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新课预习单【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2-5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2-5页内容。
想一想(一)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 1克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
2. 1千克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千克作单
位?
3. 一吨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吨作单位?
做一做调查一下你家人的体重,用天平、电子秤、健康秤称一些物品的重量并记录。
物品质量
找一找到超市调查一些小物品、小食品的质量,从包装袋上找
出物品的质量,掂一掂有多重。
说一说(一)你知道那些质量单位?有什么用处?
(二)列举,称量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要用那些质量单
位?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一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11-15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11-15页内容。
想一想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每排有20条船,有4排,一共有多少条船?
(2)有200千克鱼,每千克能买4元,一共能买多
少钱?
(3)每千克螃蟹29元,买6千克,200元钱够吗?
(4)每筐虾重13千克,2筐重多少千克?
(5)一批带鱼有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
能买多少钱?
做一做(1)你能列算式解决“一共有多少条船?”这个问
题吗?
(2)你能摆小棒求出20×4的结果吗?
说一说(1)摆小棒求20×4的结果,说一说怎样摆的?
(2)说出20×4的不同计算方法。
试一试(1)尝试练习200×4 20×2 200×3 100×4。
估一估(1)尝试解决第(3)题,你想怎样解决,有几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29×6≈(),把()看作(),再用( 乘
()得(),所以29×6≈()。
(3)58×3 396×2 102×3 7×81
算一算(1)你能列算式解决“两筐虾一共有多少千克?”
这个问题吗?
(2)你能估算13×2的结果吗?会口算吗?还可以怎
样算?
(3)摆小棒求13×2看看是多少,说一说怎样摆的?
(4)说出13×2的不同计算方法。
(5)竖式: 1 3
× 2 先算()得()
再算()得()。
□□在竖式中怎么写?
(6)竖式计算:44×2 312×2 213×3 431×2
查一查有条件的同学,在课外时间询问一下家长或高年级同学有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并记录下来,课上
与同学交流。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二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16-19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16-19页内容。
想一想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
题?
(1)每条绳上夹29根海带苗,已经夹了3条绳
子,一共夹了多少根海带苗?
(2)一笼养8只螃蟹,共112笼,一共养了多少只
螃蟹?
(3)一条船载了4袋虾饲料,每袋41千克,这条
船共载了多少千克虾饲料?
(4)每笼装125只扇贝,3笼能装多少只扇贝?
做一做(1)求一共夹了多少根海带苗,就是求什么,用什
么方法计算。
(2)怎样算29×3
先估算
(2)估算的结果是不是准确结果,29×3等于多少
呢?
口算:
竖式算:
讨论: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竖式怎样写简便。
用竖式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后,请验证自己刚才的估
计和猜测。
解决3笼能装多少只扇贝?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
请独立解决。
试一试38 ×2= 315× 3=
想一想在用竖式计算,计算上面的题目时应注意什么?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从个位乘起,
哪一位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查一查有条件的同学,在课外时间询问一下家长或高年级同学有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知识
并记录下来,课上与同学交流。
说一说有条件的同学将预习的收获以及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讲给家长或同伴听一听。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三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20-21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20-21页内容。
想一想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
题?
(1)每小时加工59千克带鱼, 7小时能加工多少
千克带鱼?
(2)每箱带鱼净重25千克,8箱带鱼净重多少千
克?
(3)每个车间加工118箱带鱼,9个车间加工多少
箱?
(3)求7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9个车间加工
多少箱,就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4)会估算吗?尝试用竖式计算。
用竖式计算与前
面所学相比有什么不同?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
么?
做一做(一)、解决红点问题“7小时能加个多少千克带鱼?”
1、读一读,想一想:怎样列式?
2、为什么这样列
式?
因为:题目求7小时能加个多少千克带鱼,实质是
求……
估算:①想:把()看作(),因为()×
()=()
所以()×()≈()
②估计的结果比实际的结果()一些,因为把
()估成(),
估()了,所以()×()的积比()()一
些。
比一比(1)精确结果与估算结果比怎么样?相差多少?
(2)今天的计算和上一个信息窗中的计算有什么不
同?
(二)、解决第一个绿点问题:“8箱带鱼一共多
少千克?”
(三)、解决第二个绿点问题“9个车间加工多少
箱?”
(四)抽象概括(归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法则)
1、乘的顺序:
2、积的位置及进位:
3、注意:
练一练(先估一估下面各题的积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
算。
)
75×8 68×6 154×9 39×8
查一查有条件的同学,在课外时间询问一下家长或高年级同学有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并记录下来,
课上与同学交流。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四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24-26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24-26页内容。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每盒鱿鱼丝净重350克,3盒鱿鱼丝多少克?
每盒海参406元钱,买5盒海参多少钱?……
做一做(一)解决3盒鱿鱼丝多少克?
(1)要想求“3盒鱿鱼丝多少克?”就是求什么?
(2)算一算:350×3=
①学生估算:你能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克吗?
A、你估计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为什么?
