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9.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素材 (新版)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资料9-1-1 蛋白质
资料9-1-2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资料9-1-3 蛋白质的选择
资料9-1-4 食物里的营养
资料9-1-5 微量营养素
资料9-1-6 维生素
资料9-1-7 碳水化合物
资料9-1-8 脂肪
资料9-1-9 纤维素
资料9-1-10 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
资料9-1-1 蛋白质
由许多氨基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组织细胞,是生物细胞最重要的组成物质。
19世纪有机化学发展后,人们才逐渐认识蛋白质的化学本质。
现已证明,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边而成的。
分
子巨大,分子量相差很大,一般为数万至数十万。
在小中成胶性溶液,不能透过半透膜,原生质的胶态主要由其胶性所形成。
分子很不稳定,易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而变性,丧失其生物活性。
分子内有自由氨基和自由羧基,在酸性溶液中带正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负电荷。
在等电点pH时溶解度最小。
自然界中蛋白质种类繁多,已发现的蛋白质有数万种。
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形状,可分为球蛋白和纤维蛋白。
球蛋白分子似球形,较易溶解,如血液的血红蛋白,不溶于水,如指甲、羽毛中的角蛋白,蚕丝的蛋白等。
根据蛋白质分子组成繁简,可分为简单蛋白质和结合蛋白。
简单蛋白分子、球蛋白、谷蛋白和硬蛋白等。
结合蛋白分子由简单蛋白与非蛋白物质结合而成,如血红蛋白、糖蛋白、脂蛋白和核蛋白和核蛋白等。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几科都是通过蛋白质实现的,有的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是结构物质,有的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是功能物质。
人和高等动物的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是由许多种蛋白质协同作用的结果;促进和决定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酶,调节生理系列化活动的某些微素也是蛋白质;血液中输送氧的血红蛋白、防御病菌感染的免疫球蛋白等也都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人类食用蛋白质的70%来自粮食作物。
农业科研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通过育种工作更多地培育出蛋白质含量高的优良品种。
许多蛋白质可作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等。
许多疾病与蛋白质分子病变有关,如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就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上某个氨基酸发生变异而引起的。
仪器制造、酶制剂生产以及丝绸和皮革生产都与蛋白质直接有关。
80年代兴起的蛋白质工和将使人们可以按意愿设计并定向制造出新型的蛋白质以造福于人类。
资料9-1-2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是一种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蛋白质在体内有多种生理功能,最主要的是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成分,是人体的“建筑材料”。
它也是构成酶和激素的成分,形成抗体,调节渗透压,特别是核蛋白及其相关的核糖核酸(DNA、RNA)还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所以,人体的生长发育、康复、免疫功能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可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食物蛋白质的含量不等于质量,不同食物的蛋白质质量差异很大,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组成。
