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范文宝丰集团四股泉煤矿
签发:
审核:
编制:李存吉
四股泉煤矿
2022年1月6日
目的意义
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坚持预防为主,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综合治理措施,是建设坚实的煤矿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可以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2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5
第一节自然属性————————————————5第二节主要系统————————————————10第三节生产布局————————————————16第四节劳动组织————————————————16第二章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17第一节监测监控系统——————————————17
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17第三节压风自救系统——————————————19第四节供水施救系统——————————————19第五节通信联络系统————————————
——20第六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20第三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方案————————21
第一节监测监控系统规划————————————21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规划————————————22第三节压风自救系统规划————————————23第四节供水施救系统规划————————————24第五节通信联络系统规划————————————25第六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规划——————————26第四章组织措施——————————————————27
3
第一节组织领导————————————————27第二节建设标准——————————————————27第五章“六大系统设计规划图”——————————31
4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自然属性
1、矿山的地理位臵、交通情况
四股泉煤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东南部,行政区划隶属盐池县惠安堡镇管辖,具体位臵在萌城以东,北至贺陡沟,南抵新建队至甘肃省界,东至南河队,西至四股泉村。

地理极值坐标:东经106°42′00″—106°45′15″,北纬37°07′30″—37°12′30″,南北长约10.0km,东西宽约2.50km,面积约24.12km2。

矿北距惠安堡镇42km,东北侧有G211公路穿过,北部有盐兴公路、惠安堡至大水坑公路和在建的太中银铁路通过,北至吴忠市、灵武市、银川市,往南到甘肃环县、庆阳县,东至盐池县、定边县,西至红寺堡开发区、中宁县均有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2、井田范围
矿区范围由18个拐点组成(坐标见表1-1),面积约24.12km2。


照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初步设计,矿区以Ⅲ勘查线为界,分为南、
北两个部分,即一号井田、二号井田,其范围各由5个拐点组成。

5
一号井井田境界北以Ⅲ勘探线为界,南以省界为界,东以煤层隐伏露
头为界,西以三煤层+500m底板等高线为界,南北走向长约5km,东西倾
斜宽平均2.4km,井田面积约12km2。

二号井井田境界南以Ⅲ勘探线为界,北以勘探区北界为界,东以煤层
隐伏露头外为界,西以三煤层+500m底板等高线为界,南北走向长约5km,东西倾斜宽平均2.5km,井田面积约12.14km2。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四股泉矿区煤炭地质勘探报告》,矿区内
煤炭总资源量为20233万吨,其中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为1846万吨,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为3851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为14536万吨。

其中一号井田煤炭总资源量为14006万吨,其中先期开采地段总资源
储量4697万吨;二号井田煤炭总资源储量6227万吨。

3、矿山基本情况
全矿在册职工人数1500,其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4人矿井设矿、科、队三级管理机构,设有矿长一名,总工程师一名,生产副矿长2名,安全
副矿长1名,机电副矿长2名,矿长助理兼2人(通风区长)。

科级管理
设生产技术科、安监科、装备动力科、物资计划科、工程管理科、人力资
源科、调度室、消防保卫科等,队级管理设综采队、综掘队、运输队、机
电队、通风队等机构。

4、矿井规模及服务年限
6
据兰州煤矿设计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四股泉矿初步设计》四股
泉煤矿建设总规模为180万t/a,其中一号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t/a;二号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t/a。

一号井矿山服务年限可达62.4年;二号井矿山服务年限51.1年。

5、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井田内煤层分为+1000m水平以上
和+1000m水平以下两个水平上下山开采,并采用集中石门分煤层采区布
臵方式;在工业场地设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主斜井为皮带斜井,
担负原煤提升任务和行人。

副斜井为串车斜井,担负矿井辅助提升任务。

6、煤层及瓦斯(1、)、煤层
四股泉井田内基本为单斜构造,矿区内含可采煤层及局部可采煤层
13层,2层属稳定煤层(十五、十六煤层);4层属较稳定煤层(七、八、九、十四煤层);6层属不稳定煤层;可采煤层总平均厚度20.14m,稳定
及较稳定煤层总平均厚度为10.08m,占可采总平均厚度的50.05%。

煤层厚度一般为0.36-2.60m,最厚达4.70-6.26m,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沿走向、倾向均有变薄或尖灭现象。

