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热工仪表的安装技术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热工仪表的安装技术解析
摘要:电厂热工仪表对保障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稳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劳动强度等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反映电厂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热工仪表的安装技术有助于提高仪表安装的施工质量,保证仪表安装
的合理性,注重在安装活动过程中每一项细节,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厂;热工仪表;安装技术
1热工仪表安装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热工仪表安装工作目标实现,要对科学性原则进行合理应用,在具体安装过
程中,需要从科学角度对热工仪表安装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要对技术和安装工艺
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各个方面进行细致考虑,只有这样才
能确保电厂热工仪表的具体安装要求可以满足需求。

电厂热工仪表安装过程中只
有在科学手段、精神、理念的指导下,才可以将现有的技术作为基础,完成对电
厂热工仪表的科学安装,从而使其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1.2易操作原则
电厂一般都处于野外和城市近郊区域,操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简陋,因此在
具体操作过程中,难以实现电厂热工仪表安装技术、工艺、流程等各项内容的操
作与处理。

为了确保该情况的实现,热工仪表安装时要需提高安装方案的容错率,通过有效的措施降低外部环境对热工仪表安装效果造成的不良影响[1]。

同时热工
仪表安装会受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因此要依据实际情况对热工仪表安装进
行优化与科学指导,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了热工仪表安装的人工成本和物料成本,另一方面也使电厂热工仪安装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2电厂热工仪表安装的准备工作及内容
2.1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电厂热工仪表安装时的一项关键内容,其对安装的效率和安装质
量都会造成直接影响。

电厂热工仪表安装准备工作包括的内容如图1所示。

2.2资料准备
需对已出版的设计文件进行图纸会审,施工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和厂家对设
计资料、厂家说明书等各项内容进行审查,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澄清答复。

图纸会审完成后,技术人员根据设计院及厂家相关设计图纸、资料编制施工用技
术文件[2]。

后续施工过程中设计文件的修改、变更进行详细文件记录,形成完善
施工资料库。

2.3人员准备
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人员进行配置,包含:专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安全
人员、质保人员、安装班长及安装人员。

2.4设备准备
工具机器计量工具准备,包括:螺丝刀、扳手、锉刀、水平尺、钢角尺、卷尺、弯管器、磁力线坠、电钻、切割机、磨光机等。

安装活动所使用的工机具必
须依照程序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3]。

具体使用数量根据现场实际所需进行
调整。

3热工仪表安装技术要点
3.1温度仪表安装技术
①温度仪表应装在测量值能代表被测介质温度处,不得装在管道和设备的死
角处。

②温度仪表应装在不受剧烈振动及共振影响的区域和冲击处。

③温度仪
表的插座和保护套管应在热力系统压力试验前安装,并应参加主设备的严密性试验。

④采用螺纹固定的温度仪表安装前,应测量插座螺纹和测量元件螺纹的公差
尺寸。

⑤清除温度插座内部的氧化层,并在螺纹上涂抹或防卡涩材料。

⑥温度仪
表与插座之间应加装密封垫片,并保证安装后接触面严密。

⑦双金属温度计应安装在便于监视和不易遭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其感温元件应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

⑧插入式热电偶和热电阻的套管,其插入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高温高压主蒸汽的管道公称通径不大于250mm时,插入深度宜为70mm;公称通径大于250mm 时,插入深度宜为100mm。

一般流体价值管道的外径不大于500mm时,插入深
度宜为管道外径的1/2;外径大于500mm时,插入深度宜为300mm。

⑨回油管
道上的温度仪表的测量端,应浸入被测介质中。

10测量金属温度的温度仪表,其
测量端应紧贴被测表面且接触良好。

3.2压力仪表安装技术分析
①测量管道压力的测点,应设置在流速稳定的直管段上,不应设置在有涡流
的部位。

②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压力在前温度在后。

③压力取源部件与管道上调节阀的距离:上游侧应大于2倍工艺管道内径;
下游侧应大于5倍工艺管道内径。

④测量小于0.1MPa的压力时,应减少液柱引
起的附加偏差。

⑤测量较大容器的微压、负压时,宜采用的多点取样取平均值的方式。

⑥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压力测点安装方位,应符合以下规定:测量气体压力时,测点应安装在管道的上半部;测量液体压力时,测点应安装在管道的下半部
与管道水平中心线呈45°夹角的范围内;测量蒸汽压力时,测点应装在管道上的
上半部,以及下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呈45°夹角的范围内。

