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课我们喜爱的歌曲
第一课时《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教学目标:
1 .能随歌曲的演唱录音或老师的范唱一起演唱《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并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
2 . 通过音乐的体验与演唱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向孩子们宣扬健全的人格。
3 . 培养人们的英雄气质,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唱过《国旗国旗真美丽》,《娃哈哈》,等歌曲,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曲,名字叫《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听到这个歌曲名,你们会想到什么?
老师先提几个问题:( 1 )这里的我指的是谁?( 2 )祖国和我是什么关系?
( 3 )为什么说“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呢?
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歌曲里藏者呢!我们一块去寻找吧!
(二)学唱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1 . 听一听:
( 1 )听听歌曲的情绪,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A 难过的 B 激动的 C 深情的
( 2 )听听歌曲的节拍,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A 2 /4 B 3 / 4
( 3 )听歌曲中有没有前奏、间奏或尾声,如有就做出小记号,以便在唱歌的时候做提醒。
( 4 )听你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并在歌谱上找出来。
( 5 )听歌曲有没有反复的地方,从哪里开始反复?
( 6 )听歌曲的速度,并作出正确的选择: A 快速B 中速 C 慢速
2 . 看一看
同学们看一看,歌曲中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曲谱里有没有不懂的音乐符号?
有的话,请把它们找出来吧!
3 . 唱一唱
A 用“啦”哼唱。
B 轻声跟唱歌词。
C 分男生和女生接龙唱。
4 . 找一找
休止符二分符歌曲最高音最低音连音线反复记号
5 . 说一说
同学们,学了这个歌曲之后,它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
6 演唱
全班齐唱,然后请个别同学进行演唱。
(三)总结:我们今天学习演唱了这首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之后,大家觉得我们为自己强大的国家感到自豪吗?--自豪。
好,那么课下,大家再去复习演唱,并找出更多祖国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事,好吗?
第二课时《猜花》
教学目标:
1 .通过认、读、拍、唱这一节奏(后十六分节奏),使学生认识并能掌握这一节奏。
2 . 通过学唱《猜花》,感受地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海南歌曲)
3 . 通过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用各种花来作问答歌唱。
教学重点:新节奏的读,拍、唱。
教学难点:后十六分节奏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 .在唱歌之前我们先来做猜谜游戏,老师来问,你们来猜。
什么花儿空中开,花儿红的像火焰?
生:(——同学先举手,答木棉花,说明学生对花还是认识得多)
什么花儿腊月开,朵朵夹在雪花中?
生:(——同学很聪明,说我拿着梅花。
)
什么花早上,很象一个小喇叭?
生:(基本上全班同学都知道喇叭花,这说明学生对花还是认识比较多喔)
教师:这么多漂亮的花已经被作曲家做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了,好的,拿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 .听一听:说说歌曲是怎样一种情绪 , 有什么特点 ? 都有哪些演唱形式?(解释什么是演唱形式)演唱形式是指齐唱、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的组合形式,是演唱的表现形式。
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要根据歌曲题材、体裁和要表现的情绪而定。
齐唱、独唱、重唱和对唱、合唱、表演唱、领唱、轮唱、小组唱、大联唱。
师:问答式的演唱。
3 .找一找,学我做:(后十六节奏)
师:在歌曲里有一个节奏很特别,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并且学我做。
听辩并模仿老师拍出来的节奏。
2 / 4××× × | ××× × | 举双手
4 . 再播放一次歌曲 , 找一找 , 这样的节奏在哪里出现了 , 出现的地方我们用一个小动作来表示 . 让我知道你们找到了。
播放歌曲
5 . 学一学 : 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 , 模唱法。
A. 读读歌词,着重读(嘁不隆咚镪隆咚镪)
B.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配合形式。
C. 学唱歌词 : 可教师先问 , 学生来答的形式学习
6 . 唱一唱 : 现在轮到你们来表现了 , 大家想想我们用什么形式来演唱歌曲呢?
