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项练习 化学方程式(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
1.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O B.N2C.NO2D.N2O
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 2 8 30 50
反应后质量/g 20 待测46 16
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待测值为0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有CO2生成,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酸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 20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0 10
A.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2:1
B.x的取值X围:0≤x≤30
C.当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y=65
5.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4B.CH3OH C.C2H5OH D.C2H6
6.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A.AgS B.Ag2O C.Ag2S D.Ag2O2
7.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A.O2B.CO C.CO2D.H2
8.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 待测
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
9.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10.火箭推进器中盛有N2H4和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2O2=R+4H2O,其中R的化学式为
()
A.N2B.N2O4C.NH3D.NO2
11.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0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4B.CH3OH C.C2H5OH D.C2H6
12.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的质量为
C.c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13.由化学方程式:C x H y O z+5O2=4CO2+4H2O,可知x、y、z值分别是()
A.4、8、2 B.1、2、3 C.2、4、1 D.4、4、2
14.“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反应原理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B.ClO2C.O2 D.Cl2
15.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黑,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2═CuO
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 20 3 2 20
反应后质量/g x 28 2 0
A.该反应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值x=15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17.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g的A与11g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g的C和一定质量的D,则D的质量为()
A.5g B.16g C.9g D.23g
18.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6x+2N2,生成物x为常见物质,关于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氮、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
C.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
D.该物质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19.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6 24 15 20
反应后质量/g x y 0 10
A.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3:2
B.x的取值X围:0≤x≤30
C.当y≤24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y=65
20.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4 16 6 2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8 2 x 12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的值是4
D.该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5
21.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 x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d可能是催化剂
22.髙铁酸钾(K2Fe0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剂,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髙铁酸钾受热
时发生分解反应:4K2FeO42X+4K20+302↑,则X的化学式是()
A.Fe B.FeO C.Fe2O3 D.Fe3O4
2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26 2 12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待测数据是23
C.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1
D.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4.在实验室中,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盛装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钠会与玻璃成分中的某种物质X发生化学反应,使玻璃塞和玻璃试剂瓶口粘连在一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NaOH═Na2SiO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SiO3B.SiO2C.Si D.SiH4
25.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
反应后的质量(g)X
A.X=2.0,乙可能是催化剂
B.甲和丙是反应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是1:2
D.丁一定是化合物
26.硫化氢气体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X=3S↓+2H2O,其中X是()
A.SO3B.O2C.SO2D.O3
二、填空题
27.已知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为:2Mg+X2MgO+C,则X的化学式为;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H2222O和xgCO.则x=;
2
化学方程式为.
三、解答题
29.淀粉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粉末.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
(1)淀粉的组成元素是氧、、.
(2)列举淀粉的两个物理性质:、.
(3)写出葡糖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30.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O B.N2C.NO2D.N2O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2X+6H2O,反应前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氮、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2、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6个氮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 2 8 30 50
反应后质量/g 20 待测46 16
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待测值为0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18g,故甲是生成物,反应生成的甲的质量为1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反应生成的丙的质量为16g;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减少了34g,故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是34g;由质量守恒定律,因为18g+16g=34g,所以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解答】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丁,生成物是甲和丙,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待测值为8,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生成的甲的质量为18g,反应生成的丙的质量为16g;所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3.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有CO2生成,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酸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B、根据化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C、根据酸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碳酸根、碳酸氢根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判断.
【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都能产生CO2,则燃烧生成CO2的物质都含碳元素,故推理合理;
B、化合物是纯净物,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是纯净物,则不属于化合物,故推理不合理;
C、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碳酸氢铵含有氢元素,属于盐而不是酸,故推理不合理;
D、碳酸盐和碳酸氢盐均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也可能为碳酸氢盐,故推理不合理.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即可顺利解答,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 20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0 10
A.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2:1
B.x的取值X围:0≤x≤30
C.当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y=65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c物质反应后减少了10g,是反应物;d物质反应后减少了5g,是反应物;
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相关选项的正误.
【解答】解:A、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0g:5g=2:1,该选项说法正确;
B、x可以大于30,例如当a是生成物时,x>3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当y=20时,b是催化剂,或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则a物质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当y<20时,b是反应物,反应物是三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x+y=30+20+(10+5)=65,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5.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4B.CH3OH C.C2H5OH D.C2H6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X的化学式.【解答】解:在反应X+3O22CO2+3H2O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
反应后共2个C原子、6个H原子、7个O原子,
反应前现有6个O原子,
则X中共有2个C原子、6个H原子、1个O原子,
即化学式为C2H5OH,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守恒来解答.
