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tudy+of+the...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The Study of the Dialogues of Hong Lou Me of Red Mansions)from the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姓名:钟鸣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指导教师:邸爱英
20050501
The Study of the Dialogues of Hong
10.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1995
mb C The claim to be unique 1982
12.Lefevere AndréTranslating Poetry:Seven Strategies and a Blueprint 1975
本文旨在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探讨《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于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以《红楼梦》的两种全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The Story ofthe Stone为蓝本,探索《红楼梦》中宗教文化因素的处理和翻译.鉴于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和宗教文化在《红楼梦》中的重要意义,作者在第一章中简要介绍文化的定义、分类、特征及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文化翻译的理论以及《红楼梦》中文化因
on Translation Studies
15.Lefevere André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Literature Fame 1992
16.Nabokov Vladmir Foreword 1975
17.Nanda S CulturalAnthropology 1994
1) 当道家文化与基督希罗文化互相冲突时,霍克思与闵福德会以重写文本或增大篇幅为手段,以西方文化资源为依托,不遗余力地方便西方读者接受理解欣赏。而杨氏夫妇则亦步亦趋,充分完整地传达道家文化。
2) 当道家文化与基督希罗文化互为共核时,霍克思与闵福德独具慧眼,视域开阔,以别样的视角令人心折地传译出道家文化精髓。而杨氏夫妇却囿于所处的社会时代环境,对某些方面却浅尝辄止语焉不详。
36.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2003
37.李赋宁论英语学习和西方文学 1985
38.李国林汉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 1997(02)
39.李鑫华英语修辞格祥论 2001
40.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4(2)
41.任生名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论 1993(04)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
选取<红楼梦>三个较好的英译本,就原文中某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三个译本在文化翻译上异同的形成原因:译者的知识学养、译本出现时间以及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
3.学位论文李旷远《红楼梦》中道家文化翻译的宏观因素分析2007
曹雪芹嗜读庄子,钦慕阮籍,秉承魏晋风度,其经典之作《红楼梦》亦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笔者同样景仰魏晋文人及其道家风骨,于是决心研究《红楼梦》中道家文化的翻译,以期把相关的文学文化传统与翻译现象阐释清楚。
以上结论只是粗线条的认识。具体的翻译情况无从简单总结系统归纳,我们只能在具体的译例分析中去体会个中奥妙。
4.期刊论文陈旋.CHEN Xuan从文化翻译视角看《红楼梦》英汉语对比研究-
7.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 2004
8.Hoebel E A.E L Frost Cultural and Social Anthropology 1976
9.Henderson K R.Hsien-yi Yang.Gladys Yang.Zuoliang Wang & Lin Yu The Wrong Side of a Turkish Tapestry 1980
42.王宏印红楼梦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 2001
43.魏芳翻译策略:译者在特定翻译情境下的选择--《红楼梦》两种译本文化内容的翻译策略比较 2004
1.学位论文冯英杰从文化信息传递视角探析《红楼梦》英译本的宗教文化翻
译策略2007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有深刻的思想价值,而且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从世态言情、国体家风、典章故事、官制礼俗、宗教哲理,到服饰器用、建筑园林、琴棋书画、诗词戏文、饮馔医药等等,无不熔铸汇通,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红楼梦》从成书到现在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其间曾数次被译成外国文字,以飨外国读者.目前已有二十余种外文译本和节译本,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红楼梦》s)、约翰·闵福德(JohnMinford)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下简称霍译《红楼梦》)和杨宪益(YangXianvi)、戴乃迭(Gladys Yang)夫妇翻译的A Dream of Rea Mansions(以下简称杨译《红楼梦》).
25.Samovar Larry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2002
26.Shuttleworth Mark.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2004
27.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2001
作者撰写此文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译者注意到宗教文化在中国古典名著中无处不在,只有准确地译出这些丰富的文化内容,才能更多地传递出作品中的文化信息,从而使英语读者了解到地道的中国文化,也才能使《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名著在世界文学之林真正占有一席之地.
