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推进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下面的是分享的与商务改革工作情况汇报有关的文章,欢送继续访问!
我局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行政审批改革的工作要求,把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以按照公开、公正、标准、高效、便民、廉政、勤政的根本要求,结合商务工作实际,积极推进行政度改革工作的开展,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审批工作得到企业的高度赞誉。
现将有关情况总报如下:
为了抓好商务行政度改革工作,局党组屡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明确了商务度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是抓队伍建设。
审批科成建制进驻行政效劳中心,选派“坐得住身、静得住心、开得了口、办得了事”的人员进驻审批窗口。
二是抓事项清理。
对市局所有的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将局部审批事项交审批科办理。
三是抓授权到位。
从工程受理、材料审查、或初核转报,均授权审批窗口办理。
四是抓权限下放。
一方面将现有事项的审批权限,按照“能放全放”的原那么,将相关事项的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市、区)商务局,包括绿色产业集聚区;另一方面积极向省商务厅争取将局部条件成熟、企业需求迫切的审批事项下放到市商务局。
五是抓责任落实。
既做好新下放审批事项的承接和实践工作,又做好下放县(市、区)商务局审批工程的业务培训、指导工作,确保每个审批事项放得下、接得住、办得好。
为了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市商务局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审批事项的操作流程,根据每个事项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简化审批流
程。
一是“能快不慢”。
将相关备案事项和能够在当天完成办理的相关审批事项改为即办事项;二是“减少流程”。
三是“提前介入”。
针对外资、外经、典当、拍卖、成品油等申报材料复杂的事项,采取“提前介入”的,在企业进行前期咨询和材料起草时,就帮助企业做好政策指导和修改把关,从而压缩正式受理后的审批时限。
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审批的时效。
为了提供优质标准的审批效劳,秉承“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的效劳理念,通过创新审批效劳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审批效劳。
一是主动效劳。
主动深入企业提供行政指导和法律法规的咨询效劳。
二是联合部。
联合发改、质监、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审批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审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三是标准化效劳。
通过制定统一审批表格、材料审查要点、工程办理程序、工程决定书格式,为企业提供菜单式的咨询效劳和格式化的操作流程效劳。
为了标准行政审批行为,做到依法按规办理审批事项,建立健全了行政度。
一是标准效劳程序。
对所有办理事项按“八公开”要求对外,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完善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程序:从工程受理、审批流程、文件送到达材料归档都制定明确操作标准。
二是标准效劳行为。
审批窗口积极推行“三项制度”,认真落实首问首办负责制、效劳时限承诺制、ab岗制、非上班时间预约效劳、廉政风险防控承诺制等一系列效劳制度。
三是标准效劳监督。
定期组织窗口审批人员参加法律法规的业务培训和上岗考试,不定期对审批工作进行监督,包括对外公开办理事项的内容、审批程序的设制及审批案卷的抽查。
商务审批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还存在审批改革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审批效劳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审批效劳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的问题。
在今后的商务审批改革工作中,要继续推进“审批事项再集中”、“审批流程再优化”、“审批权限再下放”等工作,努力打造商务审批改革的“新高地”,力求取得商务度改革和效劳的“新突破”。
今年以来,我局围绕着稳步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改革和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深化先行先试工作等两个大的方面,全力推进改革。
从落实情况看,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汇报如下:
(一)推进以托盘循环共用为重点的托盘标准化
1.推广普及标准化托盘。
以符合国家标准《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GB/T2934-xx)要求的1.2m×1.0m托盘(含托盘笼等)作为应用推广的标准化托盘,以重点企业为载体推广标准化托盘及其循环共用,支持对非标准托盘进行标准化更新,增加标准化托盘使用量;支持托盘生产企业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高质量托盘。
2.建立托盘公共运营效劳体系。
支持标准化物流设备效劳商完善托盘公共运营效劳体系,从标准化托盘租赁、维修、保养、效劳网点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为托盘循环共用提供专业化效劳。
3.推进物流一贯化运输。
支持企业带托运输,提高一贯化物流作业效率,支持对不适合标准化托盘、周转箱、笼车一贯化运输的物流配送车辆的更新。
支持标准化托盘与供给链、共同配送、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相结合的新模式,提升社会化物流效劳效能。
(二)推进城市配送公共根底设施标准化建设及物流设备设施标准化
1.实施农产品物流包装标准化。
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强RFID等追溯和识别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中的推广应用,推动农产品物流包装及周转设备智能化升级和改造,解决农产品流通领域物流包装标准化水平低、货损率高等问题。
2.开展以新能源车辆为载体的城市末端配送效劳标准化。
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汽车开展战略,支持以新能源车辆为载体的城市末端配送标准化设备改造和城市末端配送效劳标准研制,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和城市配送车辆通行难题。
3.升级改造冷链配送中心等物流设施。
在食品冷链、药品、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等领域,推进配送中心与标准托盘关联的叉车、货架、月台、运输车辆等物流设备设施标准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促进上下游设备的衔接,逐步形成相互配套、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标准化体系。
加强配送中心管理工作标准化,标准作业流程,支持信息系统更新完善,提升配送中心物流效率和整体水平。
(三)建设效劳于物流标准化的公共信息效劳平台
1.推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
加强平台建设中信息标准的实施,促进不同物流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整合,解决信息化孤岛问题。
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促进物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协调,提升信息传递效率,提高资源整合能力,降低供给链本钱。
2.推进平台应用和研制物流效劳标准。
依托平台,加大现有国家、行业以及地方物流标准的实施和应用,带动平台中小微物流企业整体标准化效劳水平提升。
深化平台效劳功能,研究制定专业领域的
效劳标准、管理标准,探索建设平台信用标准,进一步提升平台中小微物流企业效劳能级。
(四)推进天门城市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1.构建城市物流标准体系。
以综合标准化的理论方法为指导,以托盘共用系统建设、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等重点工程为切入点,在切实分析物流标准化需求的根底上,构建天门城市物流标准体系,城市物流标准化工作路径和推进策略,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奠定根底。
2.推进重点标准研制和试点企业标准体系建设。
在托盘及周转箱循环共用和运营效劳体系建设、冷链配送中心建设、新能源配送车辆效劳和农产品物流包装等方面,开展联盟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
按照《效劳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国家标准,在试点企业全面建立并实施物流效劳标准体系。
3.建设天门城市物流标准专题库。
依托天门标准文献馆的标准资源优势,根据城市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的需求,建设相关标准专题库,为企业提供物流标准订阅、查询、分析解读等专业效劳。
加大物流标准的宣贯力度,提高标准的社会知晓度和行业的认可度,有效支撑试点工作推进。
一是进一步清理行政权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编制"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和"收费清单"向社会公示,明确政府及所属部门该做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企业不该做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
二是优化审批流程,通过"整合流程、并联审批、容缺审查、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等改革,受理审批链条,削减审批环节,建立更加便捷的审批流程。
三是强力推行行政审批(效劳)"三集中""三到位",即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政务大厅集中、审批事项向网上集中,事项进驻大厅到位、审批授权窗口到位、电子监察到位。
打造"一窗式受理、一网式办公、一厅式办结、一站式收费"的审批效劳模式。
(一)改革的协调配合问题。
推进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有些改革涉及的部门多、任务重、压力大,仅靠门一家唱独角戏,难以凑效,需政府牵头横向纵向联动配合,才能有效推进。
(二)改革的宏观设计和微观操作的问题。
改革的宏观设计理论上很好,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尤其是作为市级部门操作难度更大,有些靠门根本无法推进。
因此,改革在顶层设计的举措上需进一步细化,责任需进一步明确,便于操作。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