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海一中20232024第一学期高二化学(10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命题人: 韩 梅 审题人 :杜书梅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17分)两部分,共97分。
3分卷面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知 识 与 技 能
学习能力
内容 热化学 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易混易错
规律提炼
分数
50
20
30
10
10
第Ⅰ卷 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A. 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吸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而放热反应则无须加热
C. 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
D.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
2.反应()()()A g 2B g C g +=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实线表示加入了催化剂
B .该反应的焓变1ΔH=91kJ mol --⋅
C .图中虚线表示的反应I 、反应II 均为吸热反应
D .加入催化剂,速率加快是因为改变了反应的焓变 3.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X(g)+Y(g)
Z(g)+W(s) Δ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加入少量W ,逆反应速率增大
C.在容器中加入氩气,反应速率不变
D.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4.对于可逆反应A(g)+3B(g) 2C (s)+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 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A)=0.5 mol·L -1·min -1
B .v (B)=0.02 mol·L -1·s -
1
C .v (C)=0.1 mol·L -1·s -1
D .v (D)=0.4 mol·L -1·min -
1 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H 2(g)+1
2
O 2(g)===H 2O(g) ΔH =-241.8 kJ/mol
②2H 2(g)+O 2(g)===2H 2O(g) ΔH =-483.6 kJ/mol
③H 2(g)+1
2
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④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则H 2的标准燃烧热ΔH 为 A .-241.8 kJ/mol B .-483.6 kJ/mo lC .-285.8 kJ/mol D .-571.6 kJ/mol 6.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2 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预先装入催化剂)通入1 mol N 2
和3 mol H 2,发生反应:N 2+3H 22NH 3。
经过5 min 后,测得容器内压强是起始的0.9倍,则在此时间内,H 2平均反应速率为 A .0.1 mol/(L·min) B .0.01 mol/(L·min) C .0.05 mol/(L·min) D . 0.06 mol/(L·min) 7.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由“C(s ,石墨)===C(s ,金刚石) ΔH =+1.9 kJ·mol -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 稳定
B .已知:①S(s)+O 2(g)===SO 2(g) ΔH 1;②S(g)+O 2(g)===SO 2(g) ΔH 2, 则ΔH 1>ΔH 2
C .由: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
1,可知:硫酸溶液 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生成1molH 2O ,放出热量为57.3 kJ
D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12
O 2(g) ===SO 3(g) ΔH =-98.32 kJ·mol -
1,在
容器中充入2 mol SO 2和1 mol 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196.64 kJ 8.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 2(g)⇌2SO 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 2、O 2、SO 3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 、0.05 mol/L 、0.3 mol/L 。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 2为0.4 mol/L ,O 2为0.2 mol/L
B .SO 2、SO 3均为0.8 mol/L
C .SO 3为0.4 mol/L
D .SO 2为0.35 mol/L
9.将NO 2与SO 2以体积比为1∶1置于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NO 2(g)+
SO 2(g)SO 3(g)+NO(g) ΔH =-41.8 kJ·mol -
1,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SO 2和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B .体系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D .每消耗1 mol SO 3的同时生成1 mol NO 2 10.已知乙醇、石墨和氢气的燃烧热分别为a 、b 、c (均为正值,单位均为
kJ·mol -
1)。
则反应2C(s ,石墨)+2H 2(g)+H 2O(l)===C 2H 5OH(l)的焓变为 A .(a -2b -c ) kJ·mol -1
B .(2b +2c -a ) kJ·mol -1
C .(b +c -a ) kJ·mol
-1
D . (a -2b -2c ) kJ·mol
-1
11.已知2SO 2(g)+O 2(g)2SO 3(g) ΔH =-198 kJ/mol ,在V 2O 5存在时,该
反应的机理为第一步:V 2O 5+SO 22VO 2+SO 3(快);第二步:4VO 2+
O 2
2V 2O 5(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第一步
B.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98 kJ/mol
C. VO 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V 2O 5的加入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 12.已知反应:A(g)+B(g) C(g)+D(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830 ℃时,向一个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A 和0.8 mol B ,反应至4 s
时c (C)=0.02 mol·L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平衡常数
A.1 200 ℃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K B .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C .830 ℃下反应达平衡时,B 的转化率为20%
D .4 s 内,用A 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 (A)=0.01 mol·L -1·s -
1
二、填空题:共 5 题,共46分.
