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10)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
马伯丞
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宁夏固原 756500
摘要 森林植被在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同
时,还能净化空气。

森林抚育间伐是森林管理的主要工作,也是造林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措施。

只有保证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高效性水平,才能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足够的生长
营养,提升林木自身的抗灾能力。

基于此,简要概述了森林抚育间伐的内容,重点分析了森林
抚育间伐技术要点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森林抚育间伐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生态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0–0079-03
作为自然界的重要财富和宝贵资源,林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人们需要给予森林足够的关注及呵护。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有自身的生长规律,然而,植物容易因自然环境、外部因素、天气气候等条件的影响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为了保证林木持续健康生长,增强林木品质和质量,确保林木成活率达到最高,相关部门需加强对林木的抚育管护,特别要做好幼林的森林抚育。

在森林生长过程中,若是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出现林分结构不稳定、不同树种肆意生长的情况,进而造成主次树种不分、有害木占比过大,严重影响林木的数量和质量,还会降低森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为确保森林正常有序生长,并充分发挥出其功能,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生态保护,进一步凸显森林经济、生态及社会价值。

在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中,要准确把握间伐时机,控制间伐程度,避免盲目砍伐,熟练掌握森林抚育间伐方法与技巧,维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质量。

1 森林抚育间伐概述
1.1 森林抚育间伐概念
森林抚育间伐指通过对未成熟林木进行采伐,加快林木生长速度,缩短
成熟林木年限,提升林木抵御自然灾害
能力,改善林分卫生情况,在森林资源
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森林资源极
为丰富,同时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森林
滥伐问题。

森林抚育间伐可为优质林木
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还能有效
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1]。

1.2 森林抚育的作用
(1)调整林分密度。

由于天然幼林
密度大且分布不均,种植人工林主要根
据经营树种特点科学选择密度。

随着林
木的快速生长,密度过大会逐渐降低整
体林木营养及营养空间。

科学、合理选
择抚育间伐技术,可保证树种密度更加
合理。

(2)调整树种。

在混交林与天然林
之中可能会存在劣质林木和价值较低
的树种,抚育间伐技术可以保留长势良
好的林木,大幅度提升林木质量。

(3)改善林地条件。

抚育间伐可以
改善区域内林木营养和生长空间,同
时还能增加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量,改善林地光照条件,使树冠得以伸
展,促进林木茁壮生长,缩短林木培育
期时间。

(4)改善林分质量。

抚育间伐工作
Key Points of Forest
Tending and Thinning
Techniques and Analysis
of Their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 Bo-cheng (Guyuan Liupanshan
Forestry Bureau, Guyuan, Ningxia 756500)
Abstract Forest veget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ecosystem while also purifying the air. Forest
tending and thinning is the main task of forest
management and an important technical
measure in afforestation. Only by ensuring
the efficient level of forest tending and
thinning technology can we provide a good
growth environment and sufficient growth
nutrition for trees, and enhance their own
disaster resistance ability. Based on this, the
content of forest tending thinning is briefly
summarized, the key points of forest tending
thinning technology and the influenc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analyzed, an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forest tending
thinning a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Forest tending; Key points of
techniqu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作者简介 马伯丞(1994—),男,宁夏固原人,林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种苗生产、
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经营和森林抚育等工作。

收稿日期 2023-06-11
79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3, Vol.13 No.10
的开展可加快林木径级生长速度,为大径级材的培育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还能改善林分木材质量,提高木材利用率,借助于抚育间伐技术可及时清除林木中的病腐木和杂灌木,有效改善林地环境状态,增强林木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1.3 森林抚育间伐的原则
一是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

为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抗逆性和稳定性水平,需严格遵循森林演变规律,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构建完善的目标经营体系,充分挖掘森林潜力,使森林逐渐成为同天然林类似的异龄复层林,在增强森林综合效益的同时将经营成本降到最低。

二是可持续经营原则。

在该项原则的基础上开展森林抚育间伐,可保障整个森林系统的完整性,为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林副产品及木材,进而美化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2 森林间伐技术要点
2.1 科学选择森林抚育间伐对象
科学、合理地选择森林抚育间伐对象,可确保抚育间伐目的顺利实现。

在抚育间伐对象选择的过程中,需从优胜劣汰的角度出发,及时清除林区内生长不理想的林木。

可选择以下3种林木作为重点间伐对象:一是幼中龄阶段的林木,该阶段的林木多年来的生长直径未明显增强,甚至是部分林木的生长直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二是遭受自然灾害破坏的林木,如林木被病虫害侵蚀,使得林木主干出现病虫害或直接枯萎;三是丧失了培育价值和用途,且对生态环境没有太大保护意义的林木。