B、你估计的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为什么?
②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③怎样写简便?
3 5 0
× 3 先算()得()再算()得()。
□ □ □ 在竖式中怎么写?
(3)练一练:130×6= 750×4= 360×6= 530×4=
(4)说一说:末尾有零的数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解决买5盒海参,需要多少钱?
(1)列一列: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要想求“买5盒海参,需要多少钱?”就是求什么?
(2)算一算:406×5=
①估算
②列竖式计算:
4 0 6
× 5 先算()得()
再算()得()。
□ □ □ 在竖式中怎么写?
406十位上的0与5相乘怎么办?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五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28-29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28-29页内容。
想一想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做一做a做8张画需要多少个紫色贝壳?
思考:要想算8张画一共需要多少个紫色贝壳应先
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
再算: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综合算式为什么要加括号?不加行不行?这个综合
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b做大刺猬用了多少个贝壳?
(1)画一画:借助线段图来整理条件和问题,用线
段图表示出小刺猬、大刺猬所用贝壳的个数。
小刺猬:
大刺猬:
(2)算一算:
c你会算吗?先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7-5×6
12×(14-9)
试一试试着总结一下连乘、乘加乘减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其
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
第二级运算。
运算顺序
只有一级运算时,从左到右计算;
有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
练一练自主练习1、6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三单元位置与变换
信息窗一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36-40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36-40页内容。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
工厂怎么走?
做一做借助指南针来辨别方向,牡丹亭的()是住宅区,牡丹亭的()是村口,牡丹亭的()是风景
区,牡丹亭的()是文化中心,牡丹亭的
()是饮料加工厂,牡丹亭的()是
凤凰塔。
比一比从地图上可以知道,牡丹亭的()是住宅区,牡丹亭的()是村口,牡丹亭的()是风景区,
牡丹亭的()是文化中心,牡丹亭的
()是饮料加工厂,牡丹亭的()是
凤凰塔。
画一画(1把你学到的新方向在下图中标示出来。
(2画一画,画一幅校园平面图,标上简单的方位。
说一说(1)你知道哪些方位?有什么用处?
(2)说一说学校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3)通过预习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三单元位置与变换
信息窗二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41-43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41-43页内容。
想一想(1)“加工厂的大门是怎样运动的?”
(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一说电动推拉门是如何运动
的?
(3)观察情景图,看一看情景图中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方
式与电动推拉门的运动方式一样?
结论:以上的这些运动都是。
(4)仔细观察情景图,“换气扇的叶轮是怎样运动的?”
(5)看一看情景图中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与叶轮的运
动方式一样?
结论:以上的这些运动都是。
练一练课本43页第一题。
说一说说出在生活中你所见过的平移现象。
找一找生活中,你发现哪些地方还有平移现象?哪些地方还有旋转现象?
(2画一画,画一幅校园平面图,标上简单的方位。
做一做(1)你发现的平移现象、旋转现象。
(2)试着平移家中一物品。
(3)尝试从方格纸上旋转一个三角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信息窗一
填一填(1)2×20= 30×6= 100×5= 29×5≈
(2)9÷3= 24÷8= 81÷9=
(3)60里面有()个十,6个十是()。
240里
面有()个十,140里面有()个十。
30个十是
()
看一看教材47-48页,说一说图上人们正在干什么?“已完成”,“未完成”,“交货天数”是什么意思?
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写一写将你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
想一想(1)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老鹰风筝,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2)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子风筝?
(3)平均每天大约要做多少只仙鹤风筝?
要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算一算60÷2=?你是怎样算的?
方法一、摆小棒,先拿()捆,把这些小棒平均分
成2份,每份是()捆,所以60÷2=()
方法二、想60里面有()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
成2份,每份是()个十,就是()
方法三、()×2=60 所以60÷2=()
估一估61÷2≈ 要怎样估算?89÷3≈你是怎样估算的?试一试30÷3= 160÷4= 240÷8= 153÷5≈ 142÷7≈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几百几十,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的。
是怎样进行估算的?与乘法的估算有什么不同之
处?
做一做试着做一做教材49页的第三题,看你能投中几个篮球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信息窗二
看一看默读教材51页情境图,根据工人师傅做风筝的情景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能提出
哪些数学问题?
想一想1.做一只老鹰风筝需要2米红布,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老鹰风筝?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
式?
2.每6线轮装一盒,72个线轮是多少盒?怎样列
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算一算 1. 64÷2=?(只)
方法一、估算
方法二、摆小棒
方法三、口算
方法四、列竖式
想一想:6个十除以2得3个十,商3应写在被除
数的哪一位上面?为什么?
2. 72÷6=?(盒)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想7个十除以6,余1个十怎么办?
想一想在计算以上的题目时你觉得哪种方法好理解?哪种方法计算的快?
试一试54÷2= 96÷8= 486÷3= 931÷7=
说一说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应遵循什么样的法则?
