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课程标准物理知识100练习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课程标准物理知识100练习
班姓名2013-5-10
一、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声音的传播需要。

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最慢。

不传声。

2.乐音三特征:①音(高低——频率)②(大小——振幅)③音(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 噪声在产生、、三处中减弱。

4.高于 Hz超声波, 低于 Hz次声波。

传播和能量。

5.光是电磁波,光在中传播最快,c =3×108。

6.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在两种物质界面会射,斜射入介质会折射。

7.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居中,两角”,先有射后射,因果顺序不颠倒。

描述中角等于角。

(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大小相等”)
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现象(、水中)。

9.平面镜成像特点:像、等、等。

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0.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放置,否则找不到像。

人离平面镜而去,像大小。

11.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海市蜃楼、镜成像)
12.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是的。

13.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

成实像在中心。

14.凸透镜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物体靠近点,像和像距同时,即物体靠近焦点,像增大像远离镜。

15.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立、、像,应用于;物体在2倍焦距到1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立、、像,应用于;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凸透镜成立、、像,应用于。

16.眼睛是一个活的机,角膜晶状体类似镜,在视网膜上成立、的实像。

近视眼用矫正,远视眼用矫正。

二、运动和力
17.运动和静止是相对而言的。

选作的物体叫参照物。

被研究的不能选作参照物.
18.力的作用是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19.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物体形状;②物体的运动状态(快慢、方向)。

20.力的三要素:力的、、。

2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的,检查是否竖直。

22.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比,G= 。

(粗略g=10N/kg)。

23.弹力,两个物体相互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拉力、推力都属于弹力。

弹簧测力计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成正比测量力的。

测力计弹簧方向与拉力方向一致。

2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②接触面的。

25.物体受力分析:按题意确定研究对象;一般:一二三摩擦;在研究对象上画出示意图。

26.同一直线二力的合力:(1)同向等于;(2)反向等于。

27.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方向、作用在同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个物体上。

(等大、反向、共线、同物)。

28.一切物体有惯性。

惯性大小由物体的决定。

司机系安全带,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害。

(不能说防止惯性)。

车突然启动人向仰、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下来,都是现象。

29.物体静止或运动状态,物体受平衡力。

用力推车车没动,是因为推力于阻力。

30.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一定会变。

三(牛一、惯性、平衡)保持,原来静止保,原来运动保。


三、密度、压强知识
31.质量是物质的性,与、、和温度无关。

单位:千克()、吨、克。

32.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游在零螺母衡,左盘物体右码;先大后小加码,边刻度读游码。


33.密度:物体质量与体积的。

ρ= 。

单位:千克/米3(kg/m3)。

变形公式、。

34.水的密度:ρ水=1 g/ cm3= kg/m3。

意义1cm3水质量是 g。

1m3水质量是 kg。

35.量筒测,量筒单位:1mL= cm3。

直接测体积,间接测体积。

36.密度是物质的性。

与物质和有关(水和冰密度不同)。

怎样测酱油和盐的密度?
37.压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

压强p= 。

压强单位:帕()。

受力面积S=接触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②减小;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受力面积。

38.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度和度越有关。

p= 。

压强单位:帕()。

深度h 单位。

39.连通器原理: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③液面。

应用:闸、茶壶、水位计、自动饮水器。

40. 大气压: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应用:吸管饮料、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4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强的值。

1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1.013×105Pa≈ Pa。

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

42.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火车安全线、飞机升力。

43. 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于向下压力。

浮力方向:向上。

44.影响浮力大小二因素:和物体。

45.浮力计算:(1)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浮力=排开液体力);(气体中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气gV)。

(2)平衡:物体浮或悬浮: F浮= G物(浮力=物重);实验室:F 浮= G物-F拉。

(三力平衡:浮力+拉力=重力)。

物体在悬浮和下沉:V排 = V物;漂浮V排< V物。

四、机械功和能
46.杠杆和天平都是“偏左调,左高向”。

杠杆平衡在位置方便测量力臂。

47.动力臂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48.定滑轮特点:改变力的,不能省力。

动滑轮特点:省力,不能改变力的。

49.滑轮组力、费距离。

绳子移动距离是重物上升高度的n倍。

S=nh。

50.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有力F;②沿力移动的距离s。

“劳而无功”举两例:功的计算公式:W= ,单位是焦耳(J)。

1J= N·m。

51. 有用功与总功的叫机械效率,增大功,减小功,可提高机械效率。

η1。

提升重物W有= ,W总= ,不计摩擦W额= ,η= 。

52.功率是表示做功的物理量。

公式:P= 。

单位是瓦特()。

功率大做功。

53.物体由于具有动能,越大,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54.物体由于具有重力势能,越大,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势能越大。

