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天麻种植的方法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天麻种植的方法是什么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又名赤箭、水浦、明天麻等。
具平肝息风、祛风通络等功效。
主产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安徽等省。
现全国各地有引种栽培。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贵州天麻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贵州天麻种植的方法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根,无绿色叶,株高30厘米~150厘米。
块茎肉质肥厚,椭圆形,外表淡黄色,有均匀的环节,节处有膜质鳞片和不明显的芽眼。
具顶生红色混合芽者称箭麻,无明显顶芽者称白麻和米麻。
茎单一,圆柱形,一般有7节,黄红色,有白色条斑。
褪化了的小鳞片叶膜质,互生,浅褐色。
总状花序顶生,苞片膜质;花淡黄绿色,两性,花被合生成歪筒,顶端5裂;合蕊柱,花药2室块状居顶端,药盖帽状;子房下位,柄扭转呈黄褐色。
蒴果长圆形,浅红色有6条纵缝线,种子细小粉末状,放大50倍可看到种子呈纺锤形或弯月形。
花期5~6月,果期6~7月,见图4-3。
(二)生长习性
天麻喜凉爽湿润的环境,耐寒,怕高温,天麻无根,无叶绿素吸收和制造养分,必须依靠蜜环菌来提供。
蜜环菌是一种兼性真菌,常寄生或腐生在树根及老树干的组织内。
在6C~8C时开始生长,土壤湿度60%~80%,温度 20 C时能正常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 20 C~26C,28 C以上生长缓慢,32 C以上停止生长。
天麻与蜜环菌是营养共生关系。
蜜环菌菌素侵入天麻块茎的表皮组织,菌索顶端破裂,菌丝浸入皮层薄壁细胞,将表皮细胞分解吸收,菌丝继续向内部伸展,则菌丝反被天麻消化层细胞分解吸收,供天麻生长。
天麻种子无胚乳,胚未分化,自身不能为萌发提供营养来源。
在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除普通绿色植物所需的条件下,还需有真菌参加。
种子在5月上旬 10C~15C时萌动,但发芽率极低,一般为 l%~
10%。
天麻在 20 C~25 C生长最适宜,30 C以上生长受抑制。
春季15厘米处地温达 10 C以上时,天麻芽头开始萌动,并开始繁殖子麻。
6~7月生长迅速,9月生长减慢,10月下旬地温下降到10 C以下时进入休眠。
从种子到开花需 4~5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宜选半阴半阳的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土质以疏松的壤土、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沙土,尤以生荒地为好。
土壤PH值5~6为宜。
忌用粘土和涝洼积水地,忌重茬。
此外还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场所种植天麻。
2.繁殖方法主要用块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1)块茎繁殖:冬栽或春栽。
冬栽天麻接菌率高、生长快,时间在11月。
春栽在3~4月。
栽前要培养好菌床。
适宜蜜环菌生长的树种,常用壳斗科的青杠、槲栎、栓皮栎、毛粟等,以树皮厚、木质坚硬、耐腐性强的阔叶树为好。
将选好的木材锯成40厘米~50厘米长的木棒,树皮砍成鱼鳞口。
在选好的地块,于栽前2~3个月,挖深25厘米~30厘米,宽60厘米,长度据地形而定的窖。
客底松土整平,铺放一层干树叶或腐殖质土,用处理好的新木棒与带蜜环菌的木材(俗称菌材)间隔摆一层,相邻两棒间的距离为6厘米~7厘米,中间可夹些阔叶树的树枝,用腐殖质土填实空隙,以防杂菌污染。
再覆土3厘米~4厘米。
同法摆第二层,上覆土10厘米。
保持窖内湿润,上盖杂草遮阳降温保湿,使蜜环菌正常生长,即成菌床。
选无病斑、无冻害、不腐烂的块茎做种栽,大小分开,分别栽培。
栽植时,把种麻平行摆放在菌棒间的沟内,紧靠菌棒,用腐殖质土填平空隙,再盖土3厘米,以不见底层菌材为宜。
同法栽第二层,最后盖上10厘米~15厘米,上盖一层树叶杂草,保持土壤湿润。
越冬期间加厚覆土层,以防冻害。
(2)种子繁殖:选择重100克以上的箭麻,按上法随采随栽。
抽苔时要防止日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
授粉时间可选晴天上午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
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当下部果实有少量种子散出时,由下而上随熟随收。
由于天麻种子寿命短,采下的蒴果应及时播种。
播种时,将菌床上层菌材取出,扒出
下层菌材上的土,将枯落潮湿的树叶撒在下层菌材上,稍压平;将种子均匀撒在树叶上,上盖一薄层潮湿落叶,再播第二层种子,覆土3厘米,再盖一层潮湿树叶,放入上层菌材,最后覆土10厘米~15厘米。
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个,每个蒴果约有3万粒种子,种植得当,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可作为块茎繁殖的种栽。
3.田间管理天麻栽后要精心管理,严禁人畜踩踏。
越冬前要加厚覆土,并加盖树叶防冻;6~8月高湿期,应搭棚或间作高杆作物遮阳;雨季到来之前,清理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以防块茎腐烂。
春、秋季节,应接受必要的日光照射,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4.病虫害防治
(1)腐烂病:由多种病因引起,俗称烂窝病。
防治方法:严格挑选种茎;加强田间的水分管理,做到防旱、防涝又保墒。
(2)蛴螬:以幼虫在窖内咀食块茎。
防治方法:灯光诱杀成虫;用90%敌百虫8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
其他尚有蝼蛄、蚜虫、蚂蚁等为害菌材和块茎等,应注意防治。
(四)采收与加工
大的白麻和箭麻作种的,栽后一年即可收获;小的白麻和米麻作种的,需栽后2年收获。
一般于初冬或早春进行采挖。
先扒开土表,取出菌材,收取天麻,并进行分级,再将空隙处覆盖树叶,让米麻继续生长。
箭麻除部分留作种子繁殖用种外,与白麻一起加工入药。
加工方法是,将分级的天麻洗净,放笼内蒸10~20分钟,以蒸至无白心为度,取出晾干水气,再继续用火烘至干燥。
如是大天麻,可在天麻上用针穿刺,使内部水分向外散发,半干时压扁,停火发汗,再在70C温度下烘2~3天,直至全干即成。
天麻的性状
天麻块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
长3~15厘米,宽1.5~6厘米,厚0.5~2厘米。
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略透明,多不规则纵皱纹,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成的多轮横环纹,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具点状痕点或膜质鳞叶有时可见棕黑色菌索。
顶端有
残留茎基(春麻),或为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哥嘴状顶芽(冬麻),末端有自母体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黄白色或淡棕色。
气微,性平,味甘,微辛。
以质地坚实,体重,有鹦哥嘴,无空心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