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试卷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d92500ff00bed5b9f31d19.png)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单元综合检测(一) 生活与消费一、选择题1.目前,“绿色、健康、环保”已成为人们消费时关注的焦点,比如在服装市场,面料健康环保、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废弃以后能够回收利用的绿色服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热销的商品。
绿色商品之所以热销,是因为其( )A.凝结了较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B.是人类劳动的产物C.使用价值能够适应消费者的需求D.能给人以精神享受2.2014年5月23日,1美元兑人民币6.168 1元;10月23日,1美元兑人民币6.119 3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出国留学费用会增加②出口企业竞争力下降③进口外国产品增多④抑制我国的对外投资A.①②B.②③C.③④ D. ①④3.2014年7月巴西世界杯足球决赛在德国与阿根廷之间进行,门票高达1.6万美元一张,小王花1.6万美元买了一张。
这里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有( )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世界货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在2014年5月24日落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有机蔬菜占据了展厅的重要位置。
但是记者在超市调查发现,面对光鲜亮丽的有机蔬菜市民充满了矛盾之情,没有任何污染的蔬菜,谁都想购买,然而由于其价格较高,不少市民望而却步。
以下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有机蔬菜“没有任何污染”的高品质决定了“其价格较高”②“市民充满矛盾之情”体现了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对立的一面③“不少市民望而却步”说明家庭收入水平是消费水平的直接决定因素④“有机蔬菜占据了展厅的重要位置”说明人们的消费理念在悄然变化A.②③B.②④C.①④D.③④5.下面的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2014年下半年内的价格走势。
下列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④生产者可能会减少该商品的产量A.③④B.②③C.①③D.②④6.国家发改委2014年加大了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落实降低蔬菜流通成本的有关措施,完善冬春蔬菜储备等调控手段,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引导。
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附练习题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附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99346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5.png)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1.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3.商鞅一人多姓。
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4.《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等级制 D.世袭制5.“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左传》的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周王室强大 B.郑伯不畏周王C.分封制瓦解 D.诸侯之间不和6.根据《孟子》、《管子》的说法,天子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不满五十里的便是附庸。
这说明分封制度( )A.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B.是“礼制”的表现形式C.扩大了商朝的统治疆域D.便于实行按亩纳税7.《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破坏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C.等级制度被破坏D.贵族特权被废除8.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
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9.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习题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38054f336c1eb91a375d5c.png)
高一年级历史周练卷(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禹建立夏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B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C 社会历史的倒退D 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3、山东简称齐鲁,起源于()A.原始社会B.甲骨文记载C.西周分封D.古代地名4、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分大小宗C、与分封制互为表里D、宗族网庞大5、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B.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6、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7、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8.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
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的说明,最适当的是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鲁国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9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 中央设三公等官职C 地方实行郡县制D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10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人民版必修一高中历史专题1-3总练习
![人民版必修一高中历史专题1-3总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09fcd87011ca300a7c39098.png)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晚清诗人张维屏有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该诗记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2、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A.赔款B.割地C.开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3、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是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遵义会议4、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由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5、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爆发B.红军长征的胜利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香港回归6、“中朝”和“外朝”形成于A.汉高祖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7、“世纪的握手”——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
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A.合作—分裂B.分裂—合作—再分裂C.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D.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又合作8、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制订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中共七大9、《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A.北伐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十年内战时期10、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转折点是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11、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天京事变C.定都天京D.天京陷落12、《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阶段性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三必修1历史试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阶段性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三必修1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a651b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1.png)
阶段性测试题一(必修一第一专题评估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某某摸底)《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记载表明导学号 04430060( )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答案]B[解析]西周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要听从周王的调遣,派兵随周王出征等,材料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
