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黄冈教研备课精品套装】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黄冈教研备课精品套装】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共7题)
评卷人得分
1.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__ (填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属于__________ (填“纯净”或“混合”)物。
从石油中炼制出的燃料有多种,举出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级产品是
__________,主要用于__________。
【答案】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侧重于预习教材。
从课本预习中掌握关键词语(术语),形成基本知识体系。
化石燃料是经过长时间地地质变化得到的燃料。
石油经过炼制得到汽油、煤油等一系列产品后,最后剩余沥青,常用于筑路。
答案: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混合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沥青铺路、建筑材料难度:中等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甲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现象是发出
__________,放出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和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气体。
【答案】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甲烷燃烧及燃烧产物的掌握,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答案:天然气沼气CH4+2O2CO2+2H2O 蓝色火焰热量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难度:中等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西气东输”完成后,很多管道煤气家庭都能用上天然气。
(1)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证明,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的分子数相同,则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H4充分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道煤气换成天然气后,原用煤气灶如何改进?
【答案】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煤气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物,并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
分析使用天然气的优点和使用方法。
答案:(1)2CO+O22CO2 CH4+2O2CO2+2H2O
(2)CH4
(3)由于单位体积内甲烷消耗氧气远大于CO,把煤气灶改烧天然气必须增大煤气灶的空气入口,增加空气的通入量。
难度:中等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4.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
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
【答案】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发生改变,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5.早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和揭幕战在汉城兰芝岛上举行,世人瞩目的足球场下面填埋着汉城人15年的垃圾,垃圾产生的沼气为足球提供了部分能源。
(1)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
①把秸秆、杂草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池中发酵可以产生沼气
②沼气的应用对解决农村燃料问题、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
③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
④点燃沼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
【答案】思路解析:本题以社会热点为背景,将沼气的产生、主要成分、化学性质以及用途有机结合进行命题,考查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是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具有可燃性,煤矿矿井里的瓦斯爆炸主要就是甲烷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造成的。
答案:(1)CH4+2O2CO2+2H2O
(2)①②③④
难度:中等知识点:燃料和热量
6.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根据此结论完成下列问题(以下气体均处在同温同压下)。
(1)将同体积的CO和CH4混合,所得混合气体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化成最简整数比) __________。
(2)面对石油、煤资源日趋减少的情况,人们正积极开发新能源。
你认为21世纪来源广泛、燃烧放热多、无污染的最佳燃料是__________,其制取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思路解析:第(1)问可以根据“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同”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
填写第(2)问,要结合学过的有关物质的知识,综合考虑“来源广泛、燃烧放热多、无污染”和“最佳制取方法”等信息。
答案:(1)2∶4∶16∶1∶4
(2)氢气利用太阳能或催化剂分解水
难度:中等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
7.今年我市决定开工建设红庙焚烧发电厂,以改善目前填埋方式处理垃圾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其建成后既能利用垃圾,又能利用前期填埋垃圾产生的沼气,作为焚烧的原料。
(1)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2)前期填埋的垃圾中易腐烂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被细菌分解为沼气,沼气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填名称)。
写出沼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思路解析:人类生存依赖自然环境,需要优良的环境,但与此同时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又不断地污染环境、破坏环境,这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也只有靠人类自己。
此题就涉及这一问题。
让同学们相信人类只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就能用科学方法防治环境污染。
解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生活
垃圾以及原来对垃圾进行填埋的方式有什么害处,还有就是要理解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道理。
再结合植物茎叶发酵能产生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的知识,便可解题。
答案:(1)变废为宝、提供能源、改善环境、解决垃圾处理问题、节约土地(答对两点即可)
(2)甲烷CH4+2O2CO2+2H2O
难度:中等知识点:燃烧和灭火二、选择题(共12题)
1.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答案】思路解析:考查对化学史的把握,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答案:A
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下列物质中不是由煤干馏而得到的是()
A.焦炭
B.煤焦油
C.煤油
D.焦炉气
【答案】思路解析:煤的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而煤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下列燃料中被称为未来绿色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答案】思路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SO2,污染环境。
