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一
活动目标:
1.用找反义词的方法学习汉字。

2.培养学生积累反义词和运用反义词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积累生活中的反义词。

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趣。

1.“反话”游戏。

(教师说或模拟前边的词语,学生答出它的反义词并做动作)
大西瓜——小西瓜上——下左——右前——后蹲——站出——入
2.揭题。

(1)在刚才做的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投影“反义词”)
(2)揭题:小朋友们,听说今天反义词乐园里将要举办很多趣味比赛,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反义词乐园参赛吧!(投影“反义词乐园”)
二、看图说反义词。

1.看图猜反义词。

(1)这是看图猜反义词赛场,凡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都可以获得入场券。

(2)根据投影图说反义词。

2.看图辨方向。

(1)小朋友,当你在野外迷了路,千万别慌张,我们可以看图辨别方向。

(投影出示方位图)
(2)小朋友能找出图中的反义词吗?同桌互相找一找。

(3)指名找。

3.看图找反义词。

(1)今天的比赛精彩极了,小动物们也赶来参加比赛了,你敢跟小动物们比一比谁最棒吗?请在四人小组内看图互相找出图中的反义词。

(投影出示图)
(2)各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交流。

三、你说我对。

(先投影出示前边的词语,答对后相机点击后面的反义词。


“你说我对”赛场的两名小主持人邀请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对反义词。

请男生说,女生对。

四、我有一双慧眼。

过渡:接下来小朋友们要用充满智慧的小眼睛来找反义词了。

1.你准能认出我们。

(投影出示)
例: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前)——(后)
(1)你开门,我关门。

()——()
(2)小明出来,我进去。

()——()
(3)小兔的耳朵长,尾巴短。

()——()
2.投影出示《龟兔赛跑》的动画和一段话。

师:小白兔和小乌龟正在进行比赛跑步呢,请小朋友先看动画片再读故事,找出文中的反义词。

龟兔赛跑
一天,小白兔和乌龟比赛跑步。

第一次小白兔跑得快,乌龟跑得慢,小白兔胜利了。

第二次比赛,由于小白兔不谦虚,结果失败了。

3.投影出示古诗《画》。

师:古代诗人王维也来到了我们的'反义词王国,他要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诗中的反义词。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五、我会说。

过渡:“能说会道”赛场正等着小朋友们来参赛呢!
1.说句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反义词:
(1)骆驼长得(),羊长得()。

(2)马路(),山路()。

(3)冬天(),夏天()。

(4)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

2.我也能用反义词编一句话。

(1)自己找合作伙伴编。

(2)推选说得好的同学说。

六、抢答赛,看谁说的反义词多。

(投影出示)
反义词(我会填)胜—()好—()天—()早—()方—()头—()快—()冷—()爱—()来—()
七、找对手。

能干的小朋友,你想找到自己的对手吗?现在我们请表现最好的8名同学上来玩找对手的游戏。

比如:举黄色卡片的同学问:“我是‘紧’,我的对手在哪里?”举红色卡片的同学回答:“你的对手在这里,我是‘松’。


正——反冷——热
容易——困难
冷淡——热情
虚伪——诚实
八、找一找生活中的反义词。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反义词,把你找到的反义词告诉大家。

(1)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课前找到的反义词。

(2)比一比谁是棒小孩,请举手说。

九、操练场。

比赛已经进入尾声,最后一站是操练场。

请你写出教室里的反义词。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二
1、草原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课前准备:
1、草原风光图。

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

介绍作者老舍。

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

比如:
(1)草原是辽阔的,一望无际?
(2)草原是美丽的,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
(3)草原是充满生机的?
二、初读课文,走进文中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

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
(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
学习两首古诗,领悟诗意,做到感情朗诵、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

(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两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杜甫)。

你们对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

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


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

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
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

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

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

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

诗人想象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9、小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诗句意思。

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

释疑。

如:生——升腾、升起。

川——河流。

紫烟——紫色的云雾。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

(配乐)
12、抽生读,评议。

比赛读。

齐读。

13、练习背诵。

三、学习《绝句》
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

(注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


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

5、抽生读诗。

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6、齐读。

7、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

(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学情况。

(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飞翔于蓝蓝的天空。

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

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

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

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泊在门前江中。


(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愉快的心情。


9、抽生读、唱、说、画,评议谁学得最好?
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

(配乐)
11、齐朗诵
12、练习背诵。

拓展训练
1、背两首古诗
2、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范文篇四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知道傣族吗?它有什么风俗呢?
(板书:泼水节)
1961年,周总理来到傣族,和傣族人民共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泼水节。

