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上期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平市上期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____ 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蒹葭萋萋,.(《诗经•蒹葭》)
(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李贺《雁门太守行》)(5),.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出师表》一文中,写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论语》《孟子》《墨子》都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
B.《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C.《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那些曾温暖过我们心灵的人,湿润过我们眼睛的事,那些不容亵dú( )的快乐日子,从尘封的记忆里拣出来细细擦拭,总会有些令人涕.( )泗横流.四季总是在生命里甲 (A.轮回 B.轮流),无论是轻松放开还是乙(A. 深沉 B. 沉吟)不已,生活从来不会为谁稍稍停歇过,它终将继续下去.从容淡定地对待我们的生活吧,过去的就让它成为过去,只要把握现在的分分秒秒,才能让生活更精彩.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亵dú( )涕.( ) 泗横流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乙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只要把握现在的分分秒秒,才能让生活更精彩.
修改句:.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5分)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统领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全诗抒写了一位贵族少爷看中一位贵族小姐,从倾心爱慕到刻骨相思的情感变化.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表达了这个男子长夜不寐、绵绵不断的忧思.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生动写出男子用琴瑟、钟鼓尽力取悦女子的场面.
5.全诗描绘的“淑女”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题.(16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①欲缚之.自辩数②,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③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④!涉之为王沉沉者⑤!”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⑥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①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员.②辩数:分辨诉说.③遮道:拦路.④夥颐:很多啊.⑤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⑥颛:独一,专擅.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吴广素.爱人素:__________ (2)比.至陈比:__________
(3)陈胜王凡.六月凡:__________ (4)诸将徇.地徇:__________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B.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C.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D.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2分)
(2)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2分)
9.从甲文看,陈涉连连胜仗、终“立为王”的原因是什么?从乙文看,陈涉“所以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2分)
父亲的风骨朱成玉
①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立起来的骨头.
②母亲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眼盲,只好由父亲来照顾,一辈子没做过饭的父亲开始学着做饭.我提出来接他们去楼上住,父亲不肯,说楼上不方便,住平房每天可以带母亲出去晒晒太阳.他让我们放心,说他可以照顾好母亲.不论我们怎样劝说,他都不为所动.父亲一辈子都这样,倔强得很,用母亲的话说:“那是一根倔强的老骨头.”
③妻子对我说:“有时候看你爸爸弯腰点炉子半天直不起腰来,就那么弓着身一路走进屋子.我心里可不得劲了.前半辈子弯腰为儿女,后半辈子弯腰为老伴,从来没有时间为自己而活,他这是没有自己的一辈子啊!”
④父亲退休前,一直是工厂里的车工,每天弯腰在机床前,一站就是40多年.
⑤我曾经勾着他的脖颈,把他当一棵树上下攀爬;也曾把他当成秋千架,惬意地晃荡.那时候他还年轻,站起来依旧笔直,可是,岁月却和万有引力合谋将他压弯.
⑥再倔强的骨头也有弯的时候.
⑦父亲一直瘦着,现在想想,他又怎么能够胖得起来呢?从小到大,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母亲身体差,从来没出去工作过,一家6口人都指望着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每月的口粮不到月底就吃没了,父亲总是托人和粮店的人说好话,提前把下月的粮食透支出来.在我们这些小“豺狼虎豹
....”面前,父亲怎么能吃得上一顿饱饭!
⑧这根倔强的骨头,一直都是硬邦邦的,这大概就是我不喜欢让他抱的原因吧.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父亲在门口张着树叉子一样的双臂做拥抱状,我却从他的胳膊底下“嗖”的一下钻了过去.“小兔崽子!”父亲骂了一句,悻悻然跟着我进了屋.后来才知道,那一次,父亲在单位得了劳模奖,那是他表达快乐的方式,可是我却扫了他的兴致.
