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1年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2021年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12分)
1. (1分) (2019高二下·祁县期中) 如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部分).钱穆先生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商后代微子的封国)。

”其主要含义是()
A . 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B . 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C . 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D . 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2. (1分) (2018高一上·葫芦岛期末)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宗正掌管皇室宗族事务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 化国为家,皇权至上
C .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3. (1分) (2016高二上·南昌月考) 《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A . 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 . 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
C . 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 . 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4. (1分) (2018高三上·江西月考) 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

内阁常常在与皇帝意见不一时,有一票、再二票三票,乃至四五票,
而不是皇帝亲自票拟批出。

以下内容与材料符合的是()
A . 票拟对谕旨形成有一定约束力
B . 票拟使内阁取得等同宰相的权力
C . 内阁是皇帝的顾问与决策机构
D . 内阁是明太祖基于政务繁冗而设
5. (1分) (2016高一下·淄博期中) 下图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情况,下列对此图解读不正确的是()
A . 曲线①反映的经济形态在我国近代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B . 曲线②③反映的经济形态均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C . 曲线④反映的经济形态最能代表我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流
D . 曲线⑤反映的经济形态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 (1分)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 . 挽救了民族危机
B . 推动了政治改革
C . 发展了社会经济
D . 促进了思想启蒙
7. (1分)(2017·深圳模拟) 1935年,党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并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这表明中共意在()
A . 寻求共产国际的帮助
B . 争取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
C . 停止内战、联蒋抗日
D . 准备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8. (1分) (2017高一下·彭州期中) 1958﹣﹣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影响表中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要求过急,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 .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生产
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D . “文革”的“左”倾错误严重干扰农业生产
9. (1分) (2017高三上·湖北开学考) 梭伦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当因国事发生内争之时,漠不关心,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

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A . 内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
B . 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
C . 个人自由高于城邦利益
D . 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10. (1分) (2017高一下·鸡西期中)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 .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 .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 .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 .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11. (1分) (2019高一上·大庆期中) 由于特朗普与国会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问题上分歧严重,无法就拔款法案达成一致,美国政府局部关门35天,创下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最长“停摆”纪录。

这一事件表明()
A . 国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
B . 总统与国会维护的是不同阶级的利益
C . 总统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
D . 三权分立制度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12. (1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

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 . 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 .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 . 全球化进程加快
二、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10分)
13. (3分)(2019·安徽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世纪中国的农业又有了新的跃进。

明清两代的农业著作大为增多,体现了农业的新发展。

粮食作物的种植是农业的中心,16世纪引进的玉米和甘薯后来推广到全国,增加了全国粮食的总产量。

除了粮食外的经济作物种植也有所发展,如桑、棉、简麻等。

无论是农民还是地主,他们新的选择完全是从森利出发的,地主将一部分土地用于粮食以外的其他农产品生产。

一部分农户开始了新的选择,放弃了作为主业的粮食生产,专门从事其他类型的农业,成为蚕农、棉农、茶户、果农等。

——摘编自薛国中《16至18世纪的中国农业革命》
材料二: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革命开始大张旗鼓推进。

随着人口的增长,实行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由此,中小地主开始呼吁政府和议会支持领主圈地,议会以立法形式领布了一系列的圈地法案。

圈地运动促进了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资本主义农场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提高土地的收益,英国涌现出一大批农业改革家,如汤森德勋爵推广了四圃轮作制;苏格兰人安德鲁•米克尔发明了一款可以使用多种动力的脱拉机,解放了人力。

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如琼斯所指出的:“在18世纪的英国,如果没有农业变革,没有农业产出增长,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便不可能实现。


——摘编自刘金源《农业革命与18世纪英国经济转型》
材料三:中国在1980-2010年间经历了其现代化(即带有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提高)的农业革命。

把其与不同类型的农业革命相比,为我们说明的是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1980-2010)》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8世纪中国农业“新的跃进”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农业革命的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今中国应该如何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益的认识。

14. (2分) (2019高二下·淮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作家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1975年初,农民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少平高考落榜,回乡生产。

少平的哥哥少安一直在家劳动,这时农村生活混乱,旱灾又火上加油,村支书田福堂为加强自己的威信,组织偷挖河坝与上游抢水,不料出了人命。

为了“学大寨”,他好大喜功炸山修田叫人搬家又弄得天怒人怨。

生活的航道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地步。

1979年春以后,孙少安进城拉砖,用赚的钱建窑烧砖,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孙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1982年秋,少平到了煤矿,尽心尽力干活,成了一名优秀工人。

少安的砖窑也有了很大发展,他决定贷款扩建机器制砖,不料因技
师根本不懂技术,砖窑蒙受很大损失,后来在朋友和县长的帮助下再度奋起……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15. (2分) (2017高三下·汉中模拟)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40年6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海外殖民地);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

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

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

16. (2分)(2017·安徽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对中国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可是,到了近代,儒学却连连遭到批判,其地位和影响不断削弱、衰微,最终失去主流、统治地位,被边缘化。

这是中国儒学发展、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儒学的衰微其实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

这一过程与中国近代化的展开、古代社会的解体基本同步,其历史必然性不言而喻。

不同性质的社会变革一旦在中国展开,文化革新就相应提上了日程,就势必要不断触动传统儒学,以致最终否定它的神圣地位。

在变革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结构逐步解体,儒学也势必随之同步衰微。

——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材料二: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到了现代,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

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

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儒学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对中、韩两国的影响有何相似之处?并分析儒家文化在近代中国、现代韩国命运不同的根本原因。

17. (1分) (2017高二下·临猗期末)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
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示意图)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

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

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

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10分)
13-1、
13-2、
13-3、
14-1、
15-1、
15-2、
16-1、
16-2、
17-1、
1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