如果该食物氨基酸组成与人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越接近,则越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营养价值也就越高。
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如蛋、奶、肉、鱼以及大豆蛋白,被称为优质蛋白。
而大多数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低。
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是植物性食物中的一个例外,它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营养价值也不错,价廉物美,是国内外营养学家推崇的优质蛋白来源,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大豆及其制品,其蛋白质营养价值可与禽畜肉蛋白质一比高低,大豆蛋白因此被冠之为“植物肉”、“绿色牛奶”等美称。
我国传统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较小,似乎蛋白质营养价值不会太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由于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进入体内混合后,氨基酸组成上取长补短,使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营养学上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如小麦、大米、豌豆等食物单独食用时,蛋白质利用率不高,混合食用后,蛋白质利用率则接近于禽畜肉食物的优质蛋白。
营养学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食物应多样化,最好正餐时一次性混合食用,有利于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发挥,不易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
资料9-1-3 蛋白质的选择
蛋白质是每天的副食,不是每天热量的主要来源,却是构成人体器官、荷尔蒙和免疫物
质的主要原料,故蛋白质不能减,每人每天蛋白质的需要量是八十克左右,运动量大的人则多一些。
在动物蛋白中,蛋类、牛奶的蛋白质是所有蛋白质食物中品质最好的,其原因是最容易消化,氨基酸齐全,也不易引起痛风发作。
蛋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蛋白一点点,但一个蛋黄可含高达300毫克的胆固醇,即使是心脏没有病的人,也不宜多吃蛋黄,而蛋白的胆固醇含量是0;蛋黄含大量油脂,平时的蛋黄我们看不出有油,但你把蛋黄放在微波炉中一烤你就会发现会流出大量的油,在咸蛋的蛋黄中也可看得到蛋黄的油脂,蛋黄的热量是蛋白的6倍,故蛋黄也是高热量食物,是减肥的人需要节食的食物。
牛奶除供应蛋白质外,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丰富的钙质,可预防缺钙。
脱脂奶粉的含钙量最高,油脂含量几乎没有,故脱脂奶粉泡成的牛奶,是成年人保持苗条身材的最佳蛋白质和钙质来源。
在植物蛋白中最好的是大豆蛋白,大豆中含35%的蛋白质,而且非常容易被吸收,因此一直是素食主义者的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豆制品可降胆固醇,还可抗癌,大豆蛋白中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异黄酮是一种类似荷尔蒙般的化合物,可抑制因荷尔蒙失调所引发的肿瘤细胞的生长。
另外,食用菌也是瘦身族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资料9-1-4 食物里的营养
动物性食物:含有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无机盐。
其优点就是人体很容易吸收;缺点是所含脂肪为饱和脂肪酸。
但是鱼类所含的却是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深海鱼含优质蛋白质17%以上。
蛋:是很好的蛋白质,但蛋黄中含胆固醇较高,还含有卵鳞脂,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老年人一天一个应是没有问题的。
大豆类:指的是黄豆、绿豆还有黑豆等,主要是黄豆,象豆腐、干子、千张等都是黄豆做的。