而氢气燃烧后得到唯一产物水,故被称为绿色能源。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和热量
4.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石油是一种化合物
C.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石油可直接用作飞机燃料
【答案】思路解析:石油是一种混合物,它的蕴藏量是有限的;石油不能直接用作飞机燃料。
答案:A
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5.含有硫的煤,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SO2和
CO2 B.SO2
C.CO
D.SO2和CO
【答案】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煤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和SO2、CO、CO2的性质。
SO2、CO、CO2都是由煤燃烧产生的,但CO和SO2有毒而CO2无毒,SO2、CO都能对空气造成污染。
答案l 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
7.液化石油气中所含的可燃性物质,是在加压不高的条件即变成液态而便于储存在钢瓶中的,当打开钢瓶阀门(减压)时,又容易变成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下列所给物质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编号
A
B
C
D
分子式
CH4
C2H5
C4H10
C6H14
沸点/℃
-164
-88
-0.5
69
【答案】思路解析:由题意,符合要求的液化石油气必须满足常温下加压不高即液化,适当减压即汽化的条件。
因此液化石油气中的碳氢化合物的沸点过高、过低都不合适,过低较难液化,过高较难汽化。
解答本题若只考虑一方面,即加压易液化,或减压易汽化,就易误选A或D,而考虑常温条件和两方面都满足要求的选项为C。
答案:C
难度:中等知识点:燃料和热量
8.用家庭燃气炉灶炒好菜后,要熄灭火焰的方法原理是()
A.吹灭火焰,使燃气与空气隔绝
B.关闭出气阀,使可燃物迅速与O2隔离
C.喷水降低燃气温度至自身着火点以下
D.关闭出气阀,使温度降到其自身着火点以下
【答案】思路解析:
这是一道联系生活实际的题,根据生活实际经验可知,关闭阀门,没有可燃物气体出来,火就熄灭了。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9.将铁丝放在空气中无论怎样加热,铁丝只是发红,不会燃烧,而将烧红的铁丝放在盛氧气的集气瓶内,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因为铁丝放在空气中不会达到它的着火点
B.因为空气中含有灭火剂二氧化碳
C.铁丝的着火点太高
D.集气瓶内氧气浓度大,扩大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同一时刻,一定的空间内,铁丝与氧气分子碰撞的次数大大地增多,使燃烧反应能剧烈地发生
【答案】思路解析:相同的条件下,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能够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氧气的浓度越大,越易燃烧,燃烧也越剧烈。
答案:D
难度:中等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10.夜间觉察到有煤气中毒的危险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打开排气扇,换新鲜的空气
B.用打火机照明,找原因,赶快排除产生气体的故障
C.拉开电灯开关,照着打电话,报110
D.杜绝一切火种,不能打开任何电源开关,及时打开门窗,通风并疏散室内人员
【答案】思路解析:煤气泄露,一定不能打开电器开关,或打电话,因为这些电器一旦接通,就可能会产生电火花,提供明火,可能导致爆炸。
应先开窗通风,关闭漏气阀门。
答案:D
难度:中等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1.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因为()
A.氧气不够
B.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C.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
D.火柴潮湿,不易燃烧
【答案】思路解析:在宇宙飞船上没有重力,一切物质处于失重状态,空气也不流动,所以火焰立即熄灭。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12.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火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
下列措施不能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降低油井温度
B.降低石油着火点
C.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D.用沙子扑灭
【答案】思路解析:一般说来,物质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降低的只能是物质的温度。
答案:B
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三、多项选择(共1题)
1.能源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如果某种能源直接开采或直接被利用,称为一级能源。
如果某种能源经过其他能源转化获得,称为二级能源。
下列关于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属一级能源
B.风能属二级能源
C.可燃冰属二级能源
D.一氧化碳属二级能源
【答案】思路解析:抓住题目中的信息,两级能源的分类标准,很容易得知天然气、风能属一级能源,电能、一氧化碳属二级能源,可燃冰属一级能源。
答案:AD
难度:中等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四、未分类(共1题)
1.请仔细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完成有关问题。
(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
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
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煤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
据资料显示,冬天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会增多。
请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制得较清洁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煤气用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家用煤气。
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思路解析:本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将考查的知识点放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让人感到自然、可亲。
本题主要涉及燃料充分燃烧、煤的组成以及安全使用煤气的有关知识。
答案:(1)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
(2)冬天用煤量增大,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增多C+H2OCO+H2
(3)便于及早发现煤气泄漏,以防引起中毒
五、简答题(共3题)
1.某次考试命题留下很多稿纸,需要集中销毁。
销毁的方法很多,通常是由2—3人将它们烧掉。
为了快速、充分烧掉这些稿纸,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其原理(理由)是什么?简述用燃烧的方法销毁保密资料的优缺点。
【答案】思路解析:本题联系生活实际,考查的是物质充分燃烧的条件:足够多的空气、增大接触面积。
要烧得快一些,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来解决,或鼓入空气或增大稿纸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在燃烧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用棍类物品挑动燃烧的纸堆(或将稿纸分散摊开同时燃烧,或边烧边添加);其理由是给稿纸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优点:保密性强;缺点:污染空气,浪费资源。
难度:中等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2.今年10月21日,南京炼油厂一油库汽油罐泄漏,遇一拖拉机行驶至附近,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瞬时油罐起火爆炸。
后经及时抢救,火于20小时后基本扑灭,可十几个消防龙头仍对油罐喷水6小时。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油罐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2)灭火后为什么还要对油罐喷水?
