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加工工艺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起来,在籽晶的周围逐渐生长出单晶硅,最后 形成圆柱形的单晶棒。
生成的单晶硅经过物理性能测试和电气参数测 试后对其进行切割,形成硅单晶片,然后再对硅 单晶片进行研磨、倒角、抛光,最后得到需要的
单晶生长设备
生长硅单晶
单晶生长设备
2.2 掺杂
ⅢA族受主掺质(P型)
元素
原子量
硼
5
铝
13
镓
离子注入的基本原理
离子注入设备
2.3 生长外延层
• 外延生长用来生长薄层单晶材料,即薄膜 • 外延生长:按照原来的晶向在单晶衬底上,
生长另一层合乎要求的单晶层的方法。 • 生长的这层单晶叫外延层。(厚度为几微米)
化学气相沉积
将晶圆放在一个特制的炉内,炉是一个能够承受非常高温 度的石英炉管。
正胶和负胶的性质
• 正胶:曝光前不可溶,曝光后可溶 • 负胶:曝光前可溶,曝光后不可溶
正胶:分辨率高,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中 ,一般只采用正胶
负胶:分辨率差,适于加工线宽≥3m的线条
下凹图形的加工(正胶)
暗场掩膜板:掩膜板上除了透光的地方全都覆 盖着一层铬层,被铬覆盖了大部分区域的掩膜 板被称为暗场掩膜板。
另一种CVD技术是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跟CVD非常相像,所不 同的是利用等离子体代替高温启动化学反应。
等离子体提供了气体间化学反应的能量而不用提高晶圆的温度,低温将有助于 维持原先的杂志分布,避免杂质的进一步扩散。
2.4 氧化层生长
硅表面上总是覆盖一层二氧化硅(SiO2),即使 是刚刚解理的硅,在室温下,只要在空气中,一暴 露就会在表面上形成几个原子层的氧化膜。氧化膜 相当致密,能阻止更多的氧原子通过它继续氧化。
硅加工工艺
2.1 硅晶圆制程
1.硅单晶片的制备 制造集成电路芯片需要硅单晶,硅单晶片实际上
是从圆柱形的单晶硅锭上切割下来的。 单晶硅锭的生长方法主要有“直拉法”和“悬浮
区熔法”。一般用直拉法制造硅单晶,在这里我们介 绍采用直拉法制备硅单晶。
直拉法制备硅单晶: 加热一个大坩埚中的硅,直到它熔化。 一块称为籽晶的单晶硅浸入熔融的硅熔液中 在旋转籽晶的同时缓慢地将其从硅的熔融液中提
31
铟
49
ⅣA族半导体
元素
原子量
碳
6
硅
14
锗
32
锡
50
ⅤA族施体掺质(N型)
元素
原子量
氮
7
磷
15
砷
33
锑
51
• 在目前的集成电路生产中,扩散方式主要有两种 :恒定表面源扩散和有限表面源扩散。 (1) 恒定表面源扩散。如果硅片(或其他半导 体晶片)表面的扩散杂质浓度在扩散的过程中始终 保持不变,则这种扩散方式叫做恒定表面源扩散 。在恒定表面源扩散的过程中,不断有外来源补 充因扩散到硅片(或其他半导体晶片)中而损失的 杂质源。 (2) 有限表面源扩散。如果扩散之前在硅片 表面先沉积一层杂质作为扩散的杂质源,在整个 扩散过程中不再有新源补充,则这种扩散称为有 限表面源扩散。
在炉管的一端安放了一些将被泵入的可高度反应的气体。 混合气体被高温激励而相互碰撞反应,这些反应气体在炉 管内被输运直到它们撞击到晶圆,由于晶圆的温度比气体 低,因此,混合气体中的硅被凝聚在晶圆的表面。
这个过程就在晶圆表面生长了与衬底晶格一致的外延层。
采用不同的气体混合,就能够生长不同类型的硅。可以是N型的,也可以是P 型的。
IC制造中最 关键的步骤
IC晶圆中最 昂贵的设备
最有挑战 的技术
决定最小 特征尺寸
光刻胶:光敏材料,利用光刻胶的保护,能够 对区域选择加工,仅仅对未被保护的区域能够 进行注入、刻蚀、溅射等。
掩膜板:一块有图形的玻璃板,透过这块玻璃 板投射一束光到晶圆的表面,就在晶圆的表面 形成了图形的阴影。光线通过玻璃板上透过区 域照射到光刻胶上使其曝光,而板上的图形阻 碍了光线的通过,未被曝光的区域是抗蚀层。
这种天然形成的氧化层厚度只能达到40Å左右。形 成的二氧化硅不但能紧紧地依附在硅衬底上,而且 具有极为稳定的化学特性和电绝缘特性。
氧化硅层的主要应用
二氧化硅的重要应用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表面钝化层 掺杂阻挡层 表面绝缘层 器件绝缘层
掺杂阻挡层
图4-4 作为掺杂阻挡层的二氧化硅
离子注入的基本原理
• 离子注入和退火再分布 • 基本原理是用能量为100keV量级的离子束入射到材料
中去,离子束与材料中的原子或分子将发生一系列物 理的和化学的相互作用,入射离子逐渐损失能量,最 后停留在材料中,并引起材料表面成分、结构和性能 发生变化,从而优化材料表面性能,或获得某些新的 优异性能。
2.7 去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料层
刻蚀技术:包含了所有将材质表面均匀移除或是有选择性 的部分去除的技术。例如去除金属、氧化层等。
2.8 光刻
• 光刻是利用光学系统把掩膜版上的图形精确地投影曝 光到涂过光刻胶的硅片上。最终的图形是用多个掩膜 版按照特定的顺序在晶圆表面一层一层叠加建立起来 的。光刻占硅片工艺60%的时间。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晶圆上方悬挂着一大块准备沉积的金属材料,该金属 将被轰击到晶圆的表面形成一个新的表面层,方法?