故应选B项。
2.(2015·某某红色六校联考)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冬践土之会,本是晋文公召周天子,而《春秋》却记为“天子狩于河阳”,以下评述正确的是导学号 04430061( )①作者描述带有主观因素②通过一个“狩”字,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念③文献史料不能反映真实历史④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春秋》把诸侯召见天子记载为“天子狩于河阳”,这属于春秋笔法,同时也体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故选A项。
对这样的史料应该辩证地看待,③④明显不正确。
3.(2015·某某一模)根据甲骨文以及中国史籍记载的推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
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嬴、妫等。
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 04430062 ( )A.封建礼制对女性的尊重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答案]D[解析]从材料“最早的姓氏,姬、姜、嬴、妫等”可以看出都有“女”旁,结合史实,分析原因,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
A、B、C三项与题干不符。
4.(2015·某某四地六校联考)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
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题
![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6576bfd65ce05087632137d.png)
2013—201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六次周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7至 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命题范围:必修一第一二章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
”材料中从“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2.《史记·楚世家>引《齐书》:“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据材料判断,此长城A.目的是“互防”B.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C.属秦万里长城的一段D.成为中国农牧业区的分界线3.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
而宋代以来,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
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高超,后代难以超越C.宋代打破坊市界限,疏于维修城郭D.宋代以来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4.“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5.柳宗元认为“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练习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6c3fd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6.png)
3. 请写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 剧及其主题。
4. 请简述《哈姆雷特》中哈 姆雷特的复仇之路。
语言基础
•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语言基础
意象 象征
隐喻
语言基础
拟人 2. 请分析下列句子的语法结构,并指出其主语、谓语和宾语。
语言基础
她笑得花枝乱颤。 他走得飞快。
他们唱得很好听。
语言基础
• 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形容词和副词,并说明其作用。
跨文化交流与沟通
1. 学习外语
2. 阅读外国文学作品
学习一门外语,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 俗,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文化的表达 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能力。
3. 与外国人交流
4. 参加国际活动
与外国人进行交流,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 习惯和社交礼仪,提高跨文化交流的适应 能力。
文化活动策划
设计一份文化节活动方案,包括 主题、时间、地点、活动内容、
预算等。
策划一次公益讲座,邀请知名文 化人士进行分享,包括讲座主题、 嘉宾邀请、场地布置、宣传推广
等。
组织一次民俗文化体验活动,让 参与者了解和体验传统手工艺、 民间艺术等,包括活动流程、人
员分工、安全保障等。
社会调查报告
选择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调 查,收集数据和资料,分析问题产生 的原因和影响。
参加国际活动或会议,拓宽国际视野,提 高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05 练习五:综合运用与实践
文学创作实践
创作一篇短篇小说,主题自选, 要求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
语言流畅生动。
写一篇诗歌,表达对自然或人生 的感悟,要求押韵,意境深远。
编写一个剧本,以现实生活中的 事件或人物为素材,要求情节紧
高一历史模块考试专题一练习(人民版必修一)
![高一历史模块考试专题一练习(人民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535b9f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a.png)
高一历史必修一模块考试专题一练习、选择题1•在周王分封的时候,被分封的诸侯不包括A.先代贵族B.王族C.平民D.功臣2.右图反映的是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一一诸侯一一卿大夫一一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A.财产B.地域C.某某D.血缘3.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大宗、小宗制B.礼乐制度C.嫡长子继承制D.世卿世禄制4•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元朝地方最高行政区是行省,其权力受中央节制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5.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主要是指他A.继承了秦国王位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灭六国统一天下D.修建万里长城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7.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提高了政令执行的效率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8.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
”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有①建立了秦朝君主专制统治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便利了郡县制度的推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郡县制下的地方官与分封制下的诸侯王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是A.统治区域的大小B.辖区人口的多少C.权利地位的由来D.与中央政府的关系10.右图反映的是什么朝代的中央制度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11.唐太宗时期若要治理黄河,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工部C.门下省一尚书省一中书省一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工部12.《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代实行A.郡县制B.三省制C.行省制D.三司制13.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废除了丞相职位,但又导致从杂事务集于一身的烦恼。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cab8283a0116c175f0e487a.png)
(二)、夏商政治形式
二、商朝的政治——信史的开端 时间:BC1600-BC1046 汤、盘庚、纣 甲骨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政治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三)、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一、分封制 概念:分封制是周天子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把一 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诸侯的权力和义务: 权力:世袭统治权; 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宗法制的作用(影响)
既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此后,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 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 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 分封制。 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材料:
积极: 孔子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 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 也。”“周监(鉴)于二代,郁 郁乎文哉!”; 据史籍载,夏朝存在了400多 年,商朝存在了600多年,周 朝则存在了800年之久,时间 之长久,远远超过了以后的任何 一个封建王朝。
