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年妈妈和她的娃娃们》(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年妈妈和她的娃娃们》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28)天,一年共365天。

2、通过游戏,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外型不一的房子12间,分别是一月到十二月,年历、台历、挂历图片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数字卡片(12、28、30、31、365)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
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
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特别小的又是哪个月?
活动过程:
开场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

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老师告诉你们,是要去年妈妈家里做客。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年妈妈图片,让小朋友认识年妈妈。

2、请幼儿观察年妈妈的房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
4、年妈妈为什么盖这么多的房子呢?下面讲述故事。

二、讲述故事《年妈妈和他的娃娃们》,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

1、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她有多少个日娃娃?
2、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3、大月的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大月的房子比较大?(大月的房子里住着31个日娃娃)
4、小月的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小月的房子比较小?(小月的房子里住着30个日娃娃)
5、最小的房子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它最小呢?(二月的房子里住着28个日娃娃)
6、教师小结:年妈妈有365个日娃娃,她为他们盖了十二座房子,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是大月,他们的房子里住着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是小月,他们里面住着30个日娃娃,二月最小,他的房子里住着28个日娃娃。

三、游戏活动
请幼儿上台扮演月房子,说说你是几月,你的房子里有多少个日娃娃,就是多少天。

四、出示各种各样的日历、台历和挂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认识。

1、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月份。

2、幼儿尝试在年历上找自己的生日或是一些节日(如五一、六一)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猜谜语结束: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年底只剩一张皮。

(打一物)谜底:年历
年妈妈和他的娃娃们
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她给孩子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日”。

年妈妈到底有多少个“日”娃娃呢?数呀数呀,一共有365个日娃娃。

这365个日娃娃住在一起吗?不不,那么多的日娃娃挤在一起怎么能行呢?于是,年妈妈就为它们盖了12座房子,让所有的日娃娃分别住到12座房子里,并且给这些房子起名: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咦!这些房子怎么看起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还有一座顶小顶小的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原来,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房子住的娃娃多一些,每座有31个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房子里住的日娃娃少上点儿,每座有30个日娃娃。

那座顶小的二月房子里只28个日娃娃。

年妈妈是那么地疼爱自己的宝宝,它常常担心她的宝宝因贪玩而找不到家。

于是房子盖好了以后,年妈妈就从一月房子开始数着自己孩子的名字:一月、二月、三月……从早数到晚。

当它数到第十二月里的最后一个娃娃时,就要带着她的所有宝宝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了。

到那个时候就会有一位新的年妈妈,带着她自己的孩子又住进这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里,重复过着同样的生活…………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年妈妈和她的娃娃们》(2)
教案名称:《年妈妈和她的娃娃们》
适用对象:大班幼儿
教案时长:约30分钟
教案目标:
1. 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了解数学中的“大”和“小”概念。

2. 让幼儿学会使用比较词语描述大小关系。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准备材料:
1. 故事《年妈妈和她的娃娃们》(根据实际情况可直接讲述或利用图片呈现)。

2. 纸板或卡片(用于制作娃娃的身体)。

3. 彩色笔或颜料。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故事《年妈妈和她的娃娃们》。

2. 引导幼儿回忆一下平时见到的娃娃,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娃娃有大小之分。

展开活动:
3. 给幼儿讲述《年妈妈和她的娃娃们》的故事情节,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到娃娃的大小有很大的区别。

4. 利用故事中的娃娃形象,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描述。

让幼儿从视觉上感知不同大小的娃娃。

5. 教师可以拿出制作好的娃娃身体示范给幼儿看,例如从大到小依次摆放几个娃娃的身体,并帮助幼儿观察、比较和描述它们的大小。

巩固活动:
6. 教师将纸板或卡片分成若干片,供幼儿自主选择。

并告诉幼儿他们将用这些零碎的纸板或卡片制作娃娃的身体。

7. 让幼儿根据教师的指导,选择纸板或卡片并用彩色笔或颜料进行涂绘,制作自己喜欢的娃娃。

8. 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不同大小的纸板或卡片制作娃娃的身体,并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比较词语描述自己制作的娃娃的大小关系。

9. 按照幼儿制作的娃娃大小,组织幼儿进行展示,并引导幼儿互相比较、交流和评论。

结束活动:
10.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鼓励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识大小关系。

11. 鼓励幼儿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例如家中的大小物品或同学们的身高等。

教学反思:
通过《年妈妈和她的娃娃们》这个故事情境的引入,可以帮助幼儿直观地感受娃娃大小的概念。

通过制作娃娃的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巩固理解大小关系的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意思维。

同时,在展示和评论环节中,还可以培养幼儿准确表达自己观察和认知结果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思考问题、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