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小班课程的实践研究—以中秋、春节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3)
1. 理论意义 (3)
2. 实践意义 (3)
(三)文献综述 (4)
1.概念界定 (4)
2.传统节日教育的相关研究 (5)
3.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研究 (6)
4.研究评述 (7)
二、研究设计 (7)
(一)研究对象 (7)
(二)研究目的 (7)
(三)研究内容 (7)
(四)研究方法 (8)
1. 问卷调查法 (8)
2. 案例分析法 (8)
(五)研究步骤 (8)
三、研究结果 (9)
(一)教师对其认识 (9)
(二)教师对其角色定位 (11)
(三)教师对其教学准备 (12)
(四)教师对其存在问题认识 (14)
四、成因分析 (15)
(一)社会 (15)
(二)幼儿园 (15)
(三)家长 (15)
(四)教师 (16)
五、研究建议 (16)
(一)社会层面 (16)
(二)幼儿园层面 (16)
(三)家长层面 (17)
(四)教师层面 (17)
1. 多方面学习传统节日知识并反思 (17)
2. 以小班幼儿可接受能力进行传统节日教育 (17)
3. 传统节日教育渗透一日生活中 (17)
4. 与家长同事教师幼儿园社会配合 (18)
参考文献 (18)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随着我们国家对幼儿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对幼儿园课程的逐渐改革与创新,其中,由于在优秀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蕴藏着无数珍贵无比、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社会与幼儿教育工作者渐渐认识到传统节日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整理问卷后分析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小班课程后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现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辅要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社会、幼儿园、幼儿教师、幼儿家长以及幼儿为研究对象对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小班课程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小班课程需要受到社会、幼儿园、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家长的更加重视,更需要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四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传统节日,幼儿园课程,小班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西方传统节日在我们国家日趋流行,而我们本身的传统节日却日趋冷落,大部分中国孩子对我国传统节日知之甚少或者是全然不知,对西方节日却是兴趣盎然。

西方节日的文化冲击受到我们国家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印发了《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意见》——“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①、有的博士开始呼吁我们中国人要重视传统节日、各个学校也逐渐开始重视我国传统节日教育、极大多数幼儿园也将我国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小班课程中、幼儿教师与家长也对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渐渐重视起来。

其中中秋、春节等大型传统节日更是贯穿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个阶段。

从21世纪始,罗马新年前夕举行的岁末庆祝活动、西方基督教的圣诞节与复活节、美国的愚人节、巴西的狂欢节等节日举世闻名,说明许多国家或民族很是
①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节录)[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08):29.
注重他们的传统节日。

过传统节日时,他们的民众广泛参与,民族特色十分突出,
文化多样丰富,许多国家还在举办传统节日的同时为其注入新时代的特色,将其传统节日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

在国外幼儿教育中,传统节日教育占有很大比重,如:美国的季节性节日课程、日本的传统节日课程(纳凉节、七草节)等,这些课程让孩子牢记自己国家民族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培养其民族自豪感,从而使传统节日教育越加深入人心。

中华民族是有着丰富传统节日的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节日是不可磨灭的巨浪。

“当代,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主席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

其中,中华传统节日是十足的中国特色,其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实施手段之一”①。

幼儿园教育阶段作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启蒙阶段,有着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发展的目标。

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从幼儿园孩子抓起,幼儿园孩子是真正的国家的花骨朵,是国家的希望,传统节日的教育对于幼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将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中,使幼儿从小就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了解到身为中国人本该具有的中国特色,也对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着重要作用。

(二)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通过对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以往研究来看,小班幼儿在传统节日课程的教育下,不仅能了解到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风俗和习惯等,还能体验到其中的社会情感,如:幼儿知道中秋时该赏月、吃月饼、和家人团聚。

但效果甚小,这就意味着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小班课程的情况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本研究针对当前不足,分析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我国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小班课程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分析补充。

2. 实践意义
幼儿园里开展传统节日课程,对教师而言,既为教师组织传统节日活动打下基础,又提升了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可以全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风俗、自然变化和情感体验等;对幼儿来说,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节日风俗感受节日所传达的美德,体验过传统节日的美好心情,通过手工、游戏
①冯留建,王炳林. 实现中国梦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5):74-79.
等节日活动对传统节日产生喜爱之情,如:春节前期,幼儿与教师共剪红灯笼、用泡泡泥包“饺子”等;对家长层面,了解传统节日对幼儿的深刻意义,体验“我是中国人”;对幼儿园层面,从园内传统节日环境创设、园本节日课程选择、园内传统节日活动材料选择与传统节日流程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对社会层面,营造传统节日氛围,使传统节日融入人们生活、人们心中。