领唱,合唱。
(师领唱)、分两组对答演唱、分男女生等多种形式,并互相进行评价。
7 .看一看: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这首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关于海南的一些小知识。
地理特点:海南岛-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
土地总面积33920 平方公里 . 森林面积1714700 公顷 . 森林覆盖率达51 %,约占全省森林面积一半的热带天然林。
气候特点:海南地处热带,位于东经 108 度 37 分, - 111 度 05 分,北纬 18 度 10 分 , - 20 度 10 分之间年平均气温23 - 25 ° C,最冷的2 月平均16 - 20 ° C,最热的8 月为25 - 29 ° C,年均降水量1500 毫米,长夏无冬。
文化特产:土特产:咖啡、腰果、胡椒、椰子食品、热带水果及果脯、海产干品、特色茶叶、鹿茸胎胶、鹿血酒、鹿茸片、鹿鞭酒等。
工艺品:椰雕、贝雕、木雕、根雕、牛角雕、珍珠、水晶、贝壳、红豆、佛珠等。
吃:在海南一定要吃生猛海鲜、临高乳猪等风味美食,还有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四大名菜,当然椰汁一类的饮料及酒也少了哟。
总结:
我们学习了歌曲《猜花》,这是一首来自哪里的民歌?我们今天见到了一个新的节奏是什么?如有时间拍一拍
下课后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哪些花可以来歌颂,自己试着编一编,下节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
第 2 课感知音乐力度(三)
《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目标:
1 . 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风俗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本地区的少数民族。
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2 .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3 . 运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舞蹈的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生分组自学将歌词按节奏贴出来。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少数民族歌曲,朴实、简洁的歌词表现了鄂伦春人雄健、骠悍的气质,四个方整的乐句与歌词风格统一,有一种亲切感,向人们诉说着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日夜着巡逻、守护山林,保卫国家财产的无私奉献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请同学们跟随音乐做律动,激发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兴安岭漠河,你认为有什么东西是你最喜欢的呢?为什么喜欢它呢?又有什么是漠河独有的?”(师生共同讨论)。
2 、教师播放视频《魅力漠河》。
3 、师 : “你们知道我们漠河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他们又有怎样的生活习惯,谁能介绍一下。
”(同学举手发言)
4 、(教师播放鄂伦春族视频)师生共同总结鄂伦春族风俗特点。
三、讲授新课
1 、师:“鄂伦春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你们能想象一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播放勇敢的鄂伦春歌曲视频)
2 、师生共同讨论歌中唱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
师:“歌词是歌谣让鄂伦春小朋友谱上了旋律就变成了动听的民歌,好听吗?让我们再听一遍体会鄂伦春小朋友快乐的心情。
”
3 、复听歌曲范唱,请同学们跟随拍手打节奏体会歌曲情绪。
4 、再次福听音乐学生分四组,每组一句自己按节奏吟读歌词,并按节奏贴出来,教师巡视指导。
5 、将各组贴好的节奏型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讨论。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
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什么动物在奔跑?如果选择乐器,用什么乐器呢?”
6 、再次复听歌曲,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表现歌曲的八分节奏部分。
7 、学唱歌曲
①复听歌曲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习一句歌曲,教师巡视。
②分组进行接唱歌曲。
教师纠正其错误之处。
③师生接唱歌曲。
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
8 、情感处理,教师伴奏。
师:“如果你是一个鄂伦春族的小朋友,骑着马,挎着枪,在巡逻、打猎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呢?那就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
[ 加入自制打击乐器 ]
9 、完整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四、舞蹈创编活动
1 、教师跟随音乐做示范动作。
2 、请同学分组创编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3 、请同学们推荐配合音乐做示范动作。
4 、全班共同完整地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5 、播放优秀的《勇敢的鄂伦春》少儿舞蹈,请同学们欣赏。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你学到了什么?能谈一谈 ? 对你有什么启示?
师生共同讨论:使我们知道兴安岭拥有最勇敢的民族——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是一个勇敢、不怕困难、甘于奉献、很有责任心的一个民族,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最后让我们用唱、跳、奏多种形式共同表现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来结束本课。
第 3 课感知音的高低(六)
第一课时《音阶歌》
教学目标:
1 在学唱歌曲《音阶歌》后,能唱准音阶。
2 、提高学生律动和即兴表演的能力
3 、能熟悉七个音符和唱名之间的关系,并积极地参与音乐律动
你》,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能熟悉七个音符与唱名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在学唱歌曲《音阶歌》后,能唱准音阶。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 师:同学们,你们是第一次见老师对不对 ? 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郭,大家叫我郭老师就好了。
以后同学们会和我慢慢熟悉起来并成为朋友的。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同学:他们分别是小红和小明,同学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呢?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他们不仅是好朋友还是同桌呢!
2 . 师:同学们说说你和同桌是好朋友吗?
生:踊跃举手 - - - - - -
二.认识音符
1 . 师:那1234567 他们谁和谁同位呢?
师:老师考考大家数字1 挨着谁呢?谁来说一说?
生:挨着 2
师:很好
师: 3 呢 ? 4 , 5 , 6 , 7 呢?
