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美术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新课程标准下
的小学美术教育
由于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小学美术教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
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我更是在不断的更新观念与不断的总结经验中寻求最佳的美
术教学途径。
然而,我发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语言堆砌过多,形象提
供不足,作业辅导和讲评不适当等状况,所以我们应尽快搞清楚小学美术教学的
方向。
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各科教学的一部分,前人总结的普通教育教学对小
学教学基本适用,然而美术教学和语文、数学等教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
术教学有它的特殊性。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就从掌握知识技法、练习创作、作业讲评等几方面谈谈对小学美术教学特
殊性的认识,与同行们一起来分析美术教学的现状,揭示美术教学的误区,使今
后的工作更科学。
1.如何真正掌握知识技法。
留意看看美术技法工具书,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美术知识的表
述往往是前面薄薄的一部分文字,后面厚厚的一大半图例。
这简短的文字加大量
的图例,是美术知识得以流传的习俗,我们可以从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中领
悟到,美术知识的传授固然离不开语言文字,但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和用心灵去
感受的“美术语言”,只能由美术作品去说话,用语言作注解有时会说不清道不明。
可悲的事,传统美术教学已把精讲多练列为重要特点,对精讲和多练引起重视,但对发挥美术作品的直接传授知识作用尚认识不足。
往往在课堂教学中,老
师手拿课本讲上十来分钟,然后学生照课本依样画葫芦画上半小时了事。
如此,
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的知识,学生就难以得到了,至于发展视觉感受能力、审美
情趣的培养更是谈不上。
试想,美术课充斥口头语言的讲述、讲解、讨论,却抽
去了形象的提供,抽去了让学生感受造型艺术作品的视觉思维活动,抽去了直接
从美术作品中获取知识的机会,那还剩什么呢?
我们的注意力应保持在让学生直接的视觉观察,对美术作品实践的体验上。
美术作品的体验很难用语言表述,很难抓住,也很难评价,而用语言表述作品中
有些什么东西、作品表达了什么意思则要容易得多,因此很多老师便将精力投于
此道。
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备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作为教具,引导学生从具体作品中可以看到的东西出发,也就是从作品所传达的表现内容的
特定感觉出发,充分地感知对象,同时以作品讲评,启发谈话的简炼语言讲解知
识要点,是体现美术教学特殊规律的好教法,这种引导学生在观赏对象中“看”
到美术知识的教学活动,理应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趣、提高运用形象表达感受的能力,提高美术素质,具有一举多能的功能。
2.如何正确对待练习、创作。
美术的练习过程本身就是体验、理解知识的过程,它需要在群体的互相
影响中进行。
因此,在美术课的练习时间中,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同学互相看看,讨论作业,是符合美术教学特殊规律的。
剖析美术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内幕,
我发现美术教学内容中认知的那一部分和技能的那一部分相比,其难度和所花时
间差距较大。
例如:墨分五色的认知用3分钟即可掌握,可是,在练习纸上画出
五种墨色的技能则需30分钟,甚至更多。
尽管美术课的时间分配总是练习时间多,但由于练习质量问题和练习时间不足,难以使认知和技能平衡发展,于是学
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拉开了距离。
可这还没有涉及问题的根本,学生掌握技
能较难,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技能传授,突破技能教学的难点,在技能
获得的重要环节——练习时间抓紧抓好辅导。
那么,一般在作业开始,我会快速
巡视一遍,画面布局不当之类的问题及时纠正掉,为全体学生的作业可能达到成
功创设一个好起点。
第二次是继第一次后至完成的较长时间内,主要是观察分析
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个性创造性能力的发挥情况,据学生
的知识能力起点予以不同辅导,使教学内容中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在这一时
间内予以落实。
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
儿童具
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
的美术作品。
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地观察、思维、想象,大
胆表现各自的独特感受。
同时,应俯下身去,观察每个学生的作业效果和心态,
轻声地个别交谈,给以恰当的个别辅导。
这样的个别辅导,应是对学生渲泄个别
独特情感的渠道的沟通,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现个性、发展个性、发挥
创造才能的机会。
3.如何开展有效的作业评价。
美术课的作业讲评一般都是老师拿了几张作业,讲讲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可重复多了,我发现表扬批评的总是原来几位同学,讲的也总是原来的话。
对此,我们自然会提出一些疑问: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是否符合
每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另外,值得一提的
是常有老师出于鼓励学生积极性的愿望,搞作业评比竞赛,其结果往往是表面的
热热闹闹掩盖了有悖于美术教学规律的弊端。
小孩子会因为评比的导向而使自己
的作品迎合得奖需要,而丢弃了那“不一样”的个体创造。
如前所述,儿童美术作品应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评价很难用一根
尺子量出长短来,作业讲评的确成了伤脑筋的事。
但静心分析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有一种取得成果的满足和喜悦,同时也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
面对全班“不一样”的作业和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何设计讲评这一环节呢?
我认为讲评的话题首先应注意紧扣课堂教学要求,因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以讲评也有不同的话可讲;其次要注意鼓励全体学生的自信心,据素质教
育的需要,除了考虑作业的可视效果的质量外,对于那些认真参与学习、大胆表
现自己的真实感受的同学都应给予肯定,给予鼓励,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比批评更能增加他们的上进信心。
讲评的方式除了语言讲解外,应注意
美术的形象特点,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使学生观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展示方
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设计,如窗花展示于窗上,挂件就悬挂起来等。
在众
多的讲评方式中,全体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出来,不失为一种讲评的上策。
展示全
部作品,有利于全体同学平等地建立自信心,更有价值的是全体同学能获得一个
开放交流的环境和机会,能在这么一个难得的环境和机会里感受、议论、切磋、沟通,其内涵远远超出教师选几份作业讲评一番。
现阶段的美术教育虽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但我们也看到,教师们都在努力地学习和探索,为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打造坚实的基石。
我相信,美术教学在这种不断的更新理念的过程中将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