消极: 八年,伐陆浑(即嵩山地区, 距洛阳仅六十公里)之戎, 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 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 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 不在鼎。”庄王曰:“子无 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 以为九鼎。”王孙满曰: “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 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 也。” 楚王乃归。 ——司 马迁《史记》卷四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至专题七选择题早读练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至专题七选择题早读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96502210066f5335a8121ce.png)
1月9日早读试卷命题人:王冀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单选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1.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
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
”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_国,天下分而为七。
_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_县。
更_、_分裂,至_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_”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B.秦C.汉D.唐3.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4.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这些规定体现了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6.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素材)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78daccc387c24028905fc35d.png)
1.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唐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的资历限制,同意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
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行相权,参加朝政。
其目的是( ) A.重用人
材,推行科举取士
B.和缓矛盾,克制朋党之争
C.分工协作,提升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增强君主专制
2. 《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齐心,齐心则同志”
A.宗法制B.分封制C.缔盟国,“同志”的基础是(
D.联婚国
)
3. 以下选项不可以表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色是:地方权利不停削弱,中央权利不停增强;
相权不停削弱,君权不停增强。
以下做法的结果与这类演变特色不一致的是()
①汉初推行郡国并行②宋代设置枢密院
③明初设殿阁大学士④元代设置中书省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5. 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向是()
①削弱地方增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增强君权③对边境地域的管辖和治理日益完美
渐渐增强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察
A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④
1.答案: D [ 分析 ]唐高宗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同意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
相权,参加朝政,切割了相权,进而达到了增强君主专制的目的。
A、 B 两项与资料没关,资猜中没有表现分工协作,故答案为 D 项。
2.答案: 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明太祖
明成祖。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综合试题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综合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3ab14c09b89680203d8255c.png)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综合试题一、单选题1.秦朝实行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以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这说明A.儒法两家思想具有互补性 B.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C.秦朝奉行外法内儒的思想 D.当时学术思想日益趋同2.清修律书,条款篇章基本上沿袭《明律》而附以大量的判例,因而称为《大清律例》。
但对于反叛罪,清律量刑远较明律为重,据此可知,《大清律例》A.源于满汉民族矛盾 B.巩固清朝王朝统治 C.成为鱼肉百姓工具 D.体现近代法律精神3.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
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
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A.强化了海禁政策B.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C.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D.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4.《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20年,博得“乡邑称”的类名,“州郡数礼请之”,他推托。
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
这个事件主要反映A.汉朝选官依据儒家思想 B.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C.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 D.汉朝察举制存在消极影响5.汉初,根据军功大小选任官吏,“吏多军功”;但汉武帝时,明文规定可经丞相、列侯、郡守推举人才,经考核后任以官职。
这一改变旨在A.削弱丞相的人事任免权 B.提高官员群体的素质C.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D.打击军功地主的权势6.《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时)薛中书元超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分。
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世家大族)女,不得修国文。
’”材料说明当时的社会①科举取士成为重要的选官途径②士族门第观念仍很强烈③进士科受时人追捧④唐朝中书令负责修撰史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清人总结说:“有明一代粃政多端…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遂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材料所反映的明代宦官乱权的制度前提是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六部代替皇帝批红 C.设内阁,票拟御旨 D.殿阁大学士的设置8.《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人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5228eea1c7aa00b52acb4a.png)
涿鹿之战:距今约四千六百余年前,黄帝部族联 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 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帝喾崩……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 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尧立七十年得舜……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 天下,於是乃权授舜。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 於天……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 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 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於尧曰:“有矜(鳏) 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 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 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
一、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1.传说时代
时间: • 距今约五六千年以前,即夏代之前的历史时期, 即一般所说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等所处的时期。 时代特征: • 原始社会,无文字可考,仅存在于后世传说中 政治状况: • 部落时期、部落联盟、军事民主、 禅让(传贤)
一、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夏商时期 • 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 政治特征: • 商朝(约前1600~约前1046) 政治特征:
(传贤→传子 公天下→家天下)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 商朝(约前1600~约前1046) 政治特征: 宗法制形成;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二、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 继承与创新
山东
也被称为齐鲁大地
你们知道这样的称呼从何而来吗?