【答案】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了爆炸发生的条件,以及通过练习掌握灭火常识。
答案:(1)由于油罐泄露汽油,使附近空气中的含有大量的汽油气体,当拖拉机发动时引起的火花将空气中的汽油引燃,从而导致油罐起火爆炸。
(2)继续对油罐喷水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油罐的温度,使其低于汽油的着火点,防止汽油重新燃烧发生爆炸。
难度:中等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3.把一条用导热性能良好的粗金属丝(如铜丝、铝丝)绕成的线圈罩在一枝燃烧的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的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如果预先把金属丝圈加热,再罩到蜡烛火焰上,蜡烛就可以照常燃烧。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答案】思路解析:这是一道新的情景题,遇到也不要慌,这也是一道与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有关的题,要认真分析,通过对比到底是哪一因素造成的。
都是同样的可燃物,也都与氧气接触,那只能是温度的问题。
仔细阅读,在题目中提到了金属导热性良好,由此这与金属的导热性有关;把金属加热,就不能灭火,也与金属的温度有关。
答案: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当把金属环罩在蜡烛火焰上,由于金属吸热,致使燃烧产生的热量被快速传递,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火焰熄灭。
如果事先将金属加热,则金属的吸热能力会减弱,火焰不会熄灭。
难度:中等知识点:燃烧和灭火六、实验,探究题(共2题)
1.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
小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枝小蜡烛,将其中一枝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分析实验:请帮助小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设计意图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可燃物才能燃烧
(2)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没蘸水的小棉花团燃烧,蘸水的小棉花团没燃烧
(3)
玻璃杯内蜡烛熄灭了,玻璃杯外蜡烛仍燃烧
得出结论: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思路解析:通过(1)(2)(3)组实验的对比,由发生燃烧和不燃烧的现象分析,不难推断燃烧的条件。
答案:
(1)
小木条燃烧,小石子不燃烧
(2)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
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的温度需要达到它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难度:中等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2.问题:水能灭火,黄沙能灭火,二氧化碳能灭火,可你听说过铜丝能灭火吗?
实验:将一根粗铜丝(或多股细铜丝)绕成一个内径比蜡烛直径稍小的线圈,圈与圈之间有一定的空隙,点燃蜡烛,把铜丝制成的线圈从火焰上面逐渐往下罩,观察线圈底层停留在火焰中部及完全罩住蜡烛火焰时的现象。
再把铜丝线圈用酒精灯加热后,再罩住蜡烛火焰,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
实验
内容
冷的铜线圈
热的铜线圈罩住火焰
置于火焰中部
完全罩住火焰
实验
现象
上层火焰中部
下层火焰继续燃烧
熄灭
不熄灭照常燃烧
比较三种情况下的现象,你知道铜丝为什么能灭吗?
【答案】思路解析:本题通过给出的现象来分析,在分析时要严格按照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来考虑。
看到底是哪个因素使燃烧不能持续。
铜丝做成的圈与圈之间有空隙,说明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没有隔绝;蜡烛是否熄灭显然与温度有关。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热的铜丝圈不能使蜡烛熄灭,这与热的铜丝圈的导热性能变差有关。
答案:冷的铜线圈能吸热,导热性强,能很快把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火焰熄灭,而热的铜线圈导热性变得较差,不能把热量快速地传递出去,也就不能使蜡烛熄灭。
难度:中等知识点:燃烧和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