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 专题5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从地理学科综合性特征出发来思考问题。 例如: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与河流流速、流量、含 沙量、海水运动等有关,而流速、流量等河流水文特 征则由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决定。
(2011·山东卷)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 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
(1)A>B>C>D B (2)冬季 亚洲高压 (3)B 绿化 (4)③ ① (5)①、③ 秘鲁寒流或阿拉斯加暖流 巴西暖流 1 月 (6)B指向D。
要注意风向与气压的关系,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洋流的运动、分布规律,地壳物质的循环规律。
(2010·广东卷)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 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示意),其成因是 ()
构造,封闭油气不易挥 发);确定钻矿位置(背斜 顶部的矿石可能已被侵 蚀);隧道的良好选址(天
然拱形,结构稳定;有
岩层中间向下 凹陷
岩层中心新, 两翼老
原始形态是谷地;在长期 外力作用下,因向斜底部 的岩石被挤压比较坚硬, 抗侵蚀能力较强而成为山 岭
利于排水,不易储水) 向斜:地下水储藏区, 常有“自流井”分布(岩 层凹陷,易集水)
常发育成陡峭的山峰,易被侵蚀,有利于地下
如华山西峰、庐山、 水汇集);铁路、公路、
泰山、峨眉山万佛顶 桥梁、水库大坝、大型
等
建筑物等选址应避开断
层地带(断层地带岩层不
形成盆地、谷地,如 吐鲁番盆地、渭河谷 地、汾河谷地、东非
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 出现地震、滑坡、渗漏 等不良后果)
大裂谷等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
图示箭头的水平与垂直运动方向
第(1)题,水平气流是由高压运动到低压的,同 一地方近地面的气压一定比高空更高,低压控制的地 区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第(2)题,在没有强调方向的图上,我们可以默 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对本图而言,左边 是东亚地区的陆地,右边为海洋。此时陆地上形成下 沉气流,所以是受高压中心控制,是冬季。
A.侵蚀—搬运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该测点位于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故此处水流 速度快,水流急。此处河床的沉积物粒径大小应该取 决于水流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不是沉积作用。因为 修建大坝以后,由于此处水流变急,侵蚀和搬运能力 增大,原来河床底部的细小颗粒物均被搬走,而留下 的沉积物的粒径就会比建坝前的大。故其影响因素是 侵蚀-搬运作用。河床内部的颗粒物与风化、固结成 岩作用等无关。故选项A正确。
(5)若该图示意大洋环流,则属于风海流的是 ;若该图示意太平洋上的大洋环流,则②是 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图示意大西洋上的大洋环 流,则④是________;若该图示意北印度洋上的大洋 环流,则其代表的月份是______。 (6)若该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D代表变质岩,则宜在 哪两个字母之间加绘一个箭头,使之能简要地反映地 壳物质循环的含义?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第(1)题,图中所示的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 后顺序应该是先有岩石的形成,然后含有二氧化碳的 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形成地下洞穴和暗河,再 然后就是岩溶水滴滴落沉积形成石钟乳和石笋等地下 地貌景观,选项D正确。 第(2)题,由题图,因该地 是喀斯特地貌区,流水溶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现象 严重,土壤土层较薄,土壤贫瘠,选项C正确。显然 ,选项A、D错误。该地区是石灰岩广布的地区,说明 该地区的岩石为沉积岩,选项B错误。
A.甲地地貌是断层形成的 B.甲处为向斜构造,乙处为背斜构造 C.甲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D.乙处有河流发育
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为向斜,从 等高线看,地形为山岭,向斜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乙 处构造亦为向斜,是一山脊,河流只能发育在山谷中 。
答案: C
尽管刚形成的背斜成岭,向斜成谷,但这种地形 状况可能随着岁月的推移而完全改变,所以背斜与向 斜不能仅仅依据地表形态来判断,但无论地形如何变 化,向斜始终是岩层中间新,两翼老;背斜始终是岩 层中间老,两翼新。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土地整治方式;内力作用 解析: 第(1)题,该地地处我国北方,从景观图可以看出,沟 壑纵横,植被稀疏,所以水土流失严重。甲地缓坡可 平整土地开垦农田,乙地山麓出口处河流泥沙淤积, 应疏通河道,防止洪涝灾害,丙地陡坡山脊应发展林 牧业,丁地冲沟出口处可打坝淤地,防止水土流失。 第(2)题,从图中可知,Ⅰ、Ⅲ处是沉积岩层,是外力 作用的结果;Ⅱ处为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Ⅳ处 侵入岩是内力作用的岩浆侵入活动造成的。
A
误区提示: 注意题目中的“沉积物粒”一词的提示,说明是
