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五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专题五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单元检测人民版选修2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生产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是还要有相当时日和经验的。

”这主要是针对()。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卢德运动 D.巴黎公社
2.1819年8月16日,英国曼彻斯特的数万名工人高举“普选与无记名投票”“没有平等代表权毋宁死”等标语,前往圣彼得广场集会。

这表明英国的工人阶级()。

A.已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作为斗争目标
B.已普遍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
C.已要求通过政治改革来改善自身状况
D.已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1832年,英国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议会改革,这次改革取消了56个“衰败选区”。

造成这些选区“衰败”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环境较差 B.自然资源贫乏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外来移民的增多
4.研究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普选权历史的学者发现,英国宪章运动中提到的普选权有一定限制,你认为应该是()。

A.所有人 B.所有的成年人
C.所有21岁以上的男性 D.守法、精神正常、年满21岁的男性公民5.1840年7月,“全国宪章协会”成立,其宗旨是“实现下院的彻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实地代表联合王国的全体人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1842年宪章派()。

A.发动了全国范围内的暴力斗争
B.决定推翻现存的政权和议会
C.发起新一轮的向议会请愿活动
D.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
6.1842年初,宪章派向议会提交的新请愿书中,与1839年提交的请愿书相比,新增加了()。

①限制工时②提高工资③废除新济贫法④要求普选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英国宪章运动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相关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宪章运动是工人阶级第一次争取普选权利的全国性的政治运动
B.宪章运动对英国及欧洲近代政治民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宪章运动是欧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
D.宪章运动是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8.史学界认为:第一国际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主要依据在于()。

A.第一国际成立前,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B.第一国际成立时,马克思被选入中央委员会
C.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
D.马克思亲自组织工人斗争,并为工人阶级制定斗争策略
9.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

”这场革命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俄国二月革命
10.《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列宁说:“第二国际……在传播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力量进行预备性的、初步性的、最基本的组织方面,做了非常重要有益的工作……”其中,“非常重要有益的工作”不包括()。

A.反对修正主义 B.推动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C.推动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 D.指导帮助各国工人党的建立
12.1938年,国民党声明:“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存亡所系,人人皆应献出生命,以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然抗战之胜利唯望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

”该声明从本质上反映出国民党()。

A.同共产党密切合作进行抗战 B.坚信抗战能够取得胜利
C.找到了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 D.对内坚持独裁统治的立场
13.图章史料是见证历史变迁的重要史料之一,右面这枚印章见证的历史时期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4.1946年11月,周恩来指责国民党“把独裁‘合法’化,把内战‘合法’化,把分裂‘合法’化,把出卖国家与人民利益‘合法’化”。

这是针对它()。

A.选举蒋介石为总统 B.开始建立军事委员会
C.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D.在南京召开“行宪国大”
15.抗日战争时期,人们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抗日斗争。

观察木版画《豆选》,画中的场景描绘了()。

A.国统区普通民众的政治生活
B.沦陷区人民的悲惨处境
C.根据地人民生活环境的困苦
D.边区人民基层选举景象
二、非选择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

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
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

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

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材料二 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

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

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便实现这些目标。


——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
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

(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在斗争目标、斗争方式上的不同。

(1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陕甘宁边区的“豆选诗”
金豆豆,银豆豆,
豆豆不能随便投。

选好人,办好事,
投在好人碗里头。

晋察冀边区第一届
参政会选举用的碗
材料二 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权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

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材料三 1945年,在延安的窑洞里,民主人士黄炎培曾提出一个如何跳出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问题。

当时,毛泽东满怀信心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

请完成: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共边区政府进行选举的特点。

(6分)
(2)据材料三,毛泽东找到的“新路”是什么?(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新路”的重大历史意义。

(8分)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C 卢德运动期间,工人以捣毁机器为主要斗争目标,说明他们没有“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

2. 答案:C 工人阶级提出了改革政治、实现普选的要求,这表明工人阶级要求通过政治改革来改善自身的贫困地位。

3. 答案:C “衰败选区”之所以衰败,是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这些地区的人口大多流向新兴的工业城市,拥有选举权的人数大量减少。

4. 答案:D 选举权的享有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如年龄、守法、英国公民等。

A、B、C 三项不全面,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5. 答案:C 宪章派始终坚持以和平和合法的手段来争取政治权利,他们组织请愿,进行罢工。

6. 答案:A 1842年的新请愿书重申了《人民宪章》的原有政治要求,还提出了限制工时、提高工资、废除新济贫法等要求,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是二者的相同点,应排除。

7. 答案:D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8. 答案:C 题干中“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指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的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

9. 答案:C 巴黎公社起义是法国无产阶级在普军围困巴黎的背景下发动的武装起义,以梯也尔为首的国防政府逃亡凡尔赛,故C项符合题意。

A项与题干中“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信息不符,B、D两项与题干中“无产阶级遭受奴役”的信息不符。

10. 答案:D 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政权,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是苏俄,②错误,排除B、C两项。

③显然正确,因此,答案为D项。

11. 答案:D 解答本题,不仅要依据本册教材的内容,还要结合必修第一册的内容。

第二国际成立前,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础上,一大批工人阶级的政党纷纷建立起来。

第二国际是在各国工人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它所做的工作不包括帮助各国建立工人党。

12. 答案:D “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反映出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的独裁立场。

13. 答案:B 从图片中文字可知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的印章,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土地革命时期,因此,其见证的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

14. 答案:C A、D两项发生在1948年3月,B项发生在1932年,均不符合题干中“1946年11月”的时间限制条件。

15. 答案:D 豆选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人民参与基层民主选举的方式。

它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人民抗日的积极性。

16. 参考答案:(1)工业城市的兴起;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形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2)斗争目标:费边社:消灭私有制;宪章派:争取普选权。

斗争方式:费边社:社会改良;宪章派:罢工示威、工人运动。

解析:两则材料反映出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状况及要求改变社会现状的一些组织的斗争目标和方式。

解题时注意提炼如下信息:城市兴起后工人阶级对自身状况的分析及斗争、联合意识的加强;费边社斗争目标和方式的归纳概括。

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宪章派与费边社的不同。

17. 答案:(1)适合普通群众,层层普选,贯彻“三三制”原则。

(2)充分发扬民主,建立民主政权。

(3)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