生:举手回答 - - - - - -
师:出示阶梯图 1 2 3 4 5 6 7 它们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生:从低到高
2 . 师出示音名与唱名图,学生认读。
音名 1 2 3 4 5 6 7
唱名do r e mi f a s ol l a s i
教师领学生反复唱音阶
3 . 师出示阶梯状1 2 3
4
5
6
7 并做手势
学生模仿教师手势感受音的由低到高的排列
(学生一目了然)
三.音乐律动:
1 、师:同学们我们看了阶梯状的音阶,那我们用我们的身体来表现好不好 ?
生:好(学生积极性高涨)
师:出示《身体音阶歌》读一读 2 、
教师逐一做动作示范学生模仿。
3 、出示视频《身体音阶歌》教师学生一起做。
(做两遍)
4 、学生单独做动作感受音阶的低到高的变化。
四.学习歌曲: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音阶歌》大家来听一听好不好?
生:好(满心期待)
1 . 教师出示《音阶歌》歌词,并带领学生读歌词
着重唱难点do’ do’ s i l a s ol f a f a mi mi r e do s i l a s ol f a mi r e do
do r e mi f a s ol l a s i do’ s i l a s ol f a mi r e do
2 . 初听歌曲熟悉旋律
师:同学们轻轻的闭上你的眼睛,我们去感受一下这个曲子的旋律
生:闭上眼睛 - - - - - -
师:这个曲子的旋律优美吗?
生:优美!
3 . 复听歌曲体会情绪
师:同学们这么优美的曲子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 教师播放音乐 )
师:好,同学们听完了,我给大家两个答案同学们选一选。
A . 悲伤地 B. 愉快的
生:B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啦!
4 . 再听歌曲轻声跟唱
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跟着音乐唱起来吧!
5 . 教师弹琴教唱
a 、教师范唱
b、逐句教唱
c 、分组演唱(分男女组)
d、对唱(教师学生互换角色)
e 、齐唱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会了这个曲子,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播放音乐《找朋友》)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的真不错!我们不仅认识了 do r e mi f a s ol l a s i 这七个好朋友,还学会了《音阶歌》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小,孩子们回家把美妙的歌声带给爸爸妈妈吧!下课!
第二课时《有个洋娃娃》
教学目标:
通过演唱儿歌《有个洋娃娃》,学生能初步感受与体验不同国家、不同音乐风格的儿歌。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唱问好歌。
二、复习旧课《小燕子》。
1 、边拍节拍边唱。
2 、歌表演。
三、新课教学。
1 、演木偶戏。
教师随录音带伴奏范唱歌曲《有个洋娃娃》并且做木偶戏的表演导入新课,将洋娃娃可爱的形象展示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唱新歌。
( 1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有个洋娃娃》,让学生听唱歌曲。
( 2 )跟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
3 、巩固知识。
段落反复记号,: || ||表示唱完第一段后,从头反复跳过第1 直接唱第2 结束。
4 、学新知识。
看谁能在《有个洋娃娃》这首歌中找到这两个新音s i 、do’,请学生跟随教师做新手号的练习。
5 、唱唱演演。
熟唱歌曲后,学生模仿电视或木偶戏的表演,自己唱唱演演。
6 、对比学习。
教师启发学生比较《小燕子》与《有个洋娃娃》这两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风格。
一首是中国儿歌,一首是印度尼西亚儿歌。
(运用旋律、节奏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
四、小结。
第四课认知音的时值(一)
《野兔饿了》
一、教材分析:
花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课本第四课根据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态特点,围绕音乐与大自然这一主题,开辟了《动物世界》这一内容栏目。
这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儿童歌曲,旋律活泼而风趣,配有两段歌词,歌词的内容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一只野兔饿了,到处找吃的,原想偷吃农场农民伯伯种的粮食,后来想这样不应当,找到路边把天然的青草尝。
讲述了野兔虽然饿了,但它懂得不做不劳而获的是事。
歌曲旋律上下行走向明显,并在每一个乐句的句尾有一个休止符。
二、教学内容:
1 、歌曲《野兔饿了》;
2 、音乐中的停顿“ 0 ”;
3 、音的走向: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历单纯,生活范围有限,喜欢听故事或带有情节性的音乐,因此就音乐中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教于乐。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课堂中采用听唱、律动表演等等一系列活动方式,让他们在兴致勃勃的玩耍中主动参与音乐,去感受、表现、创造音乐。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指导学生用优美纯真的声音唱好这首歌;
2 、从歌曲旋律的走向,感受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3 、从语言朗读中体会音乐节奏了x - - 0 的停顿;
4 、鼓励想象,激励创作,让学生按音乐的故事进行小歌剧创编,启发学生利用现有的一些工具作为表演用的道具,并通过改编歌词进行创造,让学生在唱与表演中感受音乐,并大胆、积极、自主地进行表演及歌唱。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创设情境,对歌曲中的故事展开想象和讨论;
2 、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律动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3 、通过聆听歌唱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和体态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野兔饿了》的故事,教育学生不做不劳而获、损人利己的事情。
2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何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自然、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野兔饿了》;
2 、难点:学习音乐中的停顿x - 0 ,感受音的高低变化。
六、教法:
教法 : 情境教学、引导探究、听唱模唱;
学法:感受、学唱模、唱律动、即兴创作实践。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兔子头饰、小箱子。
八、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一)节奏训练,游戏导入:
一二三,开步走,抬起头,
x x x 0 x x x 0 x x x 0 挺
起胸,就像小兵雄赳赳。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前,先通过节奏游戏“做小兵”,让学生拍一拍、读一读,体会语言中的停顿,为新课做铺垫。
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音乐气氛中进入课堂。
)
(二)情境激趣,学唱歌曲:
1 、欣赏歌曲:小野兔要去参加动物音乐会,可是路途上却发生了一件事,可爱的小野兔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播放视频《野兔饿了》,观看后问学生小野兔为什么不吃农民伯伯的新谷?
