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
1.(1)“超级渔场”不选择经苏伊士运河抵达欧洲的主要原因是()
1.(2)“超级渔场”有助于()
A. 运输距离远
B. 红海风浪大
C. 地中海雨量大
D. 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有限
【答案】D
【解析】超级渔场不经过苏伊士运河主要与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有限有关,故D正确;苏伊士运河航线运输距离较近,故A错;
红海地处副热带地区,且海域狭小,受陆地影响大,风浪小,地中海地区降雨主要集
中在冬季,6月份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所以BC错;
【答案】A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超级渔场”可实现全自动监测、喂养、清洁等工作,渔业资
金投入高,减少了人力劳动,推动渔业养殖从近海向深海,从而降低了渔业灾害风险,增产潜力大。
2.(1)从目前发现的海底矿产来看,海底石油一般分布在()
2.(2)若图中某海底地形是板块的分界线,其位置可能是()
2.(3)N处的矿产资源主要是()
A. M处
B. N处
C. P处
D. Q处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海底石油是埋藏于海洋底层以下的沉积岩及基岩中的矿产
资源之一,一般位于大陆架处。
图中M、N、P、Q四处M处于大陆架处,所以海底石油一般分布在 M处。
A对,BCD错。
【答案】C
【解析】海底地形是海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其中M为大陆架,P为海沟,N为洋盆,Q为海岭。
P处的海沟为板块的分界线,属于消亡边界,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Q为板块的分界线,为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是两个相互分
离的板块之间的边界;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N处是大洋洋盆,它是大洋底部的主体部分,在洋盆处可发现锰
结核。
大洋中脊可发现热液矿,大陆架处多石油天然气。
3.(2)渤海海冰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密度
B. 气温
C. 水深
D. 风速
【答案】B
【解析】从图中的数据分析,①、②、③、④海域自北向南海冰逐渐变薄,所以主
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差异造成的温度差异,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海冰厚度大,南部纬
度低,温度高,海冰厚度较小,所以B项正确。
同位于沿海地区,海水密度、水深、风速差异不大,影响较小,所以ACD项错误。
【答案】C
【解析】A项,渤海海域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海冰覆盖面积大,结冰时间较长,故A项错误。
B项,开采海冰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作用,故B项错误。
C项,由于技术等因素,海冰开采难度较大,开采成本较高,所以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故C项正确。
D项,环渤海地区水资源贫乏,水资源需求量大,故D项错误。
4.(1)关于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4.(2)“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是()
4.(3)火烈鸟在此集聚的原因是()
A. 该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
C. 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
D. 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
【答案】B
【解析】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盛,海洋水汽较多,这是沿海多浓雾的物质条件,A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沿岸暖流流经洋面,增温增湿,水汽丰富,但不会形成浓雾天气,B说法错误,符合
题意;
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下沉气流使得雾不易扩散,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A
【解析】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地沙漠广布,极度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食物匮乏,使船员难以获得必须的生活供给,A对。
附近大雾弥漫,能见度低,沿岸遍布暗礁(部分地区暗流、湍流明显),造成船只失事,B、D错。
该地为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多,C错。
【答案】C
【解析】根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知,此处位于非洲西海岸,盛行东南信风,属于
离岸风,有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丰富的营养物质
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C正确,AB错误;
该地多浅滩,适合火烈鸟栖息,D错误。
5.(1)“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任务返回海面的过程中,海水的密度变化是()
5.(2)此次科考主要涉及的海洋资源是()
①海洋生物资源②海洋矿产资源③海洋空间资源④海洋化学资源
A. 先逐渐减小后迅速增大
B. 先基本不变后逐渐增大到迅速增大
C. 先迅速增大后逐渐减小
D. 先基本不变后逐渐减小到迅速减小
【答案】D
【解析】
【答案】A
【解析】
6.当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
A. 温度升高,暴雨
B. 温度升高,干旱
C. 温度降低,千旱
D. 温度降低,暴雨
【答案】A
【解析】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冷海水水温升高,下沉气流减弱,降水
增多,甚至形成暴雨天气。
故选A。
7.(1)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7.(2)我国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其主要意义是()
A. 资源量少
C. 开采难度大
D. 海上交通不便
【答案】C
【解析】(1)据材料可知,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开发难度大,开采技术和储藏技术要求高,因此目前没被大规模开采,C正确;据材料可知,在海底还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可燃冰,说明资源量大,A错误;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B错误;海上交通便利,D错误。
故选C。
【答案】B
【解析】(2)据材料可知,我国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B正确;试开采成功不代表已经开采利用,因此ACD均错误。
故选B。
8.(1)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8.(2)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A. 东北部
B. 西北部
C. 东南部
D. 西南部
【答案】C
【解析】(1)据图可知,澳门半岛的东南部原有的街道距离现在的海岸线距离最远,有一片没有街道的空地,说明这部分土地是最近填海造陆新造的,所以澳门半岛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东南部。
故选C。
【答案】C
【解析】(2)自行车骑行需要平整的路面,结合材料分析,澳门半岛地形以低矮的丘陵为主,说明城区道路可能崎岖不平,坡度大。
故选C。
9.流经甲处的洋流()
①自北向南流动②自南向北流动③为寒流④为暖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知,甲处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因此洋流自北向南流动,为寒流,①③正确。
10.(1)若在神狐海域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则可能()
