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条件等。由非生物病原引起的病害是不能传染的,所以称为非侵染性病害、非 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2) 生物病原:指能够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简称病原物。病原物有真菌 、细菌、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 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侵染性病害,也称传染性病害。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病害概述 4.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1) 病原物的致病性 ① 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病害概述 4.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2)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① 植物抗病性的表现:免疫、抗病、耐病、感病。 ② 植物抗病性的类型:分为垂直抗性、水平抗性。 ③ 植物抗病的机制:包括避病、抗侵入、抗扩展。 5. 菌及其病害特点 1. 真菌的一般性状 (1) 营养体:真菌的营养体为菌丝体,菌丝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或在生长发
育后期可形成菌核、菌索、子座等特殊结构。 (2) 繁殖体:真菌的繁殖体为子实体。子实体中的孢子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
子”。真菌的无性孢子有芽孢子、粉孢子、厚壁孢子、分生孢子、游动孢子和孢囊 孢子六种,其中最常见的无性孢子是分生孢子;真菌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子囊孢 子、接合孢子和担孢子四种。
知识准备
二、 植物病原真菌及其病害特点 1. 真菌的一般性状 (3) 真菌的生活史:指真菌从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
3. 能够熟练操作显微镜,会制作植物病原菌玻片。 4.了解植物病原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非生物病原的基本知识,能够初步 识别这三类病害。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病害概述 1. 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病害是指由于不良环境条件(旱、涝、严寒、酷暑等)或其他生物(微
生物、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侵染,造成植物组织不可逆的病理变化,从而 干扰和破坏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其利用价值下降的现象。
2. 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 (1)病状:植物本身的不正常状态,有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五种 类型。 (2)病征:病部表现的病原物特征。真菌、细菌有明显病征。病征主要有霉 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线状物、马蹄状物、脓状物(细菌特有)等类型。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病害概述 3. 植物病害的病原 (1) 非生物病原:指植物周围环境的不良因素,包括不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栽
小黑点、小颗粒、菌核及菌索。因此,诊断时可用扩大镜观察病原物,或挑取病 部病原物制片镜检。
知识准备
三、植物病毒及其病害特点 1. 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病毒是一种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
的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2. 植物病毒的命名 植物病毒的标准名称,以最先发现的该病毒所侵染的寄主植物的英文俗名+症
症状随温度变化有隐症现象。
知识准备
四、植物病原细菌及其病害特点 1. 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 (1) 细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具细胞壁。植物病原细菌形态绝大多数是杆状
,少数是球状。 (2) 无荚膜的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呈阴性,有荚膜的呈阳性。 (3) 植物病原细菌以裂殖的方式繁殖,可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其生长适温为
(2) 症状特点:植物病毒没有明显的病征。常见的症状有花叶、黄化、斑驳、 皱缩、矮化、丛枝及畸形等。病毒侵染寄主后,常常在寄主细胞内产生各种形状 的内涵体,内涵体是鉴定病毒病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知识准备
三、植物病毒及其病害特点 4. 植物病毒病害的诊断 (1) 根据植物病毒病的症状进行诊断。 (2) 田间病株多是分散、零星发生,没有规律性。 (3) 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其发生特点与昆虫的活动规律紧密相关。 (4) 田间病毒病往往有复合感染的现象,症状与单一感染的不同,有的病毒病
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 和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两个阶段。
2.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知识准备
二、 植物病原真菌及其病害特点 3. 植物真菌病害的特点 常在寄主发病部位的表面长出霉状物、粉状物或黑点状物等。 4. 植物真菌病害的诊断 植物真菌病害大多数在病部都有明显病征,如各种颜色的霉状物、粉状物、
状而命名。如烟草花叶病毒为Tobaccomosaic virus,缩写为TMV。
知识准备
三、植物病毒及其病害特点 3. 植物病毒病的特点 (1) 传播途径:植物病毒一般在植物病株、生物介体、种子等场所越冬,经汁
液摩擦、昆虫和螨类介体、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花粉、线虫和真菌、嫁接等途 径传播,通过微伤口侵入寄主植物。
一、 植物病害概述 4.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1) 病原物的致病性 ② 病原物的致病性:病原物的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的
能力。主要表现为掠夺寄主的营养和水分,使寄主植物生长不良;分泌果胶酶、纤 维素酶等各种酶,直接和间接破坏寄主细胞和组织;产生多种毒素,毒害和杀死寄 主细胞;分泌生长激素类物质,干扰寄主的正常生理机能,使寄主植物畸形发育。
直击考纲
1. 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2. 常见病害识别与诊断。
考纲解读
1. 理解植物病害的概念,了解作物病害的病原种类、症状类型以及病原物的 致病机理和植物的抗病性,能够准确识别植物病害症状类型,会采集与制作植物 病害标本。
2.了解真菌、病毒、细菌的基本知识,掌握三大类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能 够准确识别与诊断三大类植物病害。
26℃~30℃,能耐低温,对高温较敏感,通常在48℃~53℃处理10分钟后,多数 细菌即死亡。
知识准备
四、植物病原细菌及其病害特点 2. 植物细菌病害的特点 (1) 植物病原细菌的传播:植物病原细菌一般在植物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主
分而生存的能力。根据其寄生能力的强弱,寄生物可分为专性寄生物(只能寄生 )和非专性寄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两大类。在植物病原物中,植物病毒 、植原体、部分真菌(如霜霉菌、锈菌、白粉菌)、大部分病原线虫、寄生性种 子植物等属于专性寄生物。大多数病原真菌和所有的病原细菌属于非专性寄生物 。