55.机械能等于能与势能的总和。

洒水车在水平路面匀速洒水时动能,机械
能。

四、热学:
56.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57.冰、水、水蒸气是水的三种状态。

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体叫;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

58. 热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

物质由液体变成固态叫;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

59.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是体,如海波、食盐、。

无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时体,如、沥青、松香。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热和达。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温度。

图像的表现形式是段。

60. 液体汽化有和两种方式。

蒸发在温度下,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

沸腾在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的条件是热和达。

沸腾的特点是吸收温度。

61.“雾露白气是化,霜雪冰晶是华”。

热有降温作用,如酒精、洒水蒸发热降温。

62. 分子动理论:物体由大量子组成,分子都在不停息做无规则,分子间存在着力和斥力。

物质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越剧烈。

63.物体内所有分子的能与分子相互作用的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64.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热传递(等效的)。

65.燃料热值:1 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

单位:J/kg。

氢作燃料,氢的大。

66. 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的性。

1kg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的叫做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

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67.热量Q=cmΔt。

比热容的单位:J/(kg·℃)。

68.热机通过燃料燃烧获取能并转化为能的装置。

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
由、、
、四冲程。

压缩机械变能,内能变机做功程。

一循环,两周轮。

五、电磁学:
69. 物质→分子→原子,原子由带电的原子核和带电的核外电子组成。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不同,从能力弱的转移到能力强的物质,得到电子的物体多余电子带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电。

摩擦起电实质是的转移。

“绸玻,毛橡负”。

70.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器根据检测物体是否带电。

71.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正电荷定向移动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导线、用电器流回电池负极。

72.电路的组成:、开关、用电器、线;电路的三种状态:路、路、路。

7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的是联。

能独立工作的是联。

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间是联的;开关和电灯是联的。

74.电流有大小和方向。

电流I的单位是:安()。

测量电流表。

“二要二不”要串联;
75.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U的单位伏()。

测量电压表。

“要并联,
76. 家庭电路电压,安全电压;一节干电池电压 V。

77.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叫。

电阻R单位欧()。

容易导电叫体,不容易导电叫体,介于二者之间叫体,如锗、。

78.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电阻是导体的性。

与电压、电流关。

79.滑动变阻器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来改变电阻。

“一上一下大”;“下端接左滑到。

80. 欧姆定律公式:I= 。

要注意I、U、R三个量的“同一性”(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
81.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

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线变长,电路电阻变,电路电流变,灯泡两端电压变,电阻器两端电压变。

82.串联电路显著特征:电流处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

I=I1=I2;U=U1+U2。

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R1:R2=2:3,I1:I2= ;U1:U2= ;W1:W2= ;P 1:P2= 。

83. 并联电路显著特征:支路电压;干电流等于各支路。

I=I1+I2;U=U1+U2。

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R1:R2=2:3,I1:I2= ;U1:U2= ;W1:W2= ;P1:P2= 。

84.焦耳定律: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比,跟通电时间成比。

Q=I2Rt。

85.电炉、电饭锅、电热水器都是利用定律工作的。

电流做的功全部转化成能。

Q=W=Pt。

利用电热热,防止电热危害热,输电导线产生电热损耗能,高压输电电能损耗。

86. 判断灯泡亮度的依据是实际。

一个用电器的电压和功率是不变的。

实际电压=额定电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对于一个电热器,电阻R=U额2/P额,实际功率P实=U实2/R;有图像的计算题以图像数据为依据:P实=U实I实。

“220V 1000W”的电热水器。

220V是电压,1000W是功率。

其额定电流I= =1000W/220V=4.5A ,电阻R= =(220V)2/1000W=48.4Ω。

87.标有“220V 10A 600R/kW·h”的电能表,表示接入电路的最大功率P= =220V×10A=2200W。

每消费1kW·h的电能时转盘转动转。

如1分钟转盘转动10转。

消费的电能W实=(实际转数/标准转数)×3.6×106J=(10/600)×3.6×106J=6×104J,实际功率P实=W实/t=6×104J/60s= W。

88.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的作用。

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S)在地理附近。

指南针N指向地理方向。

89.磁场真实存在,磁感线是假想的模型。

表示磁场方向和强弱。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极出发,回到极。

磁场中磁场方向:①与该点小磁针静止时极指向一致;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90. 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场(电生磁)。

借助小磁针的改变,判断磁场的存在——转换法。

磁场方向与方向有关。

91. 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磁体磁场相似。

电流方向与磁场的极性用安培定则记忆。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所指的方向与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那端就是螺线管的极。