13.概念辨析(括号内画“√”或“×”,正确的横线处不填,错误的说明原因) (1)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
(2)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 -1·s -
1是指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
0.8 mol·L -
1( )
(3)升高温度时,不论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 ) (4)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 ) (5)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平衡也一定发生移动( ) (6)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 14.(规律提炼)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1 g 碳(s)与适量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CO(g)和H 2(g),需要吸收10.94 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1
32222CH OH(1)3O (g)=2CO (g)4H O(g)ΔH=1275.6kJ mol -++-⋅ ②1
22H O(1)=H O(g)ΔH 44.0kJ mol -=+⋅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图为ⅥA 族元素氢化物a 、b 、c 、d 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
则硫化氢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法题)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15.(易混易错)反应热的计算
(1)在一定条件下,CO 和CH 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2CO2(g) ΔH=-566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
则由1 mol CO和2mol 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2)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表:
共价键N—H N≡N Cl—Cl H—Cl
键能/
391945243432
(kJ·mol-1)
则反应:2NH3(g)+3Cl2(g)===N2(g)+6HCl(g)ΔH为
(3)已知:298 K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
则反应CO2(g)+H2(g) CO(g)+H2O(g) ΔH为
(4)已知: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1=-Q1 kJ·mol-1
C2H5OH(g)===C2H5OH(l)ΔH2=-Q2 kJ·mol-1
H2O(g)===H2O(l)ΔH3=-Q3 kJ·mol-1
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
热量为kJ(学法题)由键能和内能计算反应热的区
别
下,将化合物A的蒸气2 mol充入2 L容器中加热分解:
2A(g) B(g)+n C(g)。
反应到5min达平衡,容器内A的
浓度为0.5 mol·L-1,测得这段时间内,平均速率v(C)=0.1 mol·L-1·min-1。
(1)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值为________,v(B)=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_____。
(3)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mol·L-1、0.3 mol·L-1、0.6 mol·L-1,则此时v正v 逆
17.现有反应a A(g)+b B(g)p 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浓度减小;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
(1)该反应是_____热反应,且a+b_______p(填“>”“<”或“=”)。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正反应速率________。
(3)若减低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c(B)/c(C) 将________。
(4)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
(5)若B是有色物质,A、C均为无色物质,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而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的颜色
________。
(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三、实验题,共10分.
18.I、在FeCl3和KSCN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Fe3+(黄色)+3SCN(无色)Fe(SCN)3(红色)。
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Fe粉,溶液颜色变_________(填“深”或“浅”,);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0.01mol/LNaOH 溶液,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或“逆”)方向移动。
II、某同学进行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有关实验,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如下(见表格),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序号反应温
度/℃
参加反应的物质
Na2S2O3H2SO4H2O V/mL c/mol·L1V/mL c/mol·L1V/mL
①2010100
②205105
③201055
④405105
已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2O3 + H2SO4 =S↓+ SO2↑+ H2O + Na2SO4
(1)在比较某一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变动和干扰,即需
要控制好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反应条件,其中:
①和②、①和③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问题是。
(2)找出哪种组合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在上述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可能是______(填
实验序号)。
第Ⅱ卷提高题(共17分)
19.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___,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
(2)取50mL NaOH溶液和2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
据如表。
①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温度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
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
1
___ 2
3
4
②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
则中和热△H=_____ (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3)实验中改用30mL0.50mol/L的硫酸跟50mL 0.55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用NaOH固体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0.丙烷无氧脱氢法制备丙烯反应如下:
C3H8(g)C3H6(g)+H2(g) ΔH=+124 kJ·mol-1
(1)总压分别为100 kPa、10 kPa 时发生该反应,平衡
体系中C3H8和C3H6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100 kPa时,C3H8和C3H6的物质的量分
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
(2)某温度下,在刚性容器中充入C3H8,起始压强为
10 kPa,平衡时总压为13.3 kPa,C3H8的平衡转化率
为________。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kPa(保留
1位小数)。
静海一中20232024第一学期高二化学(10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答题纸
)
(2)()
(3)()
(4)()
(5)()
(6)()
14.(10分)(1)
(2)
(3)
(4)
(学法题)
15.(10分)(1)(2)(3)(4)
(学法题)
16.(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 = (3)v正v逆
17.(8分)(1),(2),
(3)________(4)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
18.(10分)I、_________,_______
II、(1)
(2)(3)______
19.(11分)
(1) ,。
(2)①②___________③
(3)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
(1) 、
(2),
静海一中20232024第一学期高二化学(10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4分。
13. (10分)
(1)× 单位时间内(2)× 1s内的浓度变化为0.8 mol·L-1
(3)√ (4)√ (5)× 不一定,如加入催化剂,速率变平衡不变
(6)×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每空1分)
14.(10分)
(1)C(s)+ H2O(g)== CO(g)+H2(g) ΔH=+131.28 kJ·mol-1(2)A2(g)+B2(g)===2AB(g) ΔH=+(a—b )kJ·mol-1
(3)
1 3222
3
CH OH(l)O(g)=CO(g)2H O(1)ΔH725.8kJ mol 2
-++=-⋅
(4)H2S(g)=== H2(g)+ S(s) ΔH=+20kJ·mol-1
学法题:物质注明状态,ΔH加正负号、加单位、数值与计量数对应(每空2分)15.(10分)
(1)2063KJ (2)-462 kJ·mol-1 (3)+41kJ·mol-1
(4)Q1Q2Q3) kJ
学法题:键能: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内能:生成物的总内能—反应物的总内能(每空2分)
16. (8分)
(1)2,0.05mol/(L·min)(2)0.25(3)<(每题2分)
17.(8分)
(1)吸> (2)增大减小(3)增大(4)不变(5)变深变浅
(每题1分)
18.(10分)
I、变浅、逆II、(1)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②和④(3)④(每题2分)
19.(11分)
(1)玻璃搅拌器量筒(各1分)
(2)①3.5 (1分)②51.2kJ/mol (2分)③abd (2分)
(3)不相等相等(4)偏小偏大(各1分)
20.(6分)
(1)a d(各1分)(2)33% 1.6 (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