(三)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1)传统节日
我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节日的形成,是我国历史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包含着人文与自然的文化内容,蕴含着形式多样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①。

其中中秋与春节更是大型的中华传统节日。

(2)幼儿园课程
陈鹤琴认为幼儿园应该给幼儿一种经验,其来源有两点,分别为与实物和与人的接触。

他认为应该以幼儿生活的环境(自然与社会)为中心来组织幼儿园课程,这说明,陈先生认为的幼儿园课程就是幼儿获得的生活与社会经验;张雪门指出幼儿园的课程就是给三到六岁幼儿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准备;张宗麟则强调幼儿园课程是有助于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各个活动的总和。

我国教育部经过反复讨论,将其定义为“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在国外,幼儿园课程更多的是指幼儿园中的学习计划、活动与材料等,它更倾向为影响幼儿的所有与幼儿园有关的经验②。

①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网,2018-07-07.
②袁爱玲. 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
2.传统节日教育的相关研究
(1)国内
新闻指出:早在2002年时,我党的十六大就已经宣称要弘扬民族精神;到2005年后,相关部门就联合发布了《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意见》;之后的2007年,中央国务院就决定将中秋、春节等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最后,习主席也一再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最强厚的文化软实力之一。

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我国政府希望弘扬与传播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注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①。

焦莉,刘晓云,熊万清指出:在我们这一代中华文化的拥有者,特别是青少年在逐渐泛淡疏远我国传统文化, 中国社会出现了不少的“ 媚外”、“ 崇洋”的现象, 这些人盲目地认为外国的东西全是好的、先进的。

如今,在一味地崇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关注程度正逐渐下降②。

因此,现如今教育单位教育工作者在学校课程中增加了传统节日的教育,如:在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中增加了传统节日教育内容。

有的学校的校本课程也增添了传统节日教育,如:举办中秋赏月活动、写春联等。

单承彬还指出:我们不仅仅要理解传统节日在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性,还要理解传统节日得以延续的客观环境,从现代社会文明出发,理性地确定我国传统节日的现代性价值③。

刘娜也指出:在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方面,我们十分需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启蒙教育,使幼儿领略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④。

这也就说明传统节日的教育不仅要传承祖先流传下来的优良的节日文化,还应适应时代的潮流创新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文化。

如:中秋时,设计奥运吉祥物月饼;春节时,燃放无污染的爆竹等。

(2)国外
相较于国内而言,国外的传统节日教育更早也更受他们国人的重视。

有的学者研究到,日本早在1985年就指出要深入了解本国文化,要教育学生发展爱国主义和继承日本文化传统;埃及则注重向学生强调阿拉伯文化;美国根据人们来自
①韩康.包粽忆贤弘扬爱国情,2016-06-08.
②焦莉,刘晓云,熊万清.弘扬民族传统构建精神家园——《中国传统节日》校本课程实施与成效[J].决策与信息,2007(04):40-41.
③单承彬.传统节日应成文化教育生动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5-04-06(002).
④刘娜.启蒙教育理论下的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12):214-215.
不同的国家、民族,提出要使人们了解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并引以为豪;加拿大也是从小就培养人们积极的民族文化意识。

3.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研究
(1)国内
李浩指出:我国传统节日里蕴含着无数丰富的教育资源。

他从幼儿园的教学教学活动、幼儿一日生活、区域活动、环创、家园共育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现状①。

论文里表明,现如今,虽然我国十分重视传统节日教育,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如:我国政府缺少对我国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扶持,社会缺乏对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支持与传播,我国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活动、环创、一日生活和区域活动等方面渗透不足,幼儿园教师的传统节日教育教学方法还缺乏创新。

在研究者徐粉撰写的《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中表示:我国传统节日教育课程,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主要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

它是一种综合教育,它不仅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去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外,还能够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②。

也就说明幼儿的全面发展,除了注重幼儿智力因素的培养外,还要重视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经过的许多研究者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小班课程,对小班幼儿认知力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起着积极作用。

将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孩子对传统节日的有反应、感兴趣以及会对传统节日产生疑问和思考。

(2)国外
相较于国内而言,幼儿园节日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有的学者研究到,美国还将幼儿园节日教育分为不同类型,例如:娱乐型节日教育、季节性节日教育等,他们的节日活动非常繁多,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十分大的比重;日本幼儿园节日教育因地制宜,教给孩子过一切他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英国还根据历史和地理知识,对他国节日进行了包容多元化,对幼儿进行节日教育。