• 溅射:用高能等离子体轰击某种材料的靶面,而使靶 材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从中逸出并淀积在衬底材料上的 现象。
2.6 蒸发
• 蒸发:通过不同的加热方式使原材料气化后,直接( 或与反应气体反应后)在衬底上成膜。
(3.2)
水汽氧化 水汽氧化是指在高温下,利用硅与高纯水反应生成二
氧化硅的方法。 在水汽氧化中水分子在二氧化硅中的扩散速度快,但
质量比在干氧氧化中生成的二氧化硅要差。
Si 2H2O 高温SiO 2 2H2
(3.3)
2.5 溅射
高能等离子体能够帮助我们沉积某些不能通过CVD沉积的材料,在称为溅 射台的设备中,利用氩气等惰性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利用等离子体轰击出材 料原子。
表面绝缘层
图4-5 作为绝缘层的二氧化硅层
器件绝缘层
图4-6 在MOS栅极中,二氧化硅作为场氧化
器件绝缘层
图4-7 在固态电容里的二氧化硅层
干氧氧化
干氧氧化是指在高温下,氧气与硅反应生成二氧 化硅的氧化方法。干氧氧化具有速度慢、氧化膜质量 好的特点。其反应方程式如式所示。
Si O2 高温SiO 2
生成的单晶硅经过物理性能测试和电气参数测 试后对其进行切割,形成硅单晶片,然后再对硅 单晶片进行研磨、倒角、抛光,最后得到需要的
单晶生长设备
生长硅单晶
单晶生长设备
2.2 掺杂
ⅢA族受主掺质(P型)
元素
原子量
硼
5
铝
13
镓
离子注入的基本原理
离子注入设备
2.3 生长外延层
• 外延生长用来生长薄层单晶材料,即薄膜 • 外延生长:按照原来的晶向在单晶衬底上,
生长另一层合乎要求的单晶层的方法。 • 生长的这层单晶叫外延层。(厚度为几微米)
化学气相沉积
将晶圆放在一个特制的炉内,炉是一个能够承受非常高温 度的石英炉管。
正胶和负胶的性质
• 正胶:曝光前不可溶,曝光后可溶 • 负胶:曝光前可溶,曝光后不可溶
正胶:分辨率高,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中 ,一般只采用正胶
负胶:分辨率差,适于加工线宽≥3m的线条
下凹图形的加工(正胶)
暗场掩膜板:掩膜板上除了透光的地方全都覆 盖着一层铬层,被铬覆盖了大部分区域的掩膜 板被称为暗场掩膜板。
另一种CVD技术是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跟CVD非常相像,所不 同的是利用等离子体代替高温启动化学反应。
等离子体提供了气体间化学反应的能量而不用提高晶圆的温度,低温将有助于 维持原先的杂志分布,避免杂质的进一步扩散。
2.4 氧化层生长
硅表面上总是覆盖一层二氧化硅(SiO2),即使 是刚刚解理的硅,在室温下,只要在空气中,一暴 露就会在表面上形成几个原子层的氧化膜。氧化膜 相当致密,能阻止更多的氧原子通过它继续氧化。
硅加工工艺
2.1 硅晶圆制程
1.硅单晶片的制备 制造集成电路芯片需要硅单晶,硅单晶片实际上
是从圆柱形的单晶硅锭上切割下来的。 单晶硅锭的生长方法主要有“直拉法”和“悬浮
区熔法”。一般用直拉法制造硅单晶,在这里我们介 绍采用直拉法制备硅单晶。
直拉法制备硅单晶: 加热一个大坩埚中的硅,直到它熔化。 一块称为籽晶的单晶硅浸入熔融的硅熔液中 在旋转籽晶的同时缓慢地将其从硅的熔融液中提
31
铟
49
ⅣA族半导体
元素
原子量
碳
6
硅
14
锗
32
锡
50
ⅤA族施体掺质(N型)
元素
原子量
氮
7
磷
15
砷
33
锑
51
• 在目前的集成电路生产中,扩散方式主要有两种 :恒定表面源扩散和有限表面源扩散。 (1) 恒定表面源扩散。如果硅片(或其他半导 体晶片)表面的扩散杂质浓度在扩散的过程中始终 保持不变,则这种扩散方式叫做恒定表面源扩散 。在恒定表面源扩散的过程中,不断有外来源补 充因扩散到硅片(或其他半导体晶片)中而损失的 杂质源。 (2) 有限表面源扩散。如果扩散之前在硅片 表面先沉积一层杂质作为扩散的杂质源,在整个 扩散过程中不再有新源补充,则这种扩散称为有 限表面源扩散。