河北
也被称作燕赵大地
二、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 继承与创新 1.西周分封制 • 分封的背景与目的 • 分封的对象 • 分封的内容 • 受封诸侯的权力与义务 • 分封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导与练】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导与练】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a24426e2bd960590c6775c.png)
材料二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 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 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推行这一 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三分别说明了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围绕分封制的相关知识,考查 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运用知识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根据材料 武王封诸侯的叙述,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分封 制‛ ,然后结合教材知识指出推行分封制的目
专题讲述我国先秦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历 程。 其中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国家权力的高度 集中,秦朝以后政治制度的总体特征为君权和中 央集权不断加强。 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和分封制 为基本内容,神权与王权结合,国家制度受到血 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2.秦国统一全国后,逐步建立起以皇权独 尊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其 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从汉至元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调整 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 具体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 4.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并逐步发展到顶峰。
西周分封制
1.前提:牧野之战后,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 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内容 (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等。
(2)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 (3)诸侯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4)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 和力役。 4.影响 (1)积极方面: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 大西周的疆域。 (2)消极方面: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 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精编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精编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012402f01dc281e43af029.png)
模块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3分,共60分)1.如果人们在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了问题,知识技能类共享平台可以以付费语音的方式为其答疑解惑。
2016年年初以来,互联网上涌现出许多新的知识付费产品,公众人物的入驻更是引爆了知识分享经济。
在这里(..)①为“知识”付费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市场交易行为.②共享平台是商品,它既是劳动产品又以交换为目的.③互联网为“知识”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平台.④被公众人物吸引消费是违背价值规律的非理性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借助知识技能类共享平台以付费的方式得到知识,符合市场平等交换的原则,因此这些“知识”是商品,共享平台为商品交换搭建桥梁,不是商品,①③正确,②错误;公众人物利用自己的知识入驻平台,能够增加答疑解惑的针对性和成功率,更有利于“知识”价值的实现,④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是错误的。
2.假设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为6.30,此时美国M品牌手机在中国售价为6.300元。
2017年美国生产M品牌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且同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0%。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此时美国M品牌手机在中国的售价为(..)A.5.544元..B.5.040元C.5.600元..D.4.536元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2016年1美元=6.30元人民币,此时美国M品牌手机在中国的售价为6.300元,即该手机在美国的售价为1.000美元。
2017年美国生产该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该手机用美元标价为1.000÷(1+25%)=800美元;同时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0%,即现在1美元=6.30÷(1-10%).=7元人民币,所以此时该品牌手机在中国的售价应为800×7=5.600元。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5fa46c3968011ca30091c8.png)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评试题(含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斡旋(wò) 苍穹(qióng) 棕榈(lǘ) 令人咋舌(zà)B.敕造(chì) 唆使(suō)混沌(hùn) 屡见不鲜(xiān)C.梦魇(yǎn) 菁华(jīnɡ)河蚌(bànɡ) 呼天抢地(qiǎng)D.懵懂(měng) 箴言(zhēn) 泊车(bǒ) 少不更事(gē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囊括切蹉荟萃一堂克不容缓B.匮乏峻工器宇轩昂不负重望C.濒临牟取金碧辉煌严惩不贷D.睿智草介枉废心机理屈词穷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下,儿子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2)面对记者的拍照和采访,这位在华尔街工作的女士并不自己的投票决定:“我不赞同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高技术封锁的政策。
”(3)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健康,在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为好。
A.熏陶隐讳淡泊B.熏染隐晦淡薄C.熏陶隐晦淡薄D.熏染隐讳淡泊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B.中国汽车企业近几年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C.这种文风承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D.虽然教育厅领导只是走访了少数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我市推行素质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综合卷1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综合卷1](https://img.taocdn.com/s3/m/eea4b2a8168884868662d68a.png)
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综合卷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2.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
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A.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B.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C.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3.雅典国家机构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
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
”据此判断,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人民主权B.法律至上C.权力制约D.轮流执政4.《罗马法概论》指出“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流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
“公开法律”指的是制定A.《十二铜表法》B.习惯法C.万民法D.自然法5.英国政府与议会就“脱欧”程序主导权问题产生分歧。
政府表示,启动“脱欧”程序由政府自行决定。
