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 专题5 欧洲宗教改革专题检测 人民版选修1练习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 欧洲宗教改革
专题检测(五)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从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答案 A
解析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皇的制约。
2.(2018·如皋高二调研)马克思曾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
”马克思口中的“他”是( )
A.彼特拉克B.但丁
C.马丁·路德D.伏尔泰
答案 C
解析“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指的是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故C项正确。
3.(2017·湖南十校调研)如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版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
此版画反映了当时( )
A.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
B.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
C.宗教改革缺乏民众的支持
D.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激烈
答案 D
解析题干中把路德的脑袋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意在说明路德宗教思想是魔鬼用来腐蚀人们的灵魂,很显然这是旧教派(天主教)攻击新教派(路德教)的言论,故D项正确。
4.(2017·宜昌高二检测)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认为:卡尔文强调上帝的主权反过来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国家观。
路德倾向于认为国家至高无上。
……但卡尔文教导说,没有人(无论是宗教还是国王)可以要求绝对的权力。
……卡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据此可知雪莱主要强调( )
A.以上帝名义反对君主独裁
B.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思潮发展的结果
C.卡尔文教崇尚民主共和
D.宗教改革思想是现代宪政的核心思想
答案 A
解析由“卡尔文教反对君主施行独裁的思想是现代宪政得以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分析可知本题选A。
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
5.(2017·肇庆高二检测)英王亨利八世本来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能有个儿子继承王位,他决定跟凯瑟琳王后离婚,但被罗马教廷拒绝。
于是他跟教廷决裂,创立了一个可以离婚的宗教。
他的根本目的是( )
A.养儿子继承王位
B.与王后离婚
C.强化王权
D.消灭宗教
答案 C
解析结合英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来分析解答。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控制英国教会,不断干预英国的世俗事务,日益集权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建立为自己服务的本国教会,以便进一步强化王权。
故C符合题意。
6.(2018·北京高二检测)“无需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
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
”该材料出自( )
A.《九十五条论纲》B.《基督教原理》
C.《大宪章》D.《至尊法案》
答案 D
解析由“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可确定是亨利八世,在其统治期间,英国议会于1534年通过了《至尊法案》,故本题选D。
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7题20分,第8题25分,第9题16分,第10题15分,共76分)
7.(2017·武汉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
胡腾说:“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
”海涅说:“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日耳曼史上的奇峰……”
材料二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
(8分)
(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
(12分)
答案(1)作用: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本质上,德意志是追求个人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反映各阶层民众的需要;英国是追求国家自由,反映的是王权的需要。
矛盾上,德意志体现民族主义与教权主义的矛盾;英国体现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方式上,德意志自下而上从民间开始;英国自上而下从官方开始。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万人之主,不受任何人的管辖。
二、基督徒是全然顺服的万人之仆,受一切人管辖。
这两句都是保罗的话,他在林前九章十九节说:“我虽是自由的,然而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
”……基督正是这样:他虽是万人之主,却甘愿服在万人之下。
服在律法之下;所以他一面是自由的,一面是奴仆,一面是上帝的形象,一面又有奴仆的样式。
……因为只有信才是得救而有效的上帝之道的用法,如同罗马十章所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又说:“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使凡相信他的都得着义”;又罗马一章:“义人必因信得生”。
——马丁·路德《基督徒的自由》
材料二卡尔文宗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改写了欧洲宗教的历史,甚至影响了美洲的历史。
德国历史学家兰克曾经说:“卡尔文是美国真正的立基者。
”法国历史学家谈论到卡尔文宗信徒时也说:“这些人是英国真正的英雄。
他们建立了苏格兰,他们也建立了美国。
”
(1)材料一中主要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些宗教思想?这些思想有何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15分)
答案(1)思想: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意义:这些充满资产阶级人文精神思想的发展,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影响:思想上:坚持《圣经》的最高权威和“因信称义”,有助于打破天主教会对思想的垄断,有利于促进欧洲的思想解放和资产阶级人文精神的发展;经济上:先定论和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标志的理念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也加剧了资产阶级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和控制;政治上: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建立民族教会的主张有助于摆脱教会或外来殖民势力的民族获得独立或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建立。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卡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德意志)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工具的时候,卡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并且在英国,特别是在苏格兰,创立了有力的共和主义的政党。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材料二仅仅在研究这些多少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而且,甚至在基督教的领域中,这种宗教色彩,对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来说,也只表现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从十三世纪起到十七世纪止;同时,这种色彩不能像费尔巴哈所想的那样,用人的心灵和人的宗教需要来解释,而要用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卡尔文教和路德教的作用。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举例说明。
(8分)
(3)综上所述,说明16、17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
(4分)
答案(1)卡尔文教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对尼德兰革命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路德教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促进其民族国家的成长。
(2)一些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带有宗教色彩,如清教徒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宗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新教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发展壮大,通过有识之士的宗教改革而逐渐形成的。
(3)宗教改革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卡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卡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共和主义的政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
第(2)问由材料信息“这种宗教色彩,对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来说,也只表现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