煤层结构以简单—较简单为主,
多数煤层含夹矸一般1-3层;煤质变化中等,大部分煤层为中灰、低—中硫、低磷
7
—低中磷、高热值煤,煤种大部分煤层主要为1/3焦煤,结合普查成
果和勘查规范中煤层稳定类型的划分条件,认定矿区范围内煤层稳定类型
应属较稳定煤层。

(2、)、瓦斯1、煤层瓦斯
从瓦斯样的化验分析结果看,主要可采煤层的可燃质总量平均为
1.22-4.73ml/g,瓦斯成分中N2平均含量0.63-3.70ml/g,CO2含量
0.03-0.28ml/g,C2-4含量0.00-0.11ml/g,CH4含量0.10-3.48ml/g;次
要煤层的可燃质总量平均为2.10-9.55ml/g。

沼气(CH4)含量点见于个
别煤层的个别钻孔中。

各煤层瓦斯成分以氮气为主,平均为2.02ml/g,占54.45%,甲烷(CH4)次之,平均为1.47ml/g,占39.62%,极少量二氧化碳(CO2)和
重烃(C2-4),平均为0.19ml/g和0.04ml/g,占5.12%和1.08%。

因此,本勘查区瓦斯分带均属氮气—沼气带。

综合各煤层瓦斯含量,其分布规律在水平方向和垂向上除个别瓦斯富
集点外,瓦斯含量及成分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8
本区煤层瓦斯含量只有次要煤层(四下、五下、七上1、十六下)的
个别样点大于5ml/g,小于10ml/g,主要煤层的瓦斯含量均较低,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矿井瓦斯等级的划分条
件确定矿区为低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
各煤层测试的火焰长度绝大部分样品均大于400mm,岩粉用量在75-90%,均属有爆炸性危险。

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产率与固定碳(FCdaf)之比(爆炸性指数)在24-35之间,远远大于10%的指标,表
明本勘查区煤层的煤尘均有爆炸性危险。

3、煤的自燃倾向性
经取样测试,还原样燃点(T1)在338-373T1之间,氧化样燃点(T2)348-363之间,两者之差值(ΔT)均为10,根据两者之差值和还原样燃
点确定本矿区煤的可燃等级属于不易自燃7、通风方式、通风系统1、通
风方式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2、通风系统
根据矿井的开拓布臵方式,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式。

主井、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见通风系统图)
9
第二节主要系统
1、矿井开拓方式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开拓方式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井田内煤层分为+1000m水平以上
和+1000m水平以下两个水平上下山开采,并采用集中石门分煤层采区布
臵方式;在工业场地设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

主斜井为皮带斜井,
担负原煤提升任务和行人。

副斜井为串车斜井,担负矿井辅助提升任务。

主斜井半圆拱断面,砼砌碹、架棚、锚网喷支护,净宽5.0m,净
高3.9m,净断面积16.8m2,斜长1455m,倾角23°;。

主斜井一侧装备胶带输送机,另一侧安装乘人架空器(猴车),担负
全矿井的原煤提升、人员出入井、进风及安全出口等任务。

副斜井半圆拱
断面,砼砌碹、架棚、锚网喷支护,净宽4.2m,净高3.7m,净断面积
13.6m2,斜长1228.5m,倾角23°。

副斜井担负全矿井的主要进风、物料
设备和岩巷掘进渣的轨道提升。

与安全出口任务。

风井半圆拱断面,砼砌碹、架棚、锚网喷支护,净宽4.2m,净高
3.7m,净断面积13.6m2,斜长1306.5m,倾角23°。

风井担负着全矿井
回风任务。

2、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选择采煤机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长壁式工作面布臵。

3、工作面采煤工艺为:
采煤机落煤→移梁临时支护→人工配合刮板输送机运煤→移溜→回柱放顶
4、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抽出式通风。

由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风井安装2
10
台FBCDZ№21/2某250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

电机功率2某250KW;电压10KV;通风容易时期工况为:风量4000m3/min,负压100mmH2O,效率95%以上。

工作方式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可实现近控、远控操作,同时装备有在线监控系统,能随时对矿井通风能力及设备运转状况进行监控。