已受侵蚀后的沉积物,所以不要误选B;只是“沉积 物粒”,尚未形成“岩石”,所以亦不可选D。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3日星期四2022/3/32022/3/32022/3/3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32022/3/32022/3/33/3/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32022/3/3March 3,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32022/3/32022/3/32022/3/3
、生物循环等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运动的复习,可采 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把握住它们的共性和差异。
下图为自然界中某一自然要素的运动示意图,根据相 应的假设性回答问题:
(1)若该图示意热力环流,则A、B、C、D四处的气压 高低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A、B两地中可 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__。 (2)若该图示意东亚季风环流,则该图表示的季节是 。亚洲大陆受__________________(气压中心)控制。 (3)若该图示意城市大气环流,则A、B两地中位于市 中心的是____________。在A、B之间宜建设 带,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4)若该图示意水循环,则使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的 最主要环节是________,人类改造的主要环节是__。
(1)丙处所属地质构造可能为(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2)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a、b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 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岩层的弯曲状况;丙处岩层的上下错位
解析: 丙处岩层相对于两侧岩块下降,为地堑。a位于
分析地表形态成因的基本思路 第一,根据“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
用的结果”这一原理,在进行地形成因的分析时,要 从内、外力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切不可遗漏。例如: 横断山脉山高谷深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印度洋 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抬升,另一方面受 流水的侵蚀切割。
第二,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被上述思维定 式所迷惑。例如:在有关黄土高原区域的几个问题中 ,若问黄土高原的成因,则要从地壳抬升与黄土的风 力沉积两方面来回答;若问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则 只要回答风力沉积所致即可;若问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的地表形态的成因,则要从流水侵蚀角度来回答。
(1)D (2)C
误区提示: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内部物质循环规
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不要把物质 循环的顺序弄颠倒了。第(2)题,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 地理特征及成因,关键要知道它是分布在石灰岩广布 的地区。
理解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基本原理 对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地壳物质循环
第(3)题,①为郊外吹往市区的风,所以绿化带 能起很好的净化作用。
第(4)题,③为海洋吹往陆地的湿润气流,①为 径流。
第(5)题,东西方向的洋流流向与行星风系的风 向基本一致,图示地区的洋流显示此时北印度洋地区 盛行东北季风,是冬季。
第(6)题,根据题意,A、B、C分别代表岩浆、岩 浆岩、沉积岩。而岩浆岩、沉积岩都能在一定的条件 下形成变质岩。
地质构造的类型、特点与实践应用
类型 断层
断层 地垒 地堑
岩层形态与判读
沿断裂面两侧岩 块产生错位
两条断层之间的 中间突起部分
两条断层之间的 中间下沉部分
地表形态的表现
实践应用及依据
常形成平直的陡崖。
断层线上岩石的抗侵
蚀强度低,常发育成
沟谷、河流,容易出 利用断层找水(地下水沿
现泉等
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
(1)A (2)D
思路点拨: 仔细读图,找出四地区位特征,结合选项进行选择
。通过岩石性质判断所受地质作用类别。
(2010·山东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 答(1)~(2)题。
(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背斜顶部多聚集瓦斯气体,b位于向斜底部多地下水 汇集。
(1)D (2)A
思路点拨: 丙处虽在背斜附近,但未标在顶部,且本处岩层
明显相对向下错位,所以这是地堑;矿难成因要根据 气体与液体比重的差异和地质构造差异来判定。
沉积岩层在形成时一般呈水平分布,上面的较新,下 面的较老。地壳运动会使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关 于下图中两幅地质构造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专题5 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质构造的类型、特点与实践应用
类型
岩层形态与 判读
地表形态的表现
实践应用及依据
褶皱
褶皱 背斜 向斜
