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史纲》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史纲》评价
柏杨的著作特殊突出“人”的地位,《中国人史纲》〔同心出版社出版〕带着***写出了过去两三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没有尊严的这种状态。

评价历史究竟以什么为主?是以国家强盛、金瓯一统和皇权强固为主,还是以人民的生活美好、人民生活得有尊严为主?由于在历史上两者往往是不同步的。

中国历史算起来有两三千年,事实上只是暴君与人民在轮回。

新建朝代里第一、二代君王可能好一些,然后再像前一个王朝那样再轮回一次。

第一二代君主时代,社会安定,生产有些进展,经济繁华,但由于统治者没有也不行能有把社会引上长期安定进展的政策,再加上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没有任何监督与限制,早晚还要乱。

《中国人史纲》讲到中国历史上的数次改革,对“变法”极为推崇,这点可以再商榷。

中国历史上重大的改革有五次:商鞅改革是一次,其他是王莽、王安石、张居正、康有为。

商鞅改革应当说是比较胜利的,但它建立的只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秦国是强盛了,但老百姓的问题没有解决。

中国历史上改革只有商鞅改革胜利,张居正改革等于是半胜利,其他三次改革基本上都是失败的。

读《中国人史纲》,有一点让我觉得别扭,就是人物的称呼,特殊是春秋以前的称呼。

春秋以前男子不称姓,女子不称氏,所以周文王虽然姓“姬”名“昌”,但不能叫“姬昌”,周公旦,虽然也姓“姬”,但不能叫“姬旦”。

我们惯用的称呼一般都是文王昌、武王发、周公旦等。

另外,不称帝王年号而称名字的做法,有点奇怪。


杨先生说,看到帝王年号就反感,就别扭。

这有一个习惯问题。

比方不称道光,非要称名字旻宁,这也不算错,但大家都不熟识,特殊是一般读者就会觉得有阅读障碍。

柏杨是一个特别有使命感的作家,特别关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中华民族有三千年史,这既是我们宝贵的遗产,也是我们前行的包袱。

如今创作历史文学作品蔚成风气,写历史剧可以,以文学的笔法写历史专题报告也可以,但要有一条底线,那就是基本的历史史实应当是正确的,评价历史要有人民观点,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如今有些剧作家宣誓要把历史学家气死,写出来的内容百分之九十是不正确的,任意胡说,这事实上是对自己的不敬重。

柏杨自己评价《中国人史纲》时说了两句话,第一,我没有说谎,其次,没有失实的地方,没有语句不通。

以我看,这个自我评价虽然是谦逊的,但细究起来,做到这两点也是很不简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