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衰老产量生理特性及多效唑对小麦叶片衰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农号”小麦倒二叶和倒三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不如旗叶明显(图3.2),在倒二叶中,扬花后14d至26d对照小麦SOD活性与CNl7、CNl9接近甚至略高,但在后期对照小麦SOD活性迅速下降,“川农号”小麦清除活性氧的优势又表现出来。
在倒二叶中,CNl8清除活性氧能力优于CNl7和CNl9,而在倒三叶中CNl9优于CNl7和CNl8。
3.“川农号”小麦上三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图4.1“川农号”小麦花后旗叶CAT活性的变化
Fig.4.1ChangeofCATactivityin“Chuannonghao”wheat
flagleafafterflorescence
过氧化氢酶能有效清除细胞内过量的H202,它与SOD协同作用,共同维持植物体内活性氧的平衡,从而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小麦叶片中CAT活性的变化与SOD活性的变化情况不同,从图4.1可知,在开花后14d内,。
川农号”小麦和对照组小麦在引起叶片衰老的氧化作用的压力方面几乎没有区别,在扬花后14d,对照小麦CAT活性急剧下降,而后进入平缓的下降期,至扬花后32d其CAT活性接近零。
“川农号”小麦在扬花后14d至29d,CAT活性保持一定的幅度下降,到扬花后29d,CAT活性急剧下降,至扬花后35dcAT活性接近零。
这说明“川农号”小麦在扬花后期有更强的延缓叶片衰老的能力。
图4.2"ill农号”小麦花后倒二叶(左)、倒三叶(右)CAT活性的变化
Fig.4.2ChangeofCATactivityin。
Chuannonghao”wheatthesecond
leaf(1eft)andthethirdleaf(right)afterflorescence在倒二叶中,“川农号”小麦CAT活性的变化呈现出下降一保持平缓一再下降一再保持平缓一再下降这样一个梯状的变化曲线(图4.2),而对照小麦从扬花后始终保持一定的幅度下降。
在倒三叶中,由于小麦等一年生植物中叶片衰老的顺序为自下而上,倒三叶中的代谢过程较旗叶和倒二叶快,产生的活性氧就多,所以CAT活性较高,但是它的这种高CAT活性的优势并不长,在扬花后14d其CAT活性急剧下降,在扬花后21d,CAT活性已经开始接近零。
4.“川农号”小麦上三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与小麦叶片衰老密切相关,植物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主要是一些代谢过程中的酶,在氮素代谢中起着代谢库的作用。
因此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多少,与植株体内的代谢强度有关。
从图5.1可知,“川农号”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小麦高,“川农号”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平稳——下降的波浪形曲线变化。
而对照
图6.2“川农号”小麦花后倒二叶(左)、倒三叶(右)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MDAcontentin“Chuannonghao”wheatthesecondFig.6.2Changeof
leaf(1eft)andthethirdleaf(rightlafterflorescence在倒二叶和倒三叶中,随着小麦生育期的进行,MDA含量不断上升,MDA为细胞膜脂过氧化指标,它既是过氧化产物,又可强烈地与细胞内各种成份发生反应,使多种酶和膜系统遭受严重损伤。
MDA含量大幅度升高标志着植株快速转向衰亡。
对照组小麦MDA含量比“川农号”小麦高,说明对照组小麦体内发生了严重的氧化作用,其光合器官受到的损伤程度比“川农号”小麦严重。
6.“川农号”小麦农艺性状的考察
6.1产量性状的考察
表3“川农号”小麦产量构成因素
续Table3Theyieldcomponentsof。
Chuannongbao”wh嘲t
表94个小麦材料的产量与对应的相关系数
Table9Theyieldoffourwheatmaterialsandcorresponding
correlationeoefficient
因素Vn.2rSrtto05to01
结果20.9115”0.29093.13380.950.99
“表示极显著水平,显著水平为0.0l
7.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小麦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7.1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7可知,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在扬花后各时期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比对照高,其中处理浓度200mg/L的效果明显,扬花后7d开始,各处理组的净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且对照的降低速率比其他处理组快。
小麦扬花后,叶绿素含量逐渐上升,不同浓度PP333处理后,叶绿素含量的上升速率明显比对照高,从扬花后7d开始,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在扬花后7d至14d期间,对照叶绿素含量快速下降,而其他处理组叶绿素含量下降速度平缓。
这表明PP333处理可减缓旗叶叶绿素下降速度,促使小麦旗叶持久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累积和小麦产量的提高。
图7多效唑处理后小麦旗叶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
Fig.7Changeofchlorophyllcontentandnetphotosyntheticrate
inwheatflagleafaftertreatmentofPP瑚
7.2不同浓度多效唑对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小麦扬花后,随着功能叶逐渐衰老,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日趋下降,由图8可知,不同浓度PP333处理后,200mg/L处理组SOD活性缓慢下降,而其它处理组,在小麦扬花后,SOD活性剧烈下降,从扬花后14d开始,SOD活性下降速度减慢,其中400m∥L处理组,在扬花后14d至29d期间,SOD活性有一缓慢上升趋势,而后进入速降期。
小麦旗叶中CAT活性在扬花后21d至35d期间,变化趋势相似,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缓减期,而在扬花后前21d,CAT活性变化比较复杂,其中对照、100mgn。
和200mg/L处理组在扬花后前14d,CAT活性缓慢下降,而后进入速降期,而400mg,L处理组在扬花后7d开始CAT活性就进入了速降期。
由此可见,适当浓度的PP333处理可增强SOD和CAT活性,提高它们之间的协调性和细胞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有效地抑制了细胞质膜的过氧化作用。
而浓度过高或过低,对s0D和CAT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图8多效唑处理后小麦旗叶中SOD和CAT活性的变化
Fig.8ChangeofSODaetivityandCATactivityinwheat
flagleafaftertreatmentofPP瑚
7.3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降低与小麦叶片衰老密切相关,由图9可知,不同浓度PP333处理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在总体下降趋势中有一个增高期,100mg/L和200mg/L处理组比400mg/L处理组对减缓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速度的效果更为明显。
小麦扬花后,随着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加剧,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不同浓度PP333处理后,丙二醛含量的变化不同,100mg/L和200mg/L处理组丙二醛含量比对照低,而400mg/L处理组则高于对照。
以上表明,适当浓度的PP333处理减缓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延长了功能叶片光合时间,提高了旗叶的光合能力及对氮素的利用和转化能力,而浓度过高,则加剧了膜的损伤和破坏程度。
图9多效唑处理后小麦旗叶中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Fig.9ChangeofsolubleproteincontentandMDAcontentinwheat
flagleafaftertreatmentPP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