在森林抚育间伐过程中需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抚育间伐技术的作用。

2.2 确定抚育间伐起始时间
从原则上来看,抚育间伐工作几乎贯穿森林林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而实际抚育间伐效果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具体应用中需有效控制抚育间伐的起止时间,一旦抚育间伐时间控制缺乏科学、合理性水平,如间伐时间偏晚或偏早,对林区林木健康生长产生的负面影响就越明显。

确定抚育间伐时间前,工作人员需
做好实地调研工作,准确把握林区内不
同种类林木生长情况。

通常情况下可根
据以下情况确定间伐时间:一是初期种
植密度大的林木间伐时间要比种植密
度小的林木间伐时间早;二是生长阳面
的树种要比生长在阴面树种的间伐时
间早;三是相较于慢生树,速生树的间
伐时间早;四是根据森林优势林木的树
冠高度与平均值之比,可将比值在1/3
以上的林木作为间伐对象;五是结合林
木郁葱程度选择间伐时间,人工林和天
然林之间存在差异;六是根据林木总株
数和径阶分配比例,若是森林中的幼林
数量高于成年林数量,也要做好抚育间
伐;七是根据林木生长程度选择间伐时
间,在林木直径连续几年呈现递减的情
况下,林木生长不够健康,应及时做好
采伐。

总的来说,确定间伐时间应考虑多
种因素,实事求是地对采伐状况进行理
性分析,确保采伐质量效果,避免采伐
工作出现问题。

2.3 准确把控森林抚育间伐强度
森林抚育间伐强度就是间伐过程
中采伐的树木数量,抚育间伐强度与最
终抚育间伐效果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
包括间伐数量、蓄积强度、郁闭度等指
标。

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控间伐强度。

(1)可将林木分级结果作为森林抚
育间伐依据,并确定林木间伐数量。


林木分级较好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间
伐数量;反之,若林木分级不佳,幼林
量比成林量偏多,就需适当增加间伐数
量。

幼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育成长,
一旦幼林数量过多,会造成林区光照
强度和营养不足,进而影响林木生长
发育。

因此,应及时清除长势不好的幼
林,以增强森林整体抚育间伐效果。

(2)结合林木郁闭度数据,有效控
制间伐强度。

在间伐工作期间,应将一
次间伐郁闭度控制在0.2以内,避免森
林中出现大片空地,间伐后的林木郁
闭度需超过0.7。

在日后间伐工作实施
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林木郁闭度情
况,若是采伐数量过大将会出现林地浪
费的情况,不利于日后林地持续健康
发展。

(3)以抚育方式为依托确定蓄积强
度。

在森林抚育中,由于抚育措施不尽
相同,直接造成最终林木生长速度和效
率存在差异。

通常情况下,抚育效果越
理想,林木生长发育速度就越快,蓄积
强度也达到最高,林木需采伐的数量也
随之减少。

若是林木缓慢生长发育,将
会增多林区内生态长势不佳的林木数
量,需通过增加采伐强度的方式确保优
质林木的形成。

具体采伐中应根据因地
制宜的原则,避免盲目开展抚育间伐工
作,全面把控蓄积强度,确保蓄积质量
效果达到最佳。

(4)株数强度。

结合株数强度可有
效控制砍伐强度,具体实施抚育间伐的
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相关工作,若是执行效果不理想,将严
重影响和干扰林木正常生长。

2.4 选择有效的抚育间伐方法
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抚育间伐主
要包括生长伐、透光伐、卫生伐3种类
型。

其中透光伐在幼龄林中应用频率最
高,对自然幼龄林则重点伐除对幼树发
育产生干扰的乔木、草本等;人造幼林
期重点伐除发育密集或生长质量差、培
育价值不高的林木。

中龄林时期大都选
择生长伐,且以下层抚育间伐为主,适
当伐除下层被压木,保存长势旺盛且材
质好的林木,确保林木分布密度。

通过生长伐抚育间伐措施的操
作,可将伐桩高度控制在10 mm以内,
减少对被砍伐林木的伤害,避免表面损
伤[2]。

若是林分遭受病虫害或火灾危害
后,多选择卫生伐,伐掉受害林木后还
要在开阔、合适地带集中焚毁,并使用
杀虫剂喷涂树根,确保林木后续健康
生长。

3 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 对树木生长高度的影响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森林抚育间伐
工作对林分平均树木高度的影响并不
明显,立体条件直接决定了树木高度。

还有部分研究认为,在良好的立体条件
下,林木密度并不会对树木高度产生影
响;而贫瘠的土壤中,林分密度过大时
会影响树木高度,适当间伐后可有效增
强林分整体高度。

3.2 对林木直径与材积生长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可对林木直径生
长产生影响。

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林
木直径生长量也会增多,尤其是部分受
80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10)
到压制的林分。

通过抚育间伐措施可使林分树木直径生长速度加快。

单位面积内整体林分的材积生长量受林分树高、单位株数、断面积生长量3个因素的影响较大,抚育间伐对林木高度生长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增大抚育间伐强度能使单株材积的生长量得到提升,而单位面积的株数会随之下降。