含有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含量很高比肉类还高,高达30%以上(瘦肉也只含20%以上),在植物食物中只有大豆含优质蛋白质。
如果和粮食配合吃还可起到蛋白质互补的作用。
黄豆还含有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蔬菜水果:主要是供给人体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特别是维生素C的唯一来源,维生素C很容易被氧化和被破坏,所以必须是新鲜的蔬菜才行,不新鲜的被破坏了含量很低,再就是与烹调方法有关,如为了保持蔬菜的绿色,加碱或先用水捞一下再炒,维生素C被破坏或都到水里面去了。
β-胡萝卜素在有色蔬菜中含达到3~4毫克,那就是400微克,就是在体内的转换率是1/6,也不少了。
杂粮:含维生素B,特别是小米,豆类含量很高,锌主除了存在于粗粮的表皮(粮食越精细损失越大),还有含有量最高的是贝壳类,如牡蛎。
植物性脂肪:为多不饱和脂肪酸,除了豆油等植物油外,还有干果、坚果类,如花生、核桃等。
铁:是动物性食物的铁吸收率高,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
硒:多含于菌藻类食物中,且含量高,如蘑菇等。
除此之外,药食两用的植物中,我查了一些资料,我不懂中医,但从营养角度看,很多营养价值很高。
如枸杞子,含β-胡萝卜素高达9750微克/百克,一天吃半两就补充了1635微克维生素A了;鲜决明子,含β-胡萝卜素高达4350微克/百克,相当于725微克维生素A;五味子,含β-胡萝卜素15080微克/百克,还有车前子含量也很高达6170多微克。
含钙量都很高,很多都在300毫克以上,甘草含钙832毫克/百克;薄荷含有340毫克;五味子含
有360毫克;车前子含有370毫克;决明子含有310毫克。
中草药中的微量元素非常丰富,甘草含铁21.2毫克,含锌5.88毫克,这在食物中这样的含有量也是很少见的。
甘草含硒4.72微克,红花中含硒11.31微克,还有动物性药物中国鳖含硒113.5微克。
中医可能有更好的解释,我是从营养的角度来看中草药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都是很高的,符合营养学观点的。
资料9-1-5 微量营养素
钙:是建造骨骼和牙齿的成份,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而我国人的摄入量还不到人体所需的50%。
因此商家认准钙保健品是极好的商机,各种钙产品铺天盖地,然而钙的最好来源不是保健品,而是喝奶,100克牛奶含钙104~114毫克,还含有优质蛋白质3.4-~3.6毫克,而且吸收率高。
有说喝牛奶上火和胀气的说法,我认为是我国不耐受乳酸的人群较多的原因。
铁: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也是许多酶的生物活性部分。
缺铁时,就会产生贫血,这种贫血叫缺铁性贫血,人体缺铁就会影响血红蛋白(以前叫血色素)的生成。
我国这种情况较普遍,特别是婴幼儿,还有孕妇。
缺铁性贫血是个世界性的营养缺乏症,就是发达国家也还是有这种贫血,尤以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和发育期青少年多见。
动物性食品中的铁较易吸收,吸收率可达20%,植物性食品因含植物酸而影响铁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左右。
锌:锌也是许多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或必须有锌参与才能被激活,锌与人体上百种的酶都有关系,所以非常重要。
儿童缺锌就不容易长个,比较矮,头发也是黄黄的,还有一种比较
明显现名是异食品,吃一此树皮,草根和土等这些本来不是吃的东西,还会影响生殖系统,发生佝偻病等,当然我国还没有这样严重。
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对小孩看病,动不动就说给你查一下锌吧,不是某个地方那么随便的,操作是很严格的,采样的部位、样品的处理等都会产生误差。
一定要按正规的、严格的方法来进行。
碘:碘的缺乏,有的地方就是大脖子,叫地方性甲状腺肿,这个一般在大城市不太容易,主要是在一些山区。
还有的就是母亲缺碘,,生下的孩子是傻子、聋子、哑吧,有的是不长高,十几岁了还没有五六岁的高,母亲还抱着,胎儿时期就缺碘生下来得克丁病,严重的出现皮肤粗糙。
这些年有很大改善,改善的方面很多,一个是国家推行碘盐,吃的盐是加了碘的,再就是生活水平提高,蛋白质摄入量多了,改善了吸收,吸收率高了。
但要注意,碘也不能吃过量。
微量元素都存在不足和过量问题,因为微量元素需要量很低,如碘每人每日就需要150微克,是很少很少的。
微量元素需要极限和中毒的极限是很小的。
不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多吃了不会出事,而微量元素过量了就会出危险,我们国家发生过碘中毒的现象。