①李浩. 幼儿园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②徐粉. 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4.研究评述
观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传统节日教育对社会、幼儿等很重要,是对以往的
传承,也是时代的选择。

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是从多个角度进行的,其中社会、幼儿园、幼儿园教师、家长以及幼儿对于传统节日教育而言均是对象。

幼儿园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加入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对幼儿家长、对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对社会都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

我们应当重视传统节日教育现存在的问题,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我国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分别为西安市浐灞第二幼儿园、西安市浐灞第二幼儿园小班教师、西安市浐灞第二幼儿园小一班家长、西安市浐灞半岛这一地区,分四个对象对幼儿中秋节以及春节的传统节日教育的看法和重视等方面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如下:
1.通过对国内外的传统节日教育重视程度的现状分析,提高我国国人对传统节日与其教育意义的重视,呼吁保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2.通过制定问卷和对幼儿传统节日教育的案例分析,提出现有的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小班课程的问题;
3.发表自己对传统节日教育的看法和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探讨培养小班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创新小班教师对传统节日课程教育的教学方法、提高小班幼儿家长对幼儿传统节日课程教育的配合度、提升幼儿园对小班幼儿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认识度、引发社会对幼儿园小班传统节日教育的重视。

(三)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目的,本论文试图研究以下几点内容:
1.探究国内外的传统节日教育异同,分析现状;
2.探究西安市的浐灞半岛、西安市浐灞第二幼儿园以及西安市浐灞第二幼儿园小班教师以及小一班幼儿家长对幼儿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小班课程的看法、存在的问题;
3.探究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探究如何创新教师对小班传统节日课程教育的教学方法,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探究如何提高家长对小班幼儿传统节日课程教育的配合度,与教师幼儿园一同引导幼儿、探究如何提升幼儿园对小班幼儿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认识度,在教师培训、环境创设等方面、探究如何引发社会对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重视。

(四)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本论文在问卷《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借鉴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西安市幼儿园教师展开随机调查。

研究传统节日融入到幼儿教育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必须要全面理清教师同传统节日融入到幼儿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认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正确分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因此,本问卷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师对传统节日幼儿教育的认识、教师对自身、幼儿、幼儿家长、社会在传统节日幼儿教育中的角色认识、教师对传统节日幼儿教育的准备情况、以及教师对传统节日幼儿教育所存在问题的认识。

问卷共发放161份,收回有效问卷101份,男女比例为19:82。

2. 案例分析法
在笔者实习的四个月期间,对西安市浐灞第二幼儿园小一班将传统节日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进行了中秋节、春节教育的案例分析,在举办中秋节和春节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笔者对教师教育活动的准备(环境创设、传统节日的学习了解等)、对教育活动中幼儿的反映、对家长的参与度对浐灞半岛这一小型社会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度均做了观察分析,为实践研究做了充分的准备。

其中,通过参与小一班教师中秋节教育教学活动,与教师共同探讨了中秋节的教育意义以及如何使课程更生动形象;在中秋节幼儿园请家长与孩子一同分享月饼的活动中,与家长沟通并对家长在此活动的行为以及配合进行了观察;在新春来临之际,参与浐灞第二幼儿园环创,园内各个地方都焕然一新,对教师教室的环创有更高的要求;浐灞半岛也通过环境创设(图片、文字等)的方式迎接春节的到来。

(五)研究步骤
1.研究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国内外现状,采用课题的背景等;
2.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小班传统节日教育课程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法对小班中秋、春节节日教育课程进行案例分析;
3.整理问卷和案例,分析影响小班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4.在分析影响小班传统节日教育课程的因素以及问题的原因后给出建议或对策。

三、研究结果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将传统节日融入到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传统节日融入到幼儿教育的可行性,必须要正确分析教师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笔者通过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部分教师对传统节日在幼儿教育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但绝大部分教师能够正确理清传统节日融入幼儿课程的教学角色,充分做好教学准备,能够深刻认识到传统节日在幼儿教育方面所存在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反思,可以看出教师越来越重视将传统节日同幼儿教育有机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融入到幼儿教育当中。

(一)教师对其认识
本论文在此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来了解教师对传统节日幼儿教育的认识。

图1 您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吗?
图2 您觉得传统节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重要吗?
由图1、2可知,全部教师了解传统节日,但大部分教师对传统节日了解程度仅是一般;85.15%的教师认为传统节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非常重要,但仍有0.99%的教师认为传统节日对小班幼儿不重要,这就意味着并非所有教师都意识到传统节日教育对小班幼儿的重要性。