知识准备
(2) 生物病原:指能够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生物,简称病原物。病原物有真菌 、细菌、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由病原物引起的病害能互相传染,有 侵染过程,所以称为侵染性病害,也称传染性病害。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病害概述 4.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1) 病原物的致病性 ① 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从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养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病害概述 4.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2)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① 植物抗病性的表现:免疫、抗病、耐病、感病。 ② 植物抗病性的类型:分为垂直抗性、水平抗性。 ③ 植物抗病的机制:包括避病、抗侵入、抗扩展。 5. 菌及其病害特点 1. 真菌的一般性状 (1) 营养体:真菌的营养体为菌丝体,菌丝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或在生长发
育后期可形成菌核、菌索、子座等特殊结构。 (2) 繁殖体:真菌的繁殖体为子实体。子实体中的孢子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
子”。真菌的无性孢子有芽孢子、粉孢子、厚壁孢子、分生孢子、游动孢子和孢囊 孢子六种,其中最常见的无性孢子是分生孢子;真菌的有性孢子有卵孢子、子囊孢 子、接合孢子和担孢子四种。
知识准备
二、 植物病原真菌及其病害特点 1. 真菌的一般性状 (3) 真菌的生活史:指真菌从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
3. 能够熟练操作显微镜,会制作植物病原菌玻片。 4.了解植物病原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非生物病原的基本知识,能够初步 识别这三类病害。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病害概述 1. 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病害是指由于不良环境条件(旱、涝、严寒、酷暑等)或其他生物(微
生物、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侵染,造成植物组织不可逆的病理变化,从而 干扰和破坏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其利用价值下降的现象。
2. 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 (1)病状:植物本身的不正常状态,有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五种 类型。 (2)病征:病部表现的病原物特征。真菌、细菌有明显病征。病征主要有霉 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线状物、马蹄状物、脓状物(细菌特有)等类型。
知识准备
一、 植物病害概述 3. 植物病害的病原 (1) 非生物病原:指植物周围环境的不良因素,包括不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栽
小黑点、小颗粒、菌核及菌索。因此,诊断时可用扩大镜观察病原物,或挑取病 部病原物制片镜检。
知识准备
三、植物病毒及其病害特点 1. 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病毒是一种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
的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2. 植物病毒的命名 植物病毒的标准名称,以最先发现的该病毒所侵染的寄主植物的英文俗名+症
症状随温度变化有隐症现象。
知识准备
四、植物病原细菌及其病害特点 1. 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性状 (1) 细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具细胞壁。植物病原细菌形态绝大多数是杆状
,少数是球状。 (2) 无荚膜的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呈阴性,有荚膜的呈阳性。 (3) 植物病原细菌以裂殖的方式繁殖,可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其生长适温为
(2) 症状特点:植物病毒没有明显的病征。常见的症状有花叶、黄化、斑驳、 皱缩、矮化、丛枝及畸形等。病毒侵染寄主后,常常在寄主细胞内产生各种形状 的内涵体,内涵体是鉴定病毒病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知识准备
三、植物病毒及其病害特点 4. 植物病毒病害的诊断 (1) 根据植物病毒病的症状进行诊断。 (2) 田间病株多是分散、零星发生,没有规律性。 (3) 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其发生特点与昆虫的活动规律紧密相关。 (4) 田间病毒病往往有复合感染的现象,症状与单一感染的不同,有的病毒病
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 和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两个阶段。
2. 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知识准备
二、 植物病原真菌及其病害特点 3. 植物真菌病害的特点 常在寄主发病部位的表面长出霉状物、粉状物或黑点状物等。 4. 植物真菌病害的诊断 植物真菌病害大多数在病部都有明显病征,如各种颜色的霉状物、粉状物、
状而命名。如烟草花叶病毒为Tobaccomosaic virus,缩写为TMV。
知识准备
三、植物病毒及其病害特点 3. 植物病毒病的特点 (1) 传播途径:植物病毒一般在植物病株、生物介体、种子等场所越冬,经汁
液摩擦、昆虫和螨类介体、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花粉、线虫和真菌、嫁接等途 径传播,通过微伤口侵入寄主植物。
一、 植物病害概述 4.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1) 病原物的致病性 ② 病原物的致病性:病原物的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破坏和毒害的
能力。主要表现为掠夺寄主的营养和水分,使寄主植物生长不良;分泌果胶酶、纤 维素酶等各种酶,直接和间接破坏寄主细胞和组织;产生多种毒素,毒害和杀死寄 主细胞;分泌生长激素类物质,干扰寄主的正常生理机能,使寄主植物畸形发育。
直击考纲
1. 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2. 常见病害识别与诊断。
考纲解读
1. 理解植物病害的概念,了解作物病害的病原种类、症状类型以及病原物的 致病机理和植物的抗病性,能够准确识别植物病害症状类型,会采集与制作植物 病害标本。
2.了解真菌、病毒、细菌的基本知识,掌握三大类植物病害的症状特点,能 够准确识别与诊断三大类植物病害。
26℃~30℃,能耐低温,对高温较敏感,通常在48℃~53℃处理10分钟后,多数 细菌即死亡。
知识准备
四、植物病原细菌及其病害特点 2. 植物细菌病害的特点 (1) 植物病原细菌的传播:植物病原细菌一般在植物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主
分而生存的能力。根据其寄生能力的强弱,寄生物可分为专性寄生物(只能寄生 )和非专性寄生物(既能寄生,又能腐生)两大类。在植物病原物中,植物病毒 、植原体、部分真菌(如霜霉菌、锈菌、白粉菌)、大部分病原线虫、寄生性种 子植物等属于专性寄生物。大多数病原真菌和所有的病原细菌属于非专性寄生物 。
知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