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产业结构分析讲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具体思路是,用前两年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 生产率表示短期效益,经过标准化以后对其进行 排队,求得相对得分,用每个产业各自实际的增 加值增长率标准化值作为增长率得分,与效益得 分进行对比,求得其相对差,然后由这个相对差 对增长率进行修正,求得本年度的合理增加值速 度,通过这个合理速度求得合理增加值,再通过 合理增加值求出合理比重,然后与实际增加值及 其比重进行比较,各个产业实际比重与合理比重 发生偏差的部分就作为不合理比重 ,取其绝对
值。),用表 p j,t示。Pt则表示(j=1,2,…)的
集合。
pj,t
1
2
g j,t1
g j,t2 k j,t1
g j,t2 k j,t2
g j,t3
1 2
g j,t1 k j,t1
g j,t3 k j,t2
长率 (j=1,2,...)数据的集合。
▪
▪
y j,t
g j,t g j年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本文 采用每个劳动力所生产的增加值),用 v表j,t 示。 〔这里的下标为t,是为了计算由t-1,t-2年的
效率所决定的第t年的合理产业结构〕Vt则表示t 年度 (j=1,2,...)的集合。
105172.3
16117.3
52980.2
36074.8
8214
2003
117251.9
17092.1
61274.1
38885.7
9101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行
业
总
计
农、林、牧、渔服务业
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
通信业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
邮电通信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
分别为: yj,t y j,t min( Yt ) max( Yt) min( Yt )
vj,t v j,t min(Vt ) max( Vt ) min(Vt )
pj,t p j,t min( Pt ) max( Pt ) min( Pt )
指数
比重0 速度0
=(0.146 2.9) (0.522 9.8) (0.332 8.7) (0.153 2.9) (0.504 9.8) (0.343 8.7)
8.427 1.0072 8.367
8.427 8.367 0.06
三、产业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变动的影响
▪ 5、计算每个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并将其标准化, 综合效益用标准化后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 的平均数表示。
▪ ① 先计算综合效益,综合效益用 z j,t表示,用前
两年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标准化后的值、前两年平
均的资本生产率标准化后的值平均计算而得,公 式表示为:
z j,t
1 2
vj,t
▪ 生产率指数是从动态上考察生产率变动相对程 度的指标。它反映报告期生产率与基期生产率对 比的相对增长率。
▪ 如同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样, 我们可以用指数分析方法分解结构变动对生产率 的影响。
▪ 设入代表P的为报比生告重产期,率,Pi指为有数第两,i个行W公业i为式的第可生i以行产计业率算投,出入1代⊿占表P全:基行期业,投2
社会服务业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
电影电视业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
社会团体
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100.0 0.8 1.3 16.5
11.7 4.8 26.7 19.7 5.5 9.4 2.7 6.8
1.9
7.7 1.0
pj,t
▪ ②对再其进行标准化,记为 zj,t
zj,t z j,t min( Zt ) max( Zt ) min( Zt )
2.1
7.9 0.9
100.0 0.8 1.0 18.0
10.9 7.1 23.9 16.8 5.7 11.6 3.0 8.4
2.1
7.8 0.9
100.0 0.8 1.0 17.8
10.3 7.5 23.5 16.5 5.8 12.1 3.0 8.6
2.2
7.9 0.8
我国统计年鉴上的行业分类
农、林、 牧、渔业
年份
2002 2003
2002 2003
国内生产
总 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比重%
100.0 15.3 50.4 34.3 100.0 14.6 52.2 33.2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3 2.9 9.8 8.7 9.3 2.5 12.7 7.3
▪ 结构影响指数为:
结构影响= 比重1 速度0
的区别是后者用拉氏指数,前者用派氏指数。
四、产业结构年度变化的综合统计评价
▪ (一)思路
▪ 产业结构评价是统计评价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产 业结构评价中,多数都是利用历史数据对产业结 构的演变进行长期评价,而在众多的统计年度评 价指数中,目前还缺乏对于产业结构年度变化的 综合评价指数。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每年都会发生 变化,如果能找到一种综合评价产业结构年度变 化合理性及程度的方法,对于政府及时调整产业 政策就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描述和评价产业结构 年度变化的合理性,其难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 方面,一是短期评价的标准问题,二是如何综合 成为一个指数。
公式1: ▪
▪
n
n
P (Wi2 Wi1) )Pi2 (Pi2 Pi1 )Wi1
1
1
▪ 公式右边第一项就是由行业投入结构变化带来的 全行业生产率变化。
▪ 公式2:
n
n
P (Wi2 Wi1) )Pi1 (Pi2 Pi1 )Wi2
1
▪
1
公式右边第一项同样为结构影响指数。公式1和2
1
▪ 这生里 产G量是中总的增比长例率,,gi是ρ部i=v门i/V的是增部长门率生。产量在总
▪ 可见,经济的总增长率等于部门增长率和各部门产出数 量的比重乘积之和。一般来说,各部门产出的增长率并 不相同,当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时,各部门产出在总产出 中的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总增长率发生变化。
