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一课的反思相对原子质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提出相对原子质量这一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到底是什么意思。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内容相较于以前的内容更加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其它道具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我用粉笔为例,设一根绿色粉笔是一个碳-12原子,取这个碳原子的十二分之一,以这十二分之一的质量为标准,说这个标准相对于原来的质量是1,然后提问,另一根蓝色粉笔中有多少个这样的标准?如何计算?学生很快想到用蓝色粉笔的实际质量除以标准的实际质量,这样就可以得到有a个标准,既然之前说过一个标准的相对质量是1,那蓝色粉笔的相对质量是a。
接着就能够总结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辅助公式说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接着带入氧-16原子的实际质量进行计算,得到氧-16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接着让学生总结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内的什么数有关系?学生自主得出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强调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单位是1,而原子的实际质量的单位是kg。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较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总结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