⑨这还是一根险象环生的骨头.父亲这一生做过太多惊险的事情,上山砍柴,砍到了脚背,骨头都露出来了,所幸及时送往医院才保住了右脚.还有一次,中指被车床绞到,皮开肉绽,伤口愈合之后,右手的中指就永远打不过弯来了……
⑩父亲手巧,闲暇时会做点灯笼卖,多少可以贴补一下家用.可他毕竟时间有限,做得不多,都是事先订好了的.一个有钱人出了好多倍的价钱,要买父亲预订出去的一只灯笼,父亲回绝了,不卑不亢地说:“人总得讲究个信用,不能你钱多就坏了规矩不是,不然这世道怕是要乱了套.”
⑾那一刻,我觉得这世间只有一个词可以配得上父亲,那就是骨头.
⑿有一次,父亲问我对死亡的看法.我想了想说:“人死了,万事皆休,什么都没有了.”父亲说:“也不尽然,你爷爷死后,我从炉膛里还捧回了四捧骨灰,热乎乎的,似乎还带着活着时的体温.”
⒀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酸楚的,我不敢想象,将来的某一天,父亲离我而
去,这根老骨头会变换成多少思念的骨灰.
⒁如若父亲不在了,还有什么可以让我称之为骨头?
⒂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父亲的年龄,我一下子愣住了,先想到父亲是属蛇的,然后再一点点推算出他的年龄.为此,我深感愧疚,父亲不光把我的年龄,还把我的生日和生辰八字都记得牢牢的,有人问起,他都是脱口而出.
⒃从那天起,我不光记住了他的年龄,还记住了他的重量和倔强.
(选自《作文与考试》2017.5)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全文通过照顾母亲、“我”不喜欢父亲抱、机床工作40年、做灯笼补贴家用等事情写出父亲的“风骨”.
B.“我曾经勾着他的脖颈,把他当一棵树上下攀爬;也曾把他当成秋千架,惬意地晃荡”,侧面写父亲年轻时笔直的身姿.
C.“如若父亲不在了,还有什么可以让我称之为骨头?”既表达“我”对父亲的敬重,也透出对父亲终会离开的担忧和酸楚.
D.“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立起来的骨头.”文章开篇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对父亲的印象极为深刻.
11. 品析下列词句.(6分)
(1)在我们这些小“豺狼虎豹
....”面前,父亲怎么能吃得上一顿饱饭!(品析加点词语)(3分)
(2)父亲在门口张着树叉子一样的双臂做拥抱状,我却从他的胳膊底下“嗖”的一下钻了过去.“小兔崽子!”父亲骂了一句,悻悻然跟着我进了屋.(从人物描写角度)(3分)
12. 第③段用一整段写“妻子”对“我”说的一段话,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13.文中的父亲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两点即可).(6分)
14.请说明文章最后一句“从那天起,我不光记住了他的年龄,还记住了他的重量和倔强”的含义.(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
过有营养的日子叶春雷
①每个人都在过日子.有的人,日子过得清汤寡水;有的人,日子过得剑拔弩张;有的人,日子则过得云淡风轻,有滋有味.同样是过日子,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别?
②关键在于过的日子有没有营养.其实,日子也像食物一样,过有营养的日子,就像吃绿色食物,人生自然滋润;过没有营养甚至有毒的日子,就像吃垃圾食品甚至有毒食物,人生自然枯槁.
③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日子有营养呢?首先意味着你的人生不盲目.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者随大流,别人追求什么我也追求什么,那你的人生就是盲目的.譬如今天大家都争着追求功名利禄,你也去追,即使是追求到了宝马香车,繁花似锦,那也是枯槁的、乏味的.这种日子便如《红楼梦》里所形容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虽看似荣耀,却终究依然是盲目的、没有营养的.
④过有营养的日子,不必锦衣玉食,笙歌鼎沸.靠物质刺激而让日子显得有营养,就像烹调中靠厚味刺激人的味蕾一样,居于下乘.老子说“五味令人口爽”,就是这个道理.
过有营养的日子,应该像孔子所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虽布衣蔬食,却能有一个充实丰盈的精神世界,又像庄子所言“与天地精神往来”,这样的人生,必定是有意义、有营养的人生.