2.期刊论文师杰.SHI Jie《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文化翻译比较-山西大同
4.Dryden John Metaphrase,paraphrase and imitation 1989
5.Friedrich Hugo On the art of translation 1992
6.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2004
18.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98
1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2001
20.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ng 1964
Lou Meng(or A Dream of Red
Mansion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作者:钟鸣
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
:
1.Bibliography
2.Bates D G Cultural Anthropology 1990
3.Hawkes Davi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1973
21.Nida Eugene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 1969(03)
22.Philips Will Definition of Dialogue 2005
23.查看详情
24.Postgate J P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s:Theory and Practice 1922
为此笔者诉诸翻译研究的宏观因素分析,即以有关译论分析影响翻译的超文本因素:以文化翻译学派的译论和功能目的论推导出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外部因素和译者目的动机等内部因素。这是本文第一章着重解决的问题。随后在第二三章笔者即以此认识着力研究道家文化的翻译,包括道家哲学思想(反映于文化负载词语,文化典故与诗词曲赋中)的翻译(第二章)和道教文化习俗的翻译(第三章)。笔者追源溯流深入解析这两方面的内容,得出如下结论:
31.Yang Hsien-yi.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994
32.曹雪芹.高鄂.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 2002
33.陈宏薇.江帆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 2000(09)
34.方梦之译学辞典 2004
35.封宗信文学语篇的语用文体学研究 2002
13.Lefevere AndréTranslation studies:the goal of the discipline in James S 1978
mbert.Raymond van den Broeck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New Perspectives in Literary Studies with a Basic Bibliography of Books
28.Vinay Jean-Paul.Jean Darbelnet查看详情 1995
29.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Translation of Vmay & Darbelnet 1958
30.Wilss Wolfram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 2002
素翻译研究的回顾.在第二章中作者介绍中国的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及这些宗教对中国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和习俗带来的重要影响,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反映.在第三章中分析宗教文化在《红楼梦》中的体现、作用和意义.在第四章中,作者分析霍译和杨译《红楼梦》中对于宗教文化的翻译策略,介绍了异化和归化的定义及中外翻译史上对于异化和归化的争论,并从《红楼梦》两种全译本中选取大量包含宗教文化因素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读者会发现由于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不同,不同译者在文化信息传递程度上存在着很大不同:杨译主要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尽量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传递了文化信息.而霍克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放弃了大量中国文化特色以适应英语习惯,致使中国文化信息遗失.由此可见,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看,译者应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达源语文化信息,从而达到传播本国文化的目的.由于英汉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可译现象大量存在,尤其是宗教文化,但是,实践证明,借助各种翻译手段可以把不可译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作者在第五章中探讨了文学作品中宗教文化的翻译策略.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建议.
自霍译《红楼梦》和杨译《红楼梦》面世以来,出现了不少研究《红楼梦》英译的文章.这些文章多是从不同角度研究、对比这两个《红楼梦》英译本.这些文章涉及的面非常广.其中以诗词的英译、文化内容的翻译、书名的英译、人物语言的英译、警句习语的英译、回目的英译以及人名的英译为研究的焦点.在文化内容翻译方面,多是从生态文化、社会文化、历史文化、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论述,而对于其中贯穿整部作品的宗教文化却较少提及.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把宗教文化作为谋篇布局的辅助手段,是其突出的艺术成就之一.著名翻译家Nida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划分为五类,宗教文化便是其中之一.这说明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正是宗教文化所蕴涵的丰富内涵,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不同形态文化之间的交流造成种种障碍.为解决这些难题,不同的译者往往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硕士学位论文
The Study of the Dialogues of Hong Lou Me of Red Mansions)from the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姓名:钟鸣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指导教师:邸爱英
20050501
The Study of the Dialogues of Hong
10.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1995
mb C The claim to be unique 1982
12.Lefevere AndréTranslating Poetry:Seven Strategies and a Blueprint 1975
本文旨在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探讨《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于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以《红楼梦》的两种全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The Story ofthe Stone为蓝本,探索《红楼梦》中宗教文化因素的处理和翻译.鉴于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和宗教文化在《红楼梦》中的重要意义,作者在第一章中简要介绍文化的定义、分类、特征及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文化翻译的理论以及《红楼梦》中文化因
on Translation Studies
15.Lefevere André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Literature Fame 1992
16.Nabokov Vladmir Foreword 1975
17.Nanda S CulturalAnthropology 1994
1) 当道家文化与基督希罗文化互相冲突时,霍克思与闵福德会以重写文本或增大篇幅为手段,以西方文化资源为依托,不遗余力地方便西方读者接受理解欣赏。而杨氏夫妇则亦步亦趋,充分完整地传达道家文化。
2) 当道家文化与基督希罗文化互为共核时,霍克思与闵福德独具慧眼,视域开阔,以别样的视角令人心折地传译出道家文化精髓。而杨氏夫妇却囿于所处的社会时代环境,对某些方面却浅尝辄止语焉不详。
36.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2003
37.李赋宁论英语学习和西方文学 1985
38.李国林汉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 1997(02)
39.李鑫华英语修辞格祥论 2001
40.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4(2)
41.任生名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论 1993(04)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
选取<红楼梦>三个较好的英译本,就原文中某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三个译本在文化翻译上异同的形成原因:译者的知识学养、译本出现时间以及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
3.学位论文李旷远《红楼梦》中道家文化翻译的宏观因素分析2007
曹雪芹嗜读庄子,钦慕阮籍,秉承魏晋风度,其经典之作《红楼梦》亦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笔者同样景仰魏晋文人及其道家风骨,于是决心研究《红楼梦》中道家文化的翻译,以期把相关的文学文化传统与翻译现象阐释清楚。
以上结论只是粗线条的认识。具体的翻译情况无从简单总结系统归纳,我们只能在具体的译例分析中去体会个中奥妙。
4.期刊论文陈旋.CHEN Xuan从文化翻译视角看《红楼梦》英汉语对比研究-
7.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 2004
8.Hoebel E A.E L Frost Cultural and Social Anthropology 1976
9.Henderson K R.Hsien-yi Yang.Gladys Yang.Zuoliang Wang & Lin Yu The Wrong Side of a Turkish Tapestry 1980
42.王宏印红楼梦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 2001
43.魏芳翻译策略:译者在特定翻译情境下的选择--《红楼梦》两种译本文化内容的翻译策略比较 2004
1.学位论文冯英杰从文化信息传递视角探析《红楼梦》英译本的宗教文化翻
译策略2007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有深刻的思想价值,而且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从世态言情、国体家风、典章故事、官制礼俗、宗教哲理,到服饰器用、建筑园林、琴棋书画、诗词戏文、饮馔医药等等,无不熔铸汇通,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红楼梦》从成书到现在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其间曾数次被译成外国文字,以飨外国读者.目前已有二十余种外文译本和节译本,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红楼梦》s)、约翰·闵福德(JohnMinford)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下简称霍译《红楼梦》)和杨宪益(YangXianvi)、戴乃迭(Gladys Yang)夫妇翻译的A Dream of Rea Mansions(以下简称杨译《红楼梦》).