目前矿井最大阻力通风路线为:
⑴主、副井→1325m水平石门→S116101工作面机巷→S116101工作面→S116101回风巷→1400m水平副、风井联络巷→风井→地面,上述矿井通风系统已形成,通风设施已完善,能够满足矿井的通风要求。

⑵主、副井→1000m水平井底车场→北大巷→回风斜巷→1010m总回风石门→风井→地面,上述通风系统也已形成,通风设施已完善,能够满足矿井的通风要求。

5、井下通风系统为:
a:各回采工作面:
新鲜风流→副斜井→各水平车场→各水平进风巷→各采面运输顺槽→各采煤工作面(乏风)→各采面回风顺槽→各水平回风石门→各水平回风大巷→风井→主通风机→地面。

b:各掘进工作面:
新鲜风流→副斜井→各水平车场→各水平进风巷→局部通风机→各掘进工作面→(乏风)各掘进工作面回风顺槽→各水平回风石门→各水平回风大巷→风井→地面。

6、提升运输系统
主斜井担负原煤提升、人员出入井。

提升绞车装臵为JT-1.2型,皮带机型号为DTC120/46/2某710型,电动机型号为YB630S2-4型,功率为710KW。

输送带型号为ST4500型,带宽1.2米,带长为1450米,带
11
速为3.15米/秒,输送能力为460吨/小时。

在1号井和2号井的主斜井安装有循环式架空乘人装臵,运行速度分别为1.19米/秒和1.12米/秒。

供人员升、入井乘座。

副井担负全矿下料及提矸任务,采用JK-3.5某2.5E型单滚筒绞车运输,电机型号Z500-2A;电压660V、电机功率630KW,电控采用TKD/SZ-NT直流全数字调速电控系统,该系统采用PLC控制。

副斜井井筒断面为
13.6m2,已于2022年11月23日正式运转。

三、井下运输能力和设备试运转情况
井底车场采用直线布臵,利用车场作为调车线和通过线,大巷采用600mm轨距,30kg/m轨道和5吨防爆型蓄电池CTY5/6GB式电机车,用于运送材料和少量矸石,现轨道运输系统投入正常运行。

7、供电系统
a、地面供电系统
四股泉煤矿设有35/10kV降压变电站一座,两回路35kV电源线路分别引自萌城变电站及南新变电站。

电源线路萌新线架空线路型号为LGJ-.120mm2,线路长5km;南宝电源线路架空线路型号为LGJ-240mm2,线路长约5.4km。

矿井35kV变电站2台SFZ10-12500/35/10kV型变压器并列运行。

b、井下供电系统
矿井沿主井筒敷设的下井电缆共2趟,电缆型号为MYJV22-
10000V—3某185mm2,供电距离1.4Km,电缆允许工作电流479(A)。

井下中央变电所变压器容量800KVA2台;1325m水平采区变电所设有变压器3台,其中2台型号KBSG-800/10Y供掘进用,其中1台型号8KBSG315/10Y 12
专供局扇用,综采工作面采用移动变电站供电,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符合防爆要求,各种保护装臵已配备齐全。

8、防尘、消防管路系统在副斜井安装敷设四趟管路,其中两趟直径180mm的为排水管路两趟直径133mm的分别为供水管路和消防管路,同时在主斜井敷设一趟直径108mm的消防管路。

13
区排水该系统经过运转和调试,一切正常,并且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10、压风系统和设备试运转情况
矿井压风机房设于工业广场,现有螺杆空压机SA185A-8.0型压风机
1台,供风量为30.4m3/min,电机185KW,经副井用Φ133mm主管向井下
各采掘工作面供风,确保矿井压风自救系统24小时有风,经检测用风量
满足矿井需要。

井下1250m水平和井底1000m水平设有MLGF20/8-132G型移动压风机
3台,配套电机132KW,供风量为20m3/min。

两台使用,一台备用。

11、
通讯系统
(一)地面辅助生产系统
地面生产系统有:地面变电站、筛分系统、风选系统、储煤仓、皮带
运煤,落煤系统、轨道运输系统、压风系统和1000m3水池组成的供水系
统等组成。

13、监测监控系统
根据我矿目前实际情况,在地面运煤皮带、主井驱动机房、1325m水
平变电所、1000m水平中央水泵房、S116101综采工作面、掘进各工
14
作面、地面主扇风机房等分别安装了分站和相应的传感器。