⑤过有营养的日子你还必须意识到,人在世界中,也在宇宙中.所谓“至大无外”,就是认识到宇宙中不光有自己,还有他人,还有社会,还有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从“小我”的圈子里跳出来,才能有涵养、有包容、有慈悲,才能让人生有宽度、有厚度.这样的人生,才是丰腴的、有营养的.
⑥千万不要误解了人生的营养,以为名利势位就是营养,就能让人生风光无限,从而拼命去争夺.在某种意义上,名利正是吮吸人生营养的吸血鬼,让你的人生骨瘦如柴,支离破碎.
15.文章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3分)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讲三种不同的生活,“清汤寡水”指平淡乏味的生活,“剑拔弩张”指紧张焦虑的生活,“云淡风轻”指闲适恬静的生活.
B.文章第②段提出,过有营养的日子,人自然滋润;过没有营养甚至有毒的日子,人就会枯槁,甚至死亡.
C.文章认为人们从“小我”的圈子里跳出来,才能让人生拥有宽度和厚度.
D.文章末尾,作者把“名利”比作是“吮吸人生营养的吸血鬼”,告诫人们不要把名利势位当作人生的营养.
17.文章从哪些方面阐述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日子有营养?请简要概括.(6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10分)
【材料一】“孝”字,从字形上分析,是由一个
“耂”(lián)和一个“子”构成的,正如右图所
示.其中“耂”是“老”字的省略形式,就是“老”
的意思.
【材料二】南平市对多所学校中学生进行有关“孝心”的校园调查显示,九成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不少受访学生坦言,他们并不觉得记住长辈生日、帮父母做饭就是孝心的体现.负责调查的教师称,孩子对考好成绩就是“孝心”的理解,反映出目前中学生对“孝心”的理解和执行有偏差,中国传统孝道迷失在考分红榜之下.“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吃完饭,将碗筷往桌上一扔便匆匆离席,从不帮忙收拾饭桌;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父母便急前忙后,父母生病,孩子却抱怨爸妈不能像往常一样照顾他……我们的孩子脾气越来越臭,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只享受被爱,不知要担负责任.南平市中小学德育协会专家表示,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针对独生子女的“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应给予“孝心”教育更多的关注.(选自互联网新闻)
【材料三】孝心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父母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懂
得感恩回报.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对孩子进行孝心教育呢?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也是最好的镜子,父母对长辈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因此要言传身教,通过点滴小事让孩子耳濡目染.父母还应该让孩子从小体会家长的不易,让孩子在生活中承担一定责任,不要事事索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挣钱不易但依然每天努力工作,作为孩子应该体会到父母之爱,同时与父母一起分担.父母还可以引导子女角色互换,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父母过生日时为父母做一个拿手菜,自己过生日时对父母说一句温暖的话,这种角色互换,持之以恒就能形成习惯.(来源于《经济导报》2017.1)
18.根据材料一,从字形上解说“孝”的含义.(2分)
19.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
B.虽然考分红榜之下的孝心有其合理性,但少数中学生不关心家庭和父母的现象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C.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自私冷漠.
D.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都应给予更多关注.
20.根据材料三,概括如何对孩子进行孝心教育.(5分)
(六)名著阅读.(5分)
21.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宋江在浔阳楼写的言志诗.(《水浒传》)()(2)“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这几句话写的是李逵.他的性格特点是耿直、纯朴、莽撞.(《水浒传》)()(3)在《水浒传》中,被称为“神机军师”的人物是吴用,相关故事是吴用打破六花阵. ()2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2分)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水浒传》)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后,在此遇到的英雄好汉是哪一个?后在什么事件中救了这位英雄?
三、写作(60分)
23.大仲马曾说:“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
的.”在你志满意得时,请告别今日,笑着向前走;在你伤春悲秋时,请放下心事,笑着向前走;在你锥心疼痛时,请擦干眼泪,笑着向前走……
请以“笑着向前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