6.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A.AgS B.Ag2O C.Ag2S D.Ag2O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可判断反应前后Ag、H、S、O四种原子的个数分别为:
反应前反应后
Ag原子 4 0
H原子 4 4
S原子 2 0
O原子 2 2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2个分子中含4个Ag原子、2个S原子,则每个X的分子由2个Ag原子、1个S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有以上推断可知:
A、X的化学式不是AgS,故A错误;
B、X的化学式不是Ag2O,故B错误;
C、X的化学式应是Ag2S,故C正确;
D、X的化学式不是Ag2O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7.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A.O2B.CO C.CO2D.H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X+4NaOH═2Na2CO3+6H2O,推断反应中反应物X的化学式.
【解答】解:由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据此可知,
反应前的原子个数:碳原子2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6个,钠原子4个;
反应后的原子个数:碳原子2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12个,钠原子4个;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X中含有6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O2.
故选:A.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处理问题;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的方法;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应变能力.
8.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 待测
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待测值;从而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再判定反应类型;掌握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的特点.
【解答】解:设待测值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则10+3+90++3+X+3.2,解得X=.分析质量的变化:X质量减少,Y质量不变,Z质量增加,W质量增加.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
A、W可能是单质,说法正确,故A正确;
B、Y质量不变,符合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的特点,所以可能是催化剂,说法正确,故B正确;
C、X反应生成Z和W,反应符合“一变多”,所以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说法正确,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得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所以说法不正确,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9.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有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该图象.答案:A.
【点评】本题应用质量守恒的方法确定解答,解题关键明确图象含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运用.
10.火箭推进器中盛有N2H4和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2O2=R+4H2O,其中R的化学式为()
A.N2B.N2O4C.NH3D.NO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解答】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2O2=R+4H2O可知,R中含有2个氮原子,是N2.
故选A.
【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
量总和.
11.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0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4B.CH3OH C.C2H5OH D.C2H6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X的化学式.【解答】解:在反应X+3O22CO2+3H2O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和种类不变,
反应后共2个C原子、6个H原子、7个O原子,
反应前现有6个O原子,
则X中共有2个C原子、6个H原子、1个O原子,
即化学式为C2H5OH,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守恒来解答.
12.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的质量为
C.c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c质量增加了,是生成物;b质量减少了,是反应物;d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反应物还少,所以a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a的质量为,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物质a与物质b的质量比为2.56:0.64=4:1,从而可以解答.
【解答】解:A、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c质量增加了,是生成物;b质量减少了,是反应物;d质量不变,可能是做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反应物还少,所以a是反应物;故A错误;
B、a反应后质量减小,所以反应后物质a的质量为,故B错误;
C、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所以是化合反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故C正确;
D、物质a与物质b的质量比为2.56:0.64=4:1,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2: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类型及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此类题在中考中一般以文字叙述或图表的方式进行考查,要求同学们把握住关键词并保持清晰的思路,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应用定律进行计算.
13.由化学方程式:C x H y O z+5O2=4CO2+4H2O,可知x、y、z值分别是()
A.4、8、2 B.1、2、3 C.2、4、1 D.4、4、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
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答题.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已知条件可得,x=4,y=4×2=8,z=2×4+4﹣2×5=2.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14.“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反应原理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B.ClO2C.O2 D.Cl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式NaClO+2HCl═NaCl+X↑+H2O可知:
反应物中:Na原子为1个,Cl原子为3个,O原子为1个,H原子为2个;
生成物中:Na原子为1个,Cl原子为1个,O原子为1个,H原子为2个;还缺少两个氯原子.
故X是Cl2
故选D.
【点评】本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为切入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15.如图为小柯做的创新实验:将铜丝绕在电烙铁上,电烙铁用支架固定在密闭的硬质玻璃管中,玻璃管置于灵敏电子台秤上,接通电路,电烙铁开始工作,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逐渐变黑,电子台秤读数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2═CuO
B.加热过程中,玻璃管内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C.加热过程中,铜丝的质量保持不变
D.硬质玻璃管内物质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铜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铜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方程式;
B、根据铜加热消耗氧气分析;
C、根据铜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铜分析质量变化;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解:A、铜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铜,方程式应该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需要配平为:2Cu+O22CuO,故选项错误;
B、铜加热消耗氧气,因此空气的质量会减少,故选项错误;
C、铜和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铜,铜丝质量会增加,故选项错误;
D、硬质玻璃管是一个密闭的容器,因此在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铜的性质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难度不大,依据相关的知识逐项分析即可.
1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