一系列弯曲的 形成褶皱山脉,如昆仑山、
岩层
祁连山、秦岭等
背斜:石油、天然气埋
藏区(岩层上拱形成穹隆
岩层中岩层中 间向上隆起 心老,两翼新
原始形态是山岭;在长期 外力作用下,因背斜顶部 受张力,岩石较破碎,易 被侵蚀成谷地
(2011·山东卷)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 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
(1)A>B>C>D B (2)冬季 亚洲高压 (3)B 绿化 (4)③ ① (5)①、③ 秘鲁寒流或阿拉斯加暖流 巴西暖流 1 月 (6)B指向D。
要注意风向与气压的关系,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洋流的运动、分布规律,地壳物质的循环规律。
(2010·广东卷)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 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下图示意),其成因是 ()
构造,封闭油气不易挥 发);确定钻矿位置(背斜 顶部的矿石可能已被侵 蚀);隧道的良好选址(天
然拱形,结构稳定;有
岩层中间向下 凹陷
岩层中心新, 两翼老
原始形态是谷地;在长期 外力作用下,因向斜底部 的岩石被挤压比较坚硬, 抗侵蚀能力较强而成为山 岭
利于排水,不易储水) 向斜:地下水储藏区, 常有“自流井”分布(岩 层凹陷,易集水)
常发育成陡峭的山峰,易被侵蚀,有利于地下
如华山西峰、庐山、 水汇集);铁路、公路、
泰山、峨眉山万佛顶 桥梁、水库大坝、大型
等
建筑物等选址应避开断
层地带(断层地带岩层不
形成盆地、谷地,如 吐鲁番盆地、渭河谷 地、汾河谷地、东非
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 出现地震、滑坡、渗漏 等不良后果)
大裂谷等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
图示箭头的水平与垂直运动方向
第(1)题,水平气流是由高压运动到低压的,同 一地方近地面的气压一定比高空更高,低压控制的地 区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第(2)题,在没有强调方向的图上,我们可以默 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对本图而言,左边 是东亚地区的陆地,右边为海洋。此时陆地上形成下 沉气流,所以是受高压中心控制,是冬季。
A.侵蚀—搬运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该测点位于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故此处水流 速度快,水流急。此处河床的沉积物粒径大小应该取 决于水流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不是沉积作用。因为 修建大坝以后,由于此处水流变急,侵蚀和搬运能力 增大,原来河床底部的细小颗粒物均被搬走,而留下 的沉积物的粒径就会比建坝前的大。故其影响因素是 侵蚀-搬运作用。河床内部的颗粒物与风化、固结成 岩作用等无关。故选项A正确。
(5)若该图示意大洋环流,则属于风海流的是 ;若该图示意太平洋上的大洋环流,则②是 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图示意大西洋上的大洋环 流,则④是________;若该图示意北印度洋上的大洋 环流,则其代表的月份是______。 (6)若该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D代表变质岩,则宜在 哪两个字母之间加绘一个箭头,使之能简要地反映地 壳物质循环的含义?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第(1)题,图中所示的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 后顺序应该是先有岩石的形成,然后含有二氧化碳的 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形成地下洞穴和暗河,再 然后就是岩溶水滴滴落沉积形成石钟乳和石笋等地下 地貌景观,选项D正确。 第(2)题,由题图,因该地 是喀斯特地貌区,流水溶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现象 严重,土壤土层较薄,土壤贫瘠,选项C正确。显然 ,选项A、D错误。该地区是石灰岩广布的地区,说明 该地区的岩石为沉积岩,选项B错误。
A.甲地地貌是断层形成的 B.甲处为向斜构造,乙处为背斜构造 C.甲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D.乙处有河流发育
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为向斜,从 等高线看,地形为山岭,向斜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乙 处构造亦为向斜,是一山脊,河流只能发育在山谷中 。
答案: C
尽管刚形成的背斜成岭,向斜成谷,但这种地形 状况可能随着岁月的推移而完全改变,所以背斜与向 斜不能仅仅依据地表形态来判断,但无论地形如何变 化,向斜始终是岩层中间新,两翼老;背斜始终是岩 层中间老,两翼新。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土地整治方式;内力作用 解析: 第(1)题,该地地处我国北方,从景观图可以看出,沟 壑纵横,植被稀疏,所以水土流失严重。甲地缓坡可 平整土地开垦农田,乙地山麓出口处河流泥沙淤积, 应疏通河道,防止洪涝灾害,丙地陡坡山脊应发展林 牧业,丁地冲沟出口处可打坝淤地,防止水土流失。 第(2)题,从图中可知,Ⅰ、Ⅲ处是沉积岩层,是外力 作用的结果;Ⅱ处为断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Ⅳ处 侵入岩是内力作用的岩浆侵入活动造成的。
A
误区提示: 注意题目中的“沉积物粒”一词的提示,说明是
已受侵蚀后的沉积物,所以不要误选B;只是“沉积 物粒”,尚未形成“岩石”,所以亦不可选D。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3日星期四2022/3/32022/3/32022/3/3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32022/3/32022/3/33/3/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32022/3/3March 3,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32022/3/32022/3/32022/3/3
