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件11 (湘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转周期 58.6d 243d 23:56′ 24:37′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
317.94 95.18 14.63 17.22 0.0024
1316.0 745.0 65.20 57.10 0.009
1.33 0.70 1.24 1.66 1.50
11.8y 29.5y 84.0y 164.8y 247.9y
运动性:天体系统——层次性
这幅“嫦娥”眼中的月球真实世界,位于月表东经83度到东经 57度,南纬70度到南纬54度。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 里。图像覆盖区域属月球高地,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 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 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第一章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宇宙环境
思考:
•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2.我们把 ,统称天体。天体 间 和 形成天体系统。 • 3.太阳系由 等构成, 是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 4.请由小到大列出天体系统的层次。 • 5.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6.由于 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 环境之中。 • 7.地球上出现生命物质的原因是 。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 什么叫宇宙?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 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时 代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2世纪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16世纪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8世纪 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20世纪 60年代 以来 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 的发展,使天文观测尺度扩展到上百亿年 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总星系)
9:50′ 10:14′ 约16h 约18h 6d9h
特殊性:
外部条件:
为什么有人说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迄今为止地球是人类观测到的所有星球中唯 一有生命繁衍的行星。
为什么地球有生命,而其他星球上没有呢?
天体指宇宙中所有的物质。
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自然天体 天体的类型
在空间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国际空间站等 ——人造天体
物质性:天体——多样性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 什么叫宇宙?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 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 什么是天体?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 什么叫宇宙?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 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加深。
• 时间:上百亿年。 • 空间:上百亿光年。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 什么叫宇宙?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 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天体指宇宙中所有的物质。
• 天体系统是怎样形成的?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 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银 河 系
河外星系
银 河 系 总星系 (“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 河外星系
仙女座河外星系 长蛇座星系
小麦哲伦星系
大麦哲伦星系
室女座河外星
• 什么是天体?
天体指宇宙中所有的物质。
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自然天体
宇 宙 飞 船
天 空 实 验 室
人 造 卫 星
航 天 飞 机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 什么叫宇宙?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 态的物质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 什么是天体?
• 九大行星公转方向、轨道形状、轨道平面有何特点?
同向性(自西向东)、近圆性、共面性
•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什么?为什么?
太阳。太阳的质量大。
• 九大行星所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与他们距离太阳的远近 有何关系?
距离太阳越近,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越多;反之,则越少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物质性:天体——多样性 运动性:天体系统——层次性 由大到小列出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 总星系 作业 银河系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总星系
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 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 的一颗普通行星?
• 为什么有人说地球又是一 颗特殊的行星?
• 为什么地球有生命,而其 他星球上没有呢?
普通性:
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虽然地球的质量、 体积、平均密度、公转和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 但与其他行星比较并不特殊。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质量 0.05 0.82 1.00 0.11
体积 0.056 0.856 1.000 0.150
密度 5.46 5.26 5.52 3.96
公转周期 87.9d 224.7d 1y 1.y
宇宙起源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无也。 —老子《道德经》
• •
• • •

• • • •
宇宙诞生之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也没有物质和能量。大约150亿年 前,在这四大皆空的“无”中,一个体积无限小的点爆炸了。时空从这一刻开始,物 质和能量也由此产生,这就是宇宙创生的大爆炸。 刚刚诞生的宇宙是炽热、致密的,随着宇宙的迅速膨胀,其温度迅速下 降。最初的1秒钟过后,宇宙的温度降到约100亿度,这时的宇宙是由质子、中子和电 子形成的一锅基本粒子汤。随着这锅汤继续变冷,核反应开始发生,生成各种元素。 这些物质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来越大的团块,并逐渐演化成星系、恒星和 行星,在个别天体上还出现了生命现象。然后,能够认识宇宙的人类终于诞生了。 这幅大爆炸图景,是目前关于宇宙起源最可能的一种解释,被称为“大爆炸模 型”。 大爆炸理论诞生于20年代,在40年代由伽莫夫等人进行补充和发展,但一直寂寂无 闻。直到50年代,人们才开始广泛注意这个理论,不过也只是觉得它很好玩,并不信 服。人们更愿意认为,宇宙是稳定的、永恒的。 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爆炸模型在科学上有强大的说服力。我们不得不 相信,宇宙有一个开始,也将有一个终结。它产生于“无”,也终将回归于“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