因此,随着抚育间伐强度的加大,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并不会增加,而中度抚育间伐强度的林分生长量表现更好[3]。

3.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1)光照强度。

实施森林抚育间伐后,单位面积内的总林木株数会减少,这是必然现象,林木郁闭度也会降低,森林光照强度则会随之增强,可加快森林内保留木的生长发育速度。

(2)温湿度。

因外界环境的变化,森林中的温湿度也会发生改变。

林木光合及呼吸作用的开展会造成森林内与空旷区的温湿度存在差异。

在森林抚育间伐力度较强时,单位面积的林木株数会下降,削弱树冠的影响力,有利于太阳光直接照射森林,使森林中的气温上升,相对湿度下降。

冬季缺少抚育间伐措施的情况下,森林内的气温低于未被抚育间伐的森林,其原因是林木数量较多时会降低林木透风度,使得气温偏高,实际抚育间伐后,林木数量锐减,增大了透风度,森林内部的保温性能降低,进而造成整体森林间的温度下降。

此外,大气湿度和森林抚育间伐强度直接决定森林内部空气湿度,抚育间伐强度越大,森林中的温度下降幅度就越大。

(3)土壤肥力。

增强森林抚育间伐力度强度可有效提升土壤肥力。

在森林中林木数量偏多的情况下,林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较多,此时将会减少土壤内的有机物质,而抚育间伐强度加大,将会造成森林中的林木数量大幅度下降,改变林内生态系统,加快微生物分解速度,增大土壤肥力。

3.4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在森林抚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做好抚育间伐工作有助于从多方面提
升森林生态和经济效益。

森林抚育间伐
与林木生长周期直接相关,且在降低林
木生长周期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升出
材率,进而早期利用林木,提高中间产
出,以有效满足定期取材需求。

4 提高森林抚育间伐的有效措施
4.1 转变理念,提高认识
林业人员应从思想上认识到抚育间
伐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以先进理
念为指导。

林业人员应准确把握“抚育
间伐”的内涵,全面了解抚育是森林培
育的最终目的,而间伐则是抚育的一种
手段。

在森林抚育过程中,林业人员应
始终坚持以“抚育”为目的,通过科学有
效的方法及时清除过密、发育不良、枯
死等问题林木,为树木创造出良好的生
长空间。

间伐可加大树木生长空间,提
升光合作用速率,同时还能提升树木吸
收养分的能力,使保留木茁壮成长。


外,林业人员需增强生态意识。

为确保
生物多样性水平,除了将生态环境保护
放在首位外,还要注重生态效益,使森
林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4]。

4.2 加强研究,创新抚育间伐技术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涉及林木生长
规律、生长监控、分级法等方面的知
识,林业相关人员应加强抚育间伐的理
论研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
划抚育间伐工作进程、强度、间隔等,
并优化、改进方法,使抚育间伐技术快
速适应复杂多变的森林环境。

同时,加
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高度重视教育
培养,不断完善现有的抚育间伐基本理
论。

创新间伐技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
同时,保证森林经济利益最大化。

4.3 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
众所周知,在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
过程中,经济支撑必不可少。

林业部门
应结合实际,通过申请设立专项资金开
展森林抚育工作。

森林抚育工作在开展
的过程中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需要
较长时间才能获取对应的回报。

为保证抚育工作效果达到最大,相
关部门需加大资金投入与相关管理,
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合理管理
间伐过程中清除的林木,加大资源利用
率,控制成本;二是不断完善现有的资
金管理体系,每笔资金的使用都必须有
理有据,保证森林抚育资金专款专用,
防止出现资金挪用、占用的情况;三是
加强对森林抚育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
抚育间伐技术培训,为森林抚育工作提
供专业化的人才;四是提升林业人员的
责任意识,明确日常工作细则,保障其
基本收入,同时还要加强对林业人员的
监管,做到专人专职,责任到人[5]。

5 结束语
作为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森林资
源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
用。

森林抚育间伐在改善树木生长环境
和维护物种多样性的同时,能提升林分
结构的合理性水平,使林木持续健康生
长,提升整体造林的生态效益。

因此,
为了充分发挥森林抚育间伐的作用,林
业人员需要主动改变抚育间伐观念、加
强研究,创新抚育间伐技术;相关部门
需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确保
林木培育效果,促进我国森林培育事业
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延奎.森林抚育间伐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J].乡村科技,2020(13):72-73.
[2] 肖志民.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及对
森林的影响[J].新农民,2021(3):101.
[3] 陈杰.森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及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探究[J].花卉,2023(4):118-
120.
[4] 宋敬洁.森林培育中森林抚育间伐措施
分析[J].热带农业工程,2022,46(4):16-
18.
[5] 谢振明,张银龙.森林培育过程中的
森林抚育间伐措施[J].农家参谋,2021
(17):145-146.
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