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概况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嘉兴市志记载:东周纷争,吴越争雄,随之载入史册。

自此一
千余年来,嘉兴既有"鱼米之乡"、"衣被天下"的富足,又有"百工
技艺与苏杭等"的繁华,经济发展始终处在领先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又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
十五个城市之一。

20年以来,嘉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浙江省
和长三角十五个城市中名列前茅。

去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8556
亿元。

所辖五县市均列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50强,所有县市、区均被命名为"浙江省小康县"。

市和所有县市均被国家科技部评
为科技进步先进市、县。

嘉兴是马家洪文化的发祥地。

春秋战国时期。

是吴越争战之地,有吴根越角之称。

秦时置县,称由拳。

三国吴时,喜见"野稻
自生",更名为禾兴,后改称嘉兴。

至明代,嘉兴已有"江东一大
都会"rquo;之美誉。

嘉兴文化深厚,名人辈出。

《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的全国名人有1800人,其中嘉兴就占了80余人;明清两
代-共出进士20多人,其中嘉兴就有600多人;现中科院和中国工
程院院士当中,嘉兴籍的有39位。

这些名人中,有唐代著名诗人
顾况、刘禹锡,中国十大名相之一陆贽,晚清大懦沈曾植,大师
王国维,被周赞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的沈钧儒,文坛巨匠
茅盾,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皑和张乐平,著名物理学
家黄昆,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

嘉兴水乡泽国,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

有革命圣地南湖、"天下第一潮"海宁钱江潮、"一片真
山水"海盐南北湖、东南沿海"北戴河"平湖九龙山海滨浴场、江南
水乡古镇嘉善西塘和桐乡乌镇等。

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AAAA、AA-景区各1个,A-景区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

境内沿杭州湾北岸岸线长12公里,适宜于建港的岸线长41
公里,水深滩阔,腹地广袤,吞吐便利,可建深港、良港。

气候
温和,土地肥沃,水源丰沛。

市境为亚热带湿区,属典型季风气
候。

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年无霜期240天左右,年10度以上
积温5000余摄氏度,年日照量2100小时左右,四季分明,水热
同步,光热同季,虽灾害常见,仍较适于人类居住和经济发展。

全境属于第四纪沉积,土地平衍,土质肥沃,90%以上为优质土壤,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

全市年降水量1100--1200毫米,
地面水资源年均约16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年约35亿立方米,
河网稠密,河道长达13000余公里,河湖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805%,过境水多,水源尚称丰足。

到嘉兴,游一游潮、湖、河、海,看一看水色山光,逛一逛
市场商城,穿一穿毛衫皮装,尝一尝粽子酱鸭榨菜片儿,再扯一
匹绫罗绸缎呢子料儿----有看有吃有玩!
嘉兴概况导游词范文2 嘉兴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东接上海,南濒杭州湾,西连杭州,北邻苏州,是马家洪文
化距今7020年的发祥地之一,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
的对外贸易口岸,被誉之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如今的嘉兴
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浙江省重要的工贸城市,下辖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和秀城、秀洲等7个县市、区。

全市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人口332万人,其中市区面积
968平方公里,人口88万人。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20年前市境
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

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
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

战国时,划入楚境。

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

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

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

吴黄龙三年231"由拳
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
改称嘉兴。

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
数郡忘饥"。

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
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

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
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

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

五代十国时期,吴
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
次设
州府级政权。

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

北宋改秀州为
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

元世祖
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

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
而货财阜,为浙西最"。

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
兴隆。

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
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府下辖7县,
称一府七县。

此后四五百年内嘉兴府县体制基本未再变动。

其时,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日渐繁荣,棉布丝绸行
销南北,远至海外,嘉兴王江泾镇的丝绸有"衣被天下"的美誉,
嘉善有"收不完的西塘纱"的,桐乡濮院镇丝绸"日产万匹",名闻
遐迩。

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
会也"。

清朝初期,清政府进行了赋税改革和整顿,并多次对杭州湾
沿岸海塘进行修筑,嘉兴社会经济不断好转,市镇更加繁荣。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嘉兴,建听王府为当地军政领导机构。

清朝中期以后,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嘉兴的经济
和城市面貌日渐衰落和凋敝。

1920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

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
复称嘉兴县。

1920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改革开放以来,嘉兴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对明年,全市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9亿元,财政总收入535亿元,外贸出口总
值达222亿美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所辖五个县市已连续三次
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所有县市、区均被命名为"浙江省小康县"。

