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荆象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荆象源
发布时间:2021-10-21T01:59:18.792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7期作者:荆象源[导读]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
淄博职业学院山东淄博 255314
摘要:首先对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从体制机制创新、培养路径创新、课程体系创新等方面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职;市场营销;卓越人才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
培养综合素质高,熟练掌握市场营销理论与技巧,具有学习、实践、创新、就业多种综合能力的“卓越”营销人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驱动型国家和社会的迫切要求。
一、关于“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美国的大学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别注重对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培养,重视“通才”的培养。
例如: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提出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提倡“百科全书式”教育,强调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恰当的比例融合于一体,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并占学生课程的一半。
(2)从20 世纪70 年代起,日本就提出了“培养理想的世界上通用的日本人”的口号,强调“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
日本商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原理性知识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3)目前,欧、美、日、韩等国家已将大数据上升为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对大数据商科人才培养相关研究高度重视。
2.国内研究现状
2010年教育部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启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自实施以来,效果总体显著。
王传毅立足国际化视野,基于PSM-DID 方法对德国“卓越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力图为探究我国人才培养成效给予方法论的指导。
林建在遵循“卓越计划”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培养方案,对其培养内容、标准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曲延春、张敏针对当前“卓越计划”背景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培养定位不清晰、培养体系不完善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给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具体到工商管理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框架和内容,金国峰和董富华认为了解企业对工商管理类学生的要求,改进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项益才认为经管类人才培养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唐新平指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实现从专业型到复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从被动知识传授到主动知识创新、从封闭型到开放型育人观念三方面的转变;郑海平提出基于CIMA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嵌入的卓越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蔡瑞雷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构建了校企合作卓越人才项目学生量化考评体系;郭爽基于系统科学的视角构建了一种集基础教育系统、科研发展系统和市场营销专业社会环境系统三要素为一体的结构模型。
综合来看,国内学者在卓越人才内涵上尚未形成统一概念,在培养路径上多从师资培养、课程建设、产教融合几个方面阐述。
关于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多集中于应用型本科,高职方面的研究和成果都极少。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对于“卓越计划”,高职院校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成熟的机制和方案,有师资问题、学生问题、成本问题等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实践去发现并逐步改进。
我院自2020年起选择了市场营销等部分专业进行卓越人才培养试点。
一年来,市场营销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进行了下述改革与创新。
1.体制机制创新
(1)创新班级组建方式,完善卓越人才的选拔机制。
第一学期末,学生提出进入卓越班申请,教学部根据学习成绩、导师(辅导员和专业课老师)推荐按1:1.2确定入围人选,通过组织面试,确定最终人选。
从第二学期开始,卓越班采用虚拟班级形式运行管理。
(2)构建卓越人才的量化考评体系,卓越班实行动态调整,每年更新25%左右。
2.培养路径创新
(1)利用现代学徒制培养积累的经验优势和资源,进行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卓越班学生每年要有至少1周的合作企业实践锻炼。
(2)成立沙盘协会、市场营销策划学会、市场调查学会等学生组织,依托真实的市场调查分析和营销策划项目,迅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卓越班学生至少要加入1个专业学会,积极参与学会活动。
(3)依托技能大赛,深化课程改革。
卓越班学生在校期间需参加至少1次院级以上技能大赛,班级内有5名以上同学获得“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称号。
(4)推进新媒体营销师和数字营销师1+X 证书的课证融合,卓越班学生均需参加1+X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
3.课程体系创新
(1)增加专业任选课,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在学院规定的任选课之外,卓越班单独增加2门专业任选课,(2)单独制定专业课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深度和难度、实践比例和自学比例均有所增加。
例如,《市场营销》课程增加了“国际市场营销”内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增加了统计软件的使用内容。
(3)设立讲座/报告必修任务。
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举办专题报告,教学部所有教师至少为卓越班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卓越班学生须听满10次报告/讲座。
(4)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指导卓越班学生利用中国大学慕课网等资源自主学习,利用中国知网等资源提高信息素养,助力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
参考文献:
[1]贺毅,叶昊.基于卓越计划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大众科技,2016,(12).
[2]尹国琳,徐娜.浅议工商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轻工教育,2013,(3).
[3]马军伟,王剑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8,(3)作者简介:荆象源,男,1972年12月生,山东淄博人。
淄博职业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