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三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孩子三不要
来源:上海丁丁家教网/
一、不要讽刺孩子幼稚
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欲望,“想成为大人”,“想快快长大”。
换言之,孩子在大人、高班生面前,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感到个儿小、力气弱、知识少……。
如果我们无视孩子的这种欲望,说了智商像一年级学生、像婴儿,指责他比实际年龄更幼稚,只能增加他的自愧不如的感觉,使他无法从幼稚之中摆脱出来。
对孩子幼稚的失误,用“真像一年级的学生”、“你还是个婴儿”等言词来加以讽刺是不能起作用的,只会使孩子感到悲观失望。
当老师、其他人批评自己的孩子“你……都不会”时,作为家长应鼓励他,说:“妈妈决不这样想,只要肯干一定能成功。
我相信你。
”哪怕所有的人都说不好,只要父母加以肯定,孩子就会信心百倍地去奋斗。
父母否定了所有人都说的不好,等于帮孩子卸掉了心理负担。
假如家长首先说自己的孩子不好,那么只能使孩子失去自信和干劲儿,受到很大的打击,以至于无立足之地。
孩子处于这种心理状态是最不好的。
这不仅影响他的成长,而且使他总在幼稚阶段徘徊不前。
即家长说的话从两方面刺伤了孩子。
一个是词汇本身的负面效应,另一个是出自孩子最信赖的父母之口的负面效应。
二、不要扼杀孩子的责任心
常常听到家长和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没有责任心,责任心不会凭空而来,孩子的责任心是需要从小培养和呵护的,而且,特别的脆弱,千万不能因为我们成人自己的一点失误而影响了孩子的责任心。
1、不负责任的批评
当孩子某件事没做好,家长就轻易进行不负责任的批评,比如:“傻瓜!”“骗子!”“不中用的东西!”“废物!”“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跟你爹一样!”“叫你不要做,你还要做,真是不可救药!”“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狡辩!”“我说不行就不行!还敢顶嘴!”“你再不学好,妈妈就不爱你了!”“滚出去!”“我求你看一会英语吧,儿子!”“只要你这次考100分,我就给你100块零花钱。
”“洗碗,你就打碗,”“真行,以后还要做大事,做梦去吧!”这些词语是那些热心的家长经常用的话。
这样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会把事情弄僵,更会把孩子的不良行为放大,致于不可救药。
因为做错一件事,导致对人的否定,会使孩子觉得太痛苦了。
他会发现负责任等于痛苦。
作为一个男人,如果他的潜意识里,负责任等于痛苦,那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丈夫;作为一个女人,如果她的潜意识中,负责任等于痛苦,那么她怎么能照顾好她的孩子!
2、过分严厉
不能说对孩子管教严格不好,但是,对孩子管教太严,使孩子不敢负责,怕失败,怕惩罚,就会失去教育的本来意义。
当我们过分严厉,并且出了错误后对孩子进行各种惩罚。
“你必须把车开出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次物理必须考90分以上,否则就别再进这个家!”“你要是考不上大学,妈妈就不活了!”最后,当我们过分严厉,孩子不敢负责任了,因为他感觉负不起责任。
三、不要批评孩子的朋友
孩童时代的友谊弥足珍贵,缺少了朋友的童年,是一片孤寂的荒漠,让童年失去了五彩的光芒。
尊重孩子的朋友,珍惜孩子童年的友谊,也是父母对孩子一份珍贵的爱。
所以,不要批评孩子的朋友。
尤其是现在,城市里家庭之间冷漠了,远离了。
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增多了,孩子的寂寞也随之增多了。
孩子的朋友在孩子的心目中和在家长心中的分量是不一样的。
孩子的朋友,每天陪着他分享喜怒哀乐,与他一起产生共鸣。
两个人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而在家长心目中,顶多是一个朋友的孩子而已。
每当我们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记忆中最清楚、最深刻的,不是父母的照顾,不是锦衣玉食,而是那些朋友的陪伴。
只要一想到童年,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小强、华子、黑蛋,然后是我们一起干的事。
我们的欢乐,多半是儿时的玩伴们给的,悲伤也是,这一切构成了我们童年时代五彩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