(设计意图:问题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聆听歌曲、发现歌词,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加深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 由此渗透思想教育。
)
2 、朗读歌词:播放伴奏音乐,要求学生在聆听的同时边拍节奏边读歌词,注意休止的地方用双手握拳表示,或用自己设计的动作表示停顿。
(设计意图:熟悉歌词并感受除了在语言上有停顿外,我们的音乐中都有停顿。
)
3 、学唱旋律:
( 1 )跟琴学唱;
( 2 )边唱音高打手号:让学生对歌曲音乐有初步印象后。
配合结合歌曲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听觉的分辨,感知音乐的上行和下行。
A、先模仿老师做打手号唱旋律的练习。
老师打手号唱《野兔饿了》的第一、二小节旋律,让学生模仿。
B、出示旋律图,让学生打手号边唱第三、四节旋律。
感知音的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C、听唱歌曲《野兔饿了》,边唱边用手势表示歌曲旋律的走向。
(设计意图:通过跟琴学唱、打手号、听唱减轻了学习歌曲的难度,更增加了演唱的准确性。
) D、出示课件:音乐中的停顿,让学生跟节奏朗读,按照教材22 页的要求,把停顿除睡觉的小兔用彩
笔涂上颜色。
(设计意图:加深对音乐中停顿的印象。
)
(三)、表现和创作歌曲:
1 、跟伴奏音乐演唱:在歌曲已基本掌握后,让同学们讨论歌曲的处理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来处理歌曲演唱的速度。
如用较慢的速度唱第一句,用较快唱第二句,用渐慢唱第三句,用中速唱第四句。
这样野兔的形象就更富有戏剧性,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2 、让学生边唱边做律动,进一步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 、根据这首歌曲的歌词,对基础好的学生可进行创作练习。
如:把“野兔饿了”改成“小鸟饿了”。
通过讨论,把其中的一句歌词:“就把沿路青草尝,青草天生尽吃无妨”,改成“就把沿路小虫尝,害虫小虫尽吃无妨”其余歌词不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2 、课堂小结: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再一次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小结回归课题,渗透德育教育,让整节课在欢快的气氛结束。
)
第五课音乐中的动物世界
《咆哮的老狗熊》
1 、了解作品。
教师先很好的理解作品,再通过自身的感受感应给学。
赏析:钢琴独奏曲《小狗圆舞曲》 [ 波 ] 肖邦曲
《小狗圆舞曲》是肖邦于1846年初夏,在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的庄园里写成的。
诺罕庄园环境幽静,树木葱郁,花草千姿百态,还能经常听到云雀和夜莺婉转的歌声。
因此,肖邦每次到这里来,心情都十分愉快,写下了不少有名的作品。
一天,当肖邦和乔治·桑在一起时,乔治·桑的小狗在一旁追逐着自己的尾巴打转转,可是又咬不住。
这情景十分活泼有趣。
这时,乔治·桑对肖邦说:“我要是有你那样的音乐天赋,我准会把它写成一支曲子”。
肖邦笑了笑,马上走到钢琴前,即兴创作了这首短小的圆舞曲,把小狗追逐自己尾巴的形象和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
所以,这支曲子称作《小狗圆舞曲》。
赏析:管弦乐曲《袋鼠》、,《水族馆》
管弦乐曲《袋鼠》、,《水族馆》选自《动物狂欢节》。
《动物狂欢节》组曲,又称《动物园狂想曲》。
这是一部形象生动、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
常采用两架钢琴和小型管弦乐队的形式演奏。
在这部新颖奇拔的组曲中,作者以漫画式的笔调,运用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情特征,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动物们滑稽的动作和可爱的形态。
赏析:管弦乐曲《杜鹃圆舞曲》 [ 挪 ] 约纳森曲
《杜鹃圆舞曲》的作者约纳森,在众多作曲家里,并不算一个有名的人物,只是因为有了这支乐曲,他才名传于世。
《杜鹃圆舞曲》在曲调和节奏上,都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
《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逼真,深受人们喜爱。
管弦乐曲《咆哮的狗熊》
欣赏这首曲目时教师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听辨大管的演奏,并介绍新乐器——大管。
