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参考答案20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一本好书,如同一位良师益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离不开好的作者,更离不开优秀的传播者与解读者。

文化语言的传播者,语文专家,河南省教育学会执行理事长吴伟老师爱书如命。

走进他的家,就仿佛走进了书的森林王国,到处是书香的味道。

他说:“一个人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行是长期读书积累而来的”。

是文化的传播者和解读者,用人格魅力诠释文字的博大精深。

呕心沥血,
授知识是他的使命,从寒窗苦读到今天的功成名就,用他的话说,没有书,就没有今天的似锦前程。

他做到了读书的高境界,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心旷神怡休戚相关废寝忘食卓尔不群
B.沁人心脾息息相关宵衣旰食卓越不凡
C.沁人心脾休戚相关宵衣旰食卓尔不群
D.心旷神怡息息相关废寝忘食卓越不凡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他做到了读书的高境界,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B.他达到了读书的高境界,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C.他达到了读书的高境界,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使自己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D.他做到了读书的高境界,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 题。

经常看到媒体呼吁献血,让人感觉血液似乎一直不够用。

其实,
期限是采血后的 21 天内,血小板制剂是 4 天内,血浆制剂是 1 年内。

除此以外,血液制剂需要“ABO 血型”和“RH 血型”等不同的血型,定
个人的安全献血量不能超过全身血量的 1/10,而献血量又与献血者体重密切相关:体重越大,血量就越多;体重越轻,血量就越少。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血液是需要定期采集的
B.血液定期采集是一种常态
C.定期采集由血液特性决定
D.定期采集血液至关重要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6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8.D
(解析: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此处放在“感到”的后面,应该用“心旷神怡”。

息息相关:形容彼此关系非常密切。

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

“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

此处用“息息相关”合适。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勤奋专心。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

此处用“废寝忘食”才合语境。

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卓越不凡:有超出一般人的能力,表现出与平凡人的不同。

此处两个词语均可。


19.C
(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应该是“达到……高境界”而不是“做到……高境界”;二是语序不当,应该将“为他人‘传道、受业、解惑’”“用自己采集酿就的知识”两句对调位置;
三是成分残缺,应该在“成为一部令人受用不尽的‘书’”之前加上“使自己”。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 分)
【参考答案】
①排比的构成:围绕着共同的话题进行,有三个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句子(2 分)。

②表达效果: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渲染了他对读书的
热爱,表现他读书时的自由与快乐。

(3 分)
【相关知识】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排比的修辞功能可以概括为“增文势”、“广文义”。

排比项排叠而出,语气一贯,节律强劲,各排比项意义范畴相同,带有列举和强化性质,可拓展和深化文意。

【评改细则】
①排比的构成:围绕着共同的话题进行(或者“内容相关”、“意义相近”等类似表述,1 分)有三个结构相同(或“三个结构相似”“三个类似的偏正短语”等类似表述,1 分,改点不提“三个”不给分)、语气一致的句子
②表达效果: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形式效果 1 分,此三句答对其中一个即可给分),
渲染了他对读书的热爱,表现他读书时的自由与快乐。

(内容效果 2 分,答到“读书”的“热爱与快乐、自由”等类似表述给 2 分;若没有“读书”,则扣 1 分)
排比构成:得结构内容2 分;表达效果:形式效果 1 分,内容效果 2 分。

21. A
(根据前后内容看出文段围绕“血液”来讨论,故排除 CD 两项。

B 选项统计的“常态”在后文中并未涉及,故选择 A)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
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6 分)
【参考答案】
①血液制剂有使用期限②保持血型多样性③献血时要考虑体重(一点2分,三点6分。


第 1 句补充评分:此处回答“血液需要定期采集”的第一个原因。

能明确对象“血液制剂”“血制品”“采集的血液”等,得 1 分;能明确“有使用期限”“有保存期限”“有保质期”等意思,得 1 分。

第 1 句主要问题:表达不严谨,表意模糊。

如对象笼统答“血液”“制剂”或没有对象,有使用时限则笼统答“有期限”“有时长”“时间不同”等。

第 2 句补充评分:对应前面“定期采血”,后一句句式上应该是动宾结构,要有动词;需有“多样性”“丰富性”“不同的”“各类”“各种”等来(1 分)修饰“血型”(1 分)。

第 2 句主要问题:未能表达出“多样性”的意思,未能写出“血型”这个关键概念。

第 3 句补充评分:能全面概括出“献血受体重影响”“献血要考虑体重”之意给 2 分,若笼统答出“献血要根据自身情况”“献血要因人而异”等得 1 分,若单方面谈及“重的人可以多献血”“体重越大,献血量也越大”“献血的人不能太瘦”等的 0 分。

第 3 句主要问题:多数学生不能明白此空是“定期采血”的第 3 个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