统一国家的初建
彩虹中学 初一历史 蒙琼
一、知识目标:
掌握秦灭六国及其意义;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和秦巩 固统一的措施;了解秦长城、秦兵马俑。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表 演能力、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建 巩固
统一车轨。
统一 文化上:统一文字。
措施 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
达标巩固
1、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天下统一大业是在
( C)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2、秦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扫六合”,最后
“扫”的是
C( )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魏国
3、秦朝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尽西来。” 材料二 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材料三 “秦并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名,上币。
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
(1)材料一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 “秦王”在“扫六合”之后给自己了一个什么称号?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秦王”为巩固统一采取了 哪些措施?
课堂小结
秦的统一
时间:公元前221年。 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分立混战的局面,
统 一 国
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
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
中央:丞相(政事)、太尉(军 政策 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地方:郡县制(设郡守、县令)
家 的
意义:成为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初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直道;
(B )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4、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D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政府设丞相
C、地方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5、统一后秦朝的都城位于( B )
A、镐京 B、咸阳
C、殷
D、洛邑
6、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
2.课本58页“思考与讨论”
秦王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 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功效在哪 里?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 的分立,有哪些进步性?
功效: 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
交流,有利于巩固统一。
(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
进步:(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3)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 (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辽东
4.筑长城
临洮
为抗御 匈奴 ,秦 始皇筑起一条西 起临洮、东至 辽东 的 长城,历史上称“万 里长城”。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1.秦为什么能够 统一全国?
1 诸侯纷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2 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国家统一。 3 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4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5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决策适当。
赵 齐
远交秦近攻韩 ,魏 各个击破。
楚
嬴政(秦王)
秦统一全国是在哪一年?秦朝 定都在哪里?
你能说出秦朝的疆域吗?
长城
陇西
东 海
南海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请根据春秋战国有关历史想想:假如你是秦 王嬴政,在灭六国后,你是否还会采用分封制? 为什么?
2.你知道秦始皇建立的 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吗?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中央行政机构图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掌管政事
掌管军事
监察百官
地方实行 郡县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这套制度 有何作用 和影响?
秦朝的这些 政治设施, 后来成为历 代王朝政治 制度的蓝本。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 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这句话反映了战国时期 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3.对此,秦始皇采取哪些 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
1.统一文字
隶书(更为简便)
2.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量
度
衡
圆形方孔铜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货币
3.修驰道、直道; 统一车轨
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统一在我国历 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进步意义,培养珍惜统一、 安定、团结的局面。
一、秦的统一
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分立 混战。假如你 是当时的一个 老百姓,你最 希望出现一个 什么样的局面?
1. 秦国采取了怎样的策 略完成统一?秦统一的顺 序是什么?
战国后期秦灭六国 燕
“战国七雄”是 指哪几个诸侯国?
燕 赵 齐 秦赵魏韩楚燕齐 秦 韩魏
楚
第10课 统一国家的初建
彩虹中学 初一历史 蒙琼
一、知识目标:
掌握秦灭六国及其意义;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和秦巩 固统一的措施;了解秦长城、秦兵马俑。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表 演能力、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建 巩固
统一车轨。
统一 文化上:统一文字。
措施 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
达标巩固
1、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天下统一大业是在
( C)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2、秦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扫六合”,最后
“扫”的是
C( )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魏国
3、秦朝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尽西来。” 材料二 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材料三 “秦并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为名,上币。
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
(1)材料一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 “秦王”在“扫六合”之后给自己了一个什么称号?
(2)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秦王”为巩固统一采取了 哪些措施?
课堂小结
秦的统一
时间:公元前221年。 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分立混战的局面,
统 一 国
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
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
中央:丞相(政事)、太尉(军 政策 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地方:郡县制(设郡守、县令)
家 的
意义:成为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初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直道;
(B )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4、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D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中央政府设丞相
C、地方实行郡县制
D、皇权至高无上
5、统一后秦朝的都城位于( B )
A、镐京 B、咸阳
C、殷
D、洛邑
6、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
2.课本58页“思考与讨论”
秦王朝进行文字、货币、度量 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功效在哪 里?秦的统一相对于春秋战国时期 的分立,有哪些进步性?
功效: 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
交流,有利于巩固统一。
(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
进步:(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3)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 (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辽东
4.筑长城
临洮
为抗御 匈奴 ,秦 始皇筑起一条西 起临洮、东至 辽东 的 长城,历史上称“万 里长城”。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1.秦为什么能够 统一全国?
1 诸侯纷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2 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国家统一。 3 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4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5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决策适当。
赵 齐
远交秦近攻韩 ,魏 各个击破。
楚
嬴政(秦王)
秦统一全国是在哪一年?秦朝 定都在哪里?
你能说出秦朝的疆域吗?
长城
陇西
东 海
南海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请根据春秋战国有关历史想想:假如你是秦 王嬴政,在灭六国后,你是否还会采用分封制? 为什么?
2.你知道秦始皇建立的 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吗?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中央行政机构图
皇帝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掌管政事
掌管军事
监察百官
地方实行 郡县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这套制度 有何作用 和影响?
秦朝的这些 政治设施, 后来成为历 代王朝政治 制度的蓝本。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