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门诊注射室感染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门诊注射室感染管理不断提高
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门诊注射室作为社区医疗服务常见且必要的部门,承担着很多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任务。
然而,在注射室中,由于许多因素,如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患者缺乏意识等因素,给病患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加强门诊注射室的感染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成为了迫切需要的一项工作。
一、加强感染管理的必要性
1.减少医源性感染风险
门诊注射室是医院重要的基础医疗部门之一,肩负着预防和治疗患者疾病的任务,但长期以来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消毒、隔离、换药工作做的不到位,给患者带来医源性感染风险。
通过加强感染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操作规范性,加强隔离与消毒管理,减少医源性感染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2. 提高服务质量
门诊注射室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口碑。
加强细节管理,让医务人员规范操作,细致入微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如注射室环境的清洁、消毒、严格的操作规程等等,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在全社区形成良好的口碑。
二、加强感染管理工作的措施
1.加强职业道德培训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门诊注射室感染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故应该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和教育。
比如,严格要求注射室的医务人员不应使用患者留下的废弃物品和私人医器,切勿在无消毒条件下重复使用针头。
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应尽量避免暴力进针,减少患者疼痛感和感染风险。
2. 拟定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门诊注射室感染管理常规,不仅包括常规窗口服务、医生、护士、技师和其他操作人员等不同岗位规范性流程,同时还应当制定细致的感染防范规定,如换药前后的手卫生和消毒等操作流程,以规范相关操作行为,避免产生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服务的专业性。
3. 加强消毒管理
注射室的消毒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通过定期的消毒培训为注射室的管理人员,包括医生、技师、护士等,明确如何消毒、何时消毒、什么地方消毒等问题,提高他们的消毒操作水平和消毒意识,进一步加强注射室的消毒管理和感染控制。
4. 加强患者教育
重点细心受伤的病人,约定好复诊时间,定期检查伤口和换药等工作,术后患者需要确保伤口的干燥、清洁。
建立健全注射室的查询服务,患者可通过微信、电话等渠道咨询注射问题,提高患者对注射室的依赖性和满意度。
三、加强监管机制的建立
1. 强化责任意识
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的食品药品监管,都应该明确医护人员、药品供应商、药品售卖机构等的职责和分工。
医疗机构应该持续的对于注射室相关岗位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责任感、消毒服务等问题进行培训教育,做好各层面的监制管理工作,以减少医院各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与差错。
2. 审查与评估
建立机制,严格要求门诊注射室在日常管理、医疗作业、患者服务等方面,做到全面、规范、科学、合理。
医院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评估机制,对注射室的各种调查、检查、抽查都应该实时的按要求执行。
对于管理不规范的注射室,加强监管,督促改进,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医院中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综上所述,加强门诊注射室感染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是一项长远且必要的工作,需要医院管理部门、医疗人员、患者等各方面的积极配合。
通过加强感染管理、提高服务产品,相信注射室会成为医院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