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2)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3)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为离子化合物()
(4)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为弱电解质()
(5)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2.(2014·济宁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
B.可通过电解熔融MgCl2来制取金属镁,故也能通过电解熔融AlCl3来制取铝C.铝热剂、盐酸、水玻璃、双氧水、明矾均为混合物
D.Na2O2、MgCl2、NaOH、NH4Cl均为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3.(2014·厦门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均属于纯净物
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
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
4.(2014·宁波期末)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5.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X Y Z
A 光导纤维酸性氧化物复合材料
B 纯碱盐化合物
C 电解质化合物纯净物
D 淀粉溶液胶体分散系
6.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7.(2014·辽宁联考)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8.(2014·河南信阳模拟)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

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
①蛋白质的变性②蛋白质的盐析③胶体聚沉
④盐类水解⑤焰色反应⑥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⑤D.②③⑤⑥
9.盐是一类常见物质,下列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形成盐的是()
①金属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⑤酸性氧化物⑥酸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④⑥
C.只有②⑤⑥D.全部
10.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则W、X不可能是()
选项 A B C D
X C Fe Ca(OH)2溶液AlCl3
W O2HNO3CO2NH3·H2O
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一定都是非金属单质
B.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
C.若X、Y都为金属单质,则Z必为非金属单质
D.若X、Y都为非金属单质,则Z必为金属单质
1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2)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3)欲制备Fe(OH)3胶体,应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4)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也可以制备Fe(OH)3胶体()
(5)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都是胶体()
(6)饱和FeCl3溶液、淀粉溶液、牛奶都是胶体()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明矾水解时产生带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
14.(2014·湖南联考)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淀粉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溶液除去
B.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15.(2014·大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有色玻璃、葡萄糖溶液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均在1~100 nm之间
B.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加强监测和治理C.生理盐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答案』(1)×(2)×(3)×(4)×(5)√
2.
『解析』B项熔融AlCl3不导电,金属铝通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取,故错误;C 项明矾是纯净物,故错误;D项氯化镁中不含共价键,故错误。

『答案』 A
3.
『解析』A项淀粉和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不是纯净物,故错误。

B项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又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

C项纯碱为Na2CO3,属于盐,故错误。

D项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能区别溶液和胶体,故正确。

『答案』 D
4.
『解析』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A项中二者属于包含关系;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也属于包含关系;溶液与胶体同属于分散系,是并列关系;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答案』 C
5.『解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不是复合材料。

『答案』 A
6.
『解析』二氧化硅能溶于氢氟酸,B项错误。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氯气能与氢氧化钙反应,C项错误。

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无法电解,若电解其水溶液则得到氢氧化铝,故D项错误。

『答案』 A
7.
『解析』NO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属于化学变化;冷却二氧化氮:2NO2(g)N2O4(g)ΔH<0,平衡向右移动,气体颜色变浅,属于化学变化,A 项错误;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得到的固态SO3是无色晶体,加热氯化铵晶体生成无色气体,均没有明显颜色变化,B项错误;木炭吸附二氧化氮,红棕色变浅或变成无色,属于物理变化;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先变无色,氯气过量时变黄绿色,属于化学变化,C项正确;将过氧化钠加入酚酞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然后褪色,属于化学变化;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

『答案』 C
『解析』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①⑥正确;高铁酸根还原得到的Fe3+能够水解,产生胶状的Fe(OH)3,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发生聚沉形成沉淀,③④正确。

『答案』 B
9.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

金属与非金属化合可直接形成盐,如2Na +S===Na2S,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反应可直接形成盐,如Na2O+SO3===Na2SO4,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可直接形成盐,如2NaOH+H2SO4===Na2SO4+2H2O,故选D项。

『答案』 D
10.『解析』选项D中Y和Z均为Al(OH)3,不符合框图中的转化关系。

『答案』 D
11.
『解析』选项A,若X为Mg,甲为CO2,Z为O2,Y为C时,符合转化关系,所以X、Y、Z不一定都是非金属单质,A项错误;若X为C,甲为H2O,Z为O2,乙为CO,Y为H2时符合转化关系,故选项B、D错误。

选项C,若X、Y都为金属单质时,X、Y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而金属单质在反应中不获得电子,所以Z一定不是金属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

『答案』 C
12.
『答案』(1)×(2)×(3)×(4)×(5)×(6)×
13.
『解析』A项,饱和FeCl3溶液可与沸水反应生成Fe(OH)3胶体;B项,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将体内各种有害物质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C项,明矾水解可以产生具有吸附性的Al(OH)3胶体粒子,可以净水,但不能作漂白剂;D项,葡萄糖注射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综上所述,应选C项。

『答案』 C
14.
『解析』可以通过渗析的方法将淀粉胶体中混有的氯化钠溶液除去,A项错误;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B项正确;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丁达尔现象,C项正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悬浊液>胶体>溶液,D项正确。

『答案』 A
『答案』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