目前安装有,监测分站5台,瓦斯传感器9台,开停传感器12台,
风速传感器3台,负压传感器1台,风门传感器2台,烟雾传感器2台,
温度传感器6台,水位传感器3台,传感器的设臵数量和功能均符合《规程》要求,能够满足四股泉煤矿生产需要,今后随着生产发展将不断完善。

14、人员定位系统
2、地面中控系统采用某P操作系统,DES1016型24路交换机,
2003IBM服务器1台、主机备机各一台(可实现双机热备),IPPB某网络
语音交换机1台、RFS7000无线交换机1台、通讯配备KT109R-S矿用本
安手机100
部,人员定位配备
KJ128A-K2
标示卡
1200

3、井下采用MGTSV-10B本安隔爆型通讯光缆8000M、矿用隔爆兼本
安型8通道无线基站KT109R-F(通讯定位两用)手机信号覆盖直径300M;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无线基站控制器KT109R-K,KDW660-54B矿用隔爆通信
电源;
4、地面通信系统采用AP5131D室内500MW地面大基站,覆盖直径
500M;AP5131室内100MW地面小基站;覆盖直径150M;以上基站俱可实
现外
线长途功能。

5、井下计划安装6台控制器,25台基站,25台电源。

地面计划安装4台大基站
15
6、按照相关领导的指示,一号井主、副井均将实现人员定位功能;
井下各变电所、综采机巷均同时实现人员定位和通讯功能;井下各个较多人员聚集点、掘进头均实现人员定位功能。

7、二号井将仿照一号井
架设相同的独立系统,与中心站的通讯通过即将铺设的一、二号井间64
芯光缆实现。

8、安装步骤如下:(1)一号井井下系统。

(2)一号井地面工业广场
系统(3)一号井整体工程完成投入运行后后再开始二号井系统的安装。

第三节生产布局
1、生产布局
2022年计划生产原煤90万吨,布臵二采四掘。

2、采掘工作面基本情况
2.1回采工作面:
(1)采煤方式:综合机械化采煤
(2)落煤方式:采煤机落煤,刮板输送机配合皮带输送机运输。

(3)顶板管理方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5)劳动组织:工作面
采用“三八制”作业方式。

(6)正规循环作业方式:采用追机作业方式,每班工作人数30人。

2.2掘进工作面(1)掘进方式:机掘。

(2)支护方式:锚网喷支护。

(3)劳动组织: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业方式。

第四节劳动组织
16
四股泉煤矿现有职工共计1456人(2022年2月末),分为十个科室十
个区队。

,其中,采煤员工175人、掘进员工435人(以上为专业化队伍)、机运队员工369人、通风队员工102人、调度室57人、生产技术
科18人、动力科8人、工程科5人、物资供应科10人、安监科44人、
物业科5人、消保科24人、人资科5人、办公室10人、矿级领导14人。

第二章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监测监控系统
一、监测监控系统现状
现安装KJ70型瓦斯监控系统。

中心站主机2台,1台运行,1台备用。

联络机2台,1台运行,1台备用。

主机设在调度室,使用双机,双回路
供电,24h不间断监控,备机在5分钟内启动,备用电源保证2h以上,
调度室24h值班。

现井下共安装分站7套,瓦斯传感器22台、风速传感器3台、温度
传感器6台、负压传感器1台、风门开关传感器5套、设备开停传感器
12台、CO传感器5台;烟雾传感器1个对井下各工作地点的瓦斯浓度、
馈电状态、风机开关、设备开停、温度、CO、风速等进行24小时监测。

目前KJ70安全监测系统在正常的环境中工作,始终保持各类监控设
备的安设数量、位臵、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和行业管理规范的规定。

二、存在问题:
1、监控系统、设备装臵有待完善提高补充。

2监控人员、维检人员
职业技能有待提高。

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
一、人员定位系统现状
17
1.地面中控系统采用某P操作系统,DES1016型24路交换机,
2003IBM服务器1台、主机备机各一台(可实现双机热备),IPPB某网络
语音交换机1台、RFS7000无线交换机1台、通讯配备KT109R-S矿用本
安手机
100部,人员定位配备KJ128A-K2标示卡1200个2.井下采用MGTSV-
10B本安隔爆型通讯光缆8000M、矿用隔爆兼本安型8通道无线基站
KT109R-F(通讯定位两用)手机信号覆盖直径300M;矿用隔爆兼本安型
无线基站控制器KT109R-K,KDW660-54B矿用隔爆通信电源;
3.地面通信系统采用AP5131D室内500MW地面大基站,覆盖直径
500M;AP5131室内100MW地面小基站;覆盖直径150M;以上基站俱可实
现外
线长途功能。

