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课堂教学设计+教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联》课堂教学设计+教后反思
一、复习导入
1、文中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印象?
2 春联有哪些特点?
二、自主探究
今天我们来研究作者是怎样介绍春联的这些特点的。
学习活动一:
默读第一自然段
(1)画一画,春联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2)想一想,作者介绍春联内容丰富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3)第一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说一说,选择一两幅你喜欢的春联想象画面,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用“读了___这幅春联,我_____”的句式)
学习活动二:
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画一画,什么叫对仗?
(2)想一想,作者介绍春联讲究对仗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第二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说一说,画出这一自然段中的春联说说是怎么对仗的?文中其它几副春联呢?(想象画面,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用“读了___这幅春联,我_____”的句式)
把全班分成红蓝两队,明确学习任务后,自主思考
三、小组讨论
组长有序分工,带领组员确定每题最佳答案,按序号逐题汇报。
四、汇报交流
指定一小组汇报,其他组认真倾听,可以补充或改正。
活动一:
(1) 先读题,再汇报
讲解: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
这句话中把( )比作( ),说明春联( )。
(2)介绍说明方法:分类、举例子
(3)讲解结构特点:总分总
(4)想想画面,说理解
结合画面,抓住“芳草绿”、“杏花红”说说意思。
小结:这些春联的内容尽管各不相同,但是表达的都是人们欢快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营造了新年欢乐祥和的气氛。
有感情朗读,比一比谁能读出欢乐,读出希望。
活动二:
(1) 说说文中春联是怎样做到“词类相当”的?
(2)练习:a对对子
b春联连连看
C风拂万条柳雨( )万朵花填一填说理由
小结:正是因为春联讲究队仗、用词精当,所以读起来才会产生这种独特的声律美。
比一比,谁读得美
五、拓展延伸
1、除了课文中学到的,你还读过哪些春联呢?
2、贴春联也有讲究,一般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所以我们读的时候,一般也是先读右边,再读左边
六、课外探究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春联的起源与发展。
2、搜集有关春联的故事和传说,在小组里交流。
教后反思:
教语文以来,我一直都在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如阅读了一篇课文,要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读了一段文字,要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读了一句话,能说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而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特点有所忽略。
教学《春联》时由于时间原因晨读课匆匆上了第一课时,接着第一节上了第二课时,这也是我们组的研讨课。
一节课我表面心平气和但心里焦急万分。
下课了,任务只完成三分之二。
反思再三:自主学习了,小组讨论了,汇报交流了,学生不会的老师点拨了,学讲计划的步骤没错,是时间分配不够恰当,还是组长培训不到位没有明确组员各自任务?究其主要原因我个人认为在问题的设计上:1、问题太多,一
节课时间有限,讨论问题多,眉毛胡子一把抓每题都像蜻蜓点水,学生自主探究不充分,讨论没有实效。
2、问题难,像学习活动中的2、3小题,学生学过的说明文屈指可数,对说明方法更是了解甚微,对文章的结构特点理解得也很朦胧,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无从想起、无从说起,小组学习没有价值,时间白白浪费,以至于在汇报时老师虽努力引导点拨但还是没有完成目标任务。
如果将活动中的第2、3两个小问题去掉,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会节约一定的时间,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在小组汇报时由教师相机指导或讲解,或许本节课目标可以达成。
在践行“学讲”计划中,我努力实现了课堂的“形似”,但“学讲”不仅是一种模式,更是一种理念。
要让学生真正“学进去”除了把时间还给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机会还要设计切实可行的问题。
1、问题太易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问题太难学生思而不得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两者都不值得讨论。
2、所提问题应围绕一个目标,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生出智慧的火花。
只有真正“学进去”,才能真正“讲出来”,讲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