10.(2)试采期间,可燃冰试采平台遭遇了2017年第2号台风“苗柏”的侵袭,该台风()
A. 缓解全球变暖
B. 改变海流方向
C. 很快取代石油
D. 影响海洋生态
【答案】D
【解析】结固体可燃冰的概念,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若在神狐海域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则可能影响海洋生态。
【答案】B
【解析】试采期间,可燃冰试采平台遭遇了2017年第2号台风“苗柏”的侵袭,该台风生成于副热带洋面;使试采区的风向发生变化;气压值最低处的风速最小。
11.海水淡化可以增加淡水来源,此项工作下列做得最好的国家是()
A. 中国
B. 美国
C. 埃及
D. 沙特阿拉伯
【答案】D
【解析】海水淡化成本高,因此只有在非常缺水的地区而又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的国家
故选D。
12.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不是珊瑚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A. 位于热带海区
B. 浮游生物丰富
C. 海水深度适宜
D. 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大
【答案】D
【解析】根据珊瑚生长的条件,其中温度是影响礁珊瑚生长的限制因素,只有海水的
年平均温度不低于20^\circ C ,珊瑚虫才能造礁。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3.(1)分析象山港建设海洋牧区的有利条件。
13.(2)简述象山港建设海洋牧区的意义。
13.(3)推测该项目在象山港施工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1)纬度较低,水温较高,海洋生物生长繁育快;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广,
可供海水养殖的空间大;人口多,渔业劳动力充足
;有一定的科技支撑;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交通便利,外运条件好,市场广阔。
【解析】(1)考查象山港建设海洋牧区的有利条件分析,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示意图中的纬度位置分析
该区域纬度低,水温高,有利于海洋生物生长;结合所处的海域分析海域面积广,可
供养殖的空间范围大。
从劳动力、交通
、市场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答案】(2)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生态);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经济);提供优质蛋白质,保障粮食安全(或减少土地压力)(社会
);增加渔业产值(经济);增加就业(社会)。
【解析】(2)本题主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粮食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属于意义类题目,结合材料”通过人工鱼礁、海
藻场建设和增殖放流等修复生态系统的措施“分析,从生态方面可以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根据材料”是当前世界沿海国家发展海洋
渔业的重点方向“分析,从经济效益上讲可以增加渔业产值,根据材料“海洋农牧化的
资源利用模式”分析,可以促进渔业转型升
级,也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从而减轻粮食压力;一种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劳动力,
因此从社会效益上分析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答案】(3)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对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高;受风暴潮等恶劣
天气影响,且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新
模式的探索,技术攻关成本高。
【解析】(3)考查该项目在象山港施工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属于原因类设问,
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自然条件主要从海水腐蚀、恶劣天气、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
科技方面说明。
具体而言,结合海洋环境
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这样势必会对材料耐腐蚀性要求高;
海上恶劣天气多,风暴潮多发,会对施工
带来难度;海底地质条件增加了施工难度。
根据材料“在我国尚无建成先例”分析,技
14.(1)图中①﹣⑤所代表的地质年代依次是()
14.(2)乙图中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14.(3)出现在④时期的生物有()
①三叶虫②恐龙③蕨类植物④爬行动物⑤鱼类
A. 古生代、元古代、中生代、太古代、新生代
B.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C. 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古代
D. 中生代、新生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答案】B
【解析】读“地质年代示意图”,根据图中时间可以判断,图中②~⑥的地质年代依次
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答案】A
【解析】②为元古代,元古代:出现陆地。
有藻类等低等生物,原始生命开始。
【答案】B
【解析】④时期为中生代,主要生物是爬行动物:恐龙和爬行动物。
15.(1)2014年12月,护航编队在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很小,原因是________。
途经北印度洋海区时为________(顺/逆)风________(顺/逆)水。
15.(2)图中B处海岛类型为________,近年来为了应对海平面上升,B所在国家建了许多人工漂浮岛屿,其属于利用海洋的________资源。
15.(3)图中C海域是世界上风暴潮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试从气象、地形、水文、海
湾形态等角度分析原因。
________。
15.(4)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请简要分析该现象形成的
主要原因。
________。
【答案】位于赤道低气压带或盛行上升气流, 顺, 顺
【解析】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风力弱。
冬季
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经北印度洋向西航
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答案】珊瑚岛, 空间
【解析】B处海岛面积小,海拔低,为珊瑚岛。
建人工漂浮岛屿扩大生存空间,是利
用了海洋的空间资源。
【答案】雨季飓风多发;沿海地势低平;河流径流大;喇叭形海湾加剧潮势
【解析】C海域为孟加拉湾,夏季多飓风活动;海湾呈喇叭形状,加剧风暴潮的潮势;入海河流径流量大,受潮水顶托作用,易形成洪涝;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风暴潮影响
范围广。
【答案】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索马里海域底层海水上升,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大
量营养盐类
【解析】索马里以东海域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底层冷海水上升,形成上升补偿流,
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生,吸引鱼类觅食。
16.(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洋流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16.(2)③处的洋流和丙处的洋流对沿岸的气候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16.(3)有一艘轮船从我国的上海出发,驶往美国的洛杉矶,借助哪些洋流可以加快
航行速度?
【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