92. 插入铁芯螺线管是电磁铁。

电磁铁的磁性与铁芯、电流的、线圈的匝数有关。

93. 电磁继电器是用工作的开关。

由电磁铁、衔铁、弹簧、触电组成。

实现控制。

电磁铁通电有性,衔铁,断电无性,衔铁被弹簧拉起。

94. 磁场对通电导体有的作用,作用力的方向与方向和方向有关。

——机、动圈式。

95.电磁感应: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方向和导体的方向有关。

——机、动圈式。

96. 家庭电流进户线由相线(火线L与大地220V)、中性线(零线N与大地0V)组成。

线直接进开关再与电灯联,零线直接与灯座口相连。

三孔插座左零右火地线(PE)。

三角插头上与外壳相连。

验电笔辉光管发光表示与线连通,插座两孔都发光表示线开路。

97.救人灭火先电。

大功率电热器电饭煲、在1000W左右。

98.变化的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是个大家族,射线、可见光、微波都是电磁波。

传播和能量。

电磁波有频率、和波速c= 。

手机、卫星通信靠传递。

99.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化学能、核能,相互转可守恒。

一切产生热,无法直接利用。

能量转化效率=输出有效能量/输入能量,输入能量=输出能量+输出能量,η 1。

100. 再生能源水力、能、生物质能、地热、风能、潮汐能。

人类利用的能量总来源于能。

不可再生石油、、天然气。

核能裂变发电和原子弹,聚变能和氢弹。

2013年课程标准物理知识100解析
班姓名2013-5-10
一、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最慢。

真空不传声。

2.乐音三特征:①音调(高低——频率)②响度(大小——振幅)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 噪声在产生、传播、接收三处中减弱。

4.高于20000Hz超声波, 低于20 Hz次声波。

传播信息和能量。

5.光是电磁波,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c =3×108m/s。

6.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在两种物质界面会反射,斜射入透明介质会折射。

7.光的反射规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先有入射后反射,因果顺序不颠倒。

描述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9.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

像和物体关于镜面轴反射(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0.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竖直放置,否则找不到像。

人离平面镜而去,像大小不变。

11.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13.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成实像在光屏中心。

14.凸透镜1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物体靠近焦点,像和像距同时增大,即物体靠近焦点,像增大像远离凸透镜。

15.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物体在2倍焦距到1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应用于投影仪;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16.眼睛是一个活的照相机,角膜晶状体类似凸透镜,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二、运动和力
17.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被研究的对象不能选作参照物.
1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19.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改变物体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快慢、方向)20.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锤检查是否竖直。

22.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 mg。

(粗略g=10N/kg)。

23.弹力,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拉力、推力都属于弹力。

弹簧测力计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伸长成正比测量力的。

测力计弹簧受力方向与拉力方向一致。

2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5.物体受力分析:按题意确定研究对象;一般:一重二弹三摩擦;在研究对象上画出示意图。

26.同一直线二力的合力:(1)同向等于之和;(2)反向等于之差。

27.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等大、反向、共线、同物)。

28. 一切物体有惯性。

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司机系安全带,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不能说防止惯性)。

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都是惯性现象。

29.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平衡力。

用力推车车没动,是因为推力等于阻力。

30.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三(牛一、惯性、平衡)保持,原来静止保静止,原来运动保匀速直线。


三、密度、压强知识
31.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与状态、形状、位置和温度无关。

单位:千克(kg)、吨、克。

32.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游在零螺母衡,左盘物体右砝码;先大后小加游码,左边刻度读游码。

33.密度: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

ρ=m/V。

单位:千克/米3(kg/m3)。

变形公式m=ρV、V=m/ρ。

34.水的密度:ρ水=1 g/ cm3= 103 kg/m3。

意义1cm3水的质量是1 g。

1m3水的质量是103kg
35.量筒测体积,量筒单位:1mL= 1 cm3。

直接测液体体积,间接测固体体积。

36.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密度不同)。

怎样测测酱油和盐的密度?
37.压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

压强p=F/S。

压强单位:帕(Pa)。

受力面积S=接触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38.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深度越有关。

p=ρgh。

压强单位:帕(Pa)。

深度h
单位m。

39.连通器原理: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③液面相平。

应用:船闸、茶壶、水位计、自动饮水器。

40.大气压: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应用:吸管吸饮料、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4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1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柱=1.013×105Pa≈105Pa。

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42.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火车安全线、飞机升力。

43. 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压力。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44.影响浮力大小二因素: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45.浮力计算:(1)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浮力=排开液体重力);(气体中浮力的计算公式:F 浮= ρ气gV)。