议会议员则主张政府“脱欧”需经议会批准。
对此,英国高等法院裁定,政府在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前需经议会批准。
这体现了英国A.分权制衡原则B.行政权掌握在议会手中C.首相没有实权D.政治协商原则6.美国宪法修正案部分内容如下此表说明美国A.民主政治日趋修正与完善B.国家治理的效率日益提高C.民主党与共和党斗争激烈D.全体公民都拥有了选举权7.“是作为欧美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战争的结果是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
”这场战争A.使中日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C.成为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D.引发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探索8.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此后参议院公布的《临时约法》则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是在( ) A.前21世纪 B.前20世纪C.前17世纪 D.前16世纪
2、关于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B.禹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度
C.禹创立了宗法制度
D.禹创立了分封制度
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历史的进步
3、史学界一般把哪一件事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的标志是( )
A.舜承尧位
B.禹建夏朝
C.禹死启继
D.盘庚传弟
4、反映我国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的史料是( )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
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5、“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文中的“大道”是指( )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6、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 )
A.建立了世袭制
B.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建立了国家
D.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7、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民主推选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父死子继
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8、夏商时期,在国家最高权利上都实行(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民主推选制D.嫡长子继承制
9、中国古代,在中央设相的官职以参与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 )A.夏朝B.商朝 C.西周 D.春秋战国
11、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这表明( )
A.夏商周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礼仪完全不同
C.夏商周制度毫不相同
D.夏商周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
周朝实行分封制
12、下列与西周王朝建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周公东征 D.平王东迁
13、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里的“封建”的含义是( )
A.奴隶社会瓦解 B.封建制度 C.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D.分封诸侯国
14、山东省常被世人称为“齐鲁大地”,这一说法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寻到( )
A.商朝甲骨文记载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战国诸侯国
D.秦朝郡县制
15、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中,属于异姓功臣的是( ) A.鲁国 B.宋国 C.晋国 D.齐国
16、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爵位 B.分封人口 C.分封土地 D.规定贡献
17、周初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18、周初分封的①齐②卫③鲁④晋等诸侯国,按黄河流域上游到下游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③① B.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④②
19、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20、“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历史现象反映出本质是( )
A.诸侯国帮助周王室巩固统治
B.周天子把权力下放给诸侯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周王室文化衰败军事落后
21、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的破坏
22、《史记·楚世家》记载了楚庄王向周定王“问鼎大小轻重”一事,这说明了( )
A.楚王关注青铜器的铸造
B.楚王想代替周王号令天下
C.楚王欲与周王平分天下
D.楚王想要兼并其他诸侯国
23、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分封制崩溃 B.井田制瓦解C.周王室衰微 D.诸侯野心增大
西周实行了宗法制
24、西周的宗法制来源于( )A.原始社会禅让制B.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C.原始社会母系家长制D.奴隶社会分封制
25、关于西周宗法制度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是血缘关系 B.是宗族关系C.是等级制度 D.西周基本政治制度
26、西周实行宗法制,根本上是要( )
A.保证嫡长子一系的特权
B.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
C.封邦建国,拱卫王室
D.保证王权稳定,避免内部纷争
27、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A.长子
B.二子
C.四子
D.五子或六子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综合题:
28、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9、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点在于它们( )
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D.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0、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
材料二《荀子》记载周初,“(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材料三宜侯矢铜簋,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辱慢王朝,等于不贡。
”
材料五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
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六(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
…(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
材料七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
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
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概括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四、材料五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3)材料六中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七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5)分封制与材料七中所反映的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
31、(1)分封制的特点:
从分封的对象看: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也包括功臣、姻亲、殷商旧族等。
从地理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
从分封内容看:除土地外还有器物,人口。
(2)诸侯对周王的义务:镇守疆土、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3)王权衰弱,诸候不朝,蔑视王权的现象。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①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②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4)宗法制。
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他们互为表里,相互渗透,共同维持西周社会。
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分封制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宗法制的积极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