2 、师生律动。
教师和学生听着音乐自由律动,把自己听到的感受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老师也可通过讲故事的形
式,带领学生听赏《小狗圆舞曲》《袋鼠》《水族馆》《杜鹃圆舞曲》《咆哮的老狗熊》并做教材中相应的活动与练习。
如:听到《小狗圆舞曲》中小狗咬尾巴旋转的音乐时请学生做转手腕的动作;听到《袋鼠》音乐时模仿袋鼠前足短、后足长的跳跃动作;听到《水族馆》音乐时模仿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的动作;听到《杜鹃圆舞曲》音乐时随音乐的节奏拍手;听到《咆哮的老狗熊》音乐时模仿老狗熊咆哮的音乐形象做律动。
3 、总结。
第六课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一)
《月光光》
教学目标:
1 .聆听温州民歌《月光光》,感受温州的风土人情,体验乘凉意境,体会民歌独特魅力。
2 .学唱《月光光》,能综合表演歌曲,并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用对比的速度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1 . 感受温州民歌,学唱《月光光》有表情的综合表演歌曲;
2 . 为歌曲创编新歌词,并能用不同速度演唱。
教学难点:
1 . 准确演唱歌曲的最后一句
2 . 为歌曲编创新歌词。
教学准备:
夜空景色图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 谈话导入
2 .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喜欢吗?
3 . 生:喜欢
4 . 师:在这样的景色中,你最想做什么事情?
5 . 生1 :数星星、看月亮
6 . 生2 :在阳台上乘凉
7 . 师:如果让你给这美好的夜晚配上一首音乐你会选什么样的音乐呢?
8 . 生:(小星星等…)
9 .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不一样的歌曲,什么歌曲呢?他是
一首温州民歌,下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温州民歌跟我们所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二、齐读歌词
重点引导:
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师:括号里的“呀”能不能去掉?应该怎样把语气读出来呢?
快速、惊叹、自豪地
师:歌曲里说夸夸家乡山水美,你猜,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生:温州
师:小朋友们非常善于学习,在曲谱中找到了答案,温州的山水风光这么美,我想放声歌唱,听一听,老师唱这首歌的时候,情绪(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优美、自豪的
设计意图: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每次都能带着明确的目标聆听音乐,丰富学生音乐体验、淡化教学痕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聆听感受、体验音乐。
在情境表演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学生的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音乐活动的实践者。
这样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歌曲情绪,加深对乐曲的记忆。
三、学习歌曲节奏
黑板板书出歌曲节奏
四、学习歌曲
1 . 老师唱唱名,学生跟着唱歌词
2 . 领唱两遍之后,老师范唱一遍
3 . 学生独立唱,之后帮主学生改正唱音不准的地方。
4 . 分小组、个人演唱
五、为歌曲创编歌词
引导
师:你看这么美丽的风景,除了唱支歌夸夸家乡以后,你还能用什么方式夸夸家乡呢?
“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画幅画夸夸家乡山水美,一片(呀)好风光好风(呀)光。
”
.创编歌词
( 跳个舞、拍个照等 )
引导学生讨论用怎样的速度演唱歌曲
如:小朋友跳支舞夸夸家乡的时候速度是快的,那么演唱的速度就快
小朋友拍照像夸夸家乡速度是慢的,歌曲演唱就就要慢,体会不同速度的民歌
六、互动
生用方言读,有能力全部读出来的就完整用方言,不能完成的第一句“月光光,光亮亮,大树底下去乘凉”用方言,其他的用普通话,其他学生给这位同学敲节奏。
七、完美结课
我们一起走进了家乡温州,欣赏了温州民歌。
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去唱家乡的民歌,并能学一学,唱一唱,下次我们举办民歌会,看谁会唱的民歌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