(2)平衡:物体漂浮或悬浮: F浮= G物(浮力=物重);实验室:F浮= G物-F拉。

(三力平衡:浮力+拉力=重力)。

物体在悬浮和下沉:V排 = V物;漂浮V排<V物。

四、机械功和能
46.杠杆和天平都是“偏左调右,左高向左”。

杠杆平衡在水平位置方便测量力臂。

47.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48.定滑轮特点:改变力的力的方向,不能省力。

动滑轮特点: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9.滑轮组省力、费距离。

绳子移动距离是重物上升高度的n倍。

S=nh。

50.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有力F;②沿力方向移动的距离s。

“劳而无功”举两例:推而不动
功的计算公式:W= Fs,单位是焦耳(J)。

1J= 1 N·m。

51.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叫机械效率,增大有用功,减小额外功,可提高机械效率。

η<1。

提升重物W有= Gh,W总= Fs=F•nh,不计摩擦W额= G动h,η= W有/W总。

52.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P= W/t。

单位是瓦特(W)。

功率大做功快。

53.物体由于运动具有动能,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54.物体由于位置较高具有重力势能,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55.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洒水车在水平路面匀速洒水时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四、热学:
56.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57.冰、水、水蒸气是水的三种状态。

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体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58. 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

物质由液体变成固态叫凝固;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59.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是晶体,如海波、食盐、冰。

无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时非晶体,如石蜡、沥青、松香。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吸热和达熔点。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图像的表现形式是水平段。

60. 液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的条件是吸热和达沸点。

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61.“雾露白气是液化,霜雪冰晶是凝华”。

吸热有降温作用,如酒精、洒水蒸发吸热降温。

62. 分子动理论: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都在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物质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63.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
6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65.燃料热值:1 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单位:J/kg。

氢作燃料,氢的热值大。

66. 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

1kg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的能力叫做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大。

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67.热量Q=cmΔt。

比热容的单位:J/(kg·℃)。

68.热机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
做功、排气四冲程。

压缩机械变内能,内能变机做功程。

一循环,两周轮。

五、电磁学:
69. 物质→分子→原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不同,电子从能力弱的转移到能力强的物质,得到电子的物体多余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正电。

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绸玻正,毛橡负”。

70.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用电器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检测物体是否带电。

7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导线、用电器流回电池负极。

72.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7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的是串联。

能独立工作的是并联。

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间是并联的;开关和电灯是串联的。

74.电流有大小和方向。

电流I的单位是:安(A)。

测量电流电流表。

“二要二不”要串联;
75.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U的单位伏(V)。

测量电压电压表。

“要并联,要+进-出;不
76. 家庭电路电压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一节干电池电压1.5 V。

77.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

电阻R单位欧(Ω)。

容易导电叫导体,不容易导电叫绝缘体,介于二者之间叫半导体,如锗、硅。

78.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电阻是导体的特性。

与电压、电流无关。

79.滑动变阻器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

“一上一下阻值大”;“下端接左滑到右。

80. 欧姆定律公式:I= U/R。

要注意I、U、R三个量的“同一性”(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
81.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UI。

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线变长
,电路电阻变大,电路电流变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小,电阻器两端电压变大。

82.串联电路显著特征: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I=I1=I2;U=U1+U2。

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R1:R2=2:3,I1:I2= 1:1;U1:U2=2:3;W1:W2= 2:3;P1:P2= 2:3。

83. 并联电路显著特征:支路电压相等;干电流等于各支路之和。

I=I1+I2;U=U1+U2。

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R1:R2=2:3,I1:I2= 3:2;U1:U2= 1:1;W1:W2=3:2;P1:P2= 3:2。

84.焦耳定律: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Q=I2Rt。

85.电炉、电饭锅、电热水器都是利用焦耳定律工作的。

电流做的功全部转化成内能。

Q=W=Pt。

利用电热加热,防止电热危害散热,输电导线产生电热损耗电能,高压输电减小电能损耗。

86. 判断灯泡亮度的依据是实际电功率。

一个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是不变的。

实际电压=额定电压,实际功率=额定功率;对于一个电热器,电阻R=U额2/P额,实际功率P实=U实2/R;有图像的计算题以图像数据为依据:P实=U实I实。

“220V 1000W”的电热水器。

220V是额定电压,1000W是额定功率。

其额定电流I= P/U=1000W/220V=4.5A ,电阻R= U2/P =(220V)2/1000W=48.4Ω。

87.标有“220V 10A 600R/kW·h”的电能表,表示接入电路的最大功率P= UI =220V×10A=2200W 。

每消费1kW·h的电能时转盘转动600转。

如1分钟转盘转动10转。

消费的电能W实=(实际转数/标准转数)×3.6×106J=(10/600)×3.6×106J=6×104J,实际功率P实=W实/t=6×
104J/60s= 1000 W。

88.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S)在地理北极附近。

指南针N指向地理北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