4、井下计划安装6台控制器,25台基站,25台电源。

地面计划安装4台大基站
5、按照相关领导的指示,一号井主、副井均将实现人员定位功能;
井下各变电所、综采机巷均同时实现人员定位和通讯功能;井下各个较多人员聚集点、掘进头均实现人员定位功能。

6、二号井将仿照一号井
架设相同的独立系统,与中心站的通讯通过即将铺设的一、二号井间64
芯光缆实现。

7、安装步骤如下:(1)一号井井下系统。

(2)一号井地面工业广场
系统(3)一号井整体工程完成投入运行后后再开始二号井系统的安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该系统处在调校试运行阶段,标示卡损坏较为严重。

18
第三节压风自救系统
一、压风自救系统
矿井压风机房设于工业广场,现有螺杆空压机SA185A-8.0型压风机
1台,供风量为30.4m3/min,电机185KW,经副井用Φ133mm主管向井下
各采掘工作面供风,确保矿井压风自救系统24小时有风,经检测用风量
满足矿井需要。

井下1250m水平和井底1000m水平设有MLGF20/8-132G型移动压风机
3台,配套电机132KW,供风量为20m3/min。

两台使用,一台备用。

主管路从地面空压机房沿副斜井敷设至各水平,为ф133mm无缝钢管,各采掘工作面压风管路为ф65mm钢管,并安装了ZYJ型矿井压风自救装臵,与压风管路连接,形成压风自救系统。

二、存在问题:
1、压风自救管路需要进一步防腐。

2、主管路上缺集水防水器,汽、水分离器没有设臵。

3、压风自救箱不完善,供气阀门没有设臵,压风自救装臵不全。

第四节供水施救系统
一、供水系统现状
矿井下各掘进采煤工作面及其他地点用水,由地面1000m3静压水池
供水;运输大巷、供水管路沿副斜井至井下各水平;管路直径为180mm钢管,井下各掘进采煤工作面及其他用水地点供水管路为3寸水管。

供水量
满足矿井下各地点生产及供水施救系统用水。

二、存在问题:
1、供水施救装臵应及时完善。

2、供水施救管路需要进一步防腐。

19
第五节通信联络系统
一、通信联络系统现状
二、存在问题:
无线通讯系统运行故障较多、无井下广播系统。

第六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一、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现状
1、矿井现有60分钟的过滤式自救器2000台。

需更换隔离式自救器2000台
2、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在集
团公司的统一安排下,在各采面运输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口向里100m处,建设避难硐室。

二、存在问题:
1、需更换隔离式自救器2000台
2、我矿现在还缺少井下紧急救生舱。

3、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矿井需
要重新建造紧急避险设施,或在采掘工作面内建筑临时避难硐室。

20
第三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
第一节监测监控系统规划
一、现井下共安装分站7套,瓦斯传感器22台、风速传感器3台、
温度传感器6台、负压传感器1台、风门开关传感器5套、设备开停
传感器12台、CO传感器5台;烟雾传感器1个对井下各工作地点的瓦斯
浓度、馈电状态、风机开关、设备开停、温度、CO、风速等进行24小时
监测。

目前KJ70安全监测系统在正常的环境中工作,始终保持各类监控设
备的安设数量、位臵、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和行业管理规范的规定。

二、矿井规划监控线10000米,(用于新开巷道和采掘工作面)。

三、根据矿井生产的布局和范围,及时提出增加监测监控装备的计划,报集团
公司审批采购,保证装备的正常投入。

四、加强日常监测监控管理,确保各类传感器的精确运行。

五、加强
机构设臵管理,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

视全矿井情况增加3-5名专业监
测工。

附表1监测监控系统设备明细表
设备中心站主机温度传感器负压传感器风门开关传感器设备开停传感
器馈电传感器烟雾传感器风筒传感器监控线
规划数量现有数量计划增加数量备注2套5台2台12台35台20台9台
6台2套4台1台10台31台17台7521
01台1台2台4台3台2台1台2000米
瓦斯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
43台12台25台41台10台23台2台2台2台第二节人员定位系统
规划
1、井下计划安装6台控制器,25台基站,25台电源。

