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6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
2019-2020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专项训练
测试卷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2分)下列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2.(2分)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3.(2分) 刚开始学习化学你观察了四个实验:①水的沸腾;②胆矾的研碎;③胆矾溶液(即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④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5.(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烟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燃放烟花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6.(2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
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对着干燥玻璃片呼
带火星的木条复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
木炭在O2中燃
蔗糖
水
炸药
钢水钢锭干冰
CO2
7.(2分)下列变化中,善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B.空气液化C.钢铁生锈D.电灯发光
8.(2分)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Mg、F、Si B.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
C.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
9.(2分)加热某种固体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是化学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是物理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10.(2分)在下列被媒体爆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用酱色、水、食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C.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
D.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肇实、木耳
11.(2分)(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工业冶炼金属”的过程。
在实验室做了CO还原CuO的实验,他们称得装有CuO粉末的试管重42g,反应完全后,恢复到室温称量,试管和固体残留物共重40.4g,并收集到CO2 4.4g,请你和他们一起计算:
(1)42g – 40.4g = 1.6g,1.6g表示的质量。
(2)该反应制得铜的质量为多少克?
12.(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B.汽油挥发C.烟花燃放D.大米酿酒
13.(2分)(08眉山)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14.(2分)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氢气作高能燃料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15.(2分)下列性质中的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A.颜色B.可燃性C.溶解性D.状态
16.(2分)(08揭阳)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生铁制铁锅
B.氧气供给呼吸
C.用木炭除去鞋柜、冰箱内的异味
D.用16%的食盐水来选种
17.(2分) (08宜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棒融化B.木材燃烧
C.湿衣服晾干D.灯泡发光
18.(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一氧化碳气体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D.碱性物质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19.(2分)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对玻片呼气B.蜡烛燃烧C.湿衣晾干D.灯泡通电发光20.(2分) 在物质的运动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有()
A.干冰气化B.瓦斯爆炸C.烟花燃放D.铜器生锈
21.(2分)(08哈尔滨)下列图示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22.(2分)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化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
...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运动状态B.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C.物质的性质和用途D.物质的制取和应用
23.(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钢铁生锈C.水分蒸发D.冰雪融化
24.(2分)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B.不易溶于水C.能支持燃烧D.密度比空气大25.(2分)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着干燥玻璃呼气木炭在O2中燃烧
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
A B C D 26.(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食盐B.空气C.白酒D.干冰
27.(2分)(09湖北竞)镁铝合金因坚硬、质轻、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
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A.不易生锈B.导电性好C.密度小D.强度高
28.(2分)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29.(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B.水结成冰C.钢铁生锈D.红磷燃烧
30.(2分)下列常的生活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动植物呼吸B.剩饭变馊C.榨取果汁D.铜生铜绿
31.(2分)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A.M不稳定
B.M是化合物
C.M中含有水
D.M由四种元素组成
32.(2分)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33.(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34.(2分)生活中所见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石蜡熔化C.粮食酿酒D.汽油挥发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
35.(5分)(5分)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序号)。
①硝酸铵②磷酸二氢铵③硝酸钾④硫酸钾
(2)某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硝酸钾溶液,
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g。
(3)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1 实验2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来源:]
①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②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种情况;[来源:]
③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一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36.(5分)(9分)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
烟台的“十二五”规划确立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1)海水淡化: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份的不同分离出淡水;高压反渗透膜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份的不同分离出淡水。
(2)制盐:①制粗盐。
从卤水中提取粗盐用的结晶方法是。
②粗盐纯化。
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氯化钙等杂质。
将粗盐溶于水,然后通过如下操作即可得到较纯的氯化钠:a过滤.b加过量的Ba(OH)2溶液;c加适量的盐酸;d加过量的Na2CO3溶液;e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
(3)制碱: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图如下:
完成图中“( )”的内容:①;②;③。
(4)制镁:工业上一般用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制金属镁,若以卤水(含有硫酸镁、氯化钠和氯化钙)为起始原料来制取金属镁,请画出制镁的流程图。
37.(5分)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铜②熟石灰③干冰④氧气⑤稀硫酸
(1)供急救病人呼吸的是;
(2)用于制作导线的是;
(3)用于改良酸陛土壤的是;
(4)用作制冷剂的是;
(5)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1)④(2)①(3)②(4)③(5)⑤
38.(5分) (8分)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将氮气和氢气在600℃、2.02×104kPa和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NH3)。
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经过下列反应制得生产炸药的原料——硝酸。
A.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来自空气、煤和水,这是一种经济的固氮方法。
这一成果生产的化肥给农业带来了丰收,也获得了代替硝石生产炸药的原料。
1914年第一次界大战爆发时,由于德国垄断了合成氨技术,能快速生产氨和硝酸,使粮食和炸药的供应有了保障,这也促成了德皇威廉二世开战的决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1)请从以上信息中总结出有关氨的知识:
①氨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氨的制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④氨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氨生产硝酸的三个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B反应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C反应中产生的一氧化氮(一种大气污染物)尾气,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合成氨中氢元素主要来自原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合成氨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与灾难,有同学提出如下看法:“化学新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贡献,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可见化学新技术对人类并没有实际意义。
”你是否同意此看法,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
现有以下六种物质:①聚乙烯②明矾③紫卷心菜汁的酒精溶液④硝酸钾⑤乙醇⑥碳酸钙
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作为火锅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可作食品包装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净化水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于测试食醋和厨房洗涤剂酸碱性的是;
(5)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三、推断题
40.(0分)(4分)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D、G为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工业制取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 ,G ;
⑵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D
2.B
3.D
4.C
5.C
6.C
7.C
8.B
9.B
10.D
11.无
12.B
14.A
15.B
16.B
17.B
18.D
19.B
20.A
21.C
22.A
23.B
24.C
25.B
26.D
27.B
28.无
29.B
30.C
31.C
32.C
33.B
34.C
二、填空题35.无
36.无
37.无
38.无
三、推断题
40.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