经济增长率指数= 产▪业增加值比重产业增长率
▪
j=1,2……
v j,t
1 g j,t1 2 l j,t1
g j,t2 l j,t2
▪ 3、计算第j产业前两年平均的资本生产率(本文 采用了每单位基本建设投资所产生的新增增加值, 这是由于基本建设投资属于当年新增资本而非总 资本,所以分子上应该对应的就是新增增加
▪ 生产率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出和投入之比。生产率 是根据投入和产出来计算的,投入和产出可以分 为不同的类别。投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 劳动投入,另一部分是资本投入。产出按其范围, 也可分为不同的口径,一是总产出,二是总增加 值即国内生产总值,三是净增加值即国内生产净 值,四是扣除要素投入以后的产出即生产税净额 和营业盈余。产出和投入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不 同的生产率指标。
的新增资本用 k j,t 表示〔在后面的计算中将采用
每年基本建设投资新增固定资产指标〕,第j产
业在第t年的劳动投入人数用 l j,t 表示(在后面的
计算中将来用各年度就lj,t 业人数指标)。计算步骤 如下:
▪ 1、首先计算第j产业的增加值在第t年的年度增
长率,用 y j,t 表示。Yt则表示t年度各产业的增
6054
1998
78345.2
14552.4
38619.3
25173.5
6308
1999
82067.5
14472.0
40557.8
27037.7
6551
2000
89468.1
14628.2
44935.3
29904.6
7086
2001
97314.8
15411.8
48750.0
33153.0
7651
2002
▪ 在一般分析中多数都用某一产业的比重上升或下 降来说明问题,但综合起来是什么情况?由于各 产业比重的总和是一个百分数,年度变化以后也 仍然是百分之一百,而且这些比重是互相决定的, 由于上升和下降有正数和负数,综合起来的结果 往往是互相抵消的,所以很难得到一个全面的综 合评价指数。
▪ 这里的的思路是:评价产业结构短期变化的合理 性,应该以宏观经济效益为标准。效益高的产业, 其发展速度理应快一些,这些产业的增加值在所 有产业中的比重应该有所增加;效益低的产业, 其发展速度应慢一些,这些产业的增加值所占比 重应该有所下降。实际的产业结构变化未必能与 由效效益所确定的产业结构变化保持一致。可以 认为,不能保持一致的部分就是产业结构变化中 的不合理部分。那么,对每个产业来说,其中不 合理的比重有多大?对全部产业来说总的不合理 程度有多大?这就是下面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 协调性标准:比例是否合理 ▪ 效率标准:是否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是否最
大产出,是否高效 ▪ 可持续发展标准:环境影响、短期和长期行为
▪ 行业分类情况: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 亿元
年份
国内生产 总值
三次产业的增加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元/人)
1978
3624.1
1018.4
福利业
二、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可以用指数的方法直接测算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 的影响。
▪
设有n个生产部门,用V表示经济体系的总生产
量, 为:
用
Vi
表
示
i部
n
门
的
生
产
量
,
它
们
之
间
的
关
系
V vi
1
▪ 等式两边对时间求导,可以得到总增长率和部门
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n
G i gi
▪ 那么:根据统计指数理论,有下面的指数公式:
n
n
G1
1 g 0
1 g1
1
1
G0
n
0g0
n
1 g 0
1
1
▪ 其中等式左边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之比,等式 右边第一项是结构影响指数,第二项是固定构成指数。
运用结构影响指数可以直接测算出由于结构变化所引起 的经济增长率的变化程度。
1745.2
860.5
379
1990
18547.9
5017.0
7717.4
5813.5
1634
1995
58478.1
11993.0
28537.9
17947.2
4854
1996
67884.6
13844.2
33612.9
20427.5
5576
1997
74462.6
14211.2
37222.7
23028.7
100.0 0.8 1.2 16.4
11.5 4.9 26.1 18.6 5.8 10.5 2.7 7.2
1.9
7.8 1.0
100.0 0.8 1.2 16.5
11.3 5.2 25.6 17.9 5.6 10.7 2.7 7.8
2.1
8.1 1.0
100.0 0.8 1.1 18.1
11.4 6.7 24.5 17.4 5.7 10.9 2.8 8.0
▪ 第四讲 产业结构统计分析
一、产业结构的一般问题
▪ 什么是产业结构:生产体系整体内部构成要素的 各种组合及其关系
▪ 产业结构的数量表现:比例、比重 ▪ 产业结构分析的意义 ▪ 我们应该研究哪些结构: ▪ 行业产出结构、投入结构、劳动力结 构、
行业投资结构、行业资本结构、行业效益结构, 经济成份结构、结构协调性、等等 ▪ 产业结构合理性标准: ▪ 资源标准:资源优势和劣势
采矿业
电力、燃气
交通运输、 信息传输、
制 造 业 及水的生产 建 筑 业 仓储和邮政业计算机服务
和供应业
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租赁和商务 科学研究、 水利、环境 房地产业 服 务 业 技术服务和 和公共设施
地质勘查业 管 理 业
居民服务和 其他服务业 教
卫生、社会 文化、体育 公共管理和 育 保障和社会 和娱乐业 社会组织
值加总以后作为所有行业不合理比重的一个综合 评价值。这就构造了一个以百分数表示的产业结 构不合理程度的综合指数,我们把这一指数称为 产业结构年度变化失衡指数。
(二)方法和公式
▪ 假设国民经济总体有j (j=1, 2, 3......)个产业,第j 产业在第t年的增加值用 g j,t表示,第j产业在第t年
▪ 4、对各产业每年的增加值增长率,前两年平均 的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数据分别进行标准化 处理,标准化后的数据落在[0,1]区间内,以消
除量纲影响。用 yj,t vj,t p j,t , 分别表示第j
产业第t年的增加值增长率标准化值、劳动生产 率标准化值、资本生产率标准化值,其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