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绩效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绩效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4-109-01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探究导致我国银行业绩效偏低的原因,先通过一些绩效评价指标来说明目前我国银行业总体市场绩效状况,然后仅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其形成原因,其决定因素主要有银行业市场行为、市场结构以及产权制度。

主要研究方法是以理论分析为主,结合经验分析。

创新之处也在于只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原因,即从绩效入手,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产权。

关键词银行业市场绩效市场结构产权制度
一、国有商业银行业的产权内涵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有赖于清晰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以对银行的经营者产生有效的约束,为银行实施科学管理提供一套必要的动力与激励机制,以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得以根本改观。

二、我国银行产权制度缺陷的表现
1.如同所有国有企业一样,国有银行存在产权主体虚置的问题。

理论上,在任何委托——代理关系中均不应该存在委托主体所有者主体不确定的问题,但国有商业银行公有产权制度框架内,的确存在所有者不明确即“所有者缺位”问题。

产权虚置问题的直接后果就是,非人格化的委托人会滋生出对代理人控制监督的“惰性”。

2.内部治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国有商业银行明显的“内部人控
制’。

国有商业银行监督资源的稀缺是导致内部人控制生成的关键原因。

从理论上讲,如果有充分的监督,内部人的行为将面临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从而使其行为目标函数和行为模式能与所有者的要求基本趋于一致。

否则,内部人控制现象将导致严重的负面效应。

3.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

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关系主要存在两大风险一是逆向选择,二是道德风险。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逆向选择”问题十分突出。

4.代理链长,导致代理成本增大,约束机制弱化。

委托——代理关系的第二大风险是道德风险。

在银行经理人员对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所有权的情况下,如何激励他们在银行经营过程中为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如宏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及通过尽力降低负债及经营成本来提高资产的盈利水平,尽力降低不能变现及无力偿债的风险损失,从而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最大化和国有资本增殖最大化而最大限度的努力工作,在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如何防止各层经理人员利用信息优势向上级委托人提供虚假信息,如何有效地监督各级经理人员的偷懒和不负责任,是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5.无论是对经理层,还是对普通员工都缺乏完善的、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国有银行经理层和员工的收入水平基本上是事前确定的,与业绩水平的相关程度并不明显。

由于经理层无须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故很难保证在这种激励机制下经理层会努力工作。

国有
银行的员工工资相对比较低,员工的住房、社会保障等依赖银行的补贴,银行与员工之间形成了非市场化的、模糊的分配制度。

三、政策建议
第一,针对国有商业银行,首先要认识到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属性、金融企业属性、服务企业属性和高风险行业属性。

其次要认识到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即为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根本目标,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确立以效益为核心的经营目标和价值理念,明确银行的企业使命和战略规划,并持之以恒、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从而避免在经营目标认识上的模糊和摇摆不定。

在行动上,产权改革应予以侧重。

另外,在政府股权设计上,要既保证国家能够对银行的最终控制权,又要避免常见的国家“一股独大”。

第二,针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应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不断改善的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应尽快进行规范的股份化改造,吸收社会公众入股,实现股权多元化,并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产权约束,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以及设立能使其责权利相对应的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

第三,针对外资银行,尤其是外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分行,可按照我国在加入时所承诺的内容开放人民币业务。

但在人民币业务范围和种类上,可有限制地逐步开放。

要积极推进中外资银行的合作,善于从国际市场引进富有经验的金融专才参与经营管理。

结合引进境内外合格的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国际先进银行的技术合作,引进先进而又适合的管理技术与业务品种。

第四,在市场监管方面,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银行经营的行政干预。

在政府仍然是第一大股东的情形下,要注意利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渠道对银行的经营管理进行间接的影响,注意处理好党委、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关系,而不能退回到直接干预的老路上去。

其次,监管机构对于银行经营活动的监督,要借鉴成功国家的经验,主要集中在风险管理的引导和监督方面。

对于整个行业,在市场结构方面应注重垄断行为及恶性竞争行为的监督,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审慎降低进入和退出壁垒逐步放开价格管制,促进银行向理性的经济主体转变在监管中注重降低监管成本,防止监管机构的重叠设置,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提高监管效率和专业水平。

四、结论
中国银行业存在市场结构高度集中和国有银行垄断低效率问题,主张引入更多的竞争因素,并降低行业进入壁垒,放松管制等。

而重点是改革银行业的产权制度,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权结构单一而不是行业集中的问题。

我国银行业保持一定的集中率是符合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的,存在的问题是系统性的,核心问题是产权结构单一,因此改革国有产权结构单一的现状是增进银行绩效、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刘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经济研究.2002(8).
[2]装平.卢授永产权结构调整新时期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取向.当代财经.2004(10).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1).
[4]张健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3(3).
[5]魏春旗,朱枫.商业银行竞争力.北京:中国金融出版
社.2005.8.
[6]李镇西转型期的中国金融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
社.2005.3.
[7]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上的演讲——在改革中推进中国银行业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