图3 传统节日教育是否在课程中
图4 您认为幼儿园小班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出发点在于由图3、图4可知,幼儿园课程中并非全部包含传统节日教育;绝大多数幼儿
教师认为传统节日教育能够激发幼儿与教师的民族认同感,其次是促进幼儿情感、
社交的发展,还是有极少数教师认为在小班没有必要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或者进行
与否无所谓。

笔者在西安市浐灞二幼实习。

过中秋节时,主班老师进行了音乐活动,教幼
儿歌曲“爷爷教我打月饼”,在活动过程中,她在投影仪上放了一张嫦娥奔月的图。

有的幼儿不由得好奇问道这是谁、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中秋节是什么或者为什么
要叫它中秋节,老师有的问题回答得含糊不清或者在课堂上及时问别的老师或实
习生。

虽然课程进行了下去,幼儿也学会了这首歌曲,并对中秋节产生了兴趣,
但也说明教师对传统节日了解得不够,对课程准备不够充分,不能很好地为幼儿
解惑。

(二)教师对其角色定位
本论文在此设置了教师理解的四个对象对传统节日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角色认
识。

在幼儿园小班课程中,传统节日的教育,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幼儿主要是体验
者,教师主要是组织者,家长主要是参与者,社会主要是引导者。

笔者在实习期间,观察到在中秋前期,教师提前通知家长准备月饼,绝大多
数家长都愿意让幼儿带来月饼与同伴分享,三个小班教师相互商量如何布置温馨
的过节环境。

在幼儿分享月饼的同时,家长与教师共同向幼儿表明为何在中秋吃
月饼,送家长与幼儿离园时能听到家长给幼儿解惑,走在浐灞半岛的路上还能听见幼儿对周围为中秋节所创设的环境的提问。

这就表明家长与教师、社会等方面对传统节日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三)教师对其教学准备
本论文在此设置了四个问题。

如下:
图5 您选择开展的传统节日活动来源是?
图6 您一般采用什么办法来设计节日活动?
由图5、6得知,绝大多数教师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时离不开季节与周边生活中的资源,超过一半的教师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来源是园本课程、幼儿兴趣与选择以及传统节日相关教材;差不多一半的教师在开展活动前会与同事合作讨论。

笔者在实习时,在传统节日开展的二到四天时间内,时常看见三个小班之间教师合作讨论,并参与本班教师之间的谈论,探讨如何更好的开展传统节日教育,
创设适宜幼儿的教育环境。

可以看出,教师之间经常借鉴同事好的想法好的教案。

图7 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时,您会做哪些准备?
图8 您所在的班级传统节日教育的活动一般以什么形式开展?
由图7、8可知,70%以上的教师会在传统节日教育前,先熟悉研究传统节日,事先与家长进行沟通,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先熟悉传统节日文化,让幼儿在课程前期有个心里预期,并在班级、走廊进行了环境创设;超过一半的教师会以美工的操作、语言的欣赏、音乐与艺术、社会的交往等方式开展传统节日教育。

笔者在实习期间,春节前期,参与教室环境创设,如:贴对联、挂大红灯笼和辣椒、贴窗花等等,这些材料有的是班级教师带来,有的是家长带来,有的是幼儿园分发。

教师教给幼儿运用红色彩纸与剪刀剪纸,并用浆糊粘贴,一个小巧可爱的红灯笼就做好了,幼儿们兴趣高涨,都十分兴奋,教师还乘机教给幼儿过春节时应该挂红灯笼。

(四)教师对其存在问题认识
本论文在此设置了两个问题,分别为有价值的传统节日教育产生的教育效果以及幼儿传统节日教育存在的问题。

图9 您认为好的、有价值的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应该产生的教育效果是?
图10 您认为小班幼儿传统节日课程中还有哪些问题?
由图9、10可知,绝大多数教师看出传统节日教育有价值;但在传统节日教育中,课程内容单调是最大的问题,教师准备材料不足,家长配合度不高,导致幼儿兴趣缺乏。

笔者在实习期间,春节来临时,教师环境创设有时手忙脚乱,教师与实习生共六人总会重复环创,材料也基本是对联与红灯笼,是家长与教师从自身出发引进的材料,不符合幼儿的眼光,有的幼儿会对老师说不好看。

在课程上,基本以春节的手指谣为主,如“新年到,新年到,挂灯笼,放爆竹”等,虽朗朗上口,但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