⑦压力取源部件的
端部不得超出被测设备和管道的内壁,取压孔和取源部件均无毛刺。

⑧当检测温度高于60℃的液体、蒸汽和可凝性气体的压力时,就地安装的压力表应装有环型
或U型冷凝弯[4]。

3.3流量仪表安装技术分析
①在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安装的节流装置,当流体为气体或液体时,取压口的
方位应符合压力测点的安装方位。

②测量蒸汽流量的节流件上、下游取压口装设冷凝器应处于相同高度,且不低于取压口。

③在水平或倾斜蒸汽管道上安装的节流装置,其取压口的方位应在管道水平中心线向上45°夹角的范围内。

4.新装管路系统应在管道冲洗合格后再进行节流件的安装。

⑤均速管流量计取源部件的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均速管插入管道时,动压孔应迎着介质流动方向,静压
孔中心线应与管道中轴线重合,均速管前、后的支管道长度应符合制造厂的技术
文件要求。

⑥垂直管道上,均速管可安装在管道水平面沿管道圆周360°的任何
位置上,正、负压引压管接头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⑦水平管道上,匀速管安装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在测量液体时均速管插入位置应位于管道界面水平中心线45°以下的范围内;测量气体时均速管插入位置应位于管道界面水平面中心线45°
以上的范围内;测量蒸汽时均速管应水平插入。

⑧转子流量计应垂直安装,流体应自下而上通过流量计,上游直管段长度不宜小于5倍工艺管道内径。

⑨电磁流量计应保证流体、法兰、表壳处于同电位,接地应符合技术要求。

3.4物位仪表安装技术分析
①物位测点应选择在介质工况稳定处,并应满足仪表测量的范围要求。


单式平衡容器应垂直安装,其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③双室平衡容器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安装前应符合制造尺寸和检查内部管路的严密性;平衡容
器应垂直安装,并应使其零水位表识与正常水位在同一水平上;④安装平衡容器、阀门和管路时,应有防止因热力设备热膨胀产生位移而被损坏的措施。

双室平衡
容器除上部汽侧外均应保温。

⑤高、低压加热器水位平衡容器及其管路不得保温,并应采取防护措施。

⑥位于汽包和平衡容器之间的取源阀门应横向安装且阀杆水平,平衡容器至被测容器的汽侧导管应有使凝结水回流的坡度。

⑦在蒸汽不易凝结成水的平衡容器上部应装设补充水管,其他低压平衡容器可装灌水堵丝。

⑧平衡容器至差压仪表的正、负压管,应水平引出400mm后再向下并列敷设。

⑨超
声波料位计的安装与容器内壁的距离,应大于最大测量距离的波束半径,且应避
开下料口,超声波束传输范围内不应有料位界面外的其他物体。

3.5成分分析仪表安装技术分析
①分析仪表的安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满足下列规定:分析仪
表应安装在便于维护、环境温度变化不大的地方,有恒温要求的应装在恒温箱内;分析仪表安装处应不受震动、灰尘、强烈辐射和电磁干扰;分析仪表装置接地应
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②分析仪表的介质参数应符合要求,压力、温度较高时,应有减压和冷却装置,冷却水源应可靠,水质洁净。

③分析仪表的溢水管下应有排水槽和排水管,废液不得从排水槽溢出。

④氢分析器取样系统从具有较高的氢压部位取出氢气,经分析器后进入氢压较低的部位,气路系统应严密。

结束语
火电厂热工仪表是电厂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构成部分,人们在日常工作
中也意识到了其重要性。

在电厂建设与维护过程中,热工仪表安装已经逐渐成为
了电力生产工艺稳定的保证。

现代电厂中使用的热工仪表自动化系统本身还将拥
有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在热工仪表安装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技术,确
保安装的合理性,避免对电厂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赵露.浅谈热工仪表的校验与安装[J].科技风,2017(13):147.
[2]易刚.火电厂热工仪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17):41-42.
[3]朱文超.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自动化的安装及现场故障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202.
[4]蒋林.电厂热工仪表安装的关键环节分析[J].电工文摘,2016(05):46-47+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