硒:是人体内一种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份,与锌不同,只这个酶和硒有关。
但这个酶很重要,可以抗衰,抗癌,清除体内自由基、活性氧这些过氧化物,保护细胞膜不被破坏,所以产生衰老、得癌症,就是细胞被破坏,DNA被破坏发生突变,它能抗氧化减少质子过氧化作用。
所以是个很重要的酶,对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不过需要量也是很低的,也就200到400微克。
所以不能过量,否则有中毒的危险。
湖北的恩施是高硒地区,就发生过硒中毒。
资料9-1-6 维生素
维生素分二大类,一是脂溶性维生素,一是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微生素:就是溶解在脂肪里,有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生理作用同维生素A,在体内能转换化成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K。
人体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A、D,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里,含量最丰富是在肝脏。
维生素D、β-胡萝卜素是植物性的,来源于有颜色的蔬菜和水果,含量丰富,因此最好多选择带颜色的蔬菜。
维生素A主要的生理作用,与眼睛有关,缺少维生素A就易得夜盲证,到晚上看不清事物,暗的适应性差,再就是皮肤粘膜有关,皮肤缺少维生素A,毛囊硬化,摸着粗糙,粘膜受损,小孩缺乏维生素A,呼吸道容易感染,还与小孩的生长发育有关;年轻人易发单眼瞎。
维生素D缺乏易得佝偻病,在体内相当于激素的作用,维生素D进入体内后在肝脏转化成25羟D才有活性,再到肾脏变化成E-25羟D活性更高,主要促进骨骼代谢起作用,缺少时对钙的吸收有影响。
维生素A和D过量也会引起中毒。
脂溶性维生素能在肝脏中贮存,因此服用过多会产生中毒,现在是用微克计算的,维生素A成人年一般需要量为800~1000微克。
维生素D是10微克。
维生素D在成年人来说一般不会缺乏,因为在皮肤下有一种物质叫7-脱氢胆固醇,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就会转化成维生素D,所以小孩因很少外出少而容易缺乏,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孩子。
另一个脂溶性维生素是维生素E,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维生素,对老年人每天补一丸,有利于抗衰老、抗氧化。
主要存在于植物油,特别是豆油和玉米油等有芽的植物油中含量高。
还一个是维生素K,一般不易缺乏,主要是孕妇期间可能缺乏,而会使新生儿颅内出血,补充了就好了。
水溶性维生素:一个是B族,是一大族有十几种,一个是维生素C。
B族中容易缺乏的是B1,主要存在于粮食的豆类和瘦肉里,由于现在的粮食越来越精
细了,容易造成B1缺乏。
过去发生过婴儿维生素B1缺乏,是母亲本身怀孕时维生素B1缺乏,奶里也缺乏,造成心衰停止跳动了,与成人的症状不一样,但都是与神经有关。
影响末稍神经的手足麻木等,所以大家吃粮食时不要单一,尽量要吃点杂粮、粗粮等。
再就是维生素B2,也叫核黄素,主要含在动物的内脏,如肝、肾和肠等,摄入量一直存在不够的,它是一种辅酶的组成成份,缺乏产生的症状很广泛,如口角炎(发白)、舌炎(舌的纹路特别多象地图)、阴囊炎等。
烟酸不易缺乏,个别地区有过缺乏,过去新疆主要吃玉米,玉米中缺乏色氨酸,色氨酸在体内转变成烟酸。
症状是对称形的皮炎,但很少见。
再就是叶酸和B12,叶酸缺乏容易得巨幼细胞型贫血。
维生素B12缺乏易患恶性贫血,同时能防止型胱氨酸的形成,所以适当补充一些叶酸和B12,对心血菅疾病有好处。
维生素C是抗氧化的维生素,又叫抗坏血酸。
如果缺乏,血管变脆,稍碰出血、牙龈出血等,人体抵抗力下降。
资料9-1-7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主要可分为单一碳水化合物(Simple Carbohydrate)及复合碳水化合物(Complex Carbohydrate)。
前者比复合碳水化合物更易被身体吸收,主要存在于精制糖类(如:蔗糖、蜜糖、糖果等)、蔬菜以至奶类制品。
复合碳水化合物则主要存在于淀粉质食物中,例如壳物、面包、马铃薯、麦、豆、蔬菜。
白糖及白米等经过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其纤维含量会在加工过程中大量流失,同时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亦会减少。
故此,宜多吃未经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包及面食,对身体健康较佳。
主要功用:提供身体正常运作所需的大部分能量,特别是提供唯一可被脑细胞及红血球
所需的能量。
而未被使用的葡萄糖,可变成脂肪,储存于体内。