在炉管的一端安放了一些将被泵入的可高度反应的气体。 混合气体被高温激励而相互碰撞反应,这些反应气体在炉 管内被输运直到它们撞击到晶圆,由于晶圆的温度比气体 低,因此,混合气体中的硅被凝聚在晶圆的表面。
这个过程就在晶圆表面生长了与衬底晶格一致的外延层。
采用不同的气体混合,就能够生长不同类型的硅。可以是N型的,也可以是P 型的。
IC制造中最 关键的步骤
IC晶圆中最 昂贵的设备
最有挑战 的技术
决定最小 特征尺寸
光刻胶:光敏材料,利用光刻胶的保护,能够 对区域选择加工,仅仅对未被保护的区域能够 进行注入、刻蚀、溅射等。
掩膜板:一块有图形的玻璃板,透过这块玻璃 板投射一束光到晶圆的表面,就在晶圆的表面 形成了图形的阴影。光线通过玻璃板上透过区 域照射到光刻胶上使其曝光,而板上的图形阻 碍了光线的通过,未被曝光的区域是抗蚀层。
这种天然形成的氧化层厚度只能达到40Å左右。形 成的二氧化硅不但能紧紧地依附在硅衬底上,而且 具有极为稳定的化学特性和电绝缘特性。
氧化硅层的主要应用
二氧化硅的重要应用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表面钝化层 掺杂阻挡层 表面绝缘层 器件绝缘层
掺杂阻挡层
图4-4 作为掺杂阻挡层的二氧化硅
离子注入的基本原理
• 离子注入和退火再分布 • 基本原理是用能量为100keV量级的离子束入射到材料
中去,离子束与材料中的原子或分子将发生一系列物 理的和化学的相互作用,入射离子逐渐损失能量,最 后停留在材料中,并引起材料表面成分、结构和性能 发生变化,从而优化材料表面性能,或获得某些新的 优异性能。
2.7 去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料层
刻蚀技术:包含了所有将材质表面均匀移除或是有选择性 的部分去除的技术。例如去除金属、氧化层等。
2.8 光刻
• 光刻是利用光学系统把掩膜版上的图形精确地投影曝 光到涂过光刻胶的硅片上。最终的图形是用多个掩膜 版按照特定的顺序在晶圆表面一层一层叠加建立起来 的。光刻占硅片工艺60%的时间。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晶圆上方悬挂着一大块准备沉积的金属材料,该金属 将被轰击到晶圆的表面形成一个新的表面层,方法?
• 溅射:用高能等离子体轰击某种材料的靶面,而使靶 材表面的原子或分子从中逸出并淀积在衬底材料上的 现象。
2.6 蒸发
• 蒸发:通过不同的加热方式使原材料气化后,直接( 或与反应气体反应后)在衬底上成膜。
(3.2)
水汽氧化 水汽氧化是指在高温下,利用硅与高纯水反应生成二
氧化硅的方法。 在水汽氧化中水分子在二氧化硅中的扩散速度快,但
质量比在干氧氧化中生成的二氧化硅要差。
Si 2H2O 高温SiO 2 2H2
(3.3)
2.5 溅射
高能等离子体能够帮助我们沉积某些不能通过CVD沉积的材料,在称为溅 射台的设备中,利用氩气等惰性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利用等离子体轰击出材 料原子。
表面绝缘层
图4-5 作为绝缘层的二氧化硅层
器件绝缘层
图4-6 在MOS栅极中,二氧化硅作为场氧化
器件绝缘层
图4-7 在固态电容里的二氧化硅层
干氧氧化
干氧氧化是指在高温下,氧气与硅反应生成二氧 化硅的氧化方法。干氧氧化具有速度慢、氧化膜质量 好的特点。其反应方程式如式所示。
Si O2 高温Si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