(板书:难忘的)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傣族,看一看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场面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找出文中要求学会的和会认的字,用圆圈和横线标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3、小组合作练读生字。

4、用多种形式巩固生字。

5、同桌之间合作读文。

(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方式,如轮读,齐读等)
三、精读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1、2自然段:
◇ 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 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弄清泼水节的时间以及傣族
◇ 指导读好人们高兴的心情。

2、导读第3自然段:
◇ 指名读,思考: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 从这些欢迎的场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赶来”“四面八方”“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等词句中体会人们对总理的欢迎及热爱)
◇ 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迎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3、导读
4、5自然段:
◇ 设疑:
周总理是怎么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 小组合作学习4、5段:
划出有关句子,相互读一读,说一说。

◇ 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

相机理解“祝福”一词,想一想,总理和傣族人民会互相祝福什么呢?
◇ 交际互动:
师演总理,生当人民,互相祝福。

◇ 引导学生设疑讨论:
姑娘和小伙为什么会流下幸福的热泪?
指导朗读“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的呢”。

◇ 你们想看看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盛况吗?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

指导朗读:让我们把人们的欢乐心情给读出来吧!自由练读4、5、6自然段,再选择喜欢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听。

4、导读7、8自然段:
师述:在这一天里,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他们泼啊、洒呀!他们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多么难忘的时刻呀!让我们也一起记住1961年这难忘的泼水节吧!齐读7、8自然段。

四、扩展升华
1、课后查资料,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小组内交流。

2、收集周总理的故事,读一读。

小学语文教案篇五
一、引导交流,启动情感。

1、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画的画,请一两位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树,教师引导学生说清楚喜欢的树长在哪里,长得什么样,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交流活动:我喜欢的一棵树。

3、配合优美的乐曲,教师课件出示插图导入新课,用甜美的声音朗读《杨树之歌》。

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初读诗歌。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2、学生自由展示,教师听读正音,相机引导认字。

要求:选读自己读得最流利的小节,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合作读。

三、品赏朗读,体验意境,领悟情感。

(一)品赏第1小节。

1、教师语言渲染:“杨树长在蓝蓝的天底下,他们的根扎在绿色的大地上,多么像一位位精神抖擞的小伙子哟!你们听,他们在风中唱起了歌。


课件展示杨树摇头晃脑边笑边唱的动画形象。

读一读第1小节,读出杨树的快乐心情,怎么快乐就怎么读。

2、学生自由展示。

教师引导:把自己想像成一棵快乐的杨树,读出快乐的感觉。

教师关注学生朗读时的情感态度,鼓励带表情读,比较朗读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及时鼓励。

要注意学生朗读时对“哗啦啦、欢快、响亮、悄悄地”等词语的个性化处理,
不必强求一致。

3、教师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小杨树们,配上动作表演读,读出你们快乐的感觉吧!
(二)品赏第2小节。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体会诗歌意境:“请大家欣赏一下课文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2、播放一段悠扬的轻音乐,教师引导:闭上你的眼睛,想像你就是图上的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或者就是你自己,来到了大杨树下,做着你喜欢的事情,听听杨树快乐的歌。

3、听到杨树的歌了吗?他的歌里唱什么,怎么唱?小组互相说一说后大班交流。

4、多种形式读第2小节:教师引读。

小组读。

个人读。

比赛读。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本小节明快的节奏和喜爱杨树的感情。

5、结合看图和朗读理解“聊家常、悠闲”的意思。

可想像:老奶奶在聊什么?引导观察:老爷爷下棋时心情怎样?你平时做什么事情感到心情最轻松?
6、再读第2小节,想一想: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会对大叶杨说什么?
(三)品赏第3小节。

1、轻声读第3小节,展开想像,读完后说说你觉得诗中写的什么最美?
2、把你读诗时想像到的用油画棒画一幅简笔画。

3、利用投影仪交流:展示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上的景物。

4、引导学生美美地读一读第3小节。

5、积累词语:金色的()翠绿的()金黄的()
四、感情诵读,升华情感。

1、教师语言渲染:“孩子们,许许多多的大叶杨美化了我们的环境,他们默◇ 我们再一起有感情地读读《杨树之歌》,表示我们对他们的热爱吧!”
2、配乐朗诵。

五、编一编:
鼓励学生课后再听听自己喜欢的树在唱什么歌,写下来,或者,把自己编的大叶杨的歌词写下来。

六、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本课要认的字较少,教师可引导互检。

宜在写字指导上下功夫。

学生观察写字,自评互评,教师再作示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