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选修) 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选修)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35*2=70分)
1.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事做人的。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斗,不屈不挠。
以下材料说明()
A.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 哲学是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答案】B
【解析】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这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命由天定”与“人定胜天”属于世界观,在不同的世界观指导下,人们面对困难采取了不同的做法,这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故B选项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排除;C说法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厘清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是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恩格斯的这个论断说明()
A.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B
【解析】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真正推动哲学前进的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说明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故B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哲学是一门科学,但并非是“科学之科学”,排除;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 “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阅读题文可知,题文要你选出对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哲学有正误之分,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故C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4. “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切,仰观宇宙之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说明( )
A. 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
B. 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C.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D.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答案】A
【解析】“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切,仰观宇宙之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这说明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A项正确;哲学并不是综合性科学,B项不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C项缩小了哲学研究对象的范围,C项不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观点错误,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5.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世界是否可以被感知的问题
B. 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说法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说法错误,C 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答案为C。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需要理解并记忆。
6.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A符合题意,B是唯心主义的分类,C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D是哲学中的两个对子之一,答案为A。
考点:哲学的基本派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需要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两个对子、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7. 下列选项与漫画《绣品枕头》哲学立场相同的是( )
A. 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B. 水是万物的始基
C. 知识是存在的映象
D.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漫画类选择题,考生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
工作汇报是“绣品枕头”,说明有些人不实事求是,只注重做表面文章,从哲学上看属于唯心主义,故A选项符合题意;B、C、D均属于唯物主义,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不是绝对的。
我们不能说--切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一切唯心主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因为旧唯物主义也有缺陷,比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在总体上是正确的,但是它的观点往往只借助于直观和猜测,因此在细节上是模糊的,没有建立在科学实验和科学成果的基础之上。
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存在着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缺陷。
同样,唯心主义从总体上和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但是它们的某些观点也有合理成分,比如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就包含了大量的辩证法思想,这些思想被马克思吸收,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一部分。
8. 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
毛泽东的这一论断说明()
A.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
C. 马克思主义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选项A说法错误,因为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故排除;选项CD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
上述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的特征,故选项B正确。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 新民主主义文化
B.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毛泽东思想
【答案】D
【解析】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革命的具体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故D选项符合题意;A、B、C 均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D。
10. 《坛经》记载:时有风动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话反映的是()
A. 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B. 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C. 正确的运动观
D. 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仁者心动认为人的主观想法决定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A排除,B 正确,C说法错误,是错误的运动观,D没有体现,答案为B。
考点:唯心主义
点评: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世界观,需要明确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11.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
A.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B
.................................
12.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
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 都承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B. 都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 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 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答案】D
【解析】孟子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老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们共同点在于都否定存在决定思维,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正确选项为D。
【点睛】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13.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A.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 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C. 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 否定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答案】B
【解析】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当做这个世界的本源,这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的依据。
故B选项表述正确。
其他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考点定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名师点睛】比较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一方面要看到三者之间的历史联系,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正确主张那里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明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局限性,因而具有科学性。
14.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往往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因为( )
A. 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 存在决定思维
C. 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