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经》的哲学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道德经》的哲学观
《道德经》是儒家学派最古老的文本之一。
其中主要传达的是道德和哲学道德观。
整部书由论语、宪问、大学和中庸五部分构成,涉及政治、哲学、智慧、伦理、道德学、天文数学等多个内容。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集中在“道”,提倡“利以攘夷,仁以化育”的人生观和行为观。
下面,我们将一一简要介绍《道德经》的哲学观。
一、“道”的观念
《道德经》提倡“道”,即宇宙万物之间共生共存,彼此相互促进和和谐发展的理念。
它强调“以德服人”,是指通过行为来树立“道”,把仁义、礼仪、道德建立起来,使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起和谐、互惠的社会关系。
另外,《道德经》强调以管理治理,把功利权利放在公道正义之上,尊重自然,保护生命,不营民存财之欲,使人及其家族保持正道从而获得长足发展。
二、“以德服人”观念
《道德经》提倡“以德服人”,是指利用德行来使人们自觉地采取行为来实现贯彻仁义,把仁义和道德作为服从的标准,而不是以暴力来支配他人。
它认为真正强大的人,不是以武力来支配他人,而是利用自己的仁义来做到“以德服人”。
三、“让政令合天理”观念
《道德经》提倡“让政令合天理”,即要求政令符合宇宙反映出来的自然规律,在立法和行政管理中要求政令与宇宙规律相一致。
这表明,《道德经》要求社会要求一种以德为支配的政府,因为只有这样的政府才会符合天理,且使人们自然而有效地实现道德规范为主的社会义务。
四、“情深无穷”观念
《道德经》中提到的“情深无穷”,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好或坏,可以影响宇宙力量的发展。
它强调要用美德来激励别人,以及用宽容慈悲的心来化解一切矛盾,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以外在的形式表现出内在的情感。
五、“自然而然”观念
《道德经》在书中又谈到“自然而然”,是指人不应该过多的干涉宇宙的运行过程,而应该当然自然的去运作它,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以自然而然的心态去看待事物,不要去干涉宇宙的运行,而是要以宽容包容、仁慈祈祷来接纳宇宙万物。
总结:
《道德经》提出了“道”、“以德服人”、“让政令合天理”、“情深无穷”与“自然而然”等哲学观点,主张存有自然秩序,反映出仁慈礼仪,包容伦理,以及自然规律
的运行,把重归于君子之道的虚怀若谷的哲学思想主导了对道德的理解。
总的来说,《道德经》的核心思想集中在“道”上,主张以仁爱、包容、国法权利等促进人民的发展和谐,强调道德、仁义的观念,以及希望利以攘夷、仁以化育的方式促进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