、生物循环等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运动的复习,可采 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把握住它们的共性和差异。
下图为自然界中某一自然要素的运动示意图,根据相 应的假设性回答问题:
(1)若该图示意热力环流,则A、B、C、D四处的气压 高低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A、B两地中可 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__。 (2)若该图示意东亚季风环流,则该图表示的季节是 。亚洲大陆受__________________(气压中心)控制。 (3)若该图示意城市大气环流,则A、B两地中位于市 中心的是____________。在A、B之间宜建设 带,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4)若该图示意水循环,则使陆地水资源得以更新的 最主要环节是________,人类改造的主要环节是__。
(1)丙处所属地质构造可能为(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2)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a、b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 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岩层的弯曲状况;丙处岩层的上下错位
解析: 丙处岩层相对于两侧岩块下降,为地堑。a位于
分析地表形态成因的基本思路 第一,根据“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
用的结果”这一原理,在进行地形成因的分析时,要 从内、外力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切不可遗漏。例如: 横断山脉山高谷深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印度洋 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抬升,另一方面受 流水的侵蚀切割。
第二,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被上述思维定 式所迷惑。例如:在有关黄土高原区域的几个问题中 ,若问黄土高原的成因,则要从地壳抬升与黄土的风 力沉积两方面来回答;若问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则 只要回答风力沉积所致即可;若问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的地表形态的成因,则要从流水侵蚀角度来回答。
(1)D (2)C
误区提示: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内部物质循环规
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不要把物质 循环的顺序弄颠倒了。第(2)题,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 地理特征及成因,关键要知道它是分布在石灰岩广布 的地区。
理解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基本原理 对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地壳物质循环
第(3)题,①为郊外吹往市区的风,所以绿化带 能起很好的净化作用。
第(4)题,③为海洋吹往陆地的湿润气流,①为 径流。
第(5)题,东西方向的洋流流向与行星风系的风 向基本一致,图示地区的洋流显示此时北印度洋地区 盛行东北季风,是冬季。
第(6)题,根据题意,A、B、C分别代表岩浆、岩 浆岩、沉积岩。而岩浆岩、沉积岩都能在一定的条件 下形成变质岩。
地质构造的类型、特点与实践应用
类型 断层
断层 地垒 地堑
岩层形态与判读
沿断裂面两侧岩 块产生错位
两条断层之间的 中间突起部分
两条断层之间的 中间下沉部分
地表形态的表现
实践应用及依据
常形成平直的陡崖。
断层线上岩石的抗侵
蚀强度低,常发育成
沟谷、河流,容易出 利用断层找水(地下水沿
现泉等
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
(1)A (2)D
思路点拨: 仔细读图,找出四地区位特征,结合选项进行选择
。通过岩石性质判断所受地质作用类别。
(2010·山东卷)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 答(1)~(2)题。
(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④①
B.③①④
C.④②① D.④①③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背斜顶部多聚集瓦斯气体,b位于向斜底部多地下水 汇集。
(1)D (2)A
思路点拨: 丙处虽在背斜附近,但未标在顶部,且本处岩层
明显相对向下错位,所以这是地堑;矿难成因要根据 气体与液体比重的差异和地质构造差异来判定。
沉积岩层在形成时一般呈水平分布,上面的较新,下 面的较老。地壳运动会使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关 于下图中两幅地质构造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专题5 地表形态的塑造
地质构造的类型、特点与实践应用
类型
岩层形态与 判读
地表形态的表现
实践应用及依据
褶皱
褶皱 背斜 向斜
一系列弯曲的 形成褶皱山脉,如昆仑山、
岩层
祁连山、秦岭等
背斜:石油、天然气埋
藏区(岩层上拱形成穹隆
岩层中岩层中 间向上隆起 心老,两翼新
原始形态是山岭;在长期 外力作用下,因背斜顶部 受张力,岩石较破碎,易 被侵蚀成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