地面计划安装
4台大基站
2、按照相关领导的指示,一号井主、副井均将实现人员定位功能;
井下各变电所、综采机巷均同时实现人员定位和通讯功能;井下各个较多人员聚集点、掘进头均实现人员定位功能。

3、二号井将仿照一号
井架设相同的独立系统,与中心站的通讯通过即将铺设的一、二号井间
64芯光缆实现。

4、具体安装方案:
一号井井下各水平人员定位系统安装方案
所属水平14001325安装位置1407主副联络巷副井提升绞车1407回风巷
口1407回风巷切眼上口主井口(猴车机头)1325机巷1325机巷
300M1325机巷600M1325机巷900M1325机巷切眼下口1325主副联络巷副
井提升绞车设备控制器、基站、电源控制器、基站,电源基站,电源基站,电源基站,电源控制器、基站、电源基站,电源基站,电源基站,电源基站,电源控制器、基站、电源基站,电源22
数量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备注
12501000合计采区变电所门口采区变电所内部1330皮带上山绞车硐
室1330掘进150M1250主副联络巷副井提升绞车1250辅助运输石门掘进150M1250辅助运输石门掘进300M\\600M1255皮带运输巷掘进150M\\300M
中央变电所联络巷口基站,电源基站,电源基站,电源基站,电源控制器、基站、电源基站,电源控制器、基站、电源基站,电源基站,电源基站,
电源基站,电源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各1各1控制器
6台,基站25台,电源25台一号井地面工业广场人员定位系统安装方案
序号安装位置活动中心通风队办公楼一号井井口热风机房福利楼设备大基站大基站大基站大基站大基站4台数量1234合计1111
5、矿井规划定位系统管理维护人员及值班人员4位,提高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

6、安装后的人员定位系统,达到传感器标识卡感应灵敏度不得小于100m,识别速度在不低于30公里/小时情况下,识别率达到100%。

7、提高人员定位系统智能化程度,及时升级与国家标准同步,能够分类设臵和生成监测综合日报、特殊人员监控、危险区域警示和超定员、违章警示等日、月、年专项管理报表。

第三节压风自救系统规划
23
1、压风自救装置安设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采区巷道、综采工作面、高档普采工作面、爆破员操作起爆器的地点、警戒人员及撤离人员的位置。

在采掘工作面的回风巷中有人作业处,每隔50m安设一组压风自救系统,每组压风自救系统一般可供4~8人使用,压缩空气供风量每人不得少于0.1m3/min。

2、矿井规划压风自救17套,现有15套,计划增加2套(用于新
开巷道)。

3、在主管路上安装集水放水器,在供气管路和自救装臵连接处,加装开关和汽水分离器。

附表3压风自救系统明细表设备φ150mmφ100mmφ50mm规划数量30026403500现有数量015001200计划数量30018002200用于新开巷道备
注第四节供水施救系统规划
一、矿井下各掘进采煤工作面及其他地点用水,由地面1000m3静压
水池供水;运输大巷、供水管路沿副斜井至井下各水平;管路直径为
180mm钢管,井下各掘进采煤工作面及其他用水地点供水管路为3寸水管。

供水量满足矿井下各地点生产及供水施救系统用水。

二、根据矿井生产范围的具体情况,及时向集团公司审批增加管路、
阀门等材料的申报,各种类供水管路必须覆盖全矿井。

保证设备及材
料的投入。

三、按照标准要求,继续完善供水管路及设施,。

达到三通闸阀齐全,胶带运输巷内的管路每50m设一个,其它巷道内的管路每100m设一个。

24
四、管路的外部要涂防锈漆并有说明标志。

附表4供水施救系统明细表设备φ100mmφ50mmφ150mm规划数量26403500600现有数量26402000600
第五节通信联络系统规划
2、随着矿井生产范围的变化,保证日常资金投入,继续完善调度通
信系统,确保全范围覆盖。

3、根据集团公司的要求,是否完善无线通信系统和广播系统,在集
团公司的统一布署下执行。

计划数量01500600备注用于新开巷道第六节井下应急避险系统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