25.Samovar Larry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2002
26.Shuttleworth Mark.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2004
27.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2001
作者撰写此文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译者注意到宗教文化在中国古典名著中无处不在,只有准确地译出这些丰富的文化内容,才能更多地传递出作品中的文化信息,从而使英语读者了解到地道的中国文化,也才能使《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名著在世界文学之林真正占有一席之地.
2.期刊论文师杰.SHI Jie《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文化翻译比较-山西大同
4.Dryden John Metaphrase,paraphrase and imitation 1989
5.Friedrich Hugo On the art of translation 1992
6.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2004
18.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98
1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2001
20.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ng 1964
Lou Meng(or A Dream of Red
Mansion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作者:钟鸣
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
:
1.Bibliography
2.Bates D G Cultural Anthropology 1990
3.Hawkes Davi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1973
21.Nida Eugene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 1969(03)
22.Philips Will Definition of Dialogue 2005
23.查看详情
24.Postgate J P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s:Theory and Practice 1922
为此笔者诉诸翻译研究的宏观因素分析,即以有关译论分析影响翻译的超文本因素:以文化翻译学派的译论和功能目的论推导出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外部因素和译者目的动机等内部因素。这是本文第一章着重解决的问题。随后在第二三章笔者即以此认识着力研究道家文化的翻译,包括道家哲学思想(反映于文化负载词语,文化典故与诗词曲赋中)的翻译(第二章)和道教文化习俗的翻译(第三章)。笔者追源溯流深入解析这两方面的内容,得出如下结论:
31.Yang Hsien-yi.Gladys Yang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994
32.曹雪芹.高鄂.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 2002
33.陈宏薇.江帆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 2000(09)
34.方梦之译学辞典 2004
35.封宗信文学语篇的语用文体学研究 2002
13.Lefevere AndréTranslation studies:the goal of the discipline in James S 1978
mbert.Raymond van den Broeck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New Perspectives in Literary Studies with a Basic Bibliography of Books
28.Vinay Jean-Paul.Jean Darbelnet查看详情 1995
29.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Translation of Vmay & Darbelnet 1958
30.Wilss Wolfram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 2002
素翻译研究的回顾.在第二章中作者介绍中国的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及这些宗教对中国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和习俗带来的重要影响,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反映.在第三章中分析宗教文化在《红楼梦》中的体现、作用和意义.在第四章中,作者分析霍译和杨译《红楼梦》中对于宗教文化的翻译策略,介绍了异化和归化的定义及中外翻译史上对于异化和归化的争论,并从《红楼梦》两种全译本中选取大量包含宗教文化因素的实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读者会发现由于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不同,不同译者在文化信息传递程度上存在着很大不同:杨译主要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尽量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传递了文化信息.而霍克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放弃了大量中国文化特色以适应英语习惯,致使中国文化信息遗失.由此可见,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角度看,译者应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达源语文化信息,从而达到传播本国文化的目的.由于英汉语言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可译现象大量存在,尤其是宗教文化,但是,实践证明,借助各种翻译手段可以把不可译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作者在第五章中探讨了文学作品中宗教文化的翻译策略.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建议.
自霍译《红楼梦》和杨译《红楼梦》面世以来,出现了不少研究《红楼梦》英译的文章.这些文章多是从不同角度研究、对比这两个《红楼梦》英译本.这些文章涉及的面非常广.其中以诗词的英译、文化内容的翻译、书名的英译、人物语言的英译、警句习语的英译、回目的英译以及人名的英译为研究的焦点.在文化内容翻译方面,多是从生态文化、社会文化、历史文化、语言文化等方面进行论述,而对于其中贯穿整部作品的宗教文化却较少提及.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把宗教文化作为谋篇布局的辅助手段,是其突出的艺术成就之一.著名翻译家Nida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划分为五类,宗教文化便是其中之一.这说明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正是宗教文化所蕴涵的丰富内涵,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不同形态文化之间的交流造成种种障碍.为解决这些难题,不同的译者往往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