记一记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
面,每一步计算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信息窗三
做一做 1.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4÷2= 54÷9= 936÷3=
12×2= 9×6= 312×3=
我发现
看一看仔细观察教材55页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
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
题?
想一想 1.4小时裁了76只风筝面,平均每小时裁
多少只?
怎样列式?76÷4=?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结果,你是怎样验证的?
2.4天要裁499风筝面,平均每天要裁多少
只风筝面?
怎样列式?验证自己的结果。
试一试计算下列算式并验证计算结果。
96÷4= 632÷4= 569÷3=
说一说 1.怎样检验除法算式的结果是否正确?
2.验算有余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被除数= 或被除数=
记一记被除数=商×除数或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查一查咱们还学过哪些算式的验算方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信息窗四
想一想 1. 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2. 怎样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
数,
3.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我们应遵循
怎样的法则?
看一看教材59页信息窗4,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
息?根据这些信息你提出了哪些数学问题?
写一写将你所找到的信息和问题分类整理记录下
来。
做一做 1. 有92只仙鹤风筝,每盒装4
只,要装多少个盒子?
2. 每盒装8只孔雀风筝,158只
孔雀风筝大约要装多少个盒子?
3. 每盒装6只燕子风筝,240只
燕子风筝要装几个盒子?
4. 每盒装2只老鹰风筝,229只
鹰风筝需几个盒子,还余几只风筝?
算一算尝试解答教材59页第一题,第七题。
分一分对所有的算式进行分类,你能分成几
类?
试一试给你最要好的同学或伙伴出一份这样的题
目,比一比谁最想小老师?
说一说和同桌或小伙伴交流一下自己学习本单元的
一些收获或体会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五单元图形的周长
信息窗一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64--65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64--65页内容。
想一想描一描(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每个花坛各需要多长的护栏呢?
只要知道
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花坛的
(4)图中的花坛都是什么形状的?
(5)分别指一指每个花坛的周长。
(6)你知道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吗?
描一描下面图形的周长
(4)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都是哪些一样?为什么?
(5)观察情景图,看一看情景图中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与电动推拉门的运动方式一样?
结论:以上的这些运动都是。
(6)看一看情景图中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与换气扇的叶轮的运动方式一样?
结论:以上的这些运动都是。
课本43页第一题。
画一画试着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并指一指它们的周长
算一算试着解答课本88页中的第7题
找一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并描出它们的周长。
查一查有条件上网的同学,在课外书或网上查找一
下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方面的知识内容并记
录下来,课上与同学交流一下
说一说有条件的同学将预习获得的知识说给家长或
同伴听一听,征求家长或同伴的意见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五单元图形的周长
信息窗二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67--68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67--68页内容。
想一想(1)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給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
要多少钱?
要求需要多少钱,必须先求什
么?
(4)怎样求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列出
算式
(5)如果选8元∕米的护栏,需要
元。
(6)给正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
少钱?列出算式
做一做自己做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
长方形和每条边为10厘米的正方形,
并想办法把它们的周长求一求。
说一说(1)你求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是什么?近可能的多说一说。
(2)说一说你认为哪种求法最好,为
什么你选这一种?
(3)通过预习,你又学到什么知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一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72页-74页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72页-74页
想一想(一)信息窗中把胎儿身体平均分成了几
份?其中头部占整个身长的多少?你想怎样
表示一半?
(二是什么意思?、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意思呢?
(三成年人的上身长还是下身长?应怎样比
较?
做一做找一张长方形纸,把它对折后展开,看
分成的每一部分就是它的,用类似办法请
你试着再折出、并用彩笔涂一涂。
背一背试着背诵课本73页-74页中的概念和结论
折一折、涂一涂
用完全相同的两根长方形纸条,分别折成相等的8份,再用彩笔把其中一根的3份涂色,把另一根的5份涂色,比一比两根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
查一查有条件的同学,在课外书或网上查找一
下有关分数的知识内容并记录下来,课上与
同学们交流一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六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二
(一)成年人的躯干和下肢共占身高的几分之
几?
(二)成年人的下身比上身长的部分是身高的几
分之几?
(一)成年人的躯干和下肢共占身长的几分之
几?你用什么方法计算的结果?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二)成年人的下身比上身长的部分是身
高的几分之几?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试做课本79页自主练习第1、2题。
有条件的同
学可拿给家长或同伴看并说说个人的做题想法
有条件的同学和家长或同伴一起探讨+=()和
1- =(),并为说说为什么?
课上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做一做回家后准备好纸牌,和爸爸妈妈共同做玩纸牌游戏,游戏规则:可拿出6张牌(4张梅花、两张方块),猜
一下摸到哪种牌的可能性大?一家3口人轮流做。
填一填人员摸到梅花次数摸到方块次数
我
爸爸
妈妈
想一想可能性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验一验(1)再次游戏,进一步验证,游戏规则同上。
(2)游戏结束,思考可能性大小与什么有关?
做一做如果是相同数量的两种牌,用同样的游戏规则,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可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游戏。
思考:
说明了什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
第七单元统计与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