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论文
浅谈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论文
李白——盛唐诗坛的伟大旗手,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不仅表达出最强烈的浪漫主义思想,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浅谈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仅李白杰出的诗作值得我们欣赏、品味,他的追求自由,藐视权贵,向往美好的感情等浪漫主义思想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杜甫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天子叫李白的时候,他都可以拒绝上船,还自称是酒中的神仙,言外之意,我可以不听皇帝的号令,其酣然醉态彰显了李白不畏权贵的个性,也让他浪漫、可爱、无拘无束的形象深入人心。

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带给人一种浪漫的色彩。

那么,李白的诗歌反映了哪些浪漫主义的思想呢?
一、浪漫思想之——高调隐居,积极入世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这是传统文人对隐居的定义,也是他们对生活的理想。

这其中段数最高的大隐,就是说隐居就要隐在热闹喧哗、卧虎藏龙的朝廷,一腔救国救民的情怀,却丝毫不为名利所动,权倾朝野同样泰然处之。

这才是真正的隐士,在古人看来,唯有胸怀天下又虚怀若谷的人,才是隐者中的顶尖人物。

而谈论到唐代人的隐居,它似乎与我们的`认知很不相同。

唐代人隐居并非为了摆脱功名利禄的烦恼,相反,隐居往往成了通往仕途的捷径。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那个被所有教科书称为“清高狂客”的李白,实际上非常入世。

他所有的高调的隐居,其实都是荡平仕途坎坷的低调炒作。

李白在每个地方隐居的时间都很短,隐了一阵马上就换到另一座山,大有“唯恐天下人不知”的感觉。

隐居本来是件安静的事,为什么要天南地北地折腾呢?因为李白的目的不在隐居,而在于隐居背后带来的关注。

等到唐玄宗注意到他,下诏让李白入京时,他立刻放弃隐居生活,跑去当官了,而且还写下了一首很是昂扬的诗。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岭别儿童入京》
作这首诗时,李白四十二岁,但是以他的率真,丝毫没有“人到中年万事休”的伤感。

诗的最后两句写得尤其酣畅淋漓,多少踌躇满志的人听后都新潮澎湃,热血沸腾。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似乎是李白一生最喜悦的时刻,豪放、旷达,志得意满又溢于言表!虽然后来的经历证明此时的李白高兴的太早了,他在当年不过是太平盛世的一个点缀。

李白生于太平盛世,在整个知识分子阶层都摩拳擦掌想要干一番大事的时候,他选择跑去隐居。

不管结局怎样,李白的高调隐居吸引了皇帝的注意,是一次成功的自我炒作行为。

他的炒作并不高明,但却令人感动。

不管是为了求官还是求财,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是希望为朝堂效力,李白的独辟蹊径和标新立异,不过是想成为唐朝耀眼的存在。

李白没有考虑过,假如皇帝永远注意不到他,自己的隐居岂不是自毁前程!历史上,恐怕只有像李白这样的人,才能对生活抱有如此天真而浪漫的幻想,并且敢于拿青春和未来大胆地赌上一场!
二、浪漫思想之——爱情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行》
“青梅竹马,白头到老”是最完美的爱情模式,这是古代传统的
爱情道德。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的爱情观,也开创了“两小无猜”的爱情模式。

李白认为爱情应该是从相知相许到相伴一生,似乎隐藏着爱情的能量守恒,这个定律说到底就是“不离不弃,从一而终”。

李白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关于爱情的浪漫思想。

情人对爱情的态度,应该是坚贞的、执着的、专注的。

从两情相悦到白头偕老,看似简单,实则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唯有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方能见证纯粹的爱情。

这样的思想难道不浪漫吗?诗中的故事,几乎是每个女孩浪漫的梦。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这是李白的《秋风词》。

“长相思,催心肝”,通达明澈如李白,也放不下一个“情”字。

单从上述的两首诗,我们就可以对李白的浪漫的爱情观有所了解。

不论是古代男人三妻四妾,还是现代人对爱情漫不经心的态度,都和李白诗中对爱情的描述相去甚远。

李白向往的爱情,无疑是纯洁、不容玷污的,这是所有女人追寻的最完美的浪漫的爱情。

三、浪漫思想之——踏歌畅饮,不畏强暴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地之道,得之于心,然后吐之为文章”,这就是李白的诗歌。

儒、道、侠三种思想奇妙地统一于李白的思想性格和气质中,这使他的诗歌创作中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继承并发展了屈原的传统,他把自己“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理想和道家愤世嫉俗的
精神以及游侠思想中反抗强暴、救弱扶倾的精神结合起来,对祖国表示了热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话早已被广为流传,成为不向权贵屈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语句。

在浪漫主义的人生理想与残酷严峻现实政治的矛盾中,李白经常陷入一种悲愤不平、失望痛苦的情绪中,他对封建制度所孵育出来的黑暗现象表示了深刻的憎恨和愤怒,并且对统治阶级中的权贵们表示了强烈的反抗和蔑视。

总而言之,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那夸张的比喻和富于变化的语言无不表现其热烈激昂的浪漫主义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