嘉兴市境地处太湖流域,水乡泽国,为古越人聚居地。

春秋
时地跨吴越,史称"吴头越尾",因此兼有吴"泰伯辞让之遗风"与越"夏禹勤俭之余习"。

楚并越后,又接受了百余年楚文化的影响。

自秦前222实行郡县制至五代907-960以前,嘉兴一直归属会稽
吴郡,语言亦属吴方言区,故民间习俗以吴俗为主流,江南水乡
特色鲜明,有别于省内山区、半山区。

西晋末与北宋末,国家二
次动乱,北方衣冠之族多渡江而南,带来了中原文化,优势互补,使嘉兴民风融合了中原风俗的成份,独特性与多元性并存。

嘉兴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铁路、公路、水路、港口齐全,成为浙北的交通枢纽。

农业资源
丰富,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完备,市场网络格局已经形成。

电力充沛,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

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全市拥
有1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达2104家,累计利
用外资2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71亿同时,还有众多的文化
名胜,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0处,旅游资源丰富,潮、湖、河、海自然风光极为优美,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在新
世纪的征程中,勤劳智慧的嘉兴人民坚定信心,与难而进,奋发
有为,实现新的跨越。

我们坚信,嘉兴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一
座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
化名城正在杭州湾北央求迅速崛起。

嘉兴概况导游词范文3 嘉兴地处浙江省的东北部,全市陆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336万,暂住人口168万,下辖
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1920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
次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举行,审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
-中央局,完成了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

中国革命的航船从此扬
帆启航。

嘉兴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前沿阵地。

嘉兴是与上海接壤的城市,近年来以基础设施凸显区位优势、以园区建设构筑开放平台、以制度创新改善投资软环境、以结构优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着力打造长三角的"金南翼"。

特别是,积极推进我市基础设施、
产业、要素等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间的融合,不断将区
位优势转化为功能优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家企业落户,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
在嘉兴投资兴业。

嘉兴是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中心。

嘉兴东接上海,北邻苏州,
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处在长三角城市群的"T"字型交接处。


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沪杭铁路复线、320国道、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等贯通境内,距市区百公里范围内有上海浦东、虹桥和杭州
萧山三个国际机场,已实现到上海、杭州、苏州的一小时交通圈。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全线贯通,年内申嘉湖杭、杭浦等高速公
路的基本建成,以及嘉绍通道的动工兴建,嘉兴作为浙北交通枢
纽的地位将进一步确立,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在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现代文明的大力催生中,嘉兴
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20年全市实现生
产总值2296亿元,增长137%;财政总收入33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68亿元,分别是20年的25倍和26倍;城镇居民可支配
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分别达到27487元和14365元。

特别是近年来,嘉兴成功引进了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
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中国嘉兴
中心、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等一批国内外大院名校,大大
增强了人才汇聚的内在动力。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是由浙江
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精神联合组建
的研究机构,面向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先进制造、
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设
立了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

中科院嘉兴中
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嘉兴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同组建的应用性研究
和成果转化机构,经过近3年的发展,目前已设计和开发了多项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项目和开发新产品,部分项目和产品已
完成转化实现销售。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与嘉兴市政府合作,在嘉兴建立了"浙江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对人才的技术和素
质需求建设实训环境,大力招收培养软件人才,促进嘉兴软件、
微电子和数字产业的发展。

20年,嘉兴被浙江省确定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副中心。

由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嘉兴当前及未来一段
时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嘉兴科技城建设步伐加快,嘉兴软件
园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已建立企业研发中心88家、区域科技创新
服务中心36家,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家,省级留学人员创业
园2家;全市企业与15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项目
与人才开发合作关系;对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
学术技术带头人实行工资外津贴制度…………嘉兴形成了有利于
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新机制和新环境。

过去的成就已经写成史册,新的连台好戏正在纷纷启幕。

""
期间,嘉兴描绘了更加壮丽的蓝图,将全力打造长三角经济强市、
杭州湾滨海新市和江南水乡文化大市。

热情开放的嘉兴盼人才,生机勃发的嘉兴求人才,我们期待更多的人才了解嘉兴、走进嘉兴、创业嘉兴,共创嘉兴美好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