碳水化合物中含有一些不被消化的纤维,它有吸水及吸脂作用,所以有助清洗大肠及降低胆固醇,令大便畅通、体内废物顺利排出体外。
建议每日摄取量:成人每日摄取量,以占总热量的55—60%为原则。
摄取量与疾病:足够摄取量可减低患心血管疾病及大肠癌的机会。
含丰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资料9-1-8 脂肪
脂肪是饮食中的重要成分,其中主要可分成三大类:
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主要存在于动物制品内,例如全脂奶、奶油、芝士、牛、羊、猪肉等。
植物方面,例如椰油,棕榈油等。
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主要存在于粟米、黄豆、向日葵花籽油及一些鱼油内。
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主要存在于蔬菜、果仁、油、橄榄油、花生油及芥花籽油中。
此种脂肪酸有助降低体内低密度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而不会影响高密度胆固醇含量,故此是理想的食油类。
脂肪也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
适量的脂肪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除了帮助吸收维他命A、D、E及K外,脂肪经消化后所释放出的少量脂肪酸,更是细胞组成的重要物质。
主要功用:脂肪能提供部分人体所需的能量,能溶解和输送维他命A、D、E、K,有助人体生长及修复。
脂肪并且是婴儿及小孩脑部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脂肪并有保持体温正常的作用。
建议每天服用量:每日脂肪的摄取量不宜超过总热量的25%至30%。
女性:65至70克,男性:不宜超过90克。
摄取量与疾病:摄取量不宜过多,脂肪除可令人肥胖外,它可以提升人体胆固醇含量,增加患上心血管病的机会。
缺乏必须的脂肪酸,可能造成湿疹或燥皮病。
儿童更不宜缺乏脂肪,否则会影响成长。
含丰富脂肪的食物:
70
资料9-1-9 纤维素
纤维又称粗糙食物,是植物性食物中无法消化的部分,主要来自谷物的外壳、水果的皮及果肉及蔬菜中坚韧的纤维质。
由于消化酵素未能分解这些纤维质,故纤维是无法经肠胃被人体吸收。
主要功用:高纤维饮食容易产生饱肚感而且热量低。
除此之外,它能促进粪便的排泄,将体内废物有效地排出体外。
纤维透过调整从肠道到血液的营养吸收,减少脂肪摄取,以降低血胆固醇值,防止患上冠状动脉心脏病。
建议每日摄取量:成人每日应摄取约25克纤维。
其中可以未经烹煮的新鲜蔬果(可连皮
吃)和全壳类品为主。
摄取量与疾病:缺少纤维的人最常见会出现排便困难、常有腹胀感,严重的甚至会有习惯性便秘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饮食中增加纤维应渐进而行,否则如消化系统未及适应,会引起腹部痉挛和胀气等。
如要服用纤维补充剂,应先询问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含丰富纤维的食物
资料9-1-10 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
1.含热量较多的食物:芝麻、粮谷类(米、面)、黄豆、绿豆、腐竹、蘑菇、黑木耳、紫菜、海带、猪羊肉
2.含碳水化合物(糖)多的食物:粮谷类、白砂糖、豌豆、绿豆、黑木耳、紫菜、海带、
3.含脂肪多的食物:芝麻、花生、猪肉、羊肉
4.含蛋白质多的食物:腐竹、虾米、豆类、蘑菇、紫菜、花生、牛肉、鸡肉、各种鱼、海鲜
5.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粗粮、海带、紫菜、黑木耳、蘑菇、芝麻、蚕豆等豆类
6.含胆固醇多的食物: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肥肉、蛋黄(每只鸡蛋蛋黄含250~300mg 胆固醇)、贝壳类(如蚌、螺蛳等)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等)
7.含钙高的食物:对虾、海带、虾米、芝麻、黑木耳、紫菜、海参、黄豆、牛奶
8.含铁多的食物:黑木耳、海带、羊肉
9.含硒高的食物:谷物、肉食、鱼、家禽、海生食物
10含锌高的食物:瘦肉、鸡鸭肉、蛋、扁豆、大白菜、茄子、白萝卜、小米、小麦、土豆
11.含维生素A多的食物:牛奶、鸡蛋、胡萝卜、蔬菜叶、鱼油
12.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植物油、牛奶、鸡蛋和肉类
13.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橘子、青萝